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一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續)

但是碰到孫翊這樣兒的,不服輸的那勁兒,關鍵是他確實是有武將的那種精神,哪怕明知道,自己最後也可能要不敵對方,可卻依舊是義無反顧上前,這就是武將應有的東西。當然這個肯定不是盲目的,而孫翊顯然也沒那麼傻,他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可自己要是就因爲對方武藝高超,卻都不敢上前的話,那麼自己這輩子也談不上有什麼進步了,這纔是重要的。

孫翊和黃忠此時已經戰在了一處,這個就和之前他對付黃敘可不一樣兒,畢竟黃敘得靠着己方士卒,才能和孫翊周旋,而黃忠呢,顯然不會這樣兒。而且涼州軍士卒看到他們單挑,衆人是有多遠躲多遠,要不然的話,還真有可能傷及旁邊。至於說兗州軍和江東軍的人馬,他們看到涼州軍都躲開了,他們自然也不會傻乎乎在那看熱鬧,那不純扯嗎,所以他們也學

着涼州軍士卒,也躲開了。其實也就是兗州軍不是那麼特別清楚,不過涼州軍和江東軍士卒都清楚自己將軍的本事,所以知道,這龍爭虎鬥,肯定是不會錯的,因此,躲開就對了!

-----------------------------------------------------

而兗州軍士卒呢,他們雖然也不是沒見過黃忠和孫翊兩人的武藝,不過那時候都是在城頭上,在步下,而這今夜是在馬上,應該說還是第一次見。而他們是真不瞭解兩人。如果換成是兗州軍的關羽或者許褚的話,肯定兗州軍他們跑得比誰都快!這個必然,就因爲涼州軍和江東軍他們知道自己將軍(黃忠和孫翊)的武藝,所以他們都趕緊躲開了,而兗州軍也隨大

流。關鍵是他們也不傻,要說熟悉黃忠和孫翊的人,那可能是涼州軍和江東軍。所以他們都躲遠遠的,這難道就不能說明問題嗎。所以他們這麼一跑,兗州軍也躲開了。而涼州軍和江東軍士卒心裡自然是清楚,自己將軍和對方單挑。可以說他是絕對不想讓其他人打擾的。無論黃忠還是孫翊,他們想法還都是差不多,反正他們不想讓第三人蔘與進來,不管是士卒

還是將領,都是!對於黃忠來說。黃敘和糜芳那本事,那武藝,說實話,他們在於不在,其實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所以來了還不如不來,並且最爲關鍵的是,對方孫翊。自己武

-----------------------------------------------------

藝可比他高,所以勝他,那就是手到擒來。無非就是多少回合而已,所以根本就用不到其他人。至於說士卒,那更是一個也別靠近,要不真是非死即傷啊,這可不是玩笑逆血天痕最新章節!而且黃忠確實,他更是有自己的驕傲。武將的驕傲,別說孫翊不是他對手。就算是面對着一個比自己武藝高超的人,他都絕對不會讓其他人幫忙的。黃忠就這樣兒!他覺得自己要是真技不如人

的話,自己還有箭術,實在不行,這讓其他人和自己一起對付一個人,那不單單是技不如人了,這都是丟大人了,不出什麼意外的話,他基本上是不會幹那樣兒的事兒的。至於說孫翊,更不用說,哪怕他也認爲自己可能要輸,武藝不如人家黃忠啊。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想讓其他人蔘與進來,哪怕是己方和兗州軍的士卒。不過還好,在涼州軍和己方士卒這麼一

躲開之後,這兗州軍的士卒也躲開了,好,這如今地方寬敞,沒有其他人打擾,這不就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孫翊上來就和黃忠戰在了一處,一時間,兩人打得是難解難分,好不熱鬧!對於他們這個水平的來說,如果真是盡全力了,那麼基本上沒幾十回合,肯定是結束不了。

-----------------------------------------------------

那個分不出勝負的情況,基本上最少都是打了幾十個回合,很少有所,就幾個回合,然後兩人都不再動手了,最後說分不出勝負,這樣兒的情況,好像真是沒有過吧。至於說在步下,黃忠真發威的時候,十個回合之內,解決孫翊,都不是什麼問題。當然了,他那個時候沒傷了對方,不過就是給對方逼退而已,並且還有涼州軍士卒的幫忙,這個也確實是沒錯的。

黃忠的兵器是一柄大刀,不過這柄刀可不是一般般普通的大刀,後人有言語形容黃忠兵器,赤如血,這就是黃忠的大刀,而且鋒利異常。而孫翊呢,他的兵器也是刀,這個孫翊吧,雖然武藝只是個二流巔峰,但是說實話,其人算得上是刀槍雙絕的這麼一個人。他會用刀,也會用槍,不過真正在戰場上和武將單挑廝殺,他都用刀。而且他的那柄刀,正是其父孫堅所

