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二章 三將帶兵攻函谷

如果要是後者的話,至少對樂進來說,他還真是不能接受。畢竟自己都已經拼死拼活那麼多時日了,這又沒犯錯誤又沒有受傷什麼的,所以自己主公要真撤換自己的話,自己最後也得死據理力爭才行。不過樂進這個念頭一閃,他也想到了,這個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太大。

畢竟自己主公是個什麼樣兒的人,這麼多年了,自己多少也知道點兒。如果說自己主公對自己不是那麼太滿意,這個自己是一點兒都不懷疑。但是就因爲自己主公不想讓自己有其他的心思,所以肯定不會直接就那麼塵寰掉自己,至少自己沒有犯什麼大錯,雖說作戰不力,可那卻也不全都是自己的問題,實在是對方比己方要強。

那麼這個時候,自己主公會撤換自己嗎?所以此時樂進回答道:“主公所言不錯,如今屬下對付吳懿他們三人,確實是感到有些吃力,屬下知道作戰不力,如果主公下令撤換掉屬下,屬下是絕無怨言!”

-----------------------------------------------------

顯然樂進這是一招以退爲進,不過曹操一聽,是擺了擺手,連忙說道:“文謙想哪兒去了,非也!我自然不是此意,文謙啊,你覺得如果和元讓還有妙才一起進攻函谷,如何啊?”

以曹操這個當主公的來說。他大可直接向樂進下軍令,就讓夏侯兄弟和他一起帶兵去攻關。那樣兒的話,樂進不管是有麼有意見。他都得接受,總不可能去違令。不過如今曹操這個當主公的能這麼說,顯然是他還顧及自己屬下的想法,他當然不想希望樂進會有其他的心思,所以他知道,自己如此做如此說,是勢在必行。

果然。樂進聽了自己主公的話後,略微有那麼一絲感動。畢竟他也知道自己主公的想法。如果不是顧及自己的話,那麼何至如此呢。所以他心裡還能不明白嗎,這既然自己主公能這麼給自己面子,那麼自己豈能不給自己主公面子。所以他是趕緊說道:“主公所說。也正是屬下想要諫言的,如今既然主公都如此認爲了,那麼屬下自然是無異議!”

-----------------------------------------------------

曹操聽了樂進的話後,是微微點頭,顯然他對樂進的話是滿意的,所以此時曹操說道:“好,文謙能如此深明大義,真乃我軍之福啊!哈哈哈哈!”

曹操自然是滿意的,之前他也確實是顧慮樂進會有其他的想法。畢竟對於自己這個比較信賴而且本事還不錯的將領。曹操自然是不希望他有其他的想法。所以有了這麼一番話,不過如今來看,他也知道。樂進沒有其他的想法,他是接受了。那麼如此就好,自己也放心多了。

樂進是趕緊說道:“爲主公效勞,乃是屬下的本分!”

曹操笑着點了點頭,“好!如此,此時便這麼說定了。之後我通報全軍,明日。你與元讓和妙才一同帶兵進攻函谷關,我就不信吳懿他們能一直守得住?”

“主公英明!屬下以爲,破關,指日可待!”

“哈哈哈!有文謙此話,我如何不放心!”對曹操來說,他這時候就愛聽早破函谷關的話。

-----------------------------------------------------

最後曹操拍了拍樂進的肩膀,算是鼓勵吧,然後也說了幾句勉勵的話,當然也沒少了收買人心,把樂進給整的,確實是有感動在。之後,曹操離開,樂進是親自給自己主公送出大帳。是啊,要是一般人也許就沒這個待遇,可自己主公,你不可能不如此,要不你敢擺譜?

“好了,文謙回去歇息吧,我這沒兩步就到了!”

“諾!主公慢走!”

“好!”曹操轉身回去了。

到了中軍大帳,曹操對士卒吩咐道:“傳我軍令,通報全軍,明日樂進、夏侯惇、夏侯淵三人一齊帶兵出戰,不得有誤!”

“諾!”

看到傳令的士卒離開,曹操心說,希望你們三人可不要辜負我的期望啊!

-----------------------------------------------------

說起來曹操對夏侯兄弟的信任,只會比樂進多,不會比他少。畢竟兩人可是曹操的親族,是兄弟。而曹操對親人的信任,就不用多說了。其實這個時代,或者說古代,更是如此。人們對自己親族族人的信任,確實是沒說的,這個也算正常。其實想想也是,要說連自己的親人都不信任了,那麼還能指望着他信任誰呢?

