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三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八)

如今有了機會,這就不得不說,兩人確實,也真是有了用武之地了!所以他們心裡也高興,雖然誰都知道,是要走哪條路去奇襲函谷關,可到底更具體的事兒都如何,這不還得看他們兩大謀士的?所以此時就聽荀攸開了口,畢竟是程昱讓他先說,那麼荀攸這人雖說比較木訥,但是卻也尊重前輩,而且這樣兒的好事兒,何樂而不爲呢。因此,他是先程昱開了口,“主

公,屬下以爲,我軍可以派遣兩百從軍中選出的精銳步卒,前往函谷關以西,奇襲函谷!”

這便是荀攸的大致想法,至於說細節,他還沒有多說,這個自然是要等曹操問詢了。而曹操聽後,微微點頭,顯然荀攸所說和他所想,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大區別。首先就是派出多少人馬,這肯定不能派好幾萬吧,那不是開玩笑嗎?所以幾百,最多一千,都最多了。不過荀攸所說的一個詞很關鍵,那就是從軍中選出的精銳步卒,對,就是這個精銳步卒,這個是最

爲關鍵的。首先必須是精銳,不說一個頂十個,可至少也得一個頂兩個吧。而且還必須是

-----------------------------------------------------

步卒,這個也很重要,騎兵能攻城嗎?所以曹操和衆人一聽,知道荀攸所講最爲關鍵的地方,就是精銳步卒,而曹操點頭,衆人一看,顯然是主公很贊同了,雖說還沒有問具體細節。不過那還遠嗎?但是曹操顯然還不是那麼着急,“公達所言,我已知曉。不知道仲德想法如何?”要說起來老謀深算,在兗州軍中。還得是程昱。別的不說,就說程昱那個年紀,也真

是,衆人絕對不會因爲他年紀很大了,就看不起看不上他,反而因爲程昱這個年紀,卻是沒有人敢小看他,都知道。這謀士基本上真是越老越厲害。不像是武將,有幾個像黃忠那樣兒的?所以還真是,程昱從來沒有人敢小看了他,這絕對的老狐狸了,不是一般人能對付得了的。程昱一聽,便笑道:“主公,屬下與公達所想一樣兒,不過這也可……”程昱簡單補

充了兩句,是荀攸沒有提及到的,曹操點頭。然後問他們具體細節,這兩人自然是言無不盡,對自己主公和衆人也沒有什麼隱瞞的。直接把該說的都說了。然後曹操讓衆人討論,畢

-----------------------------------------------------

竟雖說細節的地方也有了,不過還是衆人一起討論,這樣兒更能查缺補漏,萬一哪地方有什麼漏洞,也好是能及時發現。所以衆人便商討開了,也知道,這個時候有什麼就說什麼,儘管事兒。其實也挺簡單,不過真要是實施起來。其實也不容易。尤其是需要注意的地方,確實是不少。結果最後是討論來討論去。曹操最後拍板兒說道:“各位,還是由妙才和文謙,

帶着二百精銳步卒,前去奇襲函谷關!”一聽自己主公都這麼拍板兒了,衆人也都沒有什麼意見,畢竟之前也是人家兩人親自去探路的。至於說夏侯惇,他對此更是沒有什麼意見,本來夏侯惇也不是個爭功的人,只要是對己方有好處,那麼什麼都好說。更何況其中一個還是自己的親弟弟呢,他更是沒有什麼想法了。反正己方只要能破了函谷關,就比什麼都強。

夏侯惇不是沒有爭強好勝之心,顯然確實不是那樣兒,但是其人雖說脾氣什麼的也不好,但是對於兗州軍,那確確實實,是盡了全力做自己的事兒了。對曹操也是特別忠心,這點夏侯惇確實是沒錯,曹操也清楚,不過要不是其人脾氣性格容易中計,這夏侯惇還是可以擔當

-----------------------------------------------------

重任的,不過就因爲那個性格,所以說,確實,曹操都不敢把一些事交給他啊。衆人此時齊聲道:“諾!”這時候誰都沒有意見了,畢竟該說的都已經說完,曹操都問過了,所以衆人是一致通過。不過之後的事兒,那就是在全軍挑選出來二百精銳,這個事兒對夏侯淵和樂進來說,那真是再簡單不過,這可比之前去探路容易輕鬆多了,畢竟探路那事兒不是兩人的強

項,可這兵事,絕對是兩人所擅長的就是了。曹操兗州軍這邊兒拍板兒,函谷關那邊兒,吳懿幾人對兗州軍,確實是疑惑非常。本來他們以爲這兗州軍停戰了這麼久,是不是在等什麼機會,要不就是想什麼計策破關。可是等了這麼多時日,也遲遲沒見兗州軍有任何動作,這個就不得不說,讓吳懿他們懷疑,他們確實是不知道兗州軍“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這

