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三章 兗州軍兵進弘農

至於說對付諸葛亮,這個說實話,哪怕諸葛亮在歷史上,沒有演義裡所寫的那樣兒,智多近妖,但是龐德,還真不是其人的對手。這不是馬超不相信他,而是實實在在的。如果諸葛亮沒有那麼大本事,他劉大耳朵至於費了那麼大勁去請他出山嗎。要是他諸葛亮沒那麼大本事,他劉大耳朵可能把南陽那麼重要的軍事重鎮交給他嗎。所以不用多說了,這就是事實。

諸葛亮是沒有演義中描寫的那什麼神,但是不可否認,其人是個大家。一個軍事家,一個政治家,一個軍械製造的大家。至少馬超從來沒有小看過其人,而且自從諸葛亮加入了劉備一方開始,馬超就更加不敢掉以輕心了。畢竟是“小心駛得萬年船”,這不能小看了諸葛孔明,小看他的,肯定是要吃虧。曹操倒是挺厲害,可最後呢,在南陽,雖說他也佔了新野,

可到如今,樊城他也沒有什麼動作。是,這個他和劉備聯盟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又何嘗不是他還奈何不了諸葛亮。如果真要是起大軍去滅個樊城,那麼就說這背棄盟友,實

-----------------------------------------------------

在是對名聲不利,也許曹操不是那麼特別在意自己的名聲,可這樣兒的事兒,他自然是不希望有的,這個必然。所以諸葛亮是個有真本事的人,至少馬超一直都是如此認爲的。所以以後對上了,他肯定是要小心再小心,他雖然沒認定自己就一定能對付得了其人。可卻也不會妄自菲薄,諸葛亮想要輕取己方,這也是不可能的事兒。反正到時候。在南陽遇上了,一

切就都知道了。其實在馬超想來。他還對去南陽,有點兒期待。畢竟最後和劉備的決戰,必然就是在南陽了,而這也是自己,或者說是己方衆人和劉備衆將的決戰,當然其中也包括了諸葛亮。可己方也許不會佔到便宜,但是他諸葛亮就一定會嗎?是,郭嘉不一定就比他強多少。可是肯定也不是比諸葛弱,這個還是不好比較的,畢竟兩人所擅長的,還是有些區別。

再說曹操,他對樊城確實是覬覦了許久,可如今就是不能下手啊,也沒有什麼好機會,這不得不讓他引爲遺憾。若是己方把樊城也攻取到手的話,這在荊州,就不至於這麼被動了。

-----------------------------------------------------

畢竟當初自己一方可是讓孫策和劉備給擺了一道。如今己方佔着襄陽,可他們卻之前卻是分走了不少地盤,這就是例子。可是曹操雖說覺得這算是恥辱。但是如今三方聯盟,讓他也不好是輕舉妄動。畢竟馬超還是共同的敵人,涼州軍不滅,三人不管怎麼戰,都是讓馬超得利,這不是曹操想要的。可他又是不想讓涼州軍得到什麼好處,卻是又想得到樊城……

不過如今來看,這個事兒是不能了,自己要不就是帶兵繼續在司隸轉。要不就是去救援劉備,基本上就這麼兩條路。當然了。自己還可以退兵,不過這個時候就撤退。那絕對不是自己性格。怎麼說曹操都得給衆將士一個說法,這自己不可能打到函谷關這兒,就真打道回府了,那樣兒不行。再不濟,至少己方要拿下弘農,如此的話,纔算是一個比較不錯的結果吧。

弘農太守楊任,雖說這人也算是元老人物,以前是張魯手下,之後投靠了涼州軍。但是曹操也清楚,其人沒有什麼名聲,也就沒有那麼大本事,所以己方要拿下弘農,應該不是問題。這不是曹操小看涼州軍,而高看己方,實在是楊任雖說並不是籍籍無名之輩,可確實,也沒

-----------------------------------------------------

有多大的名兒。如果,哪怕是換成吳懿他們幾個,曹操也不至於這樣兒。可從己方所瞭解的,從情報上來看,這個楊任,確實是沒有太大的本事,還沒有吳懿、黃權他們強呢,這就是曹操所認爲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是沒有任何理由放棄弘農的。輕易就放棄,那肯定不是他曹孟德的性格,如果換成是長安,曹操可能就改變主意了,可是弘農郡,他自然

還不會那樣兒。之後他把自己的想法也對荀攸和程昱說了,荀攸說道:“主公,弘農守將楊任,對我軍來說,雖說不熟,可其人的能力有限,只要我軍不過於輕敵,弘農當到手中!”

