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九章 雷銅孟達擒祝融

對於自己的情況,可以說祝融夫人她當然是最清楚不過了。此時她是忙用自己的丈八長標去招架孟達的長槍。結果就這麼一下,畢竟她這個時候很不在狀態,所以孟達他倒是沒有後退,但祝融夫人卻是後退了兩三步。沒辦法,如今在力量上,她已經是不如雷銅和孟達兩人很多了,如果體力沒有消耗那麼多的話還成,可是這個時候卻……

孟達和雷銅兩人此時是對視了一眼,他們兩人都是無比堅定的眼神,那意思就是,今夜一定要擒住祝融夫人,她是絕對跑不了了。

至於說雷銅呢,他倒是不會去和孟達搶功勞什麼的。畢竟對他來說,還真不至於那樣兒。並且他心裡更爲清楚,那就是祝融夫人她還是要被孟達所擒更好,因爲他還不知道孟達心中的心結嗎,所以他在意的是什麼,雷銅其實都明白。因此爲了能讓孟達早日解開心結,雷銅寧可是把功勞讓給他,這都無所謂了。

-----------------------------------------------------

確實,對他來說,這益州一系的將領,滿打滿算,就那麼些個,所以當然是要團結起來最好。雖說這也不是說什麼就一定要去結黨,可是大家都同屬益州一系,當然是團結更好。這樣兒的話,其他派系的肯定是不敢小看了己方,不是嗎。

所以在雷銅想來,這自己人當然還得是互相幫助才行。尤其是益州一系的武將,幾乎所有人都在司隸還有其他的地方,不在益州本地,所以更應該是聯合在一起。自己主公對此從來都沒有說過什麼。那便說明了他其實也是默認這個的。

想想也是,對自己主公來說,這隻要手下能忠心忠誠。不反對自己,不背叛自己。那麼好像什麼都不算是什麼大事兒吧。反正在雷銅看來,是這麼回事兒。如果說自己是自己主公的話,反正自己是這麼個想法。

於是在雷銅看來,自己讓着孟達一些,其實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

如果說一個派系的都不能相互扶持的話,那麼別指望着團結什麼的了。也只有益州一系的將領能團結在一起,才能不被別人給小看給欺負了不是。

雷銅帶馬,然後一刀是直奔祝融夫人。當祝融夫人的丈八長標再一次擡起來的時候,這次卻是沒有抵擋住人家的進攻。雖說她沒有受傷,可丈八長標卻是被雷銅的大刀直接給挑飛了。

然後孟達是直接進攻,長槍槍尖是直指祝融夫人的咽喉,其人被孟達所制,被生擒了。這一切都是在電光火石之間,可以說其實就五六秒而已。對於這個結果,其實三人都是預料之中的。如果祝融夫人體力沒有消耗那麼多的話,她自然不會這麼一會兒,就被兩人所擒。

畢竟其人的武藝在那兒擺着呢。不服不行啊,她的武藝,確確實實是高於雷銅和孟達隨便一個人的。可兩人加在一起。那也真就不是她所能去對付得了的了。畢竟他們兩人的武藝加在一起,絕對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真要說起來,其實是要大於二的。

-----------------------------------------------------

祝融夫人雖說是體力直線下降,要說戰鬥的話,是不行了,但是說話還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她是直接說了一句比較漢子的話,她對着雷銅和孟達兩人說道:“今夜我技不如人。時不待我,認栽了!”

說完。也不看兩人,是閉上了眼睛。也不知道是因爲累了,還是其他別的什麼原因。

雷銅和孟達都聽得出來,祝融夫人口中的無奈,但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反正自古都是成王敗寇,作爲一個失敗者,他確實是沒有什麼太多的話語權。而人們更多的,也是記住了最後的勝利者,至於說失敗者不是沒有人記得,只是絕大多數的提起來的話,更多會說,引以爲戒啊。

就比如說當初的楚漢相爭,霸王項羽倒是厲害,可最終還是大敗自刎,人們更多是記住了漢高祖劉邦,再提起項羽,雖說有人會惋惜,可很多人會說,不要像霸王那樣兒如何如何……

-----------------------------------------------------

有涼州軍的士卒被雷銅和孟達叫過,然後便把祝融夫人給綁了起來。至於說想要上前解救其人的南蠻軍銀坑洞的士卒,卻是早已被兩人和涼州軍士卒給殺退了。所以哪怕南蠻軍士卒也想要把祝融夫人給解救出來,可是終究是沒有那麼大能力啊。

最後雷銅和孟達兩人是再一次對視了一眼,孟達對雷銅笑道:“雷兄,多謝了!”