說他們有計策破關,可遲遲沒有動作,要說他們什麼都沒想,可爲什麼就休戰了呢,這個確實是讓衆人大爲不解。所以他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只能是等兗州軍再次出手了。

-----------------------------------------------------

所以吳懿他們的心情確實是不怎麼樣兒,就因爲不知道敵軍的具體情況。說起來他們也沒有那個奢求,就一定要知道兗州軍在制定什麼計劃,可是他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就因爲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幾人心裡都擔心,這就是暴風驟雨來臨的前兆啊。雖說他們並不知道兗州軍的具體想法,可吳懿他們卻也都明白,這他們遲遲沒有動作,那必然是在醞釀着大動作……

因此,幾人也不得不小心了。這兗州軍可沒有按照常理去做事兒,這讓他們覺得棘手。本來嘛,這敵軍不來攻關了。其實是好事兒。畢竟涼州軍在函谷關的糧草,可夠用很久很久的。半年都沒有問題,相比之下,兗州軍才應該擔心糧草的問題。雖說這幾年確實是差了不少,但是那得分和誰去比,這他們和自己以前比,確實是好了很多,畢竟曹操在兗州軍的地盤實

行屯田,這絕對是有大用。所以和以前比,兗州軍可強多了,但是真和人家涼州軍相比,確實,還差了一些,這涼州軍的富有可不是吹出來的,讓其他幾路諸侯可是紅眼啊。畢竟控

-----------------------------------------------------

制了絲綢之路,那可絕對是一本萬利,所以涼州軍可能窮嗎,至少從馬超起兵到現在。他好像真是沒有缺少過錢糧,這就是涼州軍,更別說涼州軍還販賣戰馬了。這也是進錢有收入的一大項。而此時吳懿他們也確實是只能等着兗州軍出招了,他們就是敵不動,他們就不動。

關鍵是兗州軍沒有什麼動靜,他們是不可能整出來什麼動靜的。顯然,涼州軍是不可能帶兵出函谷關去進攻兗州軍大營,這事兒吳懿他們絕對不會做就是了。別說如今的涼州軍人馬根本就沒有人家多,就算是人馬足夠,沒有了函谷關也能和兗州軍抗衡,可即便是那樣兒。吳懿他們也得從長計議,絕不可能輕易出兵就是了。說實話。這出函谷關襲兗州軍大營,說

出來簡單。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覺得這是什麼簡單的事兒,因爲這樣兒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輕則己方大敗,重那自然就是函谷關失守,就是這樣兒。因此,不管是吳懿也好,還是黃權馬漢他們也罷,包括年紀最小的彭羕,是絕對沒有一個人出這樣兒的昏招的,對,這對他們如今來說,就是昏招,都昏得不行了。誰用誰倒黴,己方用了,就要倒大黴了,倒血黴。

-----------------------------------------------------

如今四人只能是等着兗州軍來出招,不過他們確實是不知道,等兗州軍再次進攻的時候……兗州軍大營內,夏侯淵和樂進兩人就在大營休息了一日,便再一次帶兵離開了。至於說那二百精銳,實在是太好找了,只要在軍中下達命令,幾個時辰,就已經選出來了!他們雖說不知道自己具體要去做什麼,但是自己主公說得清楚,就是執行一項重要任務,成功了

都有賞,至於說失敗的結果,曹操自然是沒說,不過士卒也許不知道,但是其他將領謀士沒有一個不清楚的,失敗了,自然是基本都回不來了。看着夏侯淵樂進他們帶兵離開,曹操心說,但願妙才和文謙能成功!他自然是對兩人有信心,但是這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後還要看老天幫不幫你,曹操是心裡清楚,所以他確實還有擔心。不過損失多少士卒,他

心裡都無所謂了,如果真失敗的話,只要夏侯淵和樂進能平安歸來,那麼就是除了破關之外最好的結果了。不過雖說夏侯淵他們是有重任在身,但是在兗州軍大營這兒的人,也一樣

-----------------------------------------------------

兒有着自己的任務,曹操說得清楚,時刻注意着函谷關的異動,但凡函谷關有什麼動靜,那麼就直接強攻,不分什麼時候!因爲曹操清楚,那個時候,就是夏侯淵和樂進成功進入函谷關,然後己方自然要和他們裡應外合破關!要不然就憑他們那二百人,說實話,曹操真是不相信他們能破了函谷關,必須要有己方的配合,只有裡應外合,才能功成!而光靠在夏侯