而程昱在一旁也是不住點頭,他自然是同意荀攸的話,說起來那個楊任,在涼州軍那麼的人才當中,可沒有那麼一號。以前其人是張魯的手下,後來投靠了馬超,馬孟起算是重用其人,讓其如今在弘農。可這麼一個,可是能擋得住己方的大軍啊,也不知道馬超是如何想法。

程昱自然不會認爲馬超會臨陣換人,這不單單楊任會有意見,這還有其他的事兒呢。所以

-----------------------------------------------------

他寧可讓弘農丟了,八成也不會把楊任替換下去。是啊,就說自己是他的話,就絕對不會如此,而且以程昱對馬超的瞭解來說,以馬超的性格來說,程昱確實知道,他應該不會那麼做。曹操看兩大謀士都點頭同意了,顯然他們也都是如此想法,所以最後他直接就拍板兒,說了三日後,大軍向弘農進發,爭取早日拿下弘農。這函谷關實在是阻擋己方太久太久了。

荀攸和程昱兩人自然是都沒有什麼意見,而且他們其實就是這麼個想法。至於說兩人都同意了,至於其他人。曹操都不用多問,肯定是都同意的。而且自己這個當主公的都拍了板兒了。這事兒他們就算是不想,也得跟着自己走。並且曹操清楚,自己這個主公,不少事兒都和衆人相商解決,不過這點兒事兒,自己一個人拍板兒,卻還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的。衆將

不會有什麼意見,就算是有意見的。也不敢說出來,也不會表露出來什麼。其實曹操心裡也清楚,他們如今休息得差不多了,也是想着早點兒進兵,早點兒去弘農,這個曹操都清楚。

-----------------------------------------------------

不過他們還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而已,所以沒有一個人來和自己說什麼。不過曹操更加清楚,他們雖說不知道自己具體的想法,但是不少人都會猜出來,自己這兩日就應該有所決斷了。

曹操肯定和袁紹不同。袁紹是好謀無斷,這絕對是個大問題,而曹操。卻是絕對有所決斷,不光是他自己,就算他有些事兒做不了決斷的情況下,他手下還有那麼多人,不管是文臣武將,都能給他更好的意見。而還是那話,袁紹就不同了,他手下人更多,人才也不少。意見也有,可更多的。並非是要給袁紹一個更好的主意,他們大多的人。更多是爲了自己的意見

能讓主公採納,能讓自己主公看重重用自己,能讓自己主公聽自己的。所以他們光顧爭權奪利,這真正對付敵軍的好主意,還真是沒出幾個。本來好主意不是沒有,可卻是別人所說,這看對方不順眼,就開始攻擊對方,結果對方的好主意,最後也變成自己口中的餿主意了,關鍵是袁紹還就聽這小人的話,他覺得他們所說有道理,所以像他那樣兒,親佞遠賢的人,

不敗亡,那都是不可能的事兒。如果他這樣兒的都成霸業了,那可真是,蒼天確實是無眼。

-----------------------------------------------------

曹操這邊兒已經定了下來,三日後進兵弘農,然後他讓士卒告知衆將,到時候從函谷關西行就可以了。說起來這函谷關之前也有不少糧草,雖說吳懿臨撤退之前,放了把火,但是曹操他們速度快,費了大勁,終於是搶救出來了一批糧草。對於曹操兗州軍,這個比較缺糧的軍隊來說,能搶救多少糧草,對他們都是賺的。所以曹操還是滿意的,要不然被涼州軍一把

火給燒光的話,自己這除了個函谷關,可就沒有其他的東西了。而如今這一批糧草,說實話,足夠讓己方几萬人馬進軍弘農的,可見這數目絕對客觀了。當衆將得知自己主公終於是要進兵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是心情不錯,這個不光是佔了函谷關,更是自己主公終於是開口進兵,這個纔是讓他們覺得非常對他們胃口。如果不是曹操今日讓士卒來傳,說要進兵,

這衆將肯定有人就已經坐不住了,本來就是,他們來到了司隸,爲了什麼而來,所以這要是讓他們一直在這兒休息的話,顯然,這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曹操的決定,是得人心的。

