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七章 兗州軍激戰函谷(完)

所以樂進的大喊,實則是發泄一下自己胸口憋着的一口氣,可當他喊出來的時候,他纔想起來,這自己在關上可是玩命兒呢,所以他一聲大喊,馬上就變成了,“啊……弟兄們,隨我殺啊,殺他孃的!”這就是此時此刻樂進喊出來的話,他不可能就簡單喊聲啊之後,他就完事兒,那不開玩笑嗎。畢竟身爲一個攻城的主將,他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做什麼!

夏侯兄弟一聽,知道樂進這也算是嘴下留情了。如果說自己兩人所想不錯的話,樂進本來那意思他是想喊,弟兄們隨我一起殺涼州狗。可顯然這話要是喊出來,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

可說實話,兩人確實,他們倒是不怕涼州軍如何。可要真是因爲這個,他們就爆發了的話。那麼顯然,麻煩的事兒還是要少點兒爲好,不是嗎。他們不怕麻煩。但是如今攻關之事最爲重要,當然麻煩的事兒還是越少越好,這個是肯定的。所以他們是一心想破函谷關,所以擋在前面的一切阻礙,可以說都是麻煩,因此,他們當然不希望有。而且有的話,越少越好。

所以樂進沒敢說出涼州狗這樣兒的話。他也知道,不過己方山窮水盡,實在是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自己是絕對不能那麼去說的。要不然的話。涼州軍真是瘋了的話,自己可承擔不了這麼大的責任啊。這就是樂進,兗州軍一個攻城主將的想法。而夏侯兄弟呢,他們其實也是如此想法,夏侯淵不用說了,說起來算是比較聞名點兒,不過夏侯惇就差多了,但是能忍。

哪怕心裡是給涼州軍罵得不行,可表面兒上卻也沒說過什麼。因爲他心裡也清楚,有數,知道什麼該說。而什麼不該說,什麼必須要去說,可什麼話卻是絕對,一個字都不能去說。

-----------------------------------------------------

別說,樂進的話,還真是起到了點兒作用。也是。要說他的話一點兒用都沒有的話,那麼他這也太尷尬了。不過好在兗州軍士卒還是比較給他面子的。畢竟是帶兵的主將。可怎麼說呢,因爲函谷關的守禦情況,所以哪怕如今兗州軍士卒上到關頭的是越來越多,可是終究還是不能和城頭的涼州軍士卒相提並論,根本就是比不了的。所以沒多久,這樂進、夏侯淵和

其大兄夏侯惇,相繼便再一次被涼州軍士卒的人海戰術給逼退了。這也確實是沒有辦法,其實如此就算是不錯了,至少還多支持了一會兒呢,反正比剛開始,那之前第一次是強了點兒。曹操在後觀戰,這麼一看,他也知道,是時候該鳴金收兵了,所以他也沒去問荀攸和程昱,就直接命令士卒鳴金了。他也知道,就算自己問他們兩人,最後的結果也不會改變的。

聽到了己方鳴金聲,夏侯兄弟和樂進三人自然是帶兵撤回。這個他們已經有所預料,如果說第一次,自己主公還不會讓士卒鳴金的話,那麼這第二次過後,他基本上是絕對會收兵的。至於說自己主公能給自己三人第三次機會,這個不是說一點兒都沒有,只是機率不是很大。

-----------------------------------------------------

看到兗州軍終於是再一次鳴金,退去了,吳懿三人是相互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那一絲放鬆。只有這個時候,才能算得上是他們真正放鬆的時候,說起來其他的時候,他們確實是沒有如此就是了。不過一到這個時候,那確實,就是這樣兒,那是一點兒都沒錯的。

吳懿此時沒有忘了對黃權,主要是對馬漢,說道:“二位辛苦,簡單收拾一下,趕緊去休息吧!城頭就交給我了!”吳懿作爲函谷關的主將,他當然是要起到一個表率的作用。之前馬漢可以爲了自己爲了函谷關的局勢,他少休息點兒,讓自己去休息。那麼自己這個主將,又爲何不能爲黃權還有馬漢他們能多休息下,自己在函谷關繼續堅守呢,本來這是自己職責。

而此時吳懿對兩人說完後,他也沒忘了對城頭士卒大聲吩咐道:“各位今日表現我甚滿意,此時半數人跟着公衡還有馬將軍下關去休息,半個時辰後,再來替換!”“諾!”城頭此時是喊聲震天,這都不用吳懿親自去說,到底誰去休息,誰留下來,他們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