淵樂進帶着二百士卒,哪怕是精銳,可也沒人相信能破了函谷關。夏侯淵和樂進帶兵離開了,依舊是走着之前的路線,這回算得上是輕車熟路了吧,之前不熟悉,從來沒來過,所以確實是艱難險阻,但是如今呢,至少是比之前好多了,至少走過兩回了,也算是熟悉了不少。雖說該難走的地方依舊,可是卻比頭一次兩次的情況要好多了,而且精銳士卒畢竟是精銳,

他們可不是之前那些探馬所能比得上的,因此確實不用夏侯淵和樂進多說什麼,他們都知道該如何去做。沒有路,那就走出一條路來,更何況之前他們三十二人也在這兒走了兩遍,

-----------------------------------------------------

雖說沒走出條路,但也真是,夏侯淵和樂進可都記住了,該如何走,是什麼地方,怎麼過去,而這就是寶貴經驗。而那二百精銳呢,雖說這地方連條路都不是,可卻沒有一個叫苦,至少表面兒上是這樣兒,至於說心裡暗自叫苦罵娘什麼的,不可能沒有,可卻沒有人敢表露出來。畢竟前面走着一個夏侯淵夏侯將軍,雖說脾氣不似夏侯惇將軍那麼急躁,也不似其人

脾氣那麼臭,可兗州軍士卒還能不清楚嗎,那夏侯淵也不是善茬啊,平時你沒惹到他,自然是見識不到什麼,可你要真惹到他了,他那脾氣可不比其兄長的小多少。而後面的樂進樂將軍,更不用說了,從來就沒有一個什麼好脾氣,雖說不像夏侯惇將軍那樣兒總愛發火兒,可這個樂進將軍,絕對是個兇人,不光是對士卒兇,對自己更是狠,所以沒幾個士卒不害怕

他的。

第四一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三)第三十八章 入邾縣相商對敵第七五九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第八十五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續)第六〇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八)第八七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一)第三八五章 兀突骨急見孟獲第六八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七)第九一三章 曹操帶兵奔武陵第七十五章 賣藝葬父馬超幫忙第二一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二)第四〇八章 銀坑洞馬孟談判第七八六章 謀太史郭嘉出招第八九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一)第八八〇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九)第五七四章 呂奉先怒斬三將第八九四章 涼州軍三攻樊城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平定東郡第四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二)第四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八)第四十三章 聯軍約戰涼州軍第四五四章 李恢趙雲說賭約第七五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第一〇五章 馬超試探陸伯言第四七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九)第五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四)第一八二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九)第六三四章 軍陣前兩人對話第四八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五)第二一八章 中奸計三人殞命(上)第一一五章 曹操兵進長社第九九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四)第三〇六章 馬孟起曹操擺宴(續)第六十六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續)第三一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第二三三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下)第五六二章 涼州軍趁夜襲營第三八〇章 許都曹孟德問詢第四十三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七)第九八七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第七四四章 鏖兵樂成暫休戰第七十七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完)第六〇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三)第二五五章 親事畢賓客離去第九十七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完)第二十二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一)第三〇八章 戰祝融雷孟聯手(續)第二六一章 崔福達生擒木鹿第七五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六)第五〇九章 遷雒陽孟起出兵第四三四章 張益德大戰嚴顏第四七〇章 師兄弟帳中相認第八五三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第四二八章 張德容求見主公第二十四章 比武藝趙雲戰崔馬第一六〇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三)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入主襄陽(續)第五五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六)第四六八章 談拒敵玄德求援第一四四章 李文優趕到漢營第三六二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九)第二二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二)第五〇六章 郭汜使者來議和第一九三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第六五二章 曹孟德兵臨雄關第八九一章 兗州軍人馬入城(續)第二一三章 馬孟起求人尋人第七一二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四)第五六二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七)第七三二章 江陵來使請劉備第九七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五十一)第四五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四)第二七二章 謀士計破燒當(五)第二三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一)第四五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八)第一二七章 爲大計李儒入京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出兵攻城第六五〇章 甘興霸到達江陵(續)第一〇〇章 孟馬對話軍陣前第七四一章 甘陵城本初身死第四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四)第七八三章 曹仁郭淮回大營第七三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九)第四八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二)第一二〇章 中軍帳問詢蠻王第四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一)第六五〇章 甘興霸到達江陵(續)第四五五章 離長安兵發荊州第四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八)第八〇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四)第四二一章 趙子龍繼戰閬中第九六六章 韓義公擒拿陳生第五二八章 曹孟德提議遷都第一一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續)第一五六章 馬超趁夜入廣宗第八十七章 書生計瞞天過海第二五三章 涼州軍大營誓師第四三五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第六三一章 曹真押糧到羅縣第二六二章 漢軍初遇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