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魏文長帶兵救援

和太史慈商量完之後,魏延是特意派士卒,通知了自己主公所派來的信使。信使聽了魏延要親自帶兵前去救援武陵,他心裡自然是高興,結果剛要離去,卻是讓魏延的人給攔住了。

信使不懂,就問,爲什麼攔我,怎麼不讓我離開回武陵,給主公報信。結果魏延的手下士卒就直說了,“將軍有令,今日任何人不得出城,明日一早,將軍親率大軍,前往武陵!”

一聽這話,信使都懂了,感情魏延是不讓自己先回去,他準備直接帶大軍去武陵。唉,真是,這個魏延魏文長,爲了顯示他自己,連其他的東西,都不管不顧了啊。但是信使也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畢竟自己不過一普通士卒而已,他魏延,怎麼說可都是將軍啊。所謂是“小胳膊擰不過大腿”,這道理他還能不知道?

所以他也是無可奈何,只能是再一次回到了魏延給他準備的住處。沒辦法,不能離開,那麼也只能是人家怎麼安排你,就怎麼樣兒了。

-----------------------------------------------------

但是即便如此,士卒妥協了不假,可他卻依舊對魏延這樣兒的做法,是深深鄙視,但這魏延都不知道,也都沒什麼大用。說起來他也只能是在自己心裡想想而已。其他的,還有什麼用呢。

果然,魏延自然是說到做到。第二日,他便點兵五千,直接帶着人離開了江陵,奔向了武陵。之前已經成爲江陵守將的太史慈和一直都在江陵的劉琦他們兩人,是親自給魏延送走。最後幾人是聊了幾句,然後魏延就走了。

太史慈看到魏延離去的背影,他對劉琦說道:“文長此去。公子覺得如何?”

劉琦身爲劉表的大公子,所以一般的人。都稱呼他叫公子,所以太史慈也是如此稱呼。

劉琦則對其說道:“文長將軍有膽有識,此去對付涼州軍,馬超未必就能佔到便宜!”

太史慈一笑。他沒再多說,他也知道,劉琦沒說真話,但是對此,已經不重要了。

-----------------------------------------------------

難道說自己就不知道他魏延是個有真本事的人嗎?但是卻不要忘了,這涼州軍的人,可一樣不是廢物,是不是?如果說他魏延魏文長本事不錯的話,那麼涼州軍衆將。還有謀士,他們可更厲害,這不是自己向着他麼說話。而是事實啊。要不然的話,馬超他能有如今的勢力和實力嗎,說起來,還不是靠着這幫人,他纔有了今日。

當然,自己也是。不會否認他馬孟起的本事,這自己也承認。畢竟以前也不是沒見過,沒接觸過,所以……

但所謂是“一個好漢三個幫”,他馬孟起沒有了那麼屬下,那麼就憑他光桿一個,那麼可以說是什麼事兒都不會成的。就自己主公,那不也是因爲有了不少人才,這纔有了今日嗎。

所以說起來,其實都差不多,就是手下人才多寡,一方的錢糧多少,這決定了最終的實力。而且人家馬超,在自己主公還沒有什麼的時候,人家就已經有了很多了,這也確實。

-----------------------------------------------------

可如果算起來,太史慈認爲,哪怕馬超其人,在很多方面,他是比自己主公更強,這個自己也承認。但是在有些地方,他卻還是不如自己主公的。當然這也應了那話了,所謂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啊,想想還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嗎。

再也看不到魏延還有己方五千士卒了,太史慈對劉琦一笑,“公子,咱們回吧!”

劉琦點頭,“將軍請!”

對於太史慈,劉琦自然是知道其人的,而且也知道其人的本事。就說當年太史慈他們在汜水關下大戰呂布,可謂是其人成名戰,然後一直到今。

所以對於太史慈,劉琦可真是不敢怠慢了,他心裡也清楚,這個太史慈,那可以說是自己叔父手下的大將,而且還是排在前面的。哪怕論起武藝來說,文丑比太史慈能高上那麼一點兒,但是在自己叔父的眼裡,其人肯定不能和太史慈相比的。

-----------------------------------------------------

至於說江陵的主將一直都是魏延,而不是太史慈,自己叔父也沒讓太史慈去他那兒,這都是因爲什麼,自己也不是沒想過。

如果真算起來,這魏延不過是剛剛投靠自己那叔父,而且還立下了大功,所以自己叔父重用其人,也是未可厚非的。還有很關鍵的一點,那便是自己叔父看得出來,魏延魏文長絕對是個人才,說起來不比他太史慈差,甚至在有些地方,還可能要超過其人。所以以自己叔父那性格,自然是沒有動魏延,至於太史慈,就一直在江陵,也算是能打磨一下其人的性子。

