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五章 曹真拜訪魯子敬(完)

周瑜也知道,魯肅有他自己的想法,那麼自己去操心這個事兒有什麼用呢,確實是沒用。而且更爲重要的是,對於曹真和魯肅說什麼了的這件事兒,真要說起來,只有魯肅自己去和自己主公說,效果才最好。至於說其他人,哪怕是自己去說,其實都不太好。要不然的話,就和如今一樣兒,自己主公也不清楚到底曹真說了什麼,周瑜倒是認爲,如此的情況更好。

是,就因爲他了解自己主公,也算是瞭解魯肅,所以周瑜才認爲這麼樣兒的情況,應該說是最好的結果了。畢竟周瑜自然也是知道一些東西的,自己主公當然,他是信任魯肅,可是……反正周瑜清楚,還是自己什麼都不說,連魯肅自己他都沒說呢,因此,就這麼樣兒,其實挺好。而就因爲自己主公的信任,因此,這個事兒未必就是什麼不好的事兒,反而他也

認爲不錯。畢竟在自己主公的眼裡,雖說是信任魯肅不假,可終究他認爲魯肅和自己,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至少周瑜明白,自己和孫策,是生死兄弟,而在孫策看來,魯肅肯定不

-----------------------------------------------------

是生死兄弟,不過卻也是個忠心的屬下,這倒是沒錯。所以孫策的眼裡,周瑜和魯肅自然是不同的,因此,這很多事兒的對待上也不同了,儘管孫策對周瑜也好,是對魯肅也罷,他都是無比信任的。但是有些東西。終究是不同的,這個沒有辦法,不可能什麼都一樣兒了。

樊城。劉備的一番表揚下來,不管是太史慈、文丑。還是說魏延,其實心裡都是很爽。之後三人告辭,衆人也都相繼告辭,然後各回自己的住所去休息了。不過雖然人都一樣兒,都離開了,但是每個人的想法,那還都是不同的。比如說太史慈文丑,他們兩人的想法自然就是守住樊城。抵擋得住涼州軍的瘋狂進攻。至於說魏延,和他們確實還有不同,他是想繼續

表現,爲自己找好後路,這纔是他的最終想法和目的。而太史慈和文丑,顯然就不是這麼個想法。至於說其他人,也都是各有各的想法,有人比較相似,但是大多還是不一樣兒的。

畢竟和魏延想法差不多的人,也不是沒有。而和太史慈他們所想相同的,那自然也不會缺。

-----------------------------------------------------

怎麼說劉備手下也不可能都是一個想法,要不都給他盡忠了?那可能嗎。也不可能誰都想投靠其他人,這倒也不是。所以說還是,各有各的想法,也就是如今劉備漢軍還能挺着,有兗州軍和荊州軍幫襯,這算是在涼州軍強攻之下,有着那麼點兒優勢。可有朝一日,如果樊城真破了的話,估計有人是要爲劉備盡忠。可也有人,就是大難當頭各自飛了。沒啥大不了。

而有些東西,甚至有些事兒。有的人,劉備其實還算很清楚的。不過如今正值有人之際,而且就因爲涼州軍都那麼強攻樊城,這己方內部肯定不可能不和諧,所以劉備知道,他也不會多說什麼。至少他是清楚的,這在自己還沒徹底敗亡的時候,那些有點兒活泛心思的人,基本上還不會做什麼。當然了,如果是相反的話,那麼保證,有人估計早就投靠別人去了。

當然最後是投靠涼州軍,還是兗州軍,甚至是江東軍,這個自己確實也不清楚,反正有人肯定要離開漢軍,各奔前程。對此,劉備其實也不是不能理解,至少他認爲,自己要是他們的話,其實自己到時候也會如此做。只是他不得不認爲,自己的所作所爲,其實還是不夠啊。

-----------------------------------------------------

要不然的話,他認爲也是不該出那樣兒的事兒,不過肯定都是不可避免的了。涼州軍的再一次進攻,太史慈三人嚴防死守。馬岱和甘寧兩人依舊是咬着牙,硬着頭皮帶兵往上登。對於他們來說,城頭的是強敵,可己方也不是吃素的。只要己方的士卒上去更多,那麼城頭的漢軍、荊州軍和兗州軍的優勢也就不那麼明顯了,甚至乾脆就沒有了。可如今的己方,卻還

