第九八二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五)

所以黃忠知道,這張飛如此,自己是怎麼都得欠了人家的大人請了。如果說自己在這兒立功了什麼的,那就更是如此。畢竟自己本來就不屬於江夏的人,所以到這兒來了,張飛安排自己做事兒,那是人情,不安排自己,也是本分。說起來張飛也許是爲了己方爲了主公,可確實,也是給了自己這麼大一個人情,自己還能不清楚嗎。黃忠和黃敘還有糜芳他們商議完

後,自然也就是那麼定下來了。之後他又給己方士卒做了安排,等晚上戌時一到,便奇襲李典部。當然了,之前得先到李典部附近,不過肯定要避開兗州軍探馬的。當然,實在是避不開,就只能是讓他們永遠都閉嘴了,畢竟只有死人,才更能守住秘密。而黃忠在這個時候,

他是更不會心慈手軟的。說起來當大將的,有幾個是心慈面軟之輩,真就沒有,所謂是慈不掌兵,其實就是這樣兒。真正的武將,沒有一個是手軟的,不說非得如何如何強硬,可也差不多少了,畢竟你不那樣兒,那麼怎麼去威懾下面兒的人,讓士卒去爲了戰事而賣命呢?

之後涼州軍又沒了動靜,畢竟黃忠該安排完的,早已完成。對他來說,這如今可不保險,畢竟要是被兗州軍的探馬給發現,這自己也不用再想着奇襲了。最後己方要奇襲不成,就會成爲遭遇戰,己方不想和人家硬拼,可人家未必就能放過己方啊!畢竟這雙方人馬相差懸殊,自己是他李典的話,肯定也不會那麼輕易放棄的。不過己方因爲是騎兵,所以到時候肯定跑

得快,他們兩萬人馬,可未必追得上。不過李典要是也狠心動用他們的騎兵的話,這個可就不好說了啊。其實黃忠也很清楚,就憑藉自己的經驗來看,兩萬人馬裡,能出來個兩千騎兵,都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兗州軍可以說除了糧草的缺少之外,其他的,他們都不怎麼缺。

而缺糧,絕對不是因爲他們沒錢,那真是笑話,曹操佔據了幽、兗、青、豫、徐,還有冀州的一部分,他們兗州軍能缺錢?顯然事實不是那樣兒,那麼兗州軍缺糧,就是因爲他們的人馬多,這纔是最主要的原因。當然了,曹操實施了一些列的屯田之策,可以說確實,是起

到了應有的作用,可即便如此,兗州軍依舊是可以說他們總體上是缺糧,而並不是像己方這樣兒,糧草充足。關鍵是己方從來都不缺糧草什麼的,涼州、幷州沒什麼糧,可司隸也好,是益州也罷,當然也包括己方也佔據着的冀州,哪個不是產糧大州。不要認爲司隸飽受戰火,土地荒蕪什麼的,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是這個道理。而且別看司隸還讓曹操兗州軍佔了

不小的一塊兒,但是真正的糧草,他們兗州軍可沒佔到多少。畢竟對馬超來說,地盤可以給曹操,但是唯獨這個錢糧,他是絕對不會給他多少的。在馬超看來,地盤沒了,己方可以再奪回來,不過就是傷亡多少的問題,而這個根本就是錢糧的多少,所以錢糧能給兗州軍嗎?

自然是不能,所以馬超認爲城池讓兗州軍佔了,那就是佔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可唯獨是己方的錢糧,基本上半點兒都不能給他們。實在不行,那麼就只能是毀了。當然了,馬超也讓己方將領沒事兒就給百姓點兒,所以真是,涼州軍絕對沒給兗州軍留下什麼東西,不是說

就一點兒都沒有,可實在是,太少了,基本上就是一座城池而已。也就是涼州軍,能消耗,

損失得起。而李典這個時候依舊是帶兵全速前進,他確實是沒想着其他的,就是想早到了邾縣,就比什麼都好。至於說兗州軍探馬,他們水平確實不低,可也和黃忠所想一樣兒,他們是真沒有發現涼州軍的蹤跡。這就不得不說,黃忠的經驗可起到了大作用。不管是他們兩軍之間的距離,還是說他們兩軍的方向,此時都不在兗州軍探馬所查探的範圍內。而且雖然

他們水平不低,可也就是和黃忠所想一樣兒,他們在一定範圍內,就不再前進了。畢竟他們也不是沒有自己的想法,這多日以來,除了那個西陽城的探馬之外,其他的,他們也都沒有見過幾個人。真正有人,那都是老百姓,而不是涼州軍。而至於說涼州軍的探馬,他們彼

此發現之後,兗州軍探馬發現他們早就跑了,那意思是害怕己方啊。可不是嗎,別看這地方是涼州軍的地盤不假,可他們西陽城的探馬沒有幾個,所以看到了兗州軍的探馬和大軍,他們不跑纔怪,不跑的是傻子。所以兗州軍探馬自然是沒有發現這涼州軍一千五百多人,當

