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一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

對孫策和曹仁他們來說,這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尤其是面對着號稱天下最強的涼州軍,這己方要是沒有多少傷亡,那纔怪了。所以就是傷亡多少的問題,因此,他們對於己方多傷亡,而能換來最後涼州軍全軍覆沒,他們自然是心裡滿意。如此的話,也不枉己方來蘄春一次,不是嗎。所以這兗州軍和江東軍的士卒,也算是在他們將軍和主公的帶動下,更加兇狠,拼

命了。畢竟他們也都清楚,哪怕涼州軍都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但所謂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即便如此,最後的涼州軍士卒依舊是能爆發出更多更大的力量來。連民間都知道迴光返照,那麼這個涼州軍衆人的“迴光返照”,肯定是比普通老百姓來得更加厲害了,不用

多說了都。而涼州軍面對着如此兇狠兇悍的聯軍,他們也是越來人越少,雖然說聯軍也是如此,可架不住他們本來就比涼州軍的士卒多啊。所以聯軍的減員,不仔細看的話,是看不出太多的,因爲本來就不明顯。可涼州軍卻是不同,畢竟他們本來就沒有多少人了,而如今

哪怕是巷戰,但是他們的傷亡是越來越多,也是距離全軍覆沒越來越近了。而比起越戰越勇的聯軍士卒來說,他們是越來士氣越低,讓聯軍看到,勝利其實已經就是馬上要到來了。張任也算是知道,自己該是撤退的時候了,畢竟要是晚了的話,還真是沒準,自己要被敵軍給生擒了。如今自己還能和他們周旋,無非就是靠着涼州軍死命,要不然的話。就算是三個

自己,也不是人家張遼幾個人的對手。而且如今還算好,他已經早就帶着涼州軍從城頭撤下。所以這個時候他所面對的,就只有張遼他這麼一個將領。至於說江東軍的孫翊,兗州軍的曹真和牛金,他們卻早已被涼州軍士卒所糾纏上了,所以張任這個時候還能想着脫身,要

不然的話,他真是要被幾人糾纏,如果他不被生擒的話,那麼肯定也是很難脫身。最後估計就算是跑了,那也得負傷。所以別看張任對涼州軍士卒不是那麼在乎,他這個人有着自己的冷血,但是對於士卒的幫襯,他還是記在了心裡的,要不然爲什麼張任在心裡下定決心,

是一定要滅了兗州軍和江東軍呢,其實也有這個的原因在裡。早就已經是大勢已去了,當一段時間過後,看着身邊兒已經沒有多少涼州軍士卒了。張任把手一揮,大喊着撤退,除了斷後的涼州軍士卒外。張任身邊兒的幾十個士卒便保護着他,撤離了蘄春。對張任來說,這還能有幾十個在身邊兒,就已經代表了很多問題。可以說這個時候涼州軍已經就是全軍覆沒

了,這沒什麼說的。而還有幾十人,那是保住張任撤退的,這個是必然。畢竟馬超能讓張任出守蘄春,那麼自然也會讓士卒死命保護他,這個不用多說了。然而涼州軍士卒能支持到現在。那確實,不單單是他們的戰力非常。也是一個個都慨然赴死,和聯軍拼了老命了。所

以最後雖然涼州軍是幾近全滅。但是聯軍確實,也算是傷亡不少。當然了,和涼州軍這全軍覆沒相比,他們是好太多太多了,無非就是比要是涼州軍不和他們死磕的時候要傷亡多得多,就是這樣兒。可還是那話,即便如此,孫策和曹仁也是對己方將士滿意的。畢竟能用如此代價換來一個涼州軍全滅,那可真是值得,值!所以哪怕己方傷亡不少,但是在他們的心

裡,還是很高興的,不過就是不能表露出來什麼。看到張任被涼州軍士卒保護着撤退,還有斷後的人馬,張遼是第一個喊出來的,畢竟之前他還跟着張任還有涼州軍士卒廝殺來着,這一下卻是讓更多涼州軍士卒悍不畏死地攔住了,他是大喊:“快,活捉張任,被讓他給跑了!”可以說他這麼一喊,很多聯軍士卒都聽到了。如果說涼州軍被滅後,聯軍士卒還有什

麼更大的願望,那肯定就是生擒了張任。儘管他們也都清楚,這個事兒幾乎是不可能成,可不去試試的話,你怎麼知道就一定不行呢?而且顯然,他們都知道,這要是給張任這個敵軍大將抓住了,哪怕就是個死的,那也肯定是要被自己主公(將軍)賞賜不少啊。所以所謂

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一聽張遼所喊,不少聯軍士卒都奔張任去了。哪怕明知道,幾乎是不可能擒住其人,而且到他近前,肯定要有所傷亡,但是還有一票人去追他去了,這就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啊,沒辦法,這本來當兵的就是把腦袋別褲腰帶上,這死了就死了,可