當然要說自己叔父更加看重的,還得是太史慈太史子義。畢竟魏延剛投靠自己那叔父,而且還算是背棄了之前的主公,投靠了自己叔父。要說起來,自己叔父其實並不喜歡這樣兒的人,但是就因爲其人之才,而且還得做給別人看,所以魏延受重用了。但是其人能和在自己叔父還沒有發跡的時候就跟着他的太史慈相比嗎?

-----------------------------------------------------

魏延帶着五千漢軍走了。而太史慈和劉琦送完他之後,也帶着人回到了江陵。對於他們來說,既然魏延走了。那麼暫時和他們江陵城這兒,確實就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了。最多也就是他帶着的那五千人馬,之前是屬於守禦在江陵城的。

魏延帶着人走了,太史慈覺得,對方這是前途未卜啊。哪怕他心裡其實是希望他能起到作用,畢竟哪怕就算是能牽制馬超涼州軍一下,那也算行啊。可就怕魏延太過自大輕敵。最後不被人滅了,那就算是好的了。

他沒有和涼州軍打交道的經驗。自己和他們算是老朋友了,這讓魏延帶兵前去武陵,會不會是個錯誤呢。

回到了江陵的州牧府後,太史慈特意是問了劉琦。“公子以爲,這讓文長帶兵前去武陵,是否正確?”

-----------------------------------------------------

劉琦一聽,心說太史慈你總問我這不太好回答的問題,我要說不正確,肯定不是太好。可總不能違心地去說對吧,這魏延本事是不錯,自己也承認,但是他終究沒和涼州軍還有馬超那些人有過太多接觸。所以……

反正我看是要完,當然憑藉其人的本事,他自己倒是不會有什麼事兒。但是那五千人,可真就不知道了。畢竟五千人跟人家十萬人相比,多了就別說了,本來單兵的戰力就不如人家,如今這人更沒有人家涼州軍多。

是,太史慈就想着。如果魏延能以五千人牽制住馬超涼州軍大軍,哪怕就幾日。自己覺得也不錯了。至於說讓他能頂得住對方十幾日,那太史慈都沒想過,那是開玩笑。他認爲如果魏延要是帶兵逃跑的話,那也許還能跑得了,至於說頂住十幾日,他確實都沒想過。

劉琦此時對太史慈苦笑了一下,太史慈看了他一眼,倒是明白了不少。

-----------------------------------------------------

心說這公子劉琦倒是也不好去發表意見,這自己倒是問得不太合適。畢竟讓人家說什麼呢,對方是自己主公的侄子不錯,不過同樣同時也是己方的客人,並且也算是和己方一起合作的。

而就因爲如此,魏延把劉備所派的信使給留了下來,最後讓他跟着自己一起走,所以這才使得去江陵的信使到了這個時候還沒有回返武陵。以致於連去襄陽的都已經回來了,可去江陵的卻是還沒有回。而劉備他們還猜測呢,到底是因爲什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而始作俑者,其實就是魏延,除了他就沒有別人了。

哪怕說信使這個時候快馬返回,也用不了多久,但是魏延非要讓他跟着自己一起走,那麼他跟着大軍,五千人馬,那麼速度還能快嗎。他就算再快,其實也沒有多大用,因爲最後都得跟着魏延一起,他去哪兒,這信使就得跟到哪兒。

而信使也不是沒有想過,這自己這樣兒,是不是讓主公着急。

-----------------------------------------------------

不過他卻是想了,這最後不管怎麼說,要是自己主公怪罪下來,那麼一切不是還有魏延呢嗎。這正所謂就是“天塌下來,有高個兒的頂着”,其實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士卒知道還有魏延,他這就算是放下心了。反正到時候自己主公怪罪的話,那麼一起就都推到魏延的身上就是了,這看他到時候還說什麼。

信使也並非就是無緣無故這麼說,主要是他之前也聽到魏延就是如此對自己說的。那意思就是,要是主公說了,那麼就把一切都推到他身上,都無所謂,所以信使這時候也算是沒有那麼太多太大的顧慮了。

