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九章 孫周龐回返臨湘

所以孫策對龐統,他確實不擔心什麼,他所想更多的,還是己方在臨湘的戰事。說實話,他是真不想再鏖戰下去了,實在是太那個什麼了。所以對此,孫策是不想繼續,哪怕他也知道,曹操的兗州軍一樣兒是在司隸的函谷關鏖兵,而馬超在江陵,他們涼州軍待得更久,更是不得寸進!不過顯然孫策這個時候並不想和他們相比,當然了,無論相比還是不去比較,

最後其實都是要比的,畢竟這比較其實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不過不管是比還是不比,孫策可都希望己方能儘快破了臨湘,早日結束在長沙的鏖戰。對於長沙,孫策也是有些感情,畢竟當初其父孫堅最開始做得官職,相對比較大點兒的,就是長沙太守,所以孫策也是在長沙待過幾年,對臨湘更是熟得不行。所以長沙和孫策,其實是很有淵源的。

而且在他眼裡來看,這臨湘可不是江陵,所以自己帶兵,怎麼能像馬超涼州軍那樣兒,不得寸進。說起來江陵是天下有數的堅城之一,在南方就那麼幾個,其中就有江陵。能和江陵

-----------------------------------------------------

相提並論的,也就是如今己方的建業,還有就是益州的成都,也就是這兩個吧。至於說北方,那倒是多點兒,像雒陽、長安,還有就是天子腳下豫州的許都。冀州的鄴城等等。

天下排得上號的堅城,確實是雙手差不多就數得過來了,就是那麼些個。其實就算一個州一個,也不過就十三個而已,也就司隸有倆。差不多就這樣兒。翌日,孫策和周瑜起來的挺早,畢竟他們休息得也不是說特別早,之前兩人說服完龐統回來,都已經挺晚了,但是他們休息得確實還是不錯。不管怎麼說。哪怕孫策他還想着臨湘,可這地方畢竟不是臨湘,羅縣

可沒有什麼戰事,因此,他和周瑜確實睡得安穩。如果真換成是臨湘戰場。他和周瑜絕對不會休息這麼好,怎麼不說睡覺是“睡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可確實,也差不多少了。

在臨湘,孫策是不怕黃忠來劫營什麼的,反而還無比期待如此。但哪怕就是這樣兒的情況,他也絕對不會大意,至少在黃忠來得第一時間。他就一定要醒來,然後好組織己方士卒守營。

-----------------------------------------------------

這就是他覺得自己必須要做到的,所以不可能睡得太實。但是如今在羅縣可不一樣兒,所以孫策和周瑜休息得確實是不錯。因此,到了第二日,他們起來得都挺早,而且因爲都和龐統說好了,今日一早三人就同回臨湘。所以他們自然是要早起來點兒。而且城門早就開了,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麼耽誤。之後孫策和周瑜去找了龐統。畢竟他可不知道孫策和周瑜在哪兒

三人一見面,便一起出了城。向臨湘而去。在城門三人隨着進出的人羣,還真沒有被守城的兗州軍和江東軍發現。這讓孫策的心情,也確實是不好形容。說他不高興,至少沒有什麼麻煩事兒,還算不錯,而且龐統也加入了己方,拜自己爲主了,這難道不是好事兒嗎?但是說他高興?可是自己和周瑜在城門口進出都兩回了,可兗州軍不多說了,他們如何和自己也

都沒太大關係,可己方士卒沒一個發現自己和周瑜的,這不是孫策非得讓己方的士卒看到,然後如何如何,這顯然不是他想要的。而且對孫策來說,這己方士卒顯然不可能不認識自己

和周瑜,那麼沒發現,顯然就是己方的問題了。這自己和周瑜倒是好說,可要是敵軍的細作

-----------------------------------------------------

什麼的,不也更是發現不了嗎,所以孫策也沒什麼可高興的。顯然周瑜和龐統看出自己主公爲何如此了,畢竟兩人的眼力,這些東西還是能看得出來的。此時他們已經早出了羅縣的城門,三人正策馬奔馳在羅縣通往臨湘的官道上。而周瑜和龐統兩人對視了一眼,然後彼此都點了點頭,那意思還是你說吧。最後龐統因爲是新來的,所以還是周瑜他開了口。

雖然他也認爲,龐統雖說是新人,但就因爲他是剛加入進江東軍的,所以自己主公肯定會給他面子。不過龐統雖然也有這樣兒的想法,但是周瑜作爲元老人物,他認爲對方在這個時候是當仁不讓站出來,而不是講什麼新人舊人,還是什麼面子的問題。不過周瑜倒是給龐統面子,要是換成除了魯肅之外其他人的話,周瑜肯定要用眼神去給對方施加壓力,那意思讓

