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太守陳懿問計韓約

北宮伯玉雖爲羌人,但卻不得不說其人的野心倒是不小。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可是他卻沒有想過,就算是能有最頂級的謀士相助,可就憑他的本事,當真能與天下羣雄爭鋒嗎?此時如果用馬超總掛在嘴邊的那句話來說,那就是,切不可小看了天下人啊!

北宮伯玉他有些本事是不假,但其人的名聲也僅限於西羌地區罷了,而在涼州可以說那確實就有些拿不出手了,更何況是整個大漢呢。不用說太遠的吧,就說他連做夢都一直想要找到的幾個謀士,閻忠就不用說了,那確實是高人高士,不過就是年紀大了些。而韓約和邊允他們,兩人俱爲西州名士,但可以說他們可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文士那麼簡單,韓約和邊允那可都是文武兼備的人才。而北宮伯玉在人家面前,其實還真是有些不夠看的啊。

北宮伯玉這邊終於是鳴金收了兵,因爲他算是看出來了,今ri再攻下去只能是徒增傷亡罷了。雖然己方的士氣挺高,但人家漢軍那也不是吃素的,在允吾守卒的嚴防死守下,這次己方倒是吃了點兒虧。但這樣的情況卻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如果說允吾城那麼容易就被攻破了的話,那北宮伯玉纔會覺得奇怪,反而會有所懷疑,如此倒是正常的。..

看到叛賊退去,城頭上的陳懿總算是又鬆了口氣。反正不管怎麼說,今ri可算是防守住了叛賊,而今ri之危也算是解了。可今ri的戰事雖說是結束了,但還有明ri呢,而明ri過了的話那還有後ri呢,想到這些卻不得不令人頭疼啊。所以在叛賊沒有退去之前,允吾可以說是一直都處在危機之中。所以一定要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以退叛賊,陳懿心中如此想到。

之後陳懿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自己府中的,反正回到了府上後,他是愁眉緊鎖,那表情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了。之前那是因爲在城頭上,旁邊都是守城的士卒,所以身爲太守的他,自然是不會有如此表情的。因爲如果那樣的話,很容易就會給士卒一個不好的聯想,你看看,如今就連太守他都是愁眉不展的了,那咱們允吾估計就要守不住了!所以那樣兒很容易就會影響到軍心,而且還不是什麼好的影響。如此,以致於陳懿在城頭上就算是再擔心,再頭疼,從表面上來看,他在衆人的面前都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異樣來。雖然不是武將出身,但基本的東西,陳懿這個太守他還是有些瞭解的。

他最後又激勵了士卒一番,大家是效死命守城。這裡其實也是有着對太守的信心在的,因爲大家看到了太守都這麼有信心了,那麼自己等人又爲何對自己沒信心呢。

“家主這是爲了如何擊退叛賊而憂慮?”

旁邊的一位老者向陳懿問道,此老者乃是陳家的元老級人物,陳懿祖父那輩他就已經在陳家了。而陳家雖然不是什麼世家大族,家裡更是沒幾個人,但也是一輩傳一輩,直到現在。而當代的家主自然就是他金城太守陳懿,看到自家家主此時愁眉不展,所以老者這才忍不住問了出來。

陳懿從思緒中回過神來,一看是老者問話後,他不能不說,無奈嘆了口氣說道:“不瞞陳伯,卻是如此啊!此次戰事一起,受苦遭罪的都是百姓,這,百姓何辜啊!”

一旁的老者,也就是陳伯,聞言點點了頭,“家主能如此,如果老家主還在的話,他一定會很欣慰的。不過家主卻是忘了,咱們允吾城可是有一位人才的!”

陳伯此言對於陳懿來說,那就如同是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前方所看不清的道路。

“陳伯,您說的難道是他?”陳懿半確定不確定地問道。

陳伯笑着點了點頭,“是啊家主,老頭子我說的就是金城榆中的韓約韓文約,此人如今不正在允吾嗎!”

“不錯,此人正在允吾!”