要萬一能捉住張任呢,所以不少人都有着這個投機心裡,自然是要放手一搏了。而不遠處的孫策和曹仁見此情景,他們自然也沒有去攔着己方士卒。畢竟他們也都清楚,這個時候是一定要去追擊的,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至少自己這個態度,那卻是很明顯了。什麼窮寇莫追,那都不是這個時候應該去做的。如今的張任他們,雖說是窮寇,但絕對不是說就不追,

而是一定要追,甚至把剩下的那幾十涼州軍士卒都給滅了,那纔是好。結果聯軍這麼一追擊,自然是早就突破了最後涼州軍斷後那些人的封鎖。畢竟涼州軍如今都全軍覆沒了,就算再剩下的,還能有多少人,所以肯定不會是如今聯軍的對手。而且他們還有那麼些個將領呢,

涼州軍那邊兒就張任老哥兒一個,可看聯軍那邊兒,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還有孫策和曹仁,這都十多個了。所以如今涼州軍可以說沒有一點兒優勢,如果真要說有的話,那就是他們對於蘄春城內外,可比聯軍衆人要了解得多,而且自然也是熟悉得多。並且張任是早就想好了

自己的退路。實際就是逃跑的路線,所以這當然不是聯軍所能比的了。而聯軍這邊兒,除了孫策和曹仁。還有周瑜魯肅虞翻和郭淮他們之外,其他的將領。都是各自帶着人馬去追張任了。當然他們也都知道,基本上是抓不到其人的,但是一定要把剩餘的涼州軍餘孽給清除掉,這就是他們的想法。畢竟張任是帶着涼州軍殘兵回去,還是他老哥兒一個回去,這自然

是有很大區別的。顯然聯軍衆人,是不準備讓張任帶着誰回去了,既然涼州軍全軍覆沒。那麼就讓他們徹底一點兒吧。除了張任之外,他們是準備讓所有涼州軍士卒,都折戟在蘄春城內外。張任帶着涼州軍殘兵撤出了蘄春,實則就是趕快跑了,畢竟他也清楚,這自己要是

跑慢了,那麼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不過這樣兒的事兒,他覺得還是不會發生的,畢竟他們聯軍對蘄春城內外的熟悉程度,還是沒有辦法和自己相比的。要不然的話。自己還真得提前撤退,而不是說現在。這個時候是張任計算到了聯軍的速度後,他才定下來的。而在這之

前。他是早就讓人給蘄春糧倉一把火給燒了,所以這個時候,肯定有一部分聯軍士卒在救火,

他們可不僅僅是搶救糧草那麼簡單。對聯軍來說,糧草就算是全都燒燬了,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也都是涼州軍剩下的。主要是不管孫策還是說曹仁,他們可都是怕張任的一把火給蘄春城燒了,那樣兒的話。可真是要了老命了。還好,還算好的就是。張任還沒有那麼喪心病狂,主要是張任這個人。你別看對士卒如何如何,尤其是在涼州軍中,他也沒什麼歸

屬感,但是對老百姓,還真是,他這個人知道,得民心,你才能做好事,所以他絕對不會輕易就得罪老百姓的。他自然是清楚,你要是一把火燒了蘄春,那倒是好了,給聯軍留下一個爛攤子,可最後的罪過可就大了,而以後涼州軍再佔據蘄春的話,那基本上民心都沒有了。

這也不是說他就爲了涼州軍着想,說白了,他還是爲了自己。因爲老百姓到時候可不單單是記住了涼州軍,同樣兒,誰放火了,最後肯定要記恨誰的,不用多說,張任纔不會做那兒傻事兒呢。什麼,你說諸葛亮火燒新野?是,演義裡諸葛亮是幹過那事兒,可新野城是什麼

情況,這如今張任所守的蘄春,又是個什麼情況?根本就不能相比,並且劉備多滑頭啊,他知道帶着老百姓的好處,所以新野多少人跟着他走了,這是涼州軍所能比的嗎?說起來馬超都未必能做到,真就是那樣兒。所以說馬超都做不到的事兒,就更別說是個張任了。他可不單單是對涼州軍沒有什麼歸屬,同樣兒,和其他人相比的話,他張任在涼州軍中,也不算

是有什麼力度。因此,他能和馬超相比嗎?別看在蘄春,涼州軍士卒都聽他的,而且最後也被他給整全軍覆沒了,可那終究是因爲他張任是馬超親自任命的蘄春主將,而且也是特意告訴了己方士卒,無論如何,都是要保住他張任的性命,所以士卒自然是效死命,還是那話,

涼州軍士卒豈是給他張任的面子,說白了,那還是給他們主公,給馬超的面子,這纔是最爲根本的。要不然的話,誰知道你張任是誰啊。是,你蜀中大將,確實並非無名之輩,可涼州軍真是人才濟濟,就說比他張任更出名兒的,本事更大的,那可不是多了去了嗎,所以……