-----------------------------------------------------

反正累得不行了的,自然是早早去休息,至於其他的,當然還是留下,就是這樣兒。而黃權和馬漢,也知道吳懿這人的性格,所以兩人沒去反駁什麼,就只是點頭答應了。他們心裡其實都很清楚,是答應也得答應。是不答應也得答應。這吳懿已經決定了的,是不容改變的。

畢竟自己兩人不是自己主公,他吳子遠能聽主公的話。可卻不會聽自己兩人的。而且他吳懿纔是函谷關的主將,而自己兩人一個不過是副手而已,另一個更是和函谷關都沒有啥關係。

哪怕黃權覺得自己和吳懿的關係挺好,馬漢覺得自己和吳懿關係也還行,但是有些東西,可不是就因爲關係好,就一定能說過去的。那麼要真是那樣兒的話。可能有些東西就沒有那麼複雜了,而有些東西可能也變得更爲複雜。這都不是什麼不可能發生的,而是實實在在的。

所以兩人都沒有因爲這樣兒,而如何如何。最後都點頭贊同吳懿的話,黃權和馬漢和吳懿說了句小心之後。他們便下了函谷關。他們兩人也確實是累了,他們可真是沒有吳懿那體力。

-----------------------------------------------------

函谷關這邊兒,黃權和馬漢下了關,還有一半士卒也離開了。而曹操那邊兒,夏侯兄弟和樂進,已經帶兵回來了。曹操看到幾人之後,還沒等他們說話,他倒是先表揚了三人一番,然後也表揚了己方的士卒。對曹操來說。他確實是看得清清楚楚,那今日三將的表現,那確實是可圈可點。而己方的士卒也被三人帶動了,比之前表現要好,這當然是自己所滿意的。

確實,本來以曹操的意思,這日復一日,能逐漸進步。對己方來說,就已經是很不錯了。可如今這樣兒。顯然還是有點兒出乎他的意料。怎麼說,就是可以這麼去講,一個人吃不飽飯,他想法當然就是能吃飽。可如今還沒辦法,那麼只要每天都能比之前多吃一點兒,也許他就是很滿足了。但是有一天,他一下就吃到很多很多,哪怕還是沒吃飽,但肯定出乎意料。

所以說曹操,其實如今就有點兒這麼個意思,差不多了。比喻也許並不是最爲恰當的,可確實,是可以這麼去形容就對了。如今的曹操,可以說就是這樣兒,和沒吃飽的人,沒有區別。只是人家是沒吃飽,他是沒破了函谷關。吃不飽的希望吃飽,他是希望攻破函谷關。

-----------------------------------------------------

函谷關戰事暫時又告一段落,當然只是今日的而已。明日不出意外,兗州軍還得繼續進攻雄關。對於曹操來說,他是不會在如今這個時候,就直接停戰休戰的,那不是他的性格。一般來說,就算是應該去停戰,曹操也未必就主動停戰。不過怎麼說呢,這事兒又不是說就發生不了,畢竟曹操也是爲自己考慮,爲己方兗州軍考慮就是了,一切都是以這個利益爲前提。

張遼四人帶兵回來,孫策問候過後,他們便跟着孫策還有曹仁回去了。當然是人馬是各回各營,不過曹仁他們幾人是跟着孫策回到了江東軍大帳,依舊是進了孫策的中軍大帳,孫策依舊是有話對他們衆人講。這可是每次都要這樣兒的,沒有什麼特別例外的,今日也是如此。

衆人都坐下後,依舊是孫策先開了口,“各位表現,之前也簡單說過,今日戰事確實是打出了我聯軍的風範!”顯然孫策開口第一句,他是表揚了所有人,不僅僅是張遼和孫策,就是兗州軍的兩個,曹真和牛金,也是一起表揚了一番。這不可能光表揚己方,然後落了別人。

-----------------------------------------------------

那絕對不是孫策做得出來的事兒就是了,曹仁也做不出來啊。這個時候眼看破城是指日可待,可沒有一個人會去做那不利於安定團結的事兒,說那些不利於團結的話,顯然那樣兒的人,絕對是要成爲罪人的。最後不說被羣起而攻,估計也差不了多少了。如今來看,這局面對己方是越來越有利,而別看城頭涼州軍人馬還是不少,可這破城卻絕對不是按照他們人多