你去你就去,還扯什麼啊。而憑其人江東軍元老的身份和孫策對其的器重,基本上沒有誰會違逆了周瑜。當然了,不可能所有人都會給他面子,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江東軍

-----------------------------------------------------

中,哪怕周瑜是,他有本事,還受到自己主公的重用,可卻不是誰都給他面子的,就比如說張昭張子布,他就挺看不上週瑜的。不過張昭確實是,人家也受到孫策的器重,畢竟那話

“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演義中這話絕對不是孫策隨便說的。畢竟都快要嚥氣了。他對自己弟弟孫權最後的遺言,就是告訴他怎麼做決斷。在用人上面,孫

策絕對沒覺得自己比孫權厲害,那沒有,所以他還是放心這個。但是在決斷上。內事不決,就去問張昭,張昭是第一人,這個一點兒都沒錯,其人有大才,對於政事。絕對是門清兒。而對於軍事方面的,就得靠着周瑜了,這就是孫策所認爲的,當然也確實是沒錯。在江東軍中,內外第一人。就是張昭和周瑜,沒別人。所以說張昭在江東軍的地位,確實沒說的。也

因爲這樣兒,他可以看不上週瑜,也敢表露出來什麼。而周瑜呢,自然也不會和他計較,畢竟說起來張昭這個人,本事肯定沒說的。但是就是有點兒小毛病,不過都那麼個年紀了,

-----------------------------------------------------

他肯定不會和其人計較就是了。周瑜可真不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反而其人是心胸很寬廣的。而他對張昭的瞭解,知道其人的忠誠,也知道其人對江東軍的貢獻,而且確實是任勞任怨,那麼既然是這樣兒。他也真是不可能和其人去計較什麼。在周瑜看來,大面兒上過得去。那就可以了,至於其人和自己的關係不好。那真算不得什麼,周瑜也清楚,自己不可能和

所有人關係都好,所以就有那麼兩三個,其實就足夠了,比如說魯肅,那就是自己的好友。所以對這個,周瑜確實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要求,只要都是爲了自己主公,爲了己方江東軍着想,那麼就夠了。至於其他的,都不是什麼最重要的。而此時周瑜則對自己主公說道:“主公如此表情,是因爲我軍在羅縣的士卒?”明知道是這樣兒,可週瑜還是問了一句,讓孫策

確定一下也好。孫策一聽周瑜所問,便點了點頭,“公瑾所言不錯,唉,我軍士卒確實是讓我失望!”後面的話,孫策也不用多說,他也知道周瑜肯定明白,這自己和周瑜他們都發現不了,那麼敵軍細作估計就更完了,這話自己都不好意思說,但是周瑜龐統他們都懂。

-----------------------------------------------------

周瑜認識孫策那麼多年,更是在其手下做事那麼久,所以他還能不瞭解孫策?就像孫策也很瞭解他一樣兒,所以他是很清楚自己主公之後沒說的話,也算是他隱藏着的意思。其實就說龐統他都明白,就別說是自己了。所以周瑜笑道:“其實主公之顧慮,瑜都明白,可我軍士卒雖然是有些放鬆,有些懈怠,這個沒錯,但是話說兗州軍探馬號稱天下第一,可卻也沒

有發現主公與瑜的行蹤,所以這連兗州軍都未做到之事,我軍士卒沒做到,瑜以爲,也未可厚非吧!”周瑜那意思就是說,連兗州軍號稱天下第一的探馬,他們都沒有發現主公和我,那麼我軍士卒沒發現,這其實不很正常嗎。畢竟哪怕也許嘴上不會直接就承認,但是心裡顯然,自己主公也認爲,還是兗州軍的探馬是最強的,這也是所有人公認的了。因此周瑜是拿

出了這個來勸說自己主公,而他心裡所想則是,別說是己方了,就算是涼州軍,其實這時候也這樣兒。不過周瑜卻沒這麼說,反正拿出來兗州軍來對比,就算是可以了,也用不到所

-----------------------------------------------------

有的都拉出來。而孫策一聽周瑜所言,他一想,好像也是。不過對於己方士卒的大意,他還是不怎麼高興就是了,畢竟兗州軍探馬是強,可孫策還是沒想要和他們去比。而自己江東軍士卒的表現,確實是讓他不滿意了。如果說己方都這樣兒的話,那麼談何去戰勝涼州軍?

