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五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三)

可是自己的職責所在,確實,沒有辦法。他也從來都沒有對自己主公的安排有什麼怨言,沒有一絲不滿,反而和之前一樣兒,他是感激自己主公看重自己,重用自己的。所以他寧可日日都這麼無聊,和兗州軍死拼,也不願意就那麼在漢中待着。至少他還知道,在這兒,至少弘農有戰事,而漢中,那多久都沒什麼動靜。所以自己寧可在這兒,也都半點兒不想回去。

而對兗州軍中所發生的事兒,楊任是半點兒都不知道。他如果清楚的話,那麼多少是能明白些的,那就是曹操雖說對他沒有大意輕敵,可確實,對待他的態度,還是不如吳懿他們。可就算楊任知道了,他也不能如何,自知之明他是有的,清楚,自己確實,不如吳懿他們。

樂進這次帶兵上來的倒是挺快,絕對是出乎楊任的所料。畢竟他認爲這兗州軍好像也沒比昨日強,但是這樂進,確實是像是瘋了一樣兒。難道說他受了什麼刺激?當然楊任肯定不會真這麼認爲,畢竟要真是那樣兒的話,曹操還能讓他帶兵?不過他確實是不知道,不清楚,

-----------------------------------------------------

這曹操已經把大權暫時交給了夏侯淵,他在弘農這兒,已經不管那麼多了。至於說樂進,雖然對於自己主公的安排,他沒有太多的意見,這個倒是沒錯,可對於自己本來是接受自己主公的任命,不過如今卻是要受到夏侯淵的管制。尤其是還得聽着其人發號施令,他心裡確實是有點兒不爽。如果說沒前一日他認爲夏侯兄弟來嘲笑他這麼個事兒的話,那還能好點兒。

畢竟樂進絕對不是那麼小器量的人,不過就因爲之前他有所誤會。所以……此時他是再一次帶兵進攻,楊任在城頭抵擋。可還是,雖說楊任沒感覺樂進帶兵進攻就比之前激烈了,可怎麼說呢,這對於己方來說,確實不是什麼好事兒就對了。但是職責所在,自己不得不用全力來阻擋着敵軍,哪怕自己也清楚。論起實力來,自己可不如他們。就別說自己了,吳懿他

們不也敗了,楊任是如此安慰自己。如今的他也只能是用這樣兒的辦法來告訴自己了,而且他還再一次堅定守城的信念,告訴自己,自己主公如此信任自己,自己要是不盡力,豈不

-----------------------------------------------------

是對不起自己主公。並且還是那話,自己要在弘農證明自己。不能還沒證明呢,這就被別人給看了笑話,給看扁了。那自然不是楊任想要看到的。他雖說真沒指望給兗州軍逼退,或者守住弘農,可也真是,希望讓所有人都看到,自己可不是什麼廢物,自己主公讓自己在弘農,自己也是當得起如此的。不說自己是人盡其才,可也絕對是能勝任這個,那麼讓己方衆

將看到如此。他認爲就足夠了。所以是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事,而不是在那兒看笑話。可到底是讓他們看什麼。不在於他們,不取決於他們。而是自己,是自己帶着城頭的士卒,能把兗州軍給如何了。是在他們強大的攻勢下,己方土崩瓦解,還是能在自己的帶領下,和他們頑強作戰,死拼兗州軍。楊任自然希望是後者,而且他對城頭的守卒也有信心,畢竟他們

可是己方涼州軍的正規軍,不是什麼郡國兵,這點是很重要的。這些人不但是見過血,而且勝在經驗豐富。對於楊任來說,他自然是更希望指揮這樣兒的老兵,可能有些算是軍營中的兵油子,可說實話,真正在敵軍大兵壓境的時候,靠的卻還得是他們這樣兒經驗豐富的。

-----------------------------------------------------

而不是一些新兵蛋子,這個他心裡清楚。楊任可不認爲靠着一些新兵,就能擋得住兗州軍的激烈進攻。可以說他覺得,就算再多的新兵,也不是人家兗州軍的對手。畢竟以楊任的經驗來看,顯然曹操帶來的兗州軍,雖說不是精銳,可絕對是兗州軍的老兵,所以你用新兵去對上人家的老兵,結果不用多說了。尤其是楊任知道自己的本事還不行,所以他清楚,就因

爲有城頭這些老兵,自己還有希望多守住幾日,可要是沒他們,換成新兵蛋子的話,自己可真要玩完了。所以楊任也告訴自己,這弘農城守禦差不多,自己就可以離開了,畢竟自己不想看到城頭的士卒傷亡過多。雖說慈不掌兵,當然楊任也沒有什麼心軟的地方,不過因爲就是有了他們,所以楊任知道,自己得了不少的好處。所以是投桃報李,而其自己作爲弘農

