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〇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九)

而如今卻讓他們覺得,自己主公終於是能有所改變了,這絕對是好事兒。畢竟以前孫策對待自己人和張遼,顯然是很不一樣兒,可卻沒有人說什麼,但是卻並不代表他們都沒意見。不過如今好了,很多人都看到自己主公的改變,對他們來說,這自然是好事兒了。畢竟之前所有有意見的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至少在自己主公的面前,他們就算是有意見,有想法

其實都得藏着,不敢輕易表露出來,就算是表露出來,也只能是一點兒,所以這不就是敢怒而不敢言嗎。不過此時看到自己主公終於是對張遼和己方的衆人差不多了,這他們心裡也平衡多了,至少這是一個好現象,不是嗎?說起來他們確實是希望張遼能早拜自己主公爲主,可對方己方一直都冥頑不靈,執迷不悟,這確實是讓他們不少人都有了意見,但是卻不敢說,

而如今這樣兒,其實正是他們想要看到的。所以孫策也看到了,手下好幾個人,都表露出了一絲得意,尤其是孫翊這貨,有時候也不怎麼隱藏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就更不會那樣兒

-----------------------------------------------------

了。不過誰對他都沒有什麼意見,都知道,他那人就那樣兒。當然了,也可以說大多數的江東軍衆將,對張遼或多或少都有點兒意見,只不過確實,在孫策的面前,他們不會表露什麼,和孫翊可不一樣兒。畢竟哪怕就是江東軍。也沒有幾個像孫翊那樣兒的,就像是涼州軍,不也是沒有幾個像崔安那樣兒的嗎。或者說其實就是沒有,這都屬於他們軍中的特例了。

而對於張遼。雖說他知道了孫策今日的態度,可雖然他不是沒有想法,但是終究沒有能影響到他太多。畢竟孫策的話,張遼基本上是很難往心裡去的,誰讓他本身就對其人有意見呢。

或者更準確來說,是成見,因此這樣兒的情況,不管孫策是好話壞話。對張遼來說,其實意義都不是很大。因此如果是孫策說好話,在張遼看來,他是在收買人心,而此時孫策沒像平日裡那樣兒,張遼卻又覺得,孫策還是在收買人心。不過不同的是,以前他是想收買自己,不過如今卻是換成了他們江東軍衆將,如此而已。可孫策是不知道張遼的想法。要不然他估

-----------------------------------------------------

計也得是哭笑不得。最後孫策簡單說了幾句之後,曹仁他們和孫策告辭回營,這事兒就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至於說明日依舊進攻蘄春,那自然是還要繼續進行。而曹仁回到了自己的大帳後,他也不吝表揚了曹真和牛金一番,畢竟兩人今日的表現,確實是不錯,自己滿意。

而對於自己將軍的表揚,雖說曹真和牛金都覺得是應該的,可嘴上卻還是說了,這事兒也都是自己應該做的。對他們來說。這本來攻城就是將軍所指派的,而如今的情況。之前幾日,他們也知道自己表現不太好。至少將軍不是那麼滿意,和今日是不同。不過經過之前的戰事,顯然自己將軍是滿意了,所以對曹真和牛金兩人來說,他們自然是心裡高興。而且更爲重要

的是,不單單是自己將軍滿意了,顯然,因爲之前的戰事,張遼表現平平,也就孫翊和自己兩人出彩,所以今日也算是給己方爭點兒臉了,和之前可不一樣兒。他們沒聽自己將軍明說,可那個意思,其實也差不多少,就表揚自己兩人給己方爭臉了,所以兩人自然高興。

-----------------------------------------------------

比起孫翊曹真還有牛金他們的高興得意來,在城內的張任,他確實是沒有什麼太過高興的。還是那話,哪怕他是希望敵軍將領能強點兒不假,可卻也不希望他們超出自己所想的範圍之外來。而今日孫翊他們幾個,顯然就是超過了張任所想範圍外了,所以哪怕他清楚,幾人不會日日都這樣兒,但是張任卻還是不想對方如此。不過對於他來說,不管敵軍如何,反正自

己是做到了自己想做的,做好了自己能做的,也就是了。自己不用對得起對不起馬超,反正就是隨心去做,他馬超能把自己給如何?在張任看來,只要自己不投敵,那麼馬超就真不會把自己給如何,哪怕就是和如今一樣兒,就是這麼個狀態,他馬孟起也不會說什麼做什麼。

