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說董卓李肅出言

聽了董卓的話後,李肅忙說道:“回主公,這其一,就是我軍有三萬之多的士卒乃是之前長久與黃巾作戰的士卒,而他們無論是從經驗方面來說還是從戰力來看,不得不說,確實是要比我們從河東帶來的士卒強。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所以肅以爲,這三萬多的士卒應該全部出戰爲好!”

董卓聞言點了點頭,算是表示了認可。對他自己所轄軍隊的戰力他還是早已有所瞭解的,而那三萬多的士卒確實要比自己從河東帶來的士卒強,這是一點兒都沒錯,至於李肅的話,他也覺得很有道理,要是自己放着這麼多的強悍士卒不用,還真就是有些可惜了”“。

“那麼那第二呢?”

現在的董卓倒是早已沒有了之前的火氣,已經平靜了下來,他想聽聽李肅接下來還要說什麼。

“這其二就是……,敢問主公,我河東的士卒如何?”

董卓心裡挺納悶,這李肅他不去好好繼續說,怎麼倒問了這麼一句。不過納悶歸納悶,他還是依舊堅定地說道:“我河東士卒,雖然經驗戰力上與漢軍精銳相比也許略顯不及,但比之黃巾叛賊那羣烏合之衆來說,那自然是強悍之軍!”

其實確實是這麼回事,這次平叛,爲了立功然後好加官進爵,董卓那可是從河東帶走了戰力最強的一萬士卒,所以他敢這麼說。

李肅點頭,“主公所言甚是啊,想我河東士卒,自然非是那黃巾烏合之衆可比!那麼如今叛賊居然敢如此猖狂,肅想此刻可正是向世人展示我河東士卒風采之時,所以肅以爲,我河東士卒自然也要當仁不讓地出戰,也好讓叛賊知道我河東士卒之強悍!”

“哈哈哈,不錯,不錯,正該如此,正該如此啊!”董卓以手擊着桌案,大聲笑道。

李肅看到董卓這樣,他此時心裡這個高興啊,看到沒,看到沒有,怎麼樣,這還得是自己好使吧。你們無論是宗員還是說張濟,可都沒勸說了主公啊。當然了,如果說李儒在此的話,那自然早就有辦法勸說住主公,可李儒他一不在,其他人就沒辦法了,這不還得是自己親自出馬,這纔好使的嗎。

其實李肅早就感覺到董卓其實已經有想改變自己想法的意思了,不過如今的董卓確實早已不是從前的董卓了。如果是以前的董卓,那麼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或者有不對不妥的地方的時候,他絕對會在第一時間就去改正的。

可如今的董卓呢,就算認識到自己有錯的地方,他也不會去主動改什麼的,還得等屬下給臺階下才行。那宗員和張濟不過就是一般的武將而已,可沒什麼太高的眼力看到這些,但李肅和他們可不一樣,他的眼力還是不錯的,要說這個人大智慧倒是沒有,不過小聰明還是有點兒,而且這個人可以說算是一個很不錯的說客。

“如此,那我軍當全軍出擊,以破叛賊!”

經過了幾個插曲後,董卓終於是拍了板了,他倒不是一點兒都不聽人勸,只是有的人他用的方法不對,那自然也就無效了。要是李肅早出來,那問題早就解決好了。

此時的黃巾大營中,黃巾的主帥也都召集了手下,他們正在商討對敵的一些事宜,如果馬超在這的話,一定能認得出來,此地的黃巾主帥正是當時他在雒陽放走的馬元義。

人都到齊後,馬元義說道:“各位,想必大家中很多人也都已經知曉,漢軍的主帥換人了,已經不再是之前讓大家頭疼的盧植盧子幹,而是換成了隴西的董卓董仲穎,不知各位有何看法,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馬元義能當上冀州的一方渠帥,除了張角的信任之外,其人自然也是比一般黃巾將領本事要大很多,這裡不只是有武藝上的差距,此人的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也是有比他人強的地方。就從馬元義的一席話來說,雖然他不是趙弘那種類型的,但也絕非張曼成那種大老粗可比。

帳中其他人聽後,倒是沒什麼太大的反應,漢軍換帥又不是什麼極其隱秘的事,只要多關注一下,就知道了,很多人自然是早就關注而早知道了。至於那些不知道的,本來就是不怎麼關注漢軍的人,所以他們根本也沒把對方怎麼當回事,以致於無論漢軍的主帥是誰,他們都不會在乎,自然是沒什麼反應了。