傳下來的古錠刀,絕對算上是寶貝,也是他們孫家家傳的。當初孫堅身死之後,古錠刀被程普他們帶回,最後自然是交給了孫策,不過孫策不用刀啊,因此,就送給了他弟弟孫翊,

-----------------------------------------------------

至於說孫權,他那樣兒的人,真是對武藝沒有什麼興趣,所以繼承古錠刀的就是孫翊,關鍵是他也是用大刀的,當然槍,孫翊也不是不會,可絕對沒有他大兄孫策厲害就是了。至於說三兄弟中的孫權,他確實對那個武藝沒有什麼興趣,而老大孫策,老三孫翊也都知道,這個老二孫權。本事絕對不在這個武藝上面,而是在其他的地方。用孫策的話來形容,這老二

胸中有溝壑,確實是有主意。而在孫翊看來,自己二哥那人。你也不知道他成天都在想什麼,而且這個人吧,不是當兄弟的說他,反正在孫翊看來,就是太現實了,就是這樣兒吧。

所以最後古錠刀歸了孫翊。他自然也是挺高興的,畢竟能繼承自己父親的兵器,他確實是覺得不錯,連自己大兄都沒有。當然了,就因爲孫策不是用刀的。要不然肯定也輪不上孫翊就是了。因此,這個時候,黃忠對孫翊,他們是刀對刀,兩件兵器對碰,在幾個回合當中,他們確實是誰也沒奈何得了誰,雙方確實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可實際上,絕對不會

-----------------------------------------------------

一直這樣兒就是了。黃忠是不認識孫堅的古錠刀。因此,哪怕他也是注意到了孫翊的兵器,可他確實沒怎麼太過在意。要是認識孫堅,並且見過其人的,那麼肯定認得出來,孫翊手中的古錠刀。還有孫翊如今說施展的刀法,那真是孫家的古風刀法。這和古錠刀一樣兒,都被孫翊給繼承了。雖然當初孫堅沒交孫翊多少。不過有孫策在呢,他雖說不使刀,可對家傳的

刀法,他倒是挺清楚,所以最後都交給了孫翊,這纔有了孫翊如今。當初孫堅就是用古風刀法對戰的華雄,名傳天下,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孫堅用的刀法名兒,可是當初的一戰,還是被不少人津津樂道了很久九霄仙冢。而之後在對戰呂布的時候,孫堅也不是沒用過,但實在是呂布太強,所以他不是對手,只能是落了個身死的下場。而如今的孫翊,雖然他的刀法不能和

當初自己父親相比,但是怎麼說呢,他發展空間也不小,就看如今這個情況,如此狀態,以後孫翊的武藝就未必不能超過其父。孫策都和孫堅當初水平一樣兒,算是青出於藍了,孫權不好武藝,不用多說,但是孫翊這個,他倒是對武藝比較癡迷,所以能超過孫堅,也不是

-----------------------------------------------------

什麼不可能的事兒。當然了,這個前提是你能去和天下羣雄對戰,一個兩個肯定是不能提高你多少就是了。至於說你不這麼去做,那麼閉門造車,肯定更是不可取的。那樣兒就算你真練出來個天下第一,估計也不一定就真能把對方給如何了。畢竟戰場之上,纔是武將的歸宿,那是武將最有用武之地的地方,其他地方,好像也顯不出來什麼吧。而此時兩人是戰況

激烈,也不可能不激烈,畢竟兩人武藝都不弱,就算是孫翊,那也是個二流巔峰,就更別提一流上等的黃忠了。並且兩人所用都是大刀,而且都算是寶刀,確實可以這麼說,反正肯定不一般,不是那一般般的兵器所能比的。也就是戰馬,他們兩人都沒有寶馬,所以在這坐騎上面,確實是差了點兒,其他的,倒是沒有什麼。不過黃忠還有副弓箭,就是兩石力之弓,

孫翊他倒是什麼都沒有,他也不擅長那些東西。隨着回合增加,孫翊是感到壓力越來越大,畢竟這差距慢慢可就顯示出來了。如果說剛開始幾個回合,甚至十幾個回合,還都沒有什麼

-----------------------------------------------------

太明顯的地方,可幾十回合之後,就算是傻子,都能看出點兒什麼來了。可不是嗎,說起來黃忠武藝比孫翊高,所以這個時候要是再看不出來,那隻能是有問題,至於說什麼問題,那倒是不一定。不過如今沒有意外的,黃忠佔據上風,哪怕孫翊都用出來壓箱底兒的刀法了,可終究還是沒能奈何得了黃忠。而且此時就看孫翊,他是全身大汗,可不僅僅是在頭上。

