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李文優趕到漢營

董卓他能知錯認錯,這個確實還算不錯。請使用訪問本站。雖然他之前確實是大敗了,但在衆將心中的威望卻是不減反增,可以說他走得這步棋算是大好的一步啊。

當然了,一般來說,衆將自是不會在乎自家主公犯什麼錯的。但所謂前車之鑑,而自家主公能不能改正,能不能吸取教訓,能不能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這些纔是最重要的。

董卓正在與衆將說話之際,就聽有探馬前來稟報,“報大帥,李軍師如今已到冀州,目前距我軍大營還有不到二里!”

董卓聞言猛地一拍桌案,然後對探馬又擺了擺手,“好,知道了,你先下去領賞吧!”

“諾!謝大帥賞賜!”探馬說完後就高興地告退領賞去了”“。

現在的董卓正在想着,李儒可算是來了,可他怎麼就沒早點兒到這兒呢。要是早到這兒的話,自己也就不能敗得這麼慘了,唉。其實他也不想想,是自己沒聽李儒的話,到最後也沒等人家就着急來這了,結果不就這麼敗了嗎。

不過董卓也想了,好在現在來得也不算是太晚,而且相信只要有李儒李文優在,那自己應該就不會再敗了。

李儒作爲董卓帳下的第一謀士,其人的本事自然是沒說的。而董卓這些年有李儒在身邊輔佐他,他都早已經是習慣了,可這幾日沒有李儒的日子,說實話他過得都很不習慣,總是覺得好像是少了點兒什麼。

他覺得只要有李儒在這,那就能提醒他很多,你看李儒這一不在,都沒有人提醒他一下,結果不就中了人家的計了嗎。董卓這倒是忘了,其實李肅也提醒過他的,只是他沒聽進去罷了,而且這還把人家給忘了,要說這李肅確實也是挺悲劇的。

“各位隨我出營,去迎接文優!”

董卓此時發話了,他看李儒也差不多要到了,索性就讓大家一起去迎接他一下。衆將中,是他屬下的倒是都沒什麼怨言,不只是因爲是主公的命令,還因爲他們挺佩服李儒此人,知道那是個真正有本事的人。

這些人可都是清楚精明着呢,知道要想勝利,當然不能是隻靠着武力的強大,很多時候自然是少不了一個好的謀士了。而且李儒此人對董卓的影響可以說是很大很多,而他們可不想自己主公再去重蹈覆轍了。

全軍如今也只不過還剩下三萬左右的士卒,要再中兩個計的話,估計可真就要全軍覆沒了。到了那個時候,大家就都成了光桿兒的將軍,還去談什麼剿滅黃巾啊,倒是自己先被人家給剿沒了。所以說這時候一個謀士對全軍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這些人自然不會不知道。

只是宗員他們幾個不屬於董卓的人心裡倒是還有些埋怨的,畢竟他們也不知道這李儒到底是何許人也,居然有這麼大的面子,所有人都得到大營門口去迎接?這大帥也真是的,不過他們雖有些怨言,可也不敢去表現出來什麼,畢竟大帥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再者說在軍中就要聽從主帥的命令,自己等人不聽可不行啊。

衆人就隨着董卓出了大帳,來到了大營門口,不一會兒,李儒果然是風塵僕僕地趕來了,看他在馬上的精神狀態,好像很是疲憊,看來他確實是馬不停蹄地遠道而來啊。

李儒見這麼多人都出來迎接他,也是有些受寵若驚,他也顧不得自己的疲憊之軀了,趕緊是翻身下了馬,對董卓說道:“主公!儒,來晚也,還望主公海涵!”說完後,又對着衆將一抱拳,“儒見過各位,都別來無恙啊?”

李儒倒不是那種tebie自大而目中無人的人,可以說他和董卓衆將的關係還都不錯,還真就都沒什麼過節矛盾的。

不過此時他說完這些話後,看着這幫人的表情,怎麼好像不對,這是怎麼回事?什麼情況?難道……李儒心道不好,看來有情況啊,莫不是漢軍大敗了?難道這真讓自己給猜中了?

董卓看着李儒,他嘆了口氣,然後連忙對李儒說道:“不晚,不晚啊!文優你此時能及時趕來,我軍如久旱逢甘霖,總算是把你給盼來了!”

李儒一聽就明白了,看樣兒果然是大敗了,要不平時的話,自己主公是絕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的。唉,看來自己緊趕慢趕還是來晚了,就是不知道己方的戰損如何,是不是影響全局啊。

“此處不是講話之所,文優你隨我進賬一敘!”董卓繼續說着。

“主公請!”

“請!”衆將也跟着說道。

“請!”李儒也伸着手示意,請衆人入賬。

進了大帳後,衆人落座,董卓雖然能知錯認錯,但他卻是一點兒都不想再提及自己慘敗的事兒了。

李肅此時倒是明白董卓的內心想法,他則對李儒說道:“就讓我來講講今日之事吧!”