馬元義此時是暗中搖頭啊,說實話,漢軍如今撤換了主帥,對他對黃巾軍來說,這個自然是大好事,可從目前情況來看,看看自己手下這幫人的反應,這都明顯是沒把這些當回事。

盧植可以說一直都是黃巾的大敵,一直以來,在冀州的戰場上,黃巾軍可以說是沒佔到他什麼便宜,反而是讓對方打得節節敗退。馬元義把盧植當成是頭號的勁敵,而如今盧植可算是被撤換掉了,按理來說,他應該是萬分高興纔對,不過他如今依舊是高興不起來。

因爲手下人的反應,讓他很失望。他們明顯是沒把董卓當回事,以前就是,沒把盧植當回事,結果卻敗得那麼慘。而如今這老毛病又犯了,難道說真就還要走從前的老路嗎?

馬元義看了衆人一圈後,咳嗽了兩聲,繼續說道:“各位,如今漢軍一方的主帥是隴西的董卓董仲穎,此人雖說不似盧植那樣天下聞名,但也絕非是泛泛之輩,還望大家不要輕敵!”

結果衆人聽了他說的話後,依舊是沒什麼反應。這也難怪,如今的董卓雖然說也有些名聲,但主要還是在西北,在涼州,還有是羌人的地盤上名聲很大很響。而放眼於整個大漢十三州,他確實還沒達到像盧植那樣聞名天下的地步。所以說大多數人不知道,也不拿他當回事也很正常,既然那麼厲害的盧植都走了,那想來自然也就沒什麼大敵了嘛,那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各位,正所謂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也許大家沒怎麼聽過隴西董卓董仲穎其人,但我們不可不重視此人,漢帝既然能讓此人來替換盧植,那就說明此人也絕非泛泛!兵家雲: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如今大家對此人還談不上何如瞭解,就如此地不重視,莫非大家還想重蹈昔日對盧子幹之覆轍?”

馬元義也不管衆人的反應,他繼續說道:“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

要說像馬超這樣的,出名纔沒多久的人,太平道中對此沒有多少情報。但要說是董卓這樣的,已經在大漢爲官多年還很有名的人,太平道自然是有着他的很多資料。而馬元義說得就是太平道中董卓此人的一些資料,他說出來就是想讓大家對董卓此人有所瞭解,能重視一些。以他的經驗來看,董卓可不是好對付的人啊。

之前衆人聽了馬元義的一番話後,終於有人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而聽了他介紹董卓的一些事蹟後,有的人也確實重視了起來。

其實馬元義說得不錯啊,雖然董卓不像盧植那麼有名,但漢帝能讓一個廢物來統帥三軍嗎,明顯是不可能。而聽了其人的一些過往後,他們倒是對董卓有了些瞭解。可笑之前自己等人還不重視,那麼估計真就像之前對待盧植那樣,然後到了最後依舊會失敗。

現在大家其實都已經是輸不起了,要再失敗的話,估計可真就該窮途末路了。如今可不比之前,最開始太平道剛開始起義的時候,那確實可以說得上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攻城略地,那是無往不勝。

可如今來看呢,朝廷派出了三路的大軍,主要負責的就是三處主戰場。這第一路,自是之前盧植所在的冀州戰場,別看現在漢軍撤換了主帥,但之前黃巾軍確實是被打得節節敗退,就快要被盧植打回廣宗城了。那鉅鹿的廣宗城是什麼地方,那可是黃巾的老巢,太平道的老家,如今老窩都快被人端了,你說黃巾軍的人能不着急嗎。

至於那第二路,自然就是皇甫嵩和朱儁的豫州戰場了,可以說他們的進度更快,皇甫嵩和朱儁還有曹操、孫堅他們,已經算是把豫州的失地都收復了。至於說黃巾根本就是消滅不完的,明面上,豫州如今是沒有佔領郡城的黃巾軍了,可還是有不少都躲進了山林裡或者山上去落草了,這些人,你想憑藉皇甫嵩他們那些人根本就剿滅不了。

反正你的大軍來了我就逃跑,跑到別的地方照樣去佔山頭,所以根本就剿滅不完。如今的皇甫嵩他們已經是奉旨兵進了兗州,在兗州圍剿着殘餘的黃巾叛賊。要說豫州戰場上就屬豫州和兗州的太平道叛亂最爲嚴重,如今豫州的平叛已經完成,那劉宏自然就讓他們去兗州幹活了。

至於說再向西的徐州,亂得倒是不嚴重,基本上和太平的時候也沒什麼太大區別。不說那地方的人口比不上豫州和兗州,光說徐州百姓的生活水平就不是豫州和兗州所能比的,不說是家家有餘糧吧,但吃不上飯的饑民還真就沒他們兩州那麼多,而信仰太平道的人相比之下就更少了,所以只出現了幾股小叛賊,而那些對徐州刺史陶謙來說,簡直是連小菜都算不上。