太守,他覺得自己有那個責任和義務,把更多的士卒,帶回長安。他清楚,這守城,自己是守禦不了多少時日,可帶走更多的士卒回長安,這個自己可未必就做不到,不過就是早撤

-----------------------------------------------------

退而已。他清楚自己主公的性格,其實就這樣兒。馬超一般來說,要是事不可爲的情況下,他肯定是要保住更多的士卒,提早撤退。雖說這個也是沒辦法,是無奈之舉,可怎麼說,這卻是在當時最好的一個結果了,也是對他最爲有利的,不是嗎。而此時的楊任,他覺得,自己也正是如此,在發覺城池要破了的時候。自己應該是趕緊帶着人馬逃走,帶更多的士卒回

長安,畢竟他們纔是自己主公爭天下的有生力量。還得靠着他們拼命呢。可要是在弘農就傷亡慘重的話,顯然。這個在楊任看來,就是不值得。畢竟弘農雖說不是不重要,但是和長安卻是沒辦法相比的。所以楊任寧可讓別人都看了自己的笑話,他也決定了,到時候帶着更多的士卒回長安。因爲在有些事兒上,自己的面子什麼的,都已經不重要了,比自己面子還

重要的。那不是有很多嘛。所以到底是孰輕孰重,楊任還是分得清楚。此時樂進是再一次上到了城頭。儘管他是看不上楊任,可卻也知道,其人也能抵擋住己方几日,這個倒是沒錯。

-----------------------------------------------------

而且不管其人的本事到底如何,可樂進確實是看得出來,楊任是盡力了。所以雖說他還是看不上楊任,可卻也沒有之前那樣兒,一點兒都看不起他的意思。畢竟雖說樂進不會把楊任當成是自己一個等級的對手來對待,可終究其人也是個值得自己看一眼的對手。就看其人的態度,這卻是一個守城主將應該有的。樂進是不守城,可卻並不代表他就什麼都不懂。俗話

說得好,這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所以真是,樂進不守城,可卻不代表他就什麼都不知道,那不可能。反而要是讓他去守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曹操,基本上還是不會那麼去做的。兗州軍人才濟濟。守城的人,多了去了。不過像樂進這樣兒。曹操覺得能順利去帶兵攻城的大將,他覺得倒是挺難得。當然不是沒有。可他們確實,不太喜歡帶兵攻城,所

以也就只有樂進,曹操認爲用得還順手,所以自然都是他帶兵去攻城作戰,而曹操也樂於這樣兒。至於說其他人,那就只能是算了。就像之前還有夏侯兄弟帶兵,可如今呢,一個被曹操任命成了主帥,而另一個,就在他旁邊陪他觀戰了,而帶兵攻城,還得看人家樂進的。

-----------------------------------------------------

楊任依舊是不敢上前,那武藝不行啊,而樂進呢,雖說他是想靠近楊任,甚至直接就給楊任來上那麼一刀,雖說不至於身死,可也得傷。但是這個想法是好的,卻是做不來,因爲他早就被城頭的涼州軍士卒裡三層外三層給包圍了,雖說城頭也有兗州軍陸續殺過來,可他們纔有多少人?所以這個時候,還得是看城頭涼州軍的,他們對付樂進足夠了,哪怕還會有人

身死,受傷,可卻絕對能逼退他。正所謂是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其實就是這樣兒。所以對於樂進說,他確實是深感無奈。這在城頭上,武藝不如自己的,從來都是這樣兒。可要是武藝比自己高的,自己上去了,還得吃點兒虧。可不是嗎,那武藝不如人家,吃虧的還能不是自己?所以他確實是無奈,他預想的,還是能找一個和自己旗鼓相當的對手,

那樣兒的話,自己也不至於這麼憋屈。要不就是被羣毆,要不就被武藝比自己高的,給逼退下城頭,這絕對都不是樂進想要的。他倒是希望能碰到一個既比自己武藝低,還敢和自己

-----------------------------------------------------

單挑的,不過這樣兒的,上哪兒找去?所以他也清楚,還是“可遇而不可求”吧。當然想法是好的,可每次,都這樣兒了,所以樂進也是無奈。就像此時他是忙着應付城頭的涼州軍守卒,還得想方設法靠近楊任,儘管這個事兒他覺得自己還做不到,可卻不代表自己不去努力。要是能給楊任傷了,那麼己方肯定沒兩日就能破了弘農。畢竟他楊任不像其他的將領,