張任帶着涼州軍士卒逃跑,可惜他們雖說是沒有被聯軍給追上圍殺,但是後面跑得慢的,還是被追上了,那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等張任帶着涼州軍士卒逃離了蘄春地界後,他發現,身邊兒的人,加上他自己,一共就剩下了四個,確實是損失不小,因爲本來也沒有多少人嘛,這個倒是沒錯。不過這麼說吧,除了張任之外,還剩下三個人,其實真說起來,也算

是可以了,至少沒給他一個都沒剩下。當然了,這他張任帶着三個涼州軍士卒回去,肯定比一個不帶更加丟人,這爲什麼如此,那就不用多說了吧。可哪怕這是張任所不想要的,可他確實,沒有辦法,或者說他只能是帶着三個涼州軍士卒,去了張飛那兒,也就是西陵城。

他倒是不想去,可沒有辦法,畢竟張飛身爲江夏主將,哪怕張任他不拜馬超爲主,可他終究是給涼州軍做事兒的一個,所以他是不可能對張飛視而不見,關鍵是如今他守的城池,蘄春城歸江夏管,也就是說他這邊兒有什麼問題,那是自然要對張飛彙報一下的,不管是真心

還是假意吧,反正該有的東西,肯定是不會少就對了,哪怕是他張任,也是要去的。有些東西怎麼說呢,張任他不是不能特立獨行,可他也清楚,就說如今自己在涼州軍的這個身份地位,自己哪怕就算是再如何特立獨行,如果要只是淺一層的還算可以,畢竟有馬超在,誰也不敢把自己如何,而且還有自己的師兄張繡,有着自己的師弟趙雲,甚至是老師童淵的面

子,他們可都是在涼州軍有那麼一號的人物。可要是做得實在是太過了,那麼肯定也會有人找自己的麻煩。張任不是不清楚,畢竟他也算是在涼州軍混了不少時日的人了,他可以說是很清楚,涼州軍中可有好幾個基本上什麼都不怕的人,至少他們怕的,肯定不包括自己,

所以自己要是得罪那樣兒的人,那也是個麻煩事兒。而顯然,在他眼裡看來,張飛就是這麼一號人物。張任不敢說自己如何如何瞭解其人,但是聽到的看到的,都表明了其人的性格如何。

第二十七章 涼州軍阻截聯軍第七七五章 馬孟起設宴招待第四五四章 李恢趙雲說賭約第三四九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六七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七)第二五二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四)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四二二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續)第八五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第四三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五)第一二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二)第五二七章 敗軍之將返辰陽第四六三章 會客廳兩人相談第七十六章 兗州軍攻高句驪(續)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四)第十五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四)第一百零二章 不速客夜入馬府第八七〇章 城池破王平逃遁第三一一章 祝融夫人見馬超第二〇三章 楊鋒自戕賺孟優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一六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五四〇章 關羽投效暫歸曹第四一八章 葭萌關故人投奔(續)第四四〇章 戰綿竹連日敗退第四四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三)第五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二)第三二五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中)第九六五章 西陵黃忠教張飛第五五〇章 馬孟起出城單挑第五五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一)第四章 學有成先生離去第九九二章 孱陵城三雄會面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六)第二六一章 張繡帶兵到新城第十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二)第一九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一)第一四九章 李文優當衆道分析第一二一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完)第八八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七)第七二六章 函谷關戰事繼續(續)第六四八章 大軍再戰晉陽城(完)第五一九章 曹操佔據雒陽城第五四九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四)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一六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第一九七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三)第三五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五)第八七五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四)第六四七章 張繡桂陽做太守第九〇七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第二五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六)第三九九章 沔陽城鄧賢妥協第一九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五)第六六〇章 臨湘城曹仁議戰第二二三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六)第六二五章 益陽城有人來投第五〇一章 兩人密謀反李傕第九七四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第九十四章 過扶風入河南雒陽第四六一章 三日後進兵武陵第二五三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續)第八四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完)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五)第四二〇章 州牧府宴請衆將第八四七章 周瑜出計賺韓嵩第三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七)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一八八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一)第二三二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五)第五八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九)第三七四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第一七八章 爲屬下馬超見劉宏第二三七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第七十三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第一三三章 趙弘軍精銳攻城第二十九章 孟起出手阻聯軍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三)第三〇四章 福達戰孟帶祝融第六八六章 戰江陵寄望地道第三十五章 無終城馬超得劍第一二四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三)第八四六章 江東軍進攻郴縣(續)第四五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二)第六三五章 聯軍受阻羅縣城第六六〇章 張益德攻取四郡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九)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進攻泉陵第八七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六)第一百零二章 不速客夜入馬府第四五三章 押送物資回南蠻第四七八章 益州牧劉璋歸降第九六七章 陳生異心反羅縣第二六八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三)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第三七〇章 商定欲圍長安城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四)第九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