最後一個戰場,那就是馬超的荊州戰場了。當然這裡不是馬超一個人指揮的戰場,其中還有荊州刺史徐璆和南陽太守秦頡兩個主要人物。只是馬超和徐璆一直也沒合作也就沒見過,而劉宏也沒有兵合一處的旨意。

但不得不說馬超確實是爲徐璆分擔了很多壓力,這個沒錯的,而之前徐璆在荊州之所以能頂得住,確實是靠着馬超守住了宛城,而且又讓多人飲恨於此他才得以喘息。之後馬超又殺敗了趙弘,此時可以說徐璆那邊已經沒什麼壓力了,相信用不了多久,荊州就能大勝黃巾就是了,那時將會把荊州明面上的黃巾徹底剿滅。

至於說其他的地方,像幽州、青州、幷州等地,可以說一直都是憑地方募兵守衛黃巾,如今來看,效果很是不錯,所以無論是大戰場還是小戰場,可以說漢軍都是佔據絕對的優勢。

而如今的形勢對漢軍來說,可以說那確實是一片大好,可對於黃巾來說,確實是不怎麼樂觀,所以他們已經經不起再失敗了。

雖然馬超的荊州戰場上的情報冀州這邊還不知道,但他們卻知道己方在三處大戰場上那可都是不佔優啊,整不好都得敗了。而冀州老家這麼重要的地方,如果再敗了,大家可就真沒有退路了,最後也就得把老命給搭上,所以馬元義的話,他們終於開始重視了,這也不得不去重視。

第五三九章 曹操西市訪大才第九二二章 兗州軍再攻臨沅第五十六章 糜太公算計馬超第二六〇章 書信調令至長安第三十七章 行郊外兩人說馬第七一三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完)第五五九章 回返司隸有人投第七一二章 戰臨湘聯軍再攻(續)第一六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三)第七二三章 文丑投奔劉玄德第三九六章 金環三結阿會喃(完)第五四二章 司馬懿遊說曹操(續)第三十三章 涿縣外杜張對峙第八四六章 江東軍進攻郴縣(續)第四十七章 北上路聯軍夜戰第二十七章 聯合進攻西陵城第十二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第三四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三)第一二二章 崔福達生擒波才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九)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八)第一百零八章 馬超夜襲敵營第二六九章 謀士計破燒當(二)第六八一章 函谷關兄弟請命第八九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六)第一五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第二〇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一六八章 陸伯言提醒馬超第三七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九)第三二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六)第三十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四)第九五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四)第三一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六)第四六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八)第六六六章 樂進帶兵上函谷第三九〇 褒中城糜芳叫陣第六二六章 收寇封襄陽得信第五九七章 劉玄德再據徐州第二十三章 趙家村馬超訪童淵第三五〇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續)第八一四章 二將再戰臨沅城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三六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五十四 )第九十六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九)第四十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完)第二五七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三)第六九一章 趙子龍到達真定第二六五章 涼州軍強攻谷城(三)第五〇九章 脅信使去賺文聘第九七二章 賞罰分明戰事了第七十七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完)第四四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一)第二二九章 馬超見木鹿大王第三一六章 崔福達生擒帶來(續)第十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完)第九八九章 攻臨湘戰事緊張(續)第六五七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七)第六一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九)第二九六章 涼州大戰三江城第三九五章 馬孟起兵臨南鄭第七七五章 馬孟起設宴招待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一章 馬騰喜得麟兒第八〇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四)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一〇〇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三)第七五七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第八六四章 兗州軍出兵攻城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四八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八)第六六五章 曹操聚衆議烏巢第一一九章 江東虎闖營歸城第五〇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二)第四六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七)第一五三章 樸克大帳宴石全第二九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六)第二〇一章 楊鋒孟優途中遇第六十九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完)第九一二章 涼州軍各有算計第四七八章 涼州軍再攻作唐第九四四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第三八九章 馬孟起聚衆再議(續)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整軍募兵第三二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第三七五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十一)第八八五章 孫策書信至蘄春第二七五章 謀士計破燒當(八)第七六九章 兗州軍半途中伏第九三二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六)第九九〇章 江東軍趁夜退兵第三九二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完)第四五五章 制賭約首局初敗第三五一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完)第三一三章 雒陽使者訪孫堅第三五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六)第二三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第二八五章 攜兩人馬超出城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第三八二章 賈詡一計破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