己方聯軍就絕對破不了了,真沒有那個說法。說起來這守城,其實不在於人到底是多少。當然了,你要是有幾十萬人在裡,那也確實,是個優勢。不過什麼城的城頭能一下裝幾十萬人呢,那不開玩笑嗎。所以這個也真是,幾十萬人,未必就都能排得上用場,這卻是沒錯的。

所以孫策不是那麼太在乎如今臨湘到底還有多少人,反正人多呢,自己也沒什麼想法,己方依舊是和兗州軍聯合一起攻城,爭取早日破了臨湘。那麼人要是少,很少的話,那城池不早就該被破了?所以孫策也沒去關注臨湘城如今到底還有多少守卒,多少人,該上也得上啊。

-----------------------------------------------------

表揚一番衆將士之後,孫策再一次說道:“雖說幾位表現不錯,可今日攻城,卻依舊是讓我看到了幾個問題。比如說這……”孫策是直言不諱,不管是對張遼、孫翊,還是對兗州軍的曹真還有牛金,他都沒有什麼客氣的。畢竟這個時候可真不是客氣的時候,張遼、孫翊不用說了,本來就是江東軍的,孫策不可能對他們怎麼客氣,哪怕張遼到了如今他還是那樣兒。

可是這個卻改變不了此時孫策的想法,至於說兗州軍的兩人,哪怕他們都不是孫策的屬下不假,可孫策畢竟是如今在此地身份地位最高的一個,哪怕曹仁都不能比,他和曹操基本都是一樣兒的,所以他就算是說了曹真還有牛金,也挑不出什麼來,畢竟如今兩軍雙方,那可是聯盟,是盟軍。而什麼是聯盟,這孫策作爲江東之主,他是有資格去說曹真他們的。

第四五一章 趙雲領兵赴郪縣第七二一章 涼州軍血戰江陵第八七五章 劉巴文丑入郴縣第九七〇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續)第二四〇章 馬超再欲戰三江第七二四章 戰後涼州軍漢軍第五六九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一)第九五四章 郭嘉出言驚四座第一五五章 陳到帶人赴青州第一一二章 逼降廖化說黃巾第三〇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一)第九五〇章 徐晃夜襲聯軍營第四七二章 攻城戰周裴無奈第三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八)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七)第七一七章 兗州軍破平陽城第三七四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第四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七)第六六七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完)第三三九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第六六二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二)第四四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二)第二三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五)第八六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一)第三七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七)第五四八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續)第六八一章 函谷關兄弟請命第一一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第三二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九)第五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三)第三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二)第三五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六)第四九三章 陶謙被迫讓徐州(續)第八一六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續)第一二〇章 中軍帳問詢蠻王第一四七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第七一七章 兗州軍破平陽城第十二章 九原谷張楊交底第一九四章 兗州軍繼攻襄平(七)第三五一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完)第三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二)第八〇三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完)第四一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七)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六)第六十二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七)第二二八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續)第九〇一章 孫劉聯軍再攻城第一七五章 孟獲撤出禺同山第六八一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四)第九九二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七)第三三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九)第一二九章 下戰書擇日決戰第七三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七)第六七〇章 袁本初問詢於衆第七六二章 馬岱領兵攻襄陽第九八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四)第四九九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第九七二章 荀文若調兵徐州第七三七章 新野城公子求計第六〇二章 來敵將求見馬超第八三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七)第九一四章 荀彧調兵往樊城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一)第四五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〇)第六七〇章 聯軍激戰臨湘城第一七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九)第三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六)第八七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八)第五十三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八)第一九一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第八七七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續)第九七三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第六六七章 夜襲烏巢燒軍糧(續)第五〇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八)第五十八章 十八子夜襲敵營第七章 別閻忠馬超出師第四六〇章 雲杜城見郭奉孝第九十三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六)第二八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一)第五七六章 兗州軍探馬入營第五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五)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三)第六〇七章 關羽陣前斬顏良第三五六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三)第二六〇章 木鹿大王戰崔安第三六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六 )第一二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四)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三一一章 華雄不解問趙岑第九〇八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續)第六四〇章 涼州軍回返長安(續)第六七〇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三)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一八一章 金城允吾兵臨城下第六八四章 江陵城馬超出招第九一六章 孫劉帳中議兵事(完)第九〇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三)第一九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二)第五〇九章 脅信使去賺文聘第十七章 三人擬定進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