“請”李儒說道。

於是李肅就把今日之敗給李儒講了一遍,但他可不敢去說董卓什麼,什麼不聽人言,大意輕敵這些,他是一點兒都沒敢說出來。只是說了黃巾軍狡猾,使得主公誤中了敵軍的奸計,所以這最後才大敗而歸。

李儒聽後是心中暗笑啊,他李儒是什麼人,這麼一聽他就自然都明白了。以他李肅的爲人,你就是給他個膽兒,他也還是不敢當着主公的面說他的不是。要說董卓手下最瞭解董卓的人,李儒可以說是第一其實也不爲過,而他自然是要比其他衆將都瞭解得多。

他可知道絕對是自己主公的大意輕敵,不聽人勸,所以最後才導致了中了敵軍的埋伏,然後就有了如此大敗,可他其實也不能直接就這麼去說。

聽了李肅說完後,李儒對董卓說道:“主公,如今正值我軍新敗,而這幾日自當是好好整軍休整,再以待時機!”

就這麼一句話,李儒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得很清楚,那就是這兩日就別再出戰了,大軍都好好在營中休息,然後等待時機再出戰爲好。

董卓聽後,最後也是無奈地點了點頭。沒辦法,雖然他也不甘心就這樣兒,但不得不承認李儒說得就是如今最應該做得。現在漢軍是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敗,可以說是士氣最低落的時候,如果此次再出戰敵軍,除非你有大把握能大勝一場,要不最好就是先別出戰了。

因爲你再出戰很可能就還是要再敗,那麼就不如不去出戰,雖然士氣可能還是要下降,但董卓和李儒卻有辦法在休整的這幾日中讓士氣有所回升的。

“如此,就依文優所言。掛免戰牌,全軍休整幾日。傳我軍令,在沒有我軍令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出戰,違令者軍法從事!”

“諾!”衆將應諾。

董卓覺得自己實在是太窩囊了,如今是讓了一羣吃不上飯的亂民給逼成了如此的模樣,不知道這是要有多少人笑話自己呢。

--------------------------------------------------------------

幾日後的漢皇宮中,劉宏一腳就踢翻了身前的長案,大怒道:“出師不利,出師不利啊!枉朕對他董仲穎如此地信任,可他,可他對叛賊的第一場卻大敗了,是大敗啊!”

要說董卓戰敗的消息可不是他自己上報的,他又不傻,是不會把第一場大敗的消息去傻乎乎地上報給朝廷知曉的。至於說劉宏是怎麼收到的消息,那自然是他在冀州大營安插的人給傳來的了。雖然冀州大營主要都是董卓的心腹,但那不是所有人都是他的人,其中也有劉宏安插的人,目的嘛,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當然了,其實不只是冀州的戰場,其他的兩大戰場也都是一樣的。雖然這並不能說明就是劉宏對主帥的不信任,但是他確實是覺得主帥可能有時候會隱瞞一些東西,所以早就讓人多去留意觀察他們,一旦有情況的話,就馬上隨時上報給他知道。

比如說豫州的戰場,是皇甫嵩和朱儁帶領大軍,而受劉宏指派的那個人其實就是曹操。至於說荊州宛城方面,確實是以馬超爲主防備着黃巾軍,而那個受劉宏指派的人,其實就是南陽太守秦頡。劉宏雖說確實不是什麼明君,也更不是什麼tebie有本事的人,但他該有的帝王心術可以說那是一點兒都沒少就是了。

pangbian的張讓冷汗都下來了,他是忙着擦啊。以劉宏的性格來說,他一般真是很少如此發怒的,可今日真就失態了。

要說張讓是把董卓當成是他這邊的人,而且董卓每年的孝敬都少不了,再說這次董卓能當上圍剿黃巾的主帥也有他出得一份力,所以他此時是不得不給董卓多美言幾句。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劉宏平息了一下怒火,想想自己確實不該火氣這麼大,已經不知道多久了,都沒發這麼大火了。可想想那個董卓董仲穎實在是氣人啊,一萬精銳士卒就那麼地沒了,他……

“阿父是有話要說?”

劉宏緩了緩,問道。雖然火兒還是挺大,但他卻不會把火衝着張讓發的。

“陛下,他董仲穎此人確實是可氣。不過想來陛下不只是因爲他大敗,所以才如此動怒的吧?”

“哼,不錯!勝敗乃兵家常事,朕豈會不知!可他董仲穎既然敢如此隱瞞不報,莫非當朕是無物嗎?”