孟達不傻,反而還是挺有想法的這麼一個人,所以之前雷銅是故意讓他,他還能不明白嗎,所以這個時候了,他自然是要有些表示。至少說幾句客氣話,這卻是肯定要有的。

而雷銅聞言一笑,“子敬是客氣了,這我們益州一系,自當是團結一致,不知子敬以爲呢?”

孟達聞言點頭,其實雷銅所說,也正是他自己所想的。在孟達看來,這本來己方益州一系的人,在涼州軍中,就不算是有什麼太大的優勢。

-----------------------------------------------------

所以團結,這個肯定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團結的話,那麼好處沒多少,壞處有不少。可相反呢,能團結在一起,自然就是好處多了。而不好的地方少了,不是嗎。

對於自己有好處的事兒,有幾個人不會去做呢。而且是能做到,可以去做的。所以孟達還能說什麼。

他只是對雷銅說道:“雷兄所說不錯,我們益州一系的人,自當是團結一致纔好,要不豈不是被他人給看扁了,任意欺凌?”

雷銅聞言一眼,他就知道,孟達其實和自己所想,也都差不了多少。其實己方益州一系的人。總體來說,還算是不錯。至少以團結來說,確實還算是不錯的。哪怕平時好像真是沒有太多太多的來往,但是關鍵的時候,肯定不會去相互拆臺就是了。

反而最後肯定會團結,這個是最爲重要,也是最爲主要的。

-----------------------------------------------------

雷銅看了一下祝融夫人,然後再一看孟達,最後他說道:“子敬先帶俘虜去找,我去追上福達看看!”

孟達聞言點頭。說實話,自己這不止算是解開了心結,也是立下了一小功。所以再追擊孟獲,自己去不去,那其實都無所謂了。再說了,他其實也清楚,就看孟獲帶來和崔安他們,都已經離開這兒有段時辰了,就憑雷銅那馬,說真的,估計他也是追不上的。

這個確實。不是說孟達就不相信雷銅,只是這不止是他們已經走遠。更是雷銅那馬,能和崔安那寶馬良駒相提並論嗎。就別說說和崔安的戰馬比了。估計他就和孟獲的戰馬相比,都不一定比人家馬強。

所以孟達自然是聽從了雷銅的建議,他帶着俘虜的祝融夫人去見自己主公,至於雷銅,他是要去追擊孟獲他們。

-----------------------------------------------------

孟達聞言點頭,“好,如此的話,雷兄保重,小弟先行一步了!”

說完,孟達是帶着祝融夫人去找馬超了,而雷銅則是去往了相反的方向,他自然是去追擊孟獲他們了。雖說雷銅也沒認爲,就一定能追上,可是這麼做,終究是有希望的,不是嗎。反正他清楚,你不去追的話,那麼當然就不會遇到孟獲。可是你要去追擊的話,未嘗就遇不到。雷銅認爲,如果崔安把孟獲給阻截住了,那麼自己的機會不就來了。

他當然是,沒指望着說自己就能擒住孟獲,然後立功。雷銅知道,只要崔安在,自己就立不下大功。但是自己協助人家總是可以的吧,那樣兒的話,最後的功勞,也有一點兒是歸自己的。至於說崔安其人,雷銅也算是知道一些,其人如今這個年紀了,他還真就不是那樣兒貪功的人,所以雷銅都懂,知道自己遇到崔安阻截住孟獲的話,那就是自己的機會。

確實,只要自己能碰到,如果碰不到的話,那也沒有辦法了。

-----------------------------------------------------

而在雷銅的想法中,崔安自然是能追上孟獲的,只是自己能不能碰到他們,那就不好說了啊。雖說雷銅也知道,孟獲大致逃跑的方向,畢竟他是親眼看到了。可是這麼說吧,他可是第一次進到三江城內,所以他是一點兒都不瞭解城內的路。

這孟獲的寨子和漢人的城池可太不一樣兒了,至少在雷銅來看,這除了有一座三江城之外,進到了三江城內,根本你也看不出來這地方是一座城池啊。確實,可能還是用一座寨子來形容,是更爲貼切吧。