可如果自己要是投靠了其他人的話,那麼以馬超那個性格,估計肯定要給自己斬盡殺絕,這個不用想都知道。張任是很清楚在江陵所發生的事兒,畢竟他再不拜馬超,不服馬超,可終究是涼州軍裡很受馬超看重的這麼一個,所以很多東西他也知道。所以連霍峻那樣兒的,

-----------------------------------------------------

最後都讓馬超給咔嚓了,就別說是自己了。沒有幾個人真就不怕死,尤其是張任,他不可能活得好好的,就想死,那純扯。就算是剛開始被馬超所擒的時候,張任也不是說就想死,而是有點兒想歸隱的心,可現實的情況,卻沒有讓他如願。而且張任有歸隱的心思不假,可卻沒那麼多,說起來有幾個人就一點兒不在乎名利,他張任自然也不可能免俗,這必然。

不過還是那話,就是張任確實是對馬超有意見,所以他是遲遲不拜馬超爲主,並且他確實也是真不服馬超。這個也沒錯。說起來他承認馬超的本事,知道其人的能耐,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兒。真正服和不服,那卻是另一回事兒了。不是說他真正瞭解其人的本事。承認其人,就一定會心服口服,要真是都這麼簡單的話,可能也沒有那麼多事兒了,不是嗎。可顯然,

這絕對不是這麼個事兒。所以張任肯定是有他自己想法的,而且就是那話,馬超戳中了其人的軟肋。讓他不得不妥協。如果說張任真沒有什麼心思了,對名利看得很淡的話,他也許

-----------------------------------------------------

不會受馬超的挾制,可事實……而張任雖說對孫翊他們幾個有點兒顧慮,這不假,不過還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他來說,確實沒怕過。不過就是有自己的顧慮。但是這自己守城,還是,盡力就好。自己也不會給馬超給涼州軍盡忠,當然更不會玩忽職守,一點兒也不買賬就是了。畢竟張任哪怕是對涼州軍沒有什麼歸屬感,可終究是在涼州軍也很多年了,

你要說他對馬超,是看不上很多,可對涼州軍的整體,哪怕益州軍當年輸給了涼州軍,哪怕張任對涼州軍沒什麼歸屬感。可終究他也承認自己算是半個涼州軍的人,更是給涼州軍效力。所以自然不會馬馬虎虎就完事兒,畢竟張任是個比較認真的人。而且他也一樣兒是看重自己的名聲。他還能不清楚,自己要真是糊弄糊弄完事兒,馬超的命令,自己是陽奉陰違,

那麼最後就算是馬超他不把自己如何,可他那些手下呢,張任知道,就憑趙雲和張繡,其實還保不了自己,至少那個崔安,就不是善茬,而且自己必須承認,那樣兒的話,對自己的

名聲也不利,這自己雖說不是在天下鼎鼎大名,有多大多大的名聲,可終究也算是有那麼一

-----------------------------------------------------

號的人,所以什麼事兒是他可以做,可什麼事兒又是他絕對不會做的,張任是心裡清楚。馬超也許對張任,不像其他人那樣兒,有那麼大約束。可怎麼說呢,張任這個時候,他終究是加入了涼州軍,所以不可能什麼都不去考慮,畢竟軍人,當然是要服從,這個是必然的,張任沒什麼例外。他可以不拜馬超爲主,可馬超作爲涼州軍的領袖人物,這他的軍令,張任

是不可能不聽就是了。南郡,樊城,當初劉備是比較狼狽帶着殘兵逃回,雖說人馬也不少,可他依舊是明白,自己損失大了!其他的都不重要,哪怕是一個江陵,但是唯獨霍峻,說起來他身死江陵,劉備確實是哭了,真哭。不單單是因爲其人身死,劉備確實是有些悲傷,更是因爲他清楚,霍峻身死,可以說代表着己方沒有了守城的大將,雖說大將不少,可和霍峻

一樣兒的,卻是沒有了。所以他可不光是哭霍峻,也同樣兒是哭自己,更是哭給所有人看的。畢竟霍峻雖說身死,可自己手下還有一票人呢,這自己這個當主公的,肯定得做給他們

-----------------------------------------------------

看看,讓他們也知道,自己是如何重視人才,如果重視有功之臣,如何……劉備帶殘兵北上樊城,自然還是諸葛亮帶人來迎他。這個當然不是因爲劉備有什麼大勝,諸葛亮來迎,純粹就是因爲他是主公,主公和其他人怎麼也得出來啊。沒太多的寒暄,衆人便進了樊城。

到了府邸後,諸葛亮沒等說什麼,劉備是先哭了一場,當然在衆人的勸說下,終於算是給劉備勸住了,劉備嘆了幾口氣,對衆人說道:“在江陵折了仲邈,此仇我劉玄德必報!”