-----------------------------------------------------

當江陵被破的情報傳至孫策手中的時候,他和曹仁正帶兵北上江夏,雖說已經進了江夏的地界,但是顯然,還沒有到達目的地。所以就在行軍的途中,他們收到了劉備敗走的消息。

對於江陵城破,孫策和曹仁都不得不覺得遺憾,更遺憾的是,這江陵如今被馬超涼州軍所佔,而不是己方佔據着的。不管是孫策還是曹仁,他們都希望,自己一方,江東軍(兗州軍)最好能佔據這天下堅城。畢竟只要佔據了江陵,這南郡基本上就佔了一大半了。至於說那一小半,自然就是襄陽,佔據這麼兩個地方,南郡其他的地方,真的,確實不那麼重要了。

要不然爲什麼劉備想方設法要佔着江陵,而曹操更是,必須要佔據襄陽,當初費了多大勁,纔算是和孫劉談判成功。其實總結起來,就是這麼回事兒,要是其他地方,兩人也許不會如此,但是變成了江陵和襄陽,那麼劉備和曹操,不可能不爲己方爭取,而事實也證明了,兩人的所作所爲,都是沒有錯的。劉備靠着江陵,阻擋了涼州軍好幾個月,兗州軍更是據有襄

-----------------------------------------------------

陽,拋開南陽,這便是他們在荊州最北的基地,曹操覬覦着樊城和劉備在南陽的地盤,所以襄陽一線,就是他今後如果攻擊劉備的話,從南北夾擊樊城的南側出兵之地。不管最後結果如何,不管最後樊城一線還是屬於劉備,或者換成了馬超,只要曹操想要,那麼他便可以讓人從新野和襄陽出兵,南北夾擊樊城,沒有問題。而且襄陽所處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實不光是對曹操,對劉備,更爲重要,對馬超也重要,但是他們卻都沒能據有。馬超不用說了,至於說劉備,顯然當初曹操是怎麼都不會讓劉備把襄陽給弄到手的。當初江陵已經是劉備的了,所以襄陽最後成了兗州軍的地盤,劉備也沒說什麼。其實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他清楚,就是說了也沒有大用。顯然當時的情況,對於襄陽的問題,孫策卻是站在了曹操那邊兒。

第七二六章 函谷關戰事繼續(續)第九八一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四)第二五一章 三江城涼州停戰第三九七章 孟達勸說兩洞主第二一二章 見孟優與之相談第九九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三)第五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〇)第二五三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續)第二三三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二)第四六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一)第六〇五章 田豐勸說袁本初第二六七章 南蠻軍使者到來第四七〇章 作唐城涼州攻城第八八二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續)第二四九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一)第一一九章 襲敵營孟獲遭擒第一五五章 追敵軍蠻王中計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一)第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三)第四一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五)第六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三)第一三六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二)第六六八章 文丑異心奔西南第六六八章 請援軍馬漢出手第十七章 三人擬定進軍部署第六九六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七)第八八〇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九)第七三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五)第九七八章 荀攸諫言曹孟德第五〇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二)第五一五章 袁紹衆議迎漢帝第九〇二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續)第七三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九)第四七九章 退馬岱涼州鳴金第九一二章 涼州軍各有算計第三九〇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第九九二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七)第三一四章 袁紹兵進汜水關第二四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二)第七九二章 臨湘破涼州退兵第二十二章 爲大才孟起到冀州第八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一)第二十七章 河間鄚縣有張合第六八四章 江陵城馬超出招第八五九章 玄德試探劉子初第一六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八)第一四〇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六)第二九四章 爲說飛將贈赤兔第七五四章 徐庶算計江陵城第二二七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第五〇二章 涼州軍三攻零陽第七八八章 子義負傷戰襄陽第五十二章 糜府內重大發現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七七八章 涼州軍藤甲建功(完)第三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八)第二八一章 入雒陽探聽情報第八九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第八七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一)第三四一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完)第六〇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六)第二二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二)第三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第七二一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第二三四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完)第四五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八)第八六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三)第五三二章 深夜軍營人才來(續)第五六五章 夜襲敵營兗州退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八)第六二八章 兗州江東攻羅縣第一二七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六)第六〇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九)第八七五章 劉巴文丑入郴縣第四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七)第七七七章 魏文長奉命送信第六九五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七)第六六二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續)第五四五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第十八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四)第九十五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 (七)第八〇七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九)第一四一章 爲立功董卓中計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七十七章 馬孟起欲見張讓第九四八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三)第五九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七)第一八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第九八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完)第一二五章 滅孫夏解宛城危第二六〇章 行軍途中偶遇(續)第六一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第三一三章 長安出兵到宛城第一三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八)第二四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三)第九五〇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完)第五九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五)第九二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第七五二章 劉備軍夜戰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