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曹純少貴氣吞虎

曹純的決心也許確實可以使曹操無憂,但臨敵作戰,只有決心是不夠的,爲了使曹純、劉若也能“無憂”,曹操另外又下了兩道軍令。

頭一道,是命令夏侯惇,叫他除了抓緊入屯亢父、攻打任城之外,再別遣一營兵馬,速到泗水東岸,扼住高平、湖陸附近的幾個重要渡口。

湖陸縣位在高平縣之南,與高平接壤,亦屬山陽郡,並與高平一樣,也突出在泗水東岸,同時,在其城南又有一條河水,名叫南水,也就是說,此縣兩面環水,也是個戰略要地。

次一道,曹操傳檄山陽太守袁遺,請他立即調集郡兵,分別先頭進屯到高平、湖陸兩縣之內,以增強此兩縣的守備能力。

劉若、曹純跟在曹操的軍中,其兵馬部曲都在定陶,相比合鄉縣到任城縣的距離,定陶離任城縣、高平縣都較爲稍遠,因此,曹操給了夏侯惇和袁遺這兩道檄令,其目的是爲防劉、曹尚未抵至高平,而合鄉的荀敞、孫康部就已馳援到達任城。

曹操對劉若、曹純說道:“伯順、子和,有元讓遣兵先扼守渡口,足可保證卿二人安然東渡,到了高平縣內後,高平與湖陸皆有山陽郡兵的增援,城防無虞,卿二人可全力阻截徐援矣!”

夏侯惇的別部、袁遺的山陽郡兵、劉若和曹純的精銳,三支部隊,各有任務,雖是在同一個戰場上,面對的雖是同樣的一個敵人,側重點卻各不同,夏侯惇的別部主要是負責守住渡口、接應劉若和曹純,袁遺的山陽郡兵主要是負責高平、湖陸兩縣的防禦,並在劉若和曹純未到前,使荀敞等部不能渡泗水西入任城縣,劉若和曹純的精銳則是擔負主責,也即打援之任了。

有了夏侯惇別部、山陽郡兵的協同作戰,劉若多了幾分信心,略微輕鬆了些,應道:“明公但請傳檄折衝,叫他只管放心攻任城縣便是!任城縣一日不下,徐援就一日不能渡泗西向。”

夏侯惇現爲“行折衝校尉”,因是,劉若呼他“折衝”。

荀貞帳下也有一個“折衝校尉”,即是文聘了,與夏侯惇不同的是,文聘的這個校尉前頭現在已經沒有一個“行”字了,換言之,也就是說,他的這個校尉已經過了試用期,不是暫領,而是真校尉了,俸祿按比二千石的數額滿格發放,並地位也高。漢家制度,將軍不常置,唯當有大的戰事時,纔會臨時任命,以便統領出徵的全軍,戰罷過了,即收將軍印綬,大多數的時候,校尉已是帝國的高級軍職了,放在往年,又哪裡會出現同一個校尉職號,居然在同一時間會有兩人,甚至更多人同時擔任的?由此,也可看出當下“王綱不振”到了何等程度。

劉若的軍功不及夏侯惇,然憑其家聲,他現下也已被曹操表爲了“行校尉”,號爲“行建武校尉”。

曹純年紀雖輕,一來是曹操的從弟,得曹操看重,再一個他曾出仕朝中,任過黃門侍郎,黃門侍郎品秩不高,只有六百石,然爲天子近侍,常從左右,關通內外,類若後世的秘書性質,誠爲要職,鍾繇現於朝中任的就是此職,纂著過《戰國策》、《山海經》等書的前漢名儒劉向,在其子劉歆被朝廷拜爲黃門侍郎後,曾告誡劉歆,對他說,黃門侍郎是“要處也”,秩低而位重,曹純有此資歷,可謂“年少顯貴”,絕非尋常人可以相比,因是,在曹操帳下,他如今也已是比二千石的高級軍官,只是他沒有出任校尉,而是被曹操表爲了騎都尉。

近代以來,騎都尉軍職的色彩漸漸變淡,常授給勳貴子弟,曹純被表此職,正合乎他的資歷、身份。按理說,他的這個騎都尉與校尉平級,是高於“行校尉”的,此次阻截徐州援兵,本該以他爲主將,劉若爲副將才對,但爲借用劉若的族望,故此曹操使他爲輔。

曹純、劉若辭別曹操,領兵出營,日夜兼馳,急赴高平。

出了定陶向東,行百餘里,到了山陽的郡治昌邑,暫停下部曲行軍。在高平、湖陸間,泗水有一道支流,向西直到東郡,與濮水相合,此水又名濟水,定陶在其北岸,昌邑在其南岸,

曹純、劉若把部隊留在北岸,帶了數個從騎南渡水,入昌邑城中謁見袁遺。

袁遺已經接到了曹操的檄文,他對曹純說道:“我昨日已調郡兵進駐高平、湖陸。夏侯校尉的別部也已經抵至泗水東岸,扼守住了渡口。高平才送來了一道軍報,說是荀敞、孫康拔營西行,號稱部衆萬人,而斥候察觀其隊伍,或在三四千之數,目前已經入了魯國境。”

曹純和劉若對視一眼。

曹純問道:“下邳可有動靜?”

“尚無有關的軍報送達。”

“泰山、東平有無異動?”

“也無軍報。”

看來山陽郡的情報工作做得不怎麼到家,曹純於是也就不再問了,謝絕了袁遺的留飯,與劉若出城。回到軍中,兩人商量。曹純說道:“荀敞、孫康既已率部至魯,則離任城縣不足百里遠矣,吾意提精騎先行,君率步卒從後,如何?”

劉若不解他的意思,問道:“都尉爲何想要分兵?可是擔心折衝與袁太守的兵馬不能抵禦荀、孫?”

曹純搖了搖頭,說道:“我有兩城爲倚,泗水爲險,荀兵再強,亦斷難輕易渡泗。我並不擔心折衝與袁太守的部曲不能遏住泗水東岸,被荀敞、孫康擊破。”

“那都尉緣何與我分兵?”

“徐州方拔泰山,士氣正盛,而我州故刺史劉公數擊黃巾不破,反爲其所刺而死,兼之任城縣近又被劉備、陳褒襲據全城,我軍的軍心卻甚是不穩,非得有一場勝仗,才能振奮兵士的鬥志。我之所以想與君分兵,正是欲趁荀敞、孫康方入魯境之機,給以迎頭痛擊!”

2 賭錢99 月黑雁飛弓馬逐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73 鎮東檄調三將援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4 牆下相托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44 許仲程偃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93 夜夜磨我削葵刀1 謀北要在泰山郡27 蘇合湯餅孰爲香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98 戲忠建言攻山陽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 飛書問君何所欲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9 太守長史兩不負25 郡府迴文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59 軺車從事雷霆來75 許縣陳氏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40 隱秘非只君可尋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36 我所邀者仁民名58 孫堅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40 隱秘非只君可尋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28 詐降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71 擒得鄭相逃呂尉50 祭祀族宴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3 路見白骨露於野88 從徵汝南(上)10 督郵在此(下)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67 本以霸王道雜之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76 貴顯何氏兩將軍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6 行若純儒實懷詭83 威震陽翟(上)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44 高家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63 田邊斷案(下)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45 欺人3 道左遇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