曹操對待夏侯兄弟、還有曹氏兄弟等人的信任,馬超對馬岱這個自己的族弟的信任,哪怕就是劉備對劉琦也算是有不少信任,最後孫策對孫氏族人,就更不用多說了。其實他們心裡都有數,因爲這也算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吧。只有自己有權有勢了,自己的族人,才能生活更好,畢竟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確實是有道理啊。

然後,整個兗州軍大營的人都知道了,上到將軍下到士卒,可都知道了,明日帶兵攻關的,不僅僅是樂進將軍,還有夏侯惇和夏侯淵兩位將軍,三人一起帶兵。

-----------------------------------------------------

而不知道的。只是函谷關內的涼州軍將士而已。不過即便如此,等明日兗州軍再來進攻的時候,吳懿他們自然會知道。不過想來這也確實是會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壓力。畢竟夏侯惇和夏侯淵,本事那可是要超過樂進的,不單單是武藝,就是帶兵攻城,一樣兒如此!

果然,兗州軍再一次進攻函谷關的時候,吳懿他們便發現了今日和往日的不同來。所以還沒等對方大軍靠近。吳懿便對不遠處的黃權和另一邊兒的馬漢說道:“看來曹孟德是着急了,這連大將都派出來了!”

誰說不是呢。夏侯惇和夏侯淵的大名,吳懿他們三人自然是聽說過,如今一對號入座,就知道了。敢情曹操這時候都已經派大將上了。說實話,要不是形勢實在是對兗州軍沒有什麼太大的益處,估計他們也不可能讓大將上來。這便是三人的想法,畢竟要是讓人家守個城倒是沒什麼問題,可要是帶兵攻城,如果真是那麼簡單的話,那麼誰都讓最厲害的那個上了。

-----------------------------------------------------

三人雖說不是害怕什麼,但是顯然,兗州軍都把如此大將派上來了。這分明就是吃定己方了。他們想早日拿下函谷關,要不然的話,何至如此?

吳懿畢竟是主將。所以此時他是大喝了一聲,“各位,咱們拿出我軍的本事來,和敵軍一戰!死戰不退!”

關上的涼州軍士卒一看,自己將軍都如此了,他們也跟着大喊:“死戰不退!死戰不退!”

而黃權和馬漢一看。心說士氣不錯,如此下去的話。今日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了。這只是夏侯兄弟帶兵進攻的第一日,當沒有什麼大問題。至於說以後,自然是困難重重,是對己方來說,畢竟是“人的名兒,樹的影兒”,一個樂進已經不是善茬了,不好對付,這又加上了夏侯兄弟,這兩個更不是吃素的。

但是越是如此,三人覺得這越是對自己和己方士卒的挑戰,所以也未嘗都是不好的。

-----------------------------------------------------

兗州軍在夏侯惇、夏侯淵和樂進三人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士卒登上雲梯。而涼州軍和兗州軍雙方士卒已經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慢慢就變成了喊殺聲震天,其中也夾雜着雙方兵器的碰撞聲、慘叫聲都響成一片。

對夏侯兄弟來說,這是自己兩人第一次帶兵進攻函谷關,所以他們心裡自然是想要給涼州軍將士一個下馬威。至於說在自己主公和己方衆將士面前表現,那倒已經算是次要的了。而樂進其人呢,他想法倒是,這自己主公都已經讓夏侯兄弟帶兵了,那麼自己要是再不更拼命表現的話,會不會哪一日,自己也別撤換了?

這事兒說起來也不是就一點兒可能沒有,所以樂進也是不得不擔心。因此他是更想着自己好好表現,如此的話,自己主公自然不會撤換自己了。

至於說關上的三人,想法都差不多,無非就是守禦好城池,別讓敵軍上來。

-----------------------------------------------------

樂進自然不會比夏侯兄弟還厲害,所以他當然不是最先上到函谷關上的那個。第一個上去的,是夏侯惇,確實,其人帶兵真是有一手,就算吳懿盡力了,可卻還是沒有擋得住他。

而他上了城頭後,吳懿趕緊帶兵阻截,至於說黃權和馬漢卻是無法幫忙,畢竟他們還要對付夏侯淵和樂進,根本就無法分身。因此,就只能是吳懿一人帶兵去阻截夏侯惇。不過就他那武藝,確實不是人家對手,所以他也沒敢上前,只是讓己方士卒去圍殺而已。

夏侯惇被涼州軍包圍,這都是在他所料之中的,看到吳懿雖說過來了,卻沒有直接殺過來,他心裡一陣鄙視。心說雖說自己武藝比你吳懿強,可你這真是沒膽,讓人看不起!