然了,這也算黃忠經驗豐富,如果真換成一個沒什麼經驗的將領,那不被發現纔怪。也就是黃忠,見得多了,經歷的也多,所以自然是能很從容去應對。畢竟兗州軍的探馬,他們再厲害,可那經驗能和黃忠相比?所以他們在黃忠的面前,也只能是不佔優。除非是曹操親率大軍的探馬,那些人不光是人數衆人,而且也有本事,也許是能發現些蛛絲馬跡,可李典他

所帶領的人,那可就未必了。畢竟他不單單是急着去邾縣,李典也想着自己能帶兵立功。畢竟在這兒帶兵晃,能立功?而他這個也算是影響到了己方的士卒,當然也都包括了探馬那些,沒有多少不受李典的影響,不過就是多和少的問題罷了。畢竟如今李典纔是這兩萬人馬

的主將,而不是其他的人。說起來李典也知道,自己其實是不好急躁。可如今這事兒都已經是這樣兒了,還能讓自己如何?不光是曹仁他們等着自己,己方的士卒不也是如此嗎?而且自己也想着能立功什麼的,所以這還能不急?不過就因爲李典的急,所以這本來平時他的

小心謹慎,到了今日就都沒有多少了,所以最後自然是要被黃忠他們有機可乘。確實,如果李典不這樣兒的話,黃忠未必就真能抓到什麼機會,畢竟兗州軍的探馬是吃素的嗎?哪怕他經驗豐富,哪怕涼州軍士卒也不弱,哪怕……按理說李典還不至於就真這樣兒,可很多東西碰到一塊兒之後,可不就變成了這樣兒嗎?真說起來,這其實也不能全怪李典,只能說是

趕上了,沒辦法啊。要不然的話,還真是不至於說就這樣兒,至少就算是兗州軍的探馬沒有發現黃忠他們,可李典還是會有所防範的。不過如今來看,也不能說兗州軍就一點兒防範都沒有,可實在是,也沒多少了。所以在還沒到申時的時候,黃忠就已經和黃敘還有糜芳,

他們三個,帶兵離開了。他們自然是奔向了兗州軍的方向,至於說之前李典已經帶着兗州軍行了兩個多時辰,這對黃忠他們來說,真就不是個問題。畢竟黃忠他們也是還不到申時出發的,他估計在戌時左右,就能追上李典,然後對他們進行奇襲。畢竟自己這一千五百多人是個什麼速度,而他們兩萬人馬,那又是個什麼速度,都不用再多說了。就這,黃忠認爲己

方要是速度快的話,沒準在戌時前,就能追上兗州軍李典部。這不是說涼州軍就多快多快,而是李典他們,哪怕是速度快了不假,可終究還是不能和人家一千五百多清一色的騎兵相比的,而且黃忠他們都是涼州的上等馬,那是一般般的馬匹所能比得上的嗎?所以他們被黃忠給追上,是必然。如果說黃忠還做不到這個,那麼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追李典部,肯定是

要更早了。就和黃忠所料不錯,他和黃敘還有糜芳他們是一起帶兵在戌時左右,就已經到了距離李典他們很近的距離了。當然這期間不是沒有兗州軍探馬過來,不過卻都已經讓黃忠帶着士卒給咔嚓了。說起來以黃忠其人的勇武再加上其人的箭法,那幾個兗州軍的探馬,還

真就不是對手。別說是他們幾個了,就算是再多,也照樣兒有來無回,畢竟黃忠那意思,根本就不想讓他們回去了。可不是嗎,只要對方回去一個,哪怕就是重傷的,那都要讓己方的奇襲徒勞無功。畢竟不管他們探馬還能不能說話什麼的,那重要嗎?自然是不重要,因爲

只要他們兗州軍探馬受傷,那麼李典自然就知道,前方是遭到了埋伏,有敵軍人馬,至於是哪一方,都不用再多說了。而此時此刻,黃忠也清楚,如今是箭在弦上,確實是不得不發。可不光是自己覺得這時辰已到,更是因爲這兗州軍探馬讓己方給殺了這麼多,之後只能越來越多,而這絕對不是個好現象。確實,如果是剛開始的時候,李典自然不會覺察什麼,畢竟

那纔多一會兒,可時辰久了,他要是不覺察出什麼不對來,那纔怪了。說起來黃忠真就沒和李典打過什麼交道,可架不住馬超對他說過,當然馬超不是單單就對黃忠說,而是對己方的將領,他在講到兗州軍衆將的時候,自然也是提到過這個李典李曼成,馬超對其人的形容

就是“有膽有識,可堪一用”,這是馬超的原話。當然到了涼州軍衆將的耳中,他們都知道,自己主公這麼說的話,第一,對方武藝肯定是不怎麼高,要不然主公不會是這麼說了,還得加上其他的。第二,這個人確實是有真本事,有真本事卻不一定是大本事,不是大才,