至於說黃忠,雖然他不至於像孫翊那麼狼狽,可也是滿頭大汗,畢竟他都快六十歲的人了,可真是不年輕啊,六十歲,花甲之齡,真不是二三十歲的時候了。哪怕孫翊這樣兒的,還算是年輕,至少和黃忠相比,他年紀可小太多了,兩人一個父親的年紀,一個兒子的年紀。要是孫堅活到現在,說起來他還沒黃忠年紀大呢。而黃敘的年紀都比孫翊大,所以……

孫翊此時大喝了一聲,“呔!看招!”說着,是用力砍向了黃忠,其實他也清楚,不管自己用力不用力,最後都不會對黃忠有什麼威脅。可自己要是不如此盡力的話,估計自己就要敗

-----------------------------------------------------

了!兩人這已經打鬥了近四十個回合,這還是因爲孫翊用了吃奶的勁兒,而且他是因爲武藝到了二流巔峰,要不然,根本就不是人家黃忠的對手。就這,黃忠連弓箭還沒用呢,所以他對付孫翊,說是手到擒來,其實也沒什麼錯誤。而黃忠用大刀架住孫翊的古錠刀後,他此時心說,看來這時候還是速戰速決吧,畢竟要是自己在之前幾個回合,十幾個回合的時候,

憑自己的武藝,也是拿不下孫翊,不可能在那麼短的時辰之內就結束。不過這都四十回合了,也是該結束了,畢竟兩人的差距在那兒擺着呢,黃忠武藝一流,那可絕對不是吹出來的。

所以黃忠用了自己算是一絕招,直接把架着古錠刀的大刀,刀鋒一轉,刀刃翻轉,是直奔孫翊掃去。孫翊一見,是連忙用古錠刀招架,而他確實是招架住了,不過黃忠已經是一箭直奔他過來了……

第七七五章 馬孟起設宴招待第五〇〇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續)第八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二)第五九〇章 兗州江東到泉陵第三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第三三五章 烏戈國孟獲求援(完)第九十章 孟起算計獨眼龍第五二七章 敗軍之將返辰陽第七五二章 魯肅帳中訪周瑜第三七三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九)第一二七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六)第六一八章 馬超帶兵進幷州第三九六章 戰南鄭三面攻城第一八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三)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受阻江陵第三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二)第一五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五)第三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七)第五〇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一)第二六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第八三九章 劉巴夤夜會鄧義第一一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五)第四三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七)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五〇一章 魏文長兵進十里第三一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八七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一)第三一三章 雒陽使者訪孫堅第六十二章 孫伯符戰崔福達(續)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九十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三)第二七六章 謀士計破燒當(九)第四四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九)第二十八章 途經路上人被救第四六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二)第二十四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第五三二章 馬超轉道向河內第八九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五)第六一三章 子義出箭驚雲長第十三章 馬良奔赴江夏郡第七三九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第五一八章 馬超圍攻弘農城(續)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八)第五九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九)第七二二章 劉玄德欲往新野城第九三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八)第二三三章 董卓收到雒陽信(下)第一六九章 馬孟起率衆夜戰第四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二)第二四〇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二)第一五五章 陳到帶人赴青州第九六三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完)第五二三章 嚴顏安邑戰敵將第一〇二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三)第二七五章 謀士計破燒當(八)第四十三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完)第四三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五)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入主襄陽(續)第二六一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七)第七四六章 得消息各方反應第八〇二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續)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八十一章 兗州軍奪高句驪(五)第七四八章 臨湘城黃忠問詢第七八一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第六二九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完)第三二三章 諸侯聯軍戰汜水(續)第二十一章 聯軍再戰安陸城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受阻江陵第四二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九)第一六九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八)第三七八章 涼州軍追擊敵軍(續)第九十二章 三人行到達成都第一六八章 陸伯言提醒馬超第五六七章 袁公路出兵下邳第二〇二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一)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第七七一章 滿寵入城會諸葛第四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七)第三三二章 李儒出計謀聯軍第四七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八)第六十九章 崔福達城下罵陣第一〇三章 福達戰中鬥孟獲第六五五章 說趙睿謀取晉陽第五九五章 破洮陽追擊敵將第四八七章 錢財玉璽贈伯符第六一六章 兗州軍攻破湘南(續)第二三六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完)第三八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五)第四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八)第八七二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續)第一六一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四)第八一四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九)第六〇三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續)第六七〇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三)第八二三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續)第六一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七)第一六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