陳懿這回可算是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了,金城韓約韓文約,那可是涼州的名士啊,絕非泛泛之輩,而是個有真本事的人,比自己強了不知多少倍。之前自己也曾經親自去請過此人出山,但被其婉言謝絕了。之後自己就再沒其他的動作,因爲自己很清楚,不是人家韓文約不想出山,只是憑藉人家的才能,是絕不會屈居於自己之下的。說白了,就是人家看不上自己,就算把太守給人家,估計人家還得考慮考慮呢。所以在這之後,陳懿就再沒打過韓約的主意。

對,就是此人,怎麼把他給忘了!也許此人有退敵之策也不一定,只要自己帶着誠意去登門求教,相信人家怎麼也能賣自己這麼個面子,對,就這樣了,陳懿想到。

他如今是把希望寄託在韓約的身上了,因爲他知道,自己已經是絞盡腦汁了,但怎麼也想不出來什麼退敵之策,那麼如今允吾城裡正好有這麼一個人才,自然是不能放過。在陳懿看來,他不是爲了自己去求韓約,而是爲了全城的百姓去求他。就算韓約不給自己面子,但也得看在全城百姓的面上,出些好主意,讓允吾渡過難關吧。

想到就去做,陳懿可不是那種拖拉的人。再說了,去見韓約這樣的人才,必須要顯出自己的誠意來,當然是趕早不趕晚了,因爲是你去求人家,而不是人家來求你,這個不能整反了。

見到韓約後,陳懿萬分熱情地說道:“文約兄,別來無恙啊?”

韓約一笑,“託陳太守之福,約在允吾自然是很好!太守請!”

“請!”

等兩人落座後,陳懿也不廢話,他對韓約說道:“今ri懿這是求文約兄來了,還望文約兄看在允吾城內百姓的面上能不吝賜教退敵良策!”

說完,就站起身來,對着韓約深鞠一躬,“懿這代全城百姓謝過文約兄了!”

韓約倒是沒躲着,他很坦然地受了陳懿這一禮。別看雖然陳懿是剛坐下,然後又站了起來,之後又給他施禮的,但韓約卻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得的,因爲自己已經決定準備出手幫忙了。

不過他卻還是搖頭苦笑道:“陳太守先坐,要說約可不是留侯,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約自問可還沒那個本事!”

陳懿聽後,是無比泄氣,悲嘆道,“這,難道真是天要亡我允吾嗎?”

韓約見狀是無奈地搖了搖頭,繼續說道:“陳太守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啊!約確實是沒有什麼退敵良策,但卻不代表約沒有其他的辦法!”

陳懿聞言眼前一亮,什麼?還有辦法?那太好了,看來這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文約兄請講當面!”

要說陳懿這個人,韓約對他的印象其實還不錯,因爲陳懿確實是少有的能一心爲百姓的這麼個好官。身爲一郡的太守,別管郡的大小,這個太守可不是什麼小官,而像陳懿這樣一心爲民的確實沒有多少。尤其是如今買官之風盛行,陳懿這樣非買官出身而且又一心爲百姓着想的確實算是鳳毛麟角了,韓約那可是知道很多郡的情況的,自然很容易就得出瞭如此結論。

可陳懿的身上卻還有韓約不太喜歡的地方,就比如說他爲官清廉,對,這不是好的方面嗎,是好的方面不錯,但在韓約看來,他就是不喜歡。“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陳懿就好比是那清水,太清了,那麼人家都不是清水,至少也都渾點兒,所以陳懿就沒有懸念地被人家排擠在外了。要不以陳懿的年紀來說,一郡太守絕對不是他的終點,可人家想升官都去巴結十常侍,要不也得去巴結巴結朝中大臣什麼的,可陳懿卻不這樣,所以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他這輩子太守就算是到了頭了。

而且韓約隱約感覺到陳懿好像也覺得他自己當太守就挺好了,好像並沒有一種進取之心,可以說這點韓約更是不喜。你說一個人沒什麼進取之心,算是小富即安吧,這些在韓約看來,你說那樣還有什麼意思了。

但不管怎麼說,陳懿他是個好太守,是個好官,這點韓約也從不否認。而且他也比較欣賞陳懿能一心對百姓這點,而且韓約如今還有他自己的打算,所以這些加在一起就註定了他一定要幫忙,就算今ri陳懿不來找他,他也準備找個適當的時機去見陳懿,而這是自己必須要做的。所謂無利不起早,只要韓約覺得是對自己有好處的事兒,那就一定要去做,沒什麼說得,不做都不行,那樣兒他會感覺特別彆扭。

韓約點點頭,“陳太守,約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由約親自出城去說服叛賊退兵!”

陳懿倒是沒想到韓約說的是這個方法,這是不是有些冒險啊,而且這種事兒成功的機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不過他當着韓約的面兒自然是不能直接這麼說,只聽他說道:“這,文約兄,會不會有些太冒險了,要知道羌人可並不是什麼講道理之輩啊!”