而且據說孟獲的銀坑洞距離這兒還有段距離,要不根本就沒有看到南蠻人太多的住處,敢情這地方根本就不是銀坑洞。

因此,雷銅他也是不得不擔心了,這要是走對了,那麼還算好,能碰到崔安阻截住的孟獲,自己就算是走運了。但是要走錯了走岔路了,那麼就只能說是自己倒黴了。

-----------------------------------------------------

結果也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雷銅是挺倒黴的,他最後也不知道跑了多遠,反正他估計也得有半個多時辰了,可惜別說是崔安他們了,就是連個人影好像都沒有多少。

最後雷銅也只能是放棄了,他也算是知道了,自己這運氣,什麼都別說了,這就是運氣不佳,倒黴透了。不過這事兒誰也不能怨,只能說是自己運氣的問題。

雷銅無奈,是隻能沿着原路返回,沒辦法,他知道,自己今夜就算是沒有什麼建樹了。至於說殺了一些士卒,其實那根本就不算什麼。但是他也沒有後悔過,對於雷銅來說,顯然和同爲益州一系的同僚的友情,是比立功要來得重要得多。

之前他和孟達其實也沒有什麼深交,這都沒錯。但是他卻知道,從之前那件事兒之後,兩人關係算是不錯了。

-----------------------------------------------------

雖說還沒有到達關係莫逆的程度,但和之前相比,那確實是有了不小的進步。

雷銅知道,這便是好事兒,也是自己希望看到的,想看到的,結果這不就實現了,而且也不是很困難。這在自己這兒來說,可不是比立功要來得更重要嗎。

立功,那不過是自己有點兒面子,自己主公能賞賜自己,能表揚自己一番,也就是這麼多而已。但是用功勞去換來己方一系人的交情,雷銅他認爲,其實還是很值得的。如果說再來一次這樣兒事兒的話,他一定還是要那麼去做,不會去改變。

第九十九章 何府一曲高歌第一九三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第八一七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完)第九六四章 攻羅縣韓陳守城第十五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一)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二六八章 南蠻軍使者到來(續)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四二一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第七一二章 馬超衆人入無極第一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七)第一七六章 馬日磾來見馬孟起第二一四章 爲兵器求見鄭渾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三)第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七)第二〇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八)第八六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八)第七六四章 劉備軍受阻江陵第九九四章 江夏郡馬超議事第四九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二)第八十六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九)第四十六章 聯軍繼戰涼州軍(續)第一九二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五)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六)第三〇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三)第二三七章 爲請罪徐晃回許第五六九章 江東軍撤出西陵(一)第四六二章 雲杜城有人來投第三八五章 逼迫楊任詐沔陽第一七二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一)第二二〇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三)第二五一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三)第八四六章 兗州軍攻弘農城(二)第七五八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續)第二四七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九)第一七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九)第二三九章 孟獲祝融說孟優第一三三章 禺同山兩軍對決(續)第五八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六)第六二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八)第六九七章 戰江陵繼續受阻第六六三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三)第一七二章 大帳中再會蠻王(續)第六五一章 涼並兩軍聚龍山第五七八章 涼州軍攻城再阻第四九一章 劉備援兵入郯縣第八八三章 九疑山雙雄會面第九四九章 徐晃欲襲聯軍營第八四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一 )第二一九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二)第五四七章 敗將退走回辰陽第三七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四)第九四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五)第三九五章 馬孟起兵臨南鄭第六二六章 收寇封襄陽得信第三一五章 袁紹帳中見袁術第三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七)第五八八章 劉玄德抵達江陵第五五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六)第五三八章 入得酉陽見文魏(續)第四七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一)第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三)第一八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五)第一一六章 找尋戰機欲出兵第三十六章 玄菟郡崔安馴馬第九二〇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續)第一〇三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四)第七〇九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一)第二七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八)第九四九章 徐晃欲襲聯軍營第四九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〇)第九五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第四一八章 馬超帶兵回成都第九八二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五)第五六六章 陳珪下邳教呂布第四五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五)第三七四章 戰長安叛軍攻城第一二〇章 皇甫嵩火燒黃巾第三十四章 兩局勝崔馬用武第六八〇章 戰函谷關臨湘城第十九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八)第四五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九)第五七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七)第三一六章 馬超問言賈文和第五六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二十三)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九一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七)第三六〇 李肅遊說呂奉先(完)第一八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二)第三九〇章 欲離開馬超召衆第八十章 授印信敦煌太守第六三一章 曹真押糧到羅縣第五四〇章 見家主傳遞消息第五一四章 涼州計文聘入彀第二四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一)第五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〇八)第二五六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一)第五七九章 再敗退各方反應第四五三章 張飛臧霸除伏兵第三九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