其實吳懿並不是膽小,關鍵是他身爲函谷關主將,確實是肩負重任,所以能不受傷儘量還是別受傷,要不然的話,影響更大。所以他寧可讓夏侯惇看不上瞧不起,丟了面子,丟人,可也不能讓己方陷入被動。

-----------------------------------------------------

畢竟吳懿是清清楚楚,和自己面子相比,函谷關的戰事,自己主公的大計,那纔是更重要的,自己面子算個什麼?所以,他自然不會因爲面子的事兒,而去糾結什麼,反而哪怕夏侯惇激將,吳懿也不可能上去。

但是夏侯惇確實厲害,哪怕城頭的涼州軍士卒那麼多,而上來的兗州軍士卒倒是沒多少,可即便如此,卻依舊是讓涼州軍士卒焦頭爛額的。不過最後夏侯惇還是被打退了,這實在是涼州軍城頭的士卒太多,他武藝雖說不錯,可也殺不了這麼多人。

而這個時候夏侯淵也早就上來了,黃權正帶着人馬和他苦戰。當然他也和吳懿一樣兒,都沒敢上前,他知道,就憑自己那武藝,怎麼可能是人家的對手。不過吳懿這個時候卻是帶着人馬過去了,他也沒上前,不過卻是帶兵來到了黃權和夏侯淵這兒,加入了戰鬥。

-----------------------------------------------------

如果說之前,夏侯淵還能抵擋一會兒的話,這時候吳懿帶着一部分人馬上來,他確實是抵擋不住了。所以只能是下了城頭,再繼續登上雲梯進攻。沒辦法,他也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吳懿和黃權,他們配合確實不錯,自己也都看到了,也都知道。而且在城頭,那感覺是更深的。

第九四八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三)第五四〇章 見家主傳遞消息第八五〇章 佔據郴縣追韓嵩第五四一章 一百精銳搶城門第三五六章 伯言謀孟達帶兵第一三八章 董卓欲戰黃巾第六十二章 被孝所感救人於危第五十六章 糜太公算計馬超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八)第二五五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七)第四五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五)第八三八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五)第二三八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續)第四八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五)第一八六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三)第九〇五章 楊任押糧到房陵第三五八章 孟起聚衆議對敵第六七六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九)第二八八章 鮑允誠勸說袁王第二五四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第六〇四章 聯合馬超伐袁紹第三七一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七)第一五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九)第三六六章 南蠻王勸阻國主(完)第五五五章 李恢赴雒見曹操第四三三章 去校場孟起閱兵(續)第四五一章 馬煥拜師陸伯言第五五二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三)第八七二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續)第三五九章 李肅遊說呂奉先(續)第四六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八)第一八〇章 南蠻王找來楊鋒第七五五章 曹子孝欲問江東第六二七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一)第八四六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二)d大us的第一一七章 孫文臺欲戰波才第九六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九)第八二二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八)第九四三章 孫劉聯軍再攻城第六五五章 說趙睿謀取晉陽第四一九章 郭奉孝出計擾敵第二二一章 聽諫言再去請人第七二七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第一四九章 李文優當衆道分析第一一一章 留守五人立大功第七七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十三)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二三九章 孟獲祝融說孟優第三三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四)第六一九章 曹子孝遊說魯肅第四四七章 主母親見陸伯言第二四九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完)第八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第四八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六)第八四七章 周瑜出計賺韓嵩第八三四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續)第八九〇章 張德容召集衆人第三八五章 趙雲黃忠返長安第二〇五章 孟獲帳中訓孟優第一四四章 陸伯言入涼州軍(續)第二五一章 三江城涼州停戰第一九三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第一九九章 三日後叛賊退兵第七六八章 龐士元拜主孫策第二七二章 涼州軍攻破新城(續)第四三五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第七四五章 聞噩耗樂成退兵第三章 論大勢父子對話第二二五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上)第九〇七章 聯軍再戰蘄春城第三章 論大勢父子對話第七四二章 江陵城景升託付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四)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一)第六九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三)第八七六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五)第九章 欲遊學故人來投第三四三章 聯軍兵人汜水關第五八五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二)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二三四章 馬超上書漢靈帝第五六一章 兗州軍抵達辰陽第五六七章 涼州軍再次攻城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九六六章 西陵黃忠教張飛(續)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四四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二)第三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八)第二三五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四)第一九五章 南蠻軍再次敗退第三九〇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第一七八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五)第三二八章 孟獲帶兵奔烏戈第七四九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第六三四章 攻羅縣曹真加入(續)第四四九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續)第七六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