其實在魏延看來,這自己主公派來的信使,倒還不是那麼瞭解他。至少他心裡就清楚,這都如今這個時候了,如果不是出了什麼大事兒的話,自己主公是絕對不會去怪責誰的。畢竟大敵當前,團結一心,那纔是最爲重要的事兒,其他的嗎,都可以先放一放了。

-----------------------------------------------------

而自己主公自然是那聰明人,只要自己帶兵前去武陵,他心裡自然便是滿意的。至於說其他不是那麼太重要的東西,自己主公自然是不會那麼看重。至少對於這個,魏延他還是有些自信的,所以讓信使跟自己一道回去,也沒有什麼不可以。而對方所擔心的那些,自己認爲其實幾乎就是沒可能發生。

再說了,就算是發生了,那又如何,到時候只要自己跟自己主公解釋,那麼就完事兒了,信使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責任的。畢竟不是他不想回去,而是自己給他留下的。自己主公,那也是天下梟雄人物,所以他絕對不會去爲難一個小士卒的,這便是魏延的想法。

所以說魏延他也算是預料到不少情況了,不說幾乎是每一種可能他都想得到,但是幾乎是所有,他都想過了。至於說他爲什麼非要這麼去做,是,他確實是有顯示自己的意思,這個一點兒不假,因爲他魏延魏文長,就是這麼一個人。

-----------------------------------------------------

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或者說就是因爲這個,便促使了他,就是要如此去做。那便是魏延想要看看,自己主公到底脾氣秉性都如何。說白了,他這何嘗不算是一種試探呢,但是一般般的人,卻絕對是想不到這些的。剛投靠一主公沒多久的屬下,這便開始去試探自己主公了,說起來,這事兒嚴格來說,算是犯了忌諱。

第五四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九)第七八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第一八五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二)第四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一)第六二二章 聯軍進攻益陽城第四六六章 神秘來人見馬超第九二九章 龐柔王平夜襲營第一三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三)第六七四章 戰雄關繼續受阻第一八四章 襄平城中賺石全(一)第二二七章 進攻三江城受阻第四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六)第七一六章 甄家衆人商議畢第五二四章 曹操帶兵迎劉協第三八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一)第三八一章 涼州軍大戰陽平第七三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四)第六三六章 撤換二將再進兵第七一五章 馬超甄府見甄宓第六三七章 兗州江東破羅縣第四八五章 馬超親赴壽春城第五三〇章 涼州軍二攻酉陽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六二二章 聯軍進攻益陽城第五七〇章 奔敵軍深夜拔營第六五九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九)第七三〇章 兗州軍夜襲鄴城(續)第七五九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完)第八十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四)第二九六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第二四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八)第七八四章 兗州軍入駐新野第四九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六)第二六五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三)第五四九章 徐公明城下叫陣第九二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完)第一七二章 大帳中再會蠻王(續)第九六三章 張任兵敗退西陵(完)第一七一章 擬聖旨召人回京第四七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五)第二九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六)第五十八章 十八子夜襲敵營第九六九章 邾縣曹子孝求援第六四六章 聯軍再攻臨湘城第六十章 門外偷聽糜貞自盡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第八〇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一)第三一八章 馬孟起再見帶來第四七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〇)第四八九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完)第四七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五)第四五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四)第五十七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二)第八一二章 謀取臨沅賺蔡霍第二七八章 馬超帶兵屠羌第九九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二)第一二六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五)第三九二章 趙子龍智取褒中第三二五章 祝融夫人終妥協第一二五章 滅孫夏解宛城危第六三四章 攻羅縣曹真加入(續)第八一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五)第九三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六)第四一七章 葭萌關故人投奔第三六八章 糜貞馬超說劉氏第四〇一章 淹南鄭逼降張魯第六九〇章 兗州軍進駐黎陽第一二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四)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七〇四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續)第九四七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一)第六一五章 劉備欲往荊州地第六十三章 闖城門逃出生天第五四四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九)第九二一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續一)第三〇一章 赴青州收編人馬(上)第八一〇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二)第八十二章 涼州軍強攻西陵(續)第一九〇章 馬騰入土爲安第七六九章 兗州軍半途中伏第二二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三)第三四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四)第五一六章 曹操帶兵入司隸第五七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三)第八六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二)第四九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四)第二三八章 李文優用計間韓遂(完)第一六八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七)第三〇八章 孫文臺首戰失利第九八五章 李典帶兵到邾縣第九二一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續一)第五一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七)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襲敵軍營第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三)第五九〇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七)第六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三)第九十四章 過扶風入河南雒陽第三七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