是做不到那樣兒。可雖說是如此,可並不代表兩人就不往那個方向去努力了。對他們來說,這能破城的機會,是絕對不會放過的。如果說城頭的太史慈三人,確實是比霍峻強,而他們還比江陵的時候多了兗州軍在城頭。可哪怕是這樣兒,對馬岱和甘寧他們來說,壓力是增加了些,可同樣兒,兩人是真認爲己方也並不一定就破不了城。也許一時間的話,確實是不行,

可時日久了呢,最後還是己方能破了樊城。除非,除非是兗州軍或者江東軍和漢軍一樣兒,和己方死拼,那樣兒的話,可真就不一定了,但是如果不是那樣兒的話,己方爲什麼破不了

-----------------------------------------------------

樊城?馬岱和甘寧兩人是再一次對視了一眼,基本上面對如此強敵的時候,兩人都在先在城下對視一眼。那意思也很簡單,無非就是給對方以鼓勵,當然了,肯定也是鼓勵自己了。

然後兩人便是用了最快的速度,登上了雲梯,帶着士卒向樊城攻去。而城頭的太史慈三人,可以說太史慈和文丑,那心情自然還是不錯的,就是之前之前的表現。之後又讓自己主公表揚了。而魏延卻是沒有那麼好的心情。對他來說,他認爲劉備的敗亡,那是遲早的事兒。不過就是早晚的問題罷了。而如今來看,還是那話。好像自己也沒有引起曹操或者馬超他們的

重視,這絕對不是魏延想要的。對他來說,魏延還能不清楚嗎,這自己主公敗亡後,自己投靠誰,和在之前曹操馬超他們就重視了自己,這顯然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而他魏延魏文長,自認爲本事不弱於人。可顯然,還是沒能引起他們的重視啊,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魏延自然是有他自己的驕傲,所以他清楚,自己必須要在樊城城頭上表現出比太史慈他們

-----------------------------------------------------

還要強的一面出來,要不然的話,是能看重你?太史慈和文丑成名都比自己早,前者是在諸侯討董的時候,汜水關下,就已經成名兒了。另一個更是早在河北。就已經是鼎鼎大名的人。而他魏延,之前不過在荊州軍中有點兒薄名兒而已,比那個時候出名。是以爲自己投靠了劉備的漢軍,所以和太史慈文丑他們,確實是不能比的。所以此時的魏延,是比之前還要

急於表現。而太史慈和文丑,他們確實還不是那麼太明白,怎麼魏延這又變成這樣兒了?比之前更甚?不過雖然如此,但是魏延所作所爲,卻是應和了他們兩人的心思。兩人自然是都希望己方能守住樊城的,所以如今看着魏延這樣兒。他們自然是滿意。因此,他們覺得連魏延都年那麼拼了。自己兩人自然也不能示弱,因此。他們也是比之前更甚,對付城下的涼

州軍,尤其是馬岱和甘寧。尤其是昨日他們還受到自己主公的表揚了,因此太史慈和文丑都覺得,自己兩人肯定得對得起自己主公的表揚啊。更何況,兩人都有着不服輸的心,所以他們是不會認爲他們比魏延還要差的,那是肯定不可能。因此,他們有了如今這樣兒的作爲,

-----------------------------------------------------

而倒黴的,那就只能是城下的涼州軍和帶兵的馬岱和甘寧了。本來按照平日裡的情況,馬岱和甘寧這都帶兵進攻這麼多時日了,就算是一次兩次被對方給打退,那麼第三次總能上到樊城的城頭來啊。不過今日卻是沒有得逞,和剛開始的時候一樣兒,三次了,兩人都沒能上得了樊城的城頭。對於兩人和涼州軍的士卒來說,這絕對是一個恥辱的事兒,讓他們深以爲

恥。而馬超他們在後面一看,他也是不得不在心裡打鼓,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說剛開始的時候,那麼如此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本來的嗎,己方進攻是激烈,可敵軍防守一樣兒是兇猛啊,因此,這在太史慈三人帶領下的漢軍、荊州軍和兗州軍,他們防住了己方,也沒什麼意外的。不過如今這個時候,這又是三次沒上去城頭,這不得不讓馬超心裡感到不爽,

說起來這絕對不是馬岱和甘寧不行,兩人也不可能不行。只能說是今日太史慈他們三個,太猛了!如果說他們****都是如此的話,這己方還不一定要損失多少呢,馬超可不想這樣兒。

-----------------------------------------------------

不過哪怕如此,馬超也沒有一點兒說要退兵的意思。對他來說,這馬岱和甘寧這今日一次都沒上去呢,自己顯然是不可能鳴金。如果說是剛開始進攻樊城的話,自己收兵,那麼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馬岱和甘寧都能理解,己方的士卒也都能明白。可如今這都已經進攻樊城多少時日了,可以說再一次沒上到城頭就讓士卒鳴金,不說馬岱和甘寧對自己可能要有點兒意

