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九章 函谷關孟德問詢

吳懿和黃權兩人之前都是一心爲戰,所以確實也顧不及其他的東西來。所以如今樂進退了之後,他們纔有時間擦擦汗。“公衡,咱們也該下去了,明日再戰!”“是啊,子遠,走!”說完,吳懿和黃權兩人便下了函谷關,以他們所想,這兗州軍今日不會再來攻關了。可即便如此,兩人卻還是叮囑了關上士卒不少句,這才放心下了關。

對兩人來說,確實是不怕樂進帶兵再來,就算是夜襲,兩人也能最快跑到關上來,所以還怕什麼呢。只要對方不用什麼計誆己方,那麼基本上,他們就只能是強攻了。可強攻,說實話,己方可不怕他們什麼。如果說兩人有顧慮,那麼顧慮是擔心兗州軍用計,畢竟他們也知道,曹操親征,不可能不帶上一兩個謀士。

一個都是最少的,至少估計要帶兩個人。平時守禦在許都的是荀彧,基本上不會隨軍。但是荀攸荀公達,還有程昱程仲德,沒什麼事兒,都會隨軍。

-----------------------------------------------------

而這兩個可都不是什麼善茬,吳懿兩人都聽自己主公說過。至少兩人在天下,也算是有那麼一席之地,所以吳懿和黃權都記住了。他們可知道自己主公的眼光,所以他提到的人,一定是不一般就是了,因此,兩人也知道,如今兗州軍。不得不讓兩人重視,最爲重視的不是,就是曹孟德親征,和他所帶的謀士,荀攸和程昱。至少來一個,兩人也可能都到了。

如果對方真沒有什麼計謀,那麼一切都好說,可萬一要是有的話,這可就不好說了。兩人不是怕,但卻不得不有什麼顧慮。畢竟荀攸和程昱也算是天下聞名的謀士。所以他們要真出招的話,吳懿和黃權可沒認爲自己兩人就一定能識破,而不中計。要真那樣兒的話,什麼都好了,不是嗎。可有顧慮是顧慮。對他們來說,如今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對方不用計,那是最好,可萬一有什麼計謀的話,這兩人也得小心對待。他們也沒認爲就一定識破不了,一定就會中計,所以一切都是小心謹慎爲上。

-----------------------------------------------------

兩人回到住所。彭羕就在府門口等着他們呢,看到吳懿和黃權兩人回來,他對兩人一笑。說道:“子遠兄,公衡兄,恭喜恭喜!守得關隘,沒讓兗州軍得逞!”

兩人聽了彭羕的話一笑,吳懿說道:“你啊,走。回去!”

“是!”

隨即三人是放聲大笑,戰事對他們來說。兗州軍的到來,確實是增加了不少壓力不錯。但是說起來也算是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的。怎麼說呢,算是樂趣吧。要不然真是,就守着函谷關,真沒有什麼意思,其實不僅僅是彭羕覺得沒意思,比他待得更久的吳懿和黃權兩人,他們也沒覺得有什麼意思,這都是事實。

所以兗州軍來攻,不僅僅讓彭羕覺得自己還得在這兒待着,就是對吳懿和黃權兩人來說,也是有不少好處的。這關隘可能失守,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兒,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也不見得就都是不好。

-----------------------------------------------------

三人是笑着回了會客廳,畢竟有些話該說還得說說,並且對今日的戰事,吳懿和黃權兩人還得總結一番。畢竟這對於他們來說,也算是一種經驗吧,這都是必須的。就像是兗州軍回去之後,他們也得聽自己主公說。可如今馬超不在這兒,所以也就只能是吳懿、黃權還有彭羕他們三人說一下了。

而這基本上都是吳懿和黃權兩人說,彭羕聽着,他是很少發言。像之前那樣兒的時候,終究是少數的。不過可不代表他就什麼都不說,說起來吳懿兩人讓他說話的時候,他也是當仁不讓,有什麼就說什麼,這個也是沒錯。

就如今日一樣兒,黃權之後對彭羕問道:“永年(彭羕字)你覺得,這如今曹孟德他們如何想法?他們兗州軍謀士,會否有何計策針對我軍?”

-----------------------------------------------------

彭羕今年是剛二十,所以他確實是有了表字,都是他自己起的。

此時他一聽黃權所說,便是一笑,“公衡兄,所謂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函谷關天下雄關,別說他曹孟德如今我看他沒有什麼計略,就算是有,又能如何?他荀攸荀公達、程昱程仲德雖說是天下名士不假,可在我軍面前,未必就吃得開!”