韓約有些無奈,“成與不成都要一試,因爲如今確實是沒有其他的好辦法了!”

“這,唉!可文約兄,懿覺得如此還是太過於危險了!”

陳懿是無奈的嘆了口氣,如今己方都已經落到求人家叛賊退兵的份兒上了,這是奇恥大辱啊。

韓約把手一擺,“陳太守,所謂‘兩國相爭,不斬來使’!放心吧,約不會有事的!”

陳懿一聽是搖頭苦笑,“文約兄,叛賊乃是以羌人爲主,而漢人卻沒有多少,他們會講這些嗎?”

“看來陳太守卻還是不瞭解北宮伯玉其人了!”

“懿願求教文約兄,不知其人如何?”

“北宮伯玉又名北宮玉,其人乃是西羌地區羌胡族的首領!而其人仰慕我大漢已久,所以對大漢的瞭解可絕非一般的異族可比!”

陳懿這才點了點頭,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嘆自己這個金城太守對北宮伯玉的瞭解還不如人家在城內隱居的韓約,唉,此事實在是汗顏啊。

“懿受教了!”

這次雖然沒再站起來,但陳懿卻是一拱手,對着韓約彎下了腰,這也是施了一禮。

韓約這回更是坦然地受了一禮,“所以陳太守放心就是,約絕無xing命之憂啊!”

在他的想法中,如果自己能身入叛賊大營,隻身說服叛賊退兵,不再攻允吾,那麼自己在涼州的名聲更會大振,對自己絕對是很有好處的。而至於說到圍剿叛賊嘛,那自然是朝廷要做的事兒了,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不過就算是說服不了,相信北宮伯玉也不會殺自己的。憑藉自己對其人的瞭解來說,自己有九成九的把握全身而退,所以此次說服叛賊,可以說是勢在必行。

m..閱讀。

第二五八章 馬超兵進西羌第八七三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二)第三七九章 張魯求援劉君郎第三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二)第八七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八)第五五九章 回返司隸有人投第二〇三章 馬孟起回到雒陽第七十五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一)第五〇二章 涼州軍三攻零陽第七十六章 兗州軍攻高句驪(續)第八三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七)第六三三章 攻羅縣曹真加入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九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第九五六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完)第一三五章 馬超用計破敵第四十九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第四〇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第四九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〇)第七三四章 劉玄德再遭截殺第二二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二)第一五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一)第六七八章 劉子揚井陘說馬第四二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四)第七〇七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九)第二九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七)第九七〇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續)第四八一章 劉玄德問詢魏延第五三八章 入得酉陽見文魏(續)第四三五章 涪縣城請君入甕第六〇二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第一二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二)第三四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六)第七二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四)第三十九章 馬超欲出兵迎敵第七九八章 涼州軍偶遇殘兵第四九九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第三七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六)第三十三章 涿縣外杜張對峙第i一八四章 再出使祝融到來第五六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三)第九一五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第二一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第三〇五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上)第五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一)第六四三章 兗州軍進攻雒陽第七七〇章 兗州軍半途中伏(續)第六〇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六)第二三五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四)第一九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六)第二三八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完)第九七七章 令明帶兵到棘陽第三一〇章 馬超領兵返長安(續二)第二四五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七)第七十章 說感言孟起上臺前第三九一章 馬超商討出行事第八八三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第七六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八)第九三三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第六七九章 兗州軍繼戰雄關第五九五章 逃徐州袁術末路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八)第五〇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七)第五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一)第一六六章 南蠻王遣人搬兵第三〇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五)第二四一章 漢軍大破叛賊(下)第七二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六)第六八四章 衆人議圍困黎陽第八十一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五)第六六〇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第一三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第九一二章 涼州軍再戰樊城(續)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一)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四九九章 樊稠中計死長安(續)第七一〇章 兗州營曹操設宴第四一九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續)第九七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第二十三章 馬孟起決意興兵第六六五章 鏖戰江陵函谷關第三三一章 張濟叔侄至汜水第八七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第二一四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五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〇)第五六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三)第十八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七)第四五九章 召士卒孟起訓話第四二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二)第二四七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續)第八〇二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續)第六八七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二十)第三四二章 汜水關聯軍鏖戰第六三七章 兗州江東破羅縣第一七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一)第五五九章 回返司隸有人投第五五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五)第九十一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三)第三七〇章 南蠻王今夜出兵第四〇六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