衆人此時聽了自己主公的話後,也都齊聲道,“此仇必報!”對於漢軍衆將,可以說江陵之戰,不單單是霍峻身死那麼簡單。反正要說誰對涼州軍都沒有怨恨,那肯定是不可能。可以說每個人,或多或少,對涼州軍都有怨恨,誰讓他們是敵對,可以說確實,早已是不死不休了。劉備看到衆人如此表現,聽他們如此話語,心說自己可沒白“哭”一場,可算是讓衆人

都能同仇敵愾,一起對付涼州軍了。當然之前也不是說沒有團結一起,可劉備終究感覺,

-----------------------------------------------------

還是差點兒什麼,他顯然認爲還不夠。不過如今倒是可以了,他認爲是夠了,將心可用。

畢竟劉備經驗豐富,他也清楚,這要是主將都不團結,不給你效力,不給你賣命的話,那麼你靠着誰去給你做事兒?難道靠着幾萬士卒,甚至更多,幾十萬就可以嗎?顯然,肯定是不夠的,不過如果將心可用再加上軍心的話,那麼未嘗不可和涼州軍一戰,這就是劉備所想。

而諸葛亮也不得不佩服自己主公,就這麼幾句話,就把己方將領的情緒給調動了起來,目標直指涼州軍,可以說己方確實是不怕涼州軍,就算他們這個時候來了,他們也不會佔到什麼便宜就是了。這絕對不是諸葛亮自大,而是有自信,他對自己對自己主公對己方的所有將士,可以說都用信心。當然他肯定不會小看涼州軍,諸葛亮那麼謹慎的一個人,他還真是,

從來都沒敢小看過任何一個對手,可即便如此,在演義中也一樣兒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第五一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一)第三三〇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續)第六九八章 地道成孟起用兵第九七九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三)第七二七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第四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四)第一八三章 出戰否夫人提醒第九五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八)第八四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第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三)第一一〇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二)第九十七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完)第四二〇章 趙子龍首戰閬中第八一八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第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二)第八四六章 江東軍進攻郴縣(續)第一三九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五)第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三)第七八四章 兗州軍入駐新野第七三二章 江陵來使請劉備第八八二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續)第五六八章 再攻城依舊不力第六〇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九)第六一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九)第三五五章 王子師逼勸李肅第八六六章 馬超帶兵到襄陽第四十六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續)第三八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第四十八章 王平帶兵退南陽第七十三章 涼州江東到遼東第七二一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三)第一六七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六)第一六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完)第四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續)第九二六章 召部下相商對敵(續)第四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雒縣(續)第四二一章 趙子龍繼戰閬中第五〇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五)第二七九章 木鹿大王之子到第四二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六十六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五九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二)第七九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四)第七九二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第三三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六)第五五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五)第五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八)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快馬傳報第三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三)第四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四)第八八五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一)第二一九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六)第三九〇 褒中城糜芳叫陣第八三八章 玄德兵進零陵郡(續)第五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三)第八〇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七)第二九二章 崔福達又戰孟優第一四九章 李文優當衆道分析第四五二章 子龍帳中詢敵情第九四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四)第五八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四)第九四二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續)第九〇四章 蘄春城聯軍停戰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一)第四三九章 到槐裡聚太守府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六六八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一)第九六五章 西陵黃忠教張飛第七二三章 文丑投奔劉玄德第一二六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五)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八二二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八)第九五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五)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二)第二二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三)第八二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七)第三〇六章 福達戰孟帶祝融(完)第七〇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九)第五五五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六)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七四二章 江陵城景升託付第四八三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第八八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七)第三四七章 阿會喃求見族老第一一八章 皇甫嵩妥協敵軍第七〇六章 江陵城敗後再戰第七九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八)第七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第一八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一)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三三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三)第五九八章 曹孟德再攻下邳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一)第五六二章 漢室宗親終正名第六十二章 被孝所感救人於危第一四二章 遇埋伏漢軍初敗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四)第四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四)第九一三章 兗州信使到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