見,就算是己方的士卒,也一定會有所怨言的。對馬超來說,他是絕對不想看到己方的士氣低落,所以是絕對不允許發生這樣兒的事兒。如果說是沒有辦法了,那麼他也是無奈,那什麼都做不了。可如今是有辦法不讓那樣兒,那麼馬超自然是不可能讓己方的士氣往下降,那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公要去做的。而對他來說,是絕對不會那樣兒的,所以不可能這個

時候讓士卒鳴金。而郭嘉顯然是明白自己主公的意思,所以哪怕他也不認爲己方會在今日佔到什麼便宜什麼優勢,可他確實,他也不會讓自己主公鳴金收兵的,那樣兒對己方是更沒

-----------------------------------------------------

什麼好處了。馬岱和甘寧兩人的第四次進攻,終於是上了樊城城頭。到了城頭,他們兩人也算是鬆了口氣。畢竟之前已經是很丟人的了,這要是第四次也被人家給逼退的話,那麼就算自己主公不讓士卒鳴金,他們兩個也不好意思再帶兵進攻了。是,他們都承認太史慈三人

的本事,可馬岱甘寧他們認爲自己兩人,那也不是好對付的。至少在己方大大小小戰鬥幾十場,可也很少有怎麼憋屈的時候,結果到了樊城,卻是比之前在江陵都讓人憋屈,這確實是讓兩人難以接受的。如果說之前的那些時日,都是這樣兒的話,那麼兩人可能也不至於是

如此想法。不過除了剛開始的時候之外,之後哪日兩人不是帶兵上去了,所以……這今日之前連續被人家給逼退了三次,確實是讓馬岱和甘寧覺得顏面無光。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奇恥大辱啊。

第一一〇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續)第九四二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續)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八)第五六三章 劉備夤夜會伏完第五六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二)第七一七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九)第七四〇章 雙方合作攻敵城第六七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一)第二三六章 蠻王決定贖孟優第一〇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五)第八七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第二五五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七)第五六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七)第十一章 雲中城馬超入伍第三六六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續)第九二七章 房陵城頭作動員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六五五章 說趙睿謀取晉陽第七四九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八)第六一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五)第三〇一章 馬超領兵戰三江第四二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六)第五四三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八)第四八四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續)第四八〇章 魏文長到達辰陽第九四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三)第二七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五)第一六八章 陸伯言提醒馬超第三十三章 涿縣外杜張對峙第四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六)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八)第七十六章 兗州軍攻高句驪(續)第六一九章 曹子孝遊說魯肅第四九九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續)第八十四章 涼州軍噩報頻傳第二七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五)第九〇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二)第七〇四章 孟德帳中會人才第五九五章 破洮陽追擊敵將第六九五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七)第三四五章 追董卓馬超援手第二八五章 說服木馬歸己方第六〇六章 江陵城處罰大將第三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八)第六三六章 撤換二將再進兵第五〇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一)第一五一章 石全返回襄平城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七一一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第九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三)第九九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四)第一七二章 馬孟起返還雒陽第七八九章 奪襄陽終於得手第五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二)第五二二章 李傕楊奉三交兵第六十三章 夜襲聯軍涼州勝第九四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四)第二三六章 蠻王決定贖孟優第八〇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六)第一一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續)第七八一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第三九〇章 欲離開馬超召衆第三三四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續)第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五)第五十九章 崔安馬超戰呂解題第五五〇章 南郡襄陽援軍至第八〇七章 二將再攻臨沅城(續)第六十八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完)第五一九章 帶範強欲見主公第五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六)第四六四章 會客廳兩人相談(續)第三四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六)第四五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三)第二十章 孫伯符商議北上第六六九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二)第八二一章 江東軍進攻臨湘第四九一章 回辰陽得見主公第四五四章 李恢趙雲說賭約第九七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五)第五二六章 文仲業逃到酉陽第二十五章 涼州軍聯軍鬥將第八一九章 臨湘城劉孫對話第七二〇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二)第六〇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三)第八六七章 兗州軍大營開工第三六二章 馬孟起見糜子方第三九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第六三〇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完)第一〇三章 福達戰中鬥孟獲第一〇二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三)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六)第二七二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續)第一三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六)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八)第二〇一章 兗州軍進襄平城(二)第六二三章 聯軍勝攻破益陽第五〇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九)第二六七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二)第五六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