可卻絕對是個人才,這個沒錯。有膽有識,那就是說明其人是有點兒謀略,肯定不是什麼猛將之類的,而可堪一用,說明其人確實,應該是能獨當一面的。當然了,帥才倒不是,領軍十幾萬,那是不行,可帶個兩三萬人馬的話,那還是沒有問題的。對於自己主公的形容,真就是沒幾個人懷疑,也沒有人去問,怎麼主公就知道這麼多,那都沒用,反正就是連黃忠

這個投靠涼州軍沒太久的人,他也是相信馬超的話,至少他所形容的人,是沒錯的,這就是他所認爲的。所以李典是什麼樣兒,黃忠多少對他是有了解,所以這個時候,他是因爲着急,所以他是被矇蔽了,可時辰久了,他是絕對能發現什麼的,所以黃忠是等不得了。因爲

你可以說可能要很久,他李典纔會發現不對,不過黃忠認爲這個事兒基本不可能。那麼就是說馬上,他李典就會發現問題,這個黃忠認爲纔是很可能,非常可能,甚至乾脆就是了。所以他清楚,自己必須要讓己方士卒馬上對兗州軍展開奇襲,這個時候他們還沒休息,可這

都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因爲當務之急,是在他們還沒有發現之前,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自己趕緊帶兵給他們製造點兒麻煩,如此的話,自己也沒算白來啊。畢竟自己帶兵來此的目的,是一定要達到的,要不然自己不是白來了,還費這麼大勁。黃忠確實,如果他今夜奇襲要不成的話,他肯定是要不甘心。當然只要奇襲成功,至於說其他的,那都不重要了。

說兗州軍傷亡多少,那都不是黃忠所要考慮的,而他帶兵主要對付李典部的目的,可不是讓他們傷亡多少,這還真不是他最重要的那個目的,也不是張飛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打算,說起來無非就是要……黃忠黃敘還有糜芳他們已經是做好了動員,此時他們三人是帶着人馬

接近了兗州軍,別看動靜也有,可因爲還有段距離,所以兗州軍自然是感覺不到。或者說他們本來就想着能早到邾縣,也根本就沒有想過,還能有涼州軍的人馬跑這兒來夜襲啊。

第三六三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十)第四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八)第四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一)第四〇八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第五十六章 糜太公算計馬超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九十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二)第八十一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五)第九六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七)第四五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八)第六九四章 換將再戰臨湘城(續)第二三二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中)第四四五章 見先生馬煥拜師第三三七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續)第四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六)第六一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四)第七二三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完)第四五四章 兵進荊州聚衆議第九五二章 蘄春馬超欲行動第四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二)第八五〇章 佔據郴縣追韓嵩第十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四)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九)第九七六章 龐德夜見李德昂第一九六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二)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再戰聯軍第七一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一)第四五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五)第二一六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第一六二章 涼州軍再襲敵營第五七四章 兗州軍信使入城第七七〇章 孫周龐回返臨湘(續)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一〇一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二)第五〇九章 遷雒陽孟起出兵第五十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九)第三七二章 兩軍前徐榮身死第一五七章 南蠻軍深夜暫退第一〇四章 涼州小勝南蠻軍第三七五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一)第四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二)第四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四)第四八六章 涼州軍夜襲縣城(續)第一一〇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六)第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一)第六五五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五)第八〇八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三)第二一一章 聖旨至繼續駐守第一四九章 李文優當衆道分析第五八八章 不速客夜入南陽第三十三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七)第二二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八)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兵至泉陵第五四〇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五)第八四九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五)第三五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六)第八〇五章 馬岱帶兵破西陵第四十五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五)第二一九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六)第一二七章 爲大計李儒入京第六八六章 冀州軍夜襲敵營第一六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第二一七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續)第六四五章 晉陽城進攻遭阻第三三六章 孫堅對質袁公路(續)第四三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一)第九八〇章 聯盟軍大戰邾縣第三五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四)第六六八章 請援軍馬漢出手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說敵將第五四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二)第八六六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完)第二五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八)第七七一章 長安信使至江陵第六七七章 謀士議欲說馬延第六九九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一)第七一三章 作客甄府談合作第九九一章 涼州軍無奈退兵第九一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六)第六十九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完)第一三六章 荊州事五溪發難第二十八章 涼州軍阻截聯軍(續)第七七三章 諸葛亮緩兵之計第四八九章 孫策質璽借人馬第七〇八章 攻關戰雄關激烈第七三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九)第二四二章 漢軍大破叛賊(完)第八六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九)第七十三章 涼州江東到遼東第五十五章 糜家女爲己見父第三六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九)第五十一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六)第五四〇章 見家主傳遞消息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三)第六七五章 馬超揮兵進冀州第一六四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七)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