他那本事有限,所以不得不說,這是己方佔優的地方。可這弘農和其他地方也沒有區別,對上一個武藝不如自己的,就知道躲,所以樂進也確實是沒有辦法。當然他也清楚,這楊任明知道武藝不如自己,還要往前衝的話,那麼只能說是傻了。或者還不如傻子,這也不一定。

樂進之前激過楊任一回,結果什麼用都沒有,反而讓對方有了士氣提高的機會,因此,他是絕對不會再來一次了。其實他也清楚,那樣兒的情況,就能用那麼一次,然後就完事兒,其他的算了。因爲有兗州軍士卒也上來了,所以他們和城頭的涼州軍,廝殺在了一起,城頭

-----------------------------------------------------

上激烈對上,雖說還不至於血肉橫飛,可也差不多少了。這城頭,至少這個時候,肯定還沒有在外兩軍對壘那麼廝殺來得更加慘烈,可確實,也沒差特別多。畢竟一方想要守住城池,逼退敵軍,另一方是要佔據城池,打退守禦的士卒。楊任這時候雖說不敢上前,可他一點兒都沒閒着,樂進過不來,可卻不代表就沒有兗州軍士卒過來,畢竟你能防住一個人,可防不

住千萬人啊。因此,是有兗州軍士卒到了楊任近前,不過除了被涼州軍士卒給滅了之外,楊任他手裡的環首刀也沾上了好幾個兗州軍士卒的血了。對楊任來說,我這武藝不如樂進,可卻不怕你們這些小嘍囉。他還沒覺得自己都到那個連普通士卒都對付不了的程度。可他卻也沒想,這如今他也就是成了能對付兗州軍士卒的程度,碰上樂進,他是有多遠就躲多遠。

第三八五章 趙雲黃忠返長安第三〇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六)第四七〇章 師兄弟帳中相認第五四二章 司馬懿遊說曹操(續)第七一〇章 兗州營曹操設宴第十三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二)第七〇七章 兩大謀士見主公第六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九)第九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三)第五八四章 馬超長安見張任第一七一章 擬聖旨召人回京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快馬傳報第八七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五)第五三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一)第三八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三)第八〇八章 中軍帳內謀敵城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戰兗州敗第五三〇章 劉協聚衆議遷都第二七一章 謀士計破燒當(四)第二六四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完)第一四四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二)第九四九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四)第一〇一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二)第三六七章 祝融夫人忙問詢第四十四章 山寨中馬超收管亥第三九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六)第六五四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四)第二十六章 涼州敗張飛撤退第一九三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第二一二章 見孟優與之相談第八十六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九)第四一五章 涼州軍撤離三江第八九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六)第三二一章 蠻王孟獲忙逃亡第二一五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四)第一六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一)第二一三章 馬孟起求人尋人第七〇七章 兩大謀士見主公第四十章 遇大賢管寧要避世第一六六章 南蠻王遣人搬兵第四三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二)第四五七章 得情報李通猜測第七四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五)第三〇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五)第七一二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第一四九章 樸克親見公孫康第一五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第三四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第四九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七)第四三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六)第七十四章 汝南平輿試兄弟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四)第六六〇章 張益德攻取四郡第四五〇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完)第八八九章 王子均敗歸南鄭第五五二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第一百零八章 馬超夜襲敵營第一七七章 南蠻再戰禺同山第八三〇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續)第四〇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四)第一四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一)第一一八章 兗州軍攻城不利第一八二章 深夜出營見馬超(續)第二十二章 聯軍再戰安陸城(續)第二八七章 木鹿大王在行動第一六一章 馬超再欲入敵城第二三五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上)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五〇九章 遷雒陽孟起出兵第八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五)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一)第二五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一)第一二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六)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三)第七二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一)第六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八)第二五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六)第五九八章 曹孟德再攻下邳第七十四章 兵臨高句驪城下第九〇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第八二四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第一〇七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八)第八一四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完)第八三一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八)第二七七章 謀士計破燒當(十)第四七〇章 師兄弟帳中相認第五五三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續)第五二九章 楊奉相商謀曹操第七八二章 劉備軍攻破江陵(續)第二三一章 戰猛獸兵敗撤退第八九二章 涼州軍二攻樊城第四七八章 益州牧劉璋歸降第九九六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第四三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四)第七二四章 劉備隆中訪諸葛第八四〇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七)第四九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九)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九十六章 孟起兵進禺同山第五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