不過周瑜的話,確實也不是說一點兒作用都沒有,孫策也知道,其實這個時候想多少都沒用,還是先拿下臨湘,再說其他的吧。對於臨湘城,他確實,是期盼已久了,說是盼星星盼月亮,也真是這樣兒。尤其這個時候有了龐統的加入,他確實,更是信心十足,誓有一種不拿下臨湘誓不罷休的意思。而這個時候龐統也剛巧說了一句,“主公,這臨湘的情況,還有

勞主公先大致講一下!”龐統這絕對是轉移注意力,剛纔又周瑜勸說了一句,而龐統這個時候卻不想多說,所以就只能是轉移一下自己主公的注意力了。結果果然是好使,孫策這時

-----------------------------------------------------

候正好是聽到龐統所說,因此,他就沒管羅縣這邊兒的事兒,不再多想,而去對龐統簡單說了一下臨湘大營的情況,當然兗州軍的情況他也說了,還有涼州軍,甚至之前的戰事,都簡單給龐統講了一下。他也知道,龐統肯定是要了解這些的,而之前,孫策和周瑜也沒有機會給他講這麼多。更多的時候,都是聽龐統講,所以孫策一想起這個,想到在如此情況之下

龐統還能根據己方的情況,制定出計策來,確實是不一般。至少可以說其人確確實實是有真才實學的,也許不一定就能安天下,但卻絕對是天下頂級謀士之一,而如今自己帳下,可不就正缺少這樣兒的人才嗎。所以孫策這個時候想到這兒,他心情倒是不錯,之前因爲那個羅縣守城士卒的事兒給他整的心情不怎麼樣兒,到了如今算是基本上煙消雲散了,畢竟不想

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問題,而這也正是周瑜和龐統想要看到的,所以見此情形,兩人是又一次對視了一眼。

第八八二章 諸葛亮勸說劉備(續)第一五八章 崔福達父子終相見第二四五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中)第八〇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八)第一〇八章 孟起反謀曹孫劉第二四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二)第二九九章 回隴縣安排劉辯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九)第七四二章 江陵城景升託付第一二五章 滅孫夏解宛城危第五九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六)第九九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三)第四九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八)第六〇七章 涼州軍按兵不動第五一五章 袁紹衆議迎漢帝第五八〇章 涼州軍苦戰辰陽第二章 兗州軍初戰雲杜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六)第五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一)第七三五章 涼州軍進攻信都第三三七章 孫文臺帶兵回返第三〇一章 赴青州收編人馬(上)第七五六章 戰長江甘寧敗退第四〇六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續)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三五九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六)第九五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九)第三三三章 李儒趁夜訪孫堅第八一九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續)第二二八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十一)第五二六章 文仲業逃到酉陽第五四七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第二六二章 漢軍初遇羌兵第五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二)第五九七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四)第二十四章 聯軍衆兵發西陵第六三一章 胡車兒戰韓莒子第七〇一章 悍卒受阻高邑城第一六一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四)第七九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七)第三二二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第六九三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五)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續)第七八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五)第一九六章 中軍帳再會楊鋒第六七一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四)第四四八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第四十三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七)第五五二章 馬孟起戰關雲長第六二五章 益陽城有人來投第二五五章 涼州軍再戰木鹿第四三七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完)第二十九章 幽州地張飛出現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四戰聯軍第九〇二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續)第九六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四)第三七〇章 南蠻王今夜出兵第四〇九章 初平四年悄來到第三二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九)第七七二章 伯寧被留新野城第九七七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一)第九二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五)第一七七章 馬孟起欲見劉宏第八四七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三)第五七一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三)第六九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六)第一六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第九十四章 孟起說解南蠻事第三十九章 謀遠慮杜義說賭約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一)第九八七章 攻棘陽初戰不利第八十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五)第三七四章 亥時過兩軍將戰(完)第一五五章 追敵軍蠻王中計第二二八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續)第一五三章 三方逼問刺客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八九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七)第二九六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上)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九三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一)第十一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九)第一三八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四)第三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第六六一章 聯軍鏖戰臨湘城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五八四章 三方聯軍攻敵營(完)第七〇七章 兩大謀士見主公第一一五章 孟獲無奈聚衆議第三一二章 孫文臺再戰華雄第二十六章 別村外打馬告別第九〇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九)第五五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一)第八八四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第四〇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九)第五十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九)第五〇五章 涼州馬超欲進兵第一四六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二)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