董卓兵敗讓劉宏生氣這個只是一個方面而已,其實更重要的是因爲他的隱瞞,這個纔是讓劉宏最生氣的事。在劉宏眼裡看來,今日你董卓能隱瞞了這麼一件事,那麼以前,會不會也是如此呢。那麼以後,是不是還會隱瞞更多更大更重要的事呢。其實沒有一個帝王喜歡一個自己不能控制的臣子,不得不說,也許這對劉宏來說,它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張讓聽後,趕緊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語言,說道:“陛下,對這董卓董仲穎確實該好生責罰纔是。他確實不該隱瞞,也不該有如此的大敗!”

劉宏滿意地點點頭,看到沒,阿父也是同意朕的。

張讓繼續說道:“不過,想來董仲穎敢隱瞞陛下,那應該只是他害怕而已。因爲大敗,所以他不敢讓陛下所知,最後纔不得不去如此!”

“哼,他就不怕朕知道真相後,嚴厲責罰他嗎?”

張讓一笑,“陛下可知,董仲穎此人可是不知多久都沒如此地大敗過了。而他懼怕陛下是一方面,可聽說其人極好面子,如今敗於叛賊之手,想來他更是不會願意提及此事的。而他的屬下自然也都瞭解這些,所以此事無人再敢提及之時,想必就這樣耽誤了。”

劉宏一聽,好像張讓說得也有些道理,“如此看來,這個董仲穎倒是也情有可原了?”

“陛下聖明!如今正是我大漢缺少強將之時,正值用人之際。而董仲穎此人乃當世之人才,陛下不可不用!”

劉宏點點頭,表示認可,董卓確實是個人才,這個他又何嘗不知道呢。可這人實在是太氣人,“不管怎麼說,朕還是要責罰他一下,讓他知道不要隱瞞朕纔是!”

“陛下聖明!”

“來人,擬詔!”

“諾!”

劉宏讓人寫了道聖旨,當然了,先是說了董卓一頓,然後又誇了更多,又賞賜了一些東西,以安其心。他的意思挺簡單,就是你董卓做得事朕都知道了,不過敗了就敗了,沒關係,就是罰你幾個月的俸祿就不用提了。至於說你們在前線是爲了大漢,爲了百姓出力,朕不得不賞賜你點東西,希望你能早日破敵,回京後朕還有重賞!

第二四〇章 馬超再欲戰三江第二六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第六〇八章 孫策再欲赴丹徒第四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一)第六七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八)第一二一章 援軍至大敗黃巾第一六七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續)第四一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四)第三十四章 西陵城孟德議事第六三五章 聯軍受阻羅縣城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五)第九七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五)第七九八章 涼州軍偶遇殘兵第四五九章 召士卒孟起訓話第五九六章 殺車胄玄德歸來第四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四)第一四八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續)第四二二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續)第九〇〇章 劉備帳中話攻城第七四三章 吳子遠再臨關頭第九六六章 韓義公擒拿陳生第四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三)第八六〇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一)第六五二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二)第五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〇)第二八七章 制董卓曹操建議第五十六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一)第六六六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六)第二二四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續)第四五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九)第四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二)第二四八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完)第六九一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三)第三三七章 孫文臺帶兵回返第九三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七)第二〇七章 守美陽等待戰機第五一四章 楊奉差人請白波第五八三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第二八七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一)第六一七章 周倉欲投劉玄德第二二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三)第六八二章 三將帶兵攻函谷第八七三章 泉陵城武將來投第三八二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第十一章 雲中城馬超入伍第六一九章 田豐諫言惹袁紹第二九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八九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五)第八四四章 劉巴開城迎玄德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整軍募兵第七二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第一七四章 奉聖旨崔鴻返茂陵第七五〇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續)第五四九章 徐公明城下叫陣第六七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六)第十三章 精銳營孟起練兵第六二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九)第二六一章 羌使來到漢營第六一四章 文丑苦求劉玄德第五九八章 曹孟德再攻下邳第五七四章 呂奉先怒斬三將第五二六章 吳班再攻安邑城第九一四章 孫劉帳中議兵事第五一三章 宴畢馬杜論英雄(續)第八七二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續)第三十一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五)第九五六章 守江夏兵進長沙(續)第三二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一)第二五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五)第九五六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完)第一二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五)第五八六章 張任趙雲赴南陽第九〇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四)第四〇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二)第七一二章 馬超衆人入無極第三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第八〇一章 涼州軍兵臨安陸第三二二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九)第四六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三)第四四〇章 戰綿竹連日敗退第四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二)第七八一章 劉備軍攻破江陵第六七四章 戰雄關繼續受阻第五九八章 曹孟德再攻下邳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再攻臨沅第八二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三)第五三六章 信使範強進酉陽第八七一章 劉玄德聚衆商議第四二八章 彭羕跟隨涼州軍第一章 曹孫劉兵進江夏第四十五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第八七七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續)第二三七章 孟獲遣使贖孟優第四十九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第i一八四章 再出使祝融到來第八一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四)第九章 雲杜城三雄相商(完)第八六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六)第二六〇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