吳懿和黃權兩人一聽,吳懿則是一笑,說道:“永年你這麼說,是不是有些大意輕敵了?”

彭羕聽後,是微微搖頭,“子遠兄此言差矣,非是我大意輕敵,實在是哪怕是曹孟德親征,哪怕是他們有何計謀,如此也未必就是我軍的對手!更何況,他們如今好像還沒有!”

兩人一聽,好像也是,有的話,這計策早就上了。不過想想也是,這函谷關可不是雒陽,所以在雒陽能實行的,這地方可行不通啊。而且其他的計策,還不一定能用得上,所以他們也和彭羕的一些想法差不多。

-----------------------------------------------------

而此時的兗州軍大營,曹操的中軍大帳中,他也是問了衆人一句,“不知各位是否有何破關良策?”

曹操是熟讀兵法。絕對是大家,別看經常敗,可也是個軍事家。所以他自然是明白,這“不戰而屈人之兵”,這纔是最上策。攻城攻關那在兵法裡面,是最最下策。因此他當然是希望己方能有好的計策,別管是什麼,哪怕就只有五成的把握,那也是值得一試的。不過看如今這樣兒,己方還是沒有什麼好主意。所以在他看來,自己是不是應該逼手下人一下。

所以,曹操是如此問道,那意思,如今強攻函谷關。己方還是不佔優啊,因此是不是另闢蹊徑,想點兒其他的辦法。

結果一聽自己主公所問,大帳內鴉雀無聲,沒一點兒動靜了,就只能是聽到人喘氣的聲音。要說曹操不僅僅是帶了荀攸和程昱兩個謀士,手下還有不少大將呢,比如說夏侯兄弟。都在。

-----------------------------------------------------

可是顯然,如今衆人都沒有好主意,要不然也不至於如此啊。曹操心說。對此,他心裡都知道,不過曹操也不是沒想過,這自己之前一直都沒多說什麼,所以如今看着樣兒,自己是應該逼他們一下。要不然的話,這己方進攻函谷關。就這樣兒了?

因爲對戰事,曹操確實不是那麼滿意。所以他是真希望能有點兒其他的方法,破了函谷關,也別讓己方成天整日都去攻關,然後還登不上關頭,反而己方士卒也損失不小。可不是嗎,這些時日,己方可傷亡了一批人馬,曹操心裡都有數,也有點兒心疼,畢竟都是家底兒啊。

這如今不就靠着這些人給自己打天下嗎,曹操不是袁紹,一點兒都看不上己方的士卒。雖說和士卒身份地位差距太大,可曹操還算是知道收攏人心,也知道士卒不好損失太多,要不然都沒有人馬了,誰給你出力賣命打天下啊?

因此,曹操覺得得緊逼一下手下,看看他們到底能不能有些其他的想法。

-----------------------------------------------------

第一說話的還是荀攸,畢竟作爲謀士來說,他當然也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而且如今自己主公都如此說了,那麼自己要是不說點兒什麼,也不對也不好。所以第一個說話的人,不是程昱就只能是自己。而程昱呢,之前他們兩人確實是對視了一眼,不過顯然,程昱把第一個開口的機會,讓給了荀攸。

怎麼說呢,程昱在整個兗州軍中,都屬於年紀最大的那一個,因此他基本上不會和荀攸他們去爭啥呢麼。畢竟在他看來,這自己年紀都這麼大了,機會還是應該給比自己年紀小的人才是,而且荀攸他們那幾個,只比自己強,絕對不會比自己差就是了。所以對於他們,程昱還是很服的,因此,他基本上不會去和他們去搶什麼。

因此,這個機會他還是讓給了荀攸,這先說話,可不是什麼不好的事兒,尤其是他們也都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

-----------------------------------------------------

而荀攸呢,之前和程昱對視之後,他就知道了對方的意思。所以是投桃報李,荀攸對程昱是微微點了點頭,也表達了他的謝意。要說起來他確實不認爲程昱就比自己強,可怎麼說呢,程昱的年紀在那兒擺着呢,經驗豐富,這個確實自己不如他。並且程昱算是前輩了,因此,荀攸還是很尊敬這個前輩的。並且這個前輩很是提攜後輩,所以確實是值得尊敬!

所以此時就聽荀攸說道:“主公,屬下以爲,這函谷關天下雄關,確實非一朝一夕能破得!”

曹操一聽,忙問道:“那麼公達之意是?”

“主公,駐守在函谷關的涼州軍將領,吳懿、黃權還有彭羕三人,除了彭羕不在關上之外,其他兩人是都在關上守禦,確實是我軍勁敵!可吳懿和黃權兩人,並非籍籍無名之輩,反而還算是有點兒名聲,想馬孟起讓他們守禦在此,顯然一般般的計策,兩人是不會中計的!”

-----------------------------------------------------

曹操一聽,是心裡涼半截,顯然荀攸這意思,他好像也是沒有什麼好想法。可他卻還是抱着一絲僥倖的心理問道:“不知公達可否有何良策?”

荀攸聞言,是心裡嘆了口氣,“回主公,沒有!那黃權黃公衡其人,也算是一個謀士,因此在吳懿和黃權兩人都不會帶兵出來的時候,確實沒有能讓兩人中計的計策!如今我軍,還是要循序漸進,日日攻關,早晚函谷關必到我軍手中!”

荀攸雖說是沒說出來什麼好計策,可他最後也是說了,對己方有信心,還得這麼日日去攻關才行,要不然,還是沒有好辦法啊。

曹操一聽,心說自己逼你們這些人,也是沒有辦法。我自己沒有辦法,你們這也是沒辦法啊。不過他還是說道:“公達之意,我已知曉。仲德,你來說兩句!”

程昱聞言是連忙應諾,他早就察覺出來了,荀攸說完,自己主公不會放過自己的。

-----------------------------------------------------

結果和自己所想一樣兒,自己也不能一句話都不說,那樣兒可真是絕了自己主公的面子。

因此他還是說道:“主公,之前公達所言,屬下附議!如今的情況,還未有何主意,能讓吳懿黃權兩人就範!如果屬下有其他想法,一定會盡早通知主公,請主公做最後決斷!”

第四八八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續)第七六九章 兗州軍半途中伏第六十五章 西陵城三人座談第四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七)第一三九章 山越起孫策動身第六〇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五)第八四八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四)第二六六章 說木鹿幫兵破敵(續)第三十章 涼州軍阻截聯軍(一)第五十六章 四人投奔兗州軍第七一一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三)第九三四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完)第五九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一)第一八八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七)第四三五章 涪縣城請君入甕第四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三)第二一五章 南蠻王率軍決戰第二六三章 漢軍大戰羌兵(上)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四戰聯軍第一七七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四)第七十三章 涼州江東到遼東第三五七章 馬超欲謀漢中地第八五一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七)第七一〇章 諫言主公議分兵第八九三章 劉備宴請夏侯淵第二一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四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四)第三九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三)第九七二章 賞罰分明戰事了第六十二章 曹操班師回許都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八)第六二五章 益陽城有人來投第七三六章 涼州鳴金霍峻傷第二六六章 張繡帶兵攻新城(一)第八二九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第四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四)第五〇〇章 郭汜深夜訪楊定第五三八章 入得酉陽見文魏(續)第四十章 兩陣前四雄相會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六)第四三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四)第五七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第三一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第五九八章 曹孟德再攻下邳第三十三章 涿縣外杜張對峙第九十八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一)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十)第一〇九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五)第六九四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六)第六五八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八)第五一七章 得零陽孟起入城第八七二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一)第一四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完)第九六八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續)第五八五章 涼州軍佔領辰陽第四一八章 葭萌關故人投奔(續)第五一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四)第三八一章 再遣將駐守三江(續)第一七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一)第六七〇章 聯軍激戰臨湘城第九三九章 聯軍兵至襄陽城第五〇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四)第九九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二)第九五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八)第六八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六)第一五一章 馬超帳中遇刺客第二五一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七)第三九九章 沔陽城鄧賢妥協第八七一章 北上江夏再進攻第八六六章 馬超帶兵到襄陽第一六一章 南蠻軍再遣使者第四七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二)第六六七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完)第三六七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三)第四〇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二)第四一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五)第四四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三)第八八一章 周瑜諫言論聯合第二一八章 中奸計三人殞命(上)第一〇〇章 孟馬對話軍陣前第八一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一)第五六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三)第七〇四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續)第五〇三章 濃煙起知援軍至第一六一章 馬超再欲入敵城第六五四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四)第六二七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一)第九〇二章 受阻房陵鏖戰忙第三二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八)第七二二章 劉玄德欲往新野城第九七三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第七七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七)第一一四章 馬孟起安排黃巾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二一六章 再遭擒蠻軍再敗第八八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一)第四十八章 劫大財三人喪命第二〇九章 長安建業賞賜到第三五九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六)第五五一章 徐公明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