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渡汝過澺沿途聞

李通如願棄郎陵的基業,他也不用猶豫至今了。

郎陵的地理位置不錯,交通便利,遠控荊襄,近依宛洛,地形也有利自守,其西部多山,東北則是曠野平原,與陽安、北宜春、慎陽各縣壤地相接牙錯,實堪稱形勝天成。

但李通不願棄的並非是這塊地盤,而是依附他的百姓。

依附他的百姓多是他的鄉人和郎陵週近人,如今雖是亂世,猶故土難離,他如果決定離開郎陵的話,這些百姓不一定會肯從他離鄉背井,如此一來,他的實力就將大打折扣。

李通雖然年輕,但對“人爲亂世之本”這一點卻是看得非常清楚。

沒有了這數千家從附他的百姓民衆,他就算是能帶走個千兒八百的部曲、徒附,又有何用?所謂“人多勢衆”,人少了,勢自然就小,勢一旦小,他也就難以得到別人的重視和重用。

因是,儘管荀愔的長者風使他不由心生親近,關係到自身的根本利益,他卻不能盲目。

荀愔在郎陵待了兩天,最終和李通約定:待做好了臨戰的準備,至遲四五天後,李通對呂布宣戰,宣戰之同時,由孫堅表他爲郎陵都尉,使他全權負責郎陵的軍事、民政。

李通擔憂在對呂布宣戰後,袁術可能會從南陽、江夏遣兵來攻,荀愔答應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徐州兵、豫州兵都肯定會援救他,絕不會坐視不管,畢竟郎陵如失,對汝南只有壞處。

定下協約,荀愔便即告辭。

因爲協約中有涉及豫州的內容,所以荀愔遣人快馬先把協約的內容給許仲送去,再由許仲遣騎轉送給孫策,他隨後而行。

荀愔雖是乘車,不是騎馬,一路上也行得不慢,兩天後到了安城,準備北渡汝水的時候,他聽到了一道消息:呂布從平輿撤圍,已渡澺水,正在繼續南下,似是要回師南陽。

荀愔急忙令侍騎入到安城縣內,找縣寺的人打探詳情。

不多時,侍騎從縣中出來,一個百石吏跟在其後,料是縣寺的吏員,觀其模樣,臉頰內陷、招風耳,狀貌醜陋。侍騎領着這個百石吏到得近前,回稟說道:“這位是縣中的主簿周君。”

聽了此吏之姓,再觀其尊容,荀愔心中一動,想道:“莫不是周彥祖之後?”

安城有一名族爲周氏,東周時的汝墳侯姬烈之後,前漢開國,興續周嗣,封姬烈的後人周仁仍爲汝墳侯,賜號正公,由從徙居安城,開了安城周氏這一支,自前漢至今,簪纓相繼,累代二千石,本朝和帝、安帝年間,其族中有一個叫周燮的,字彥祖,生得曲頷折額,醜狀駭人,險爲其母所棄,幸賴其父以爲“吾聞賢聖多有異貌”,這才被撫養長大,後乃有名。

——早年間,與李通不睦,被李通所殺的周直也是安城周氏之後,正是因了族中之勢,這個周直當時才能聚衆至二千餘家。

雖是懷疑這個周主簿是周燮之後,這種話卻不好當面問起,荀愔因也就只當沒有想起這回事兒,從車上下來,兩下見禮,問道:“適聞路人說:呂奉先撤圍平輿,已渡澺水?”

周主簿已從侍騎那裡得知了荀愔的身份,一來敬畏荀貞的聲名,二來許仲現駐軍所在的葛陂東雖屬鮦陽,卻正與安城交界,故此他對荀愔執禮甚恭,恭謹地回答說道:“是。”

“他是要回南陽郡,還是要做別的什麼?孫都尉可有檄文發到?貴縣對此可有所知?”

“昨日晚上,縣中剛接到了孫都尉、黃都尉和府君的傳檄,檄中言道:呂布小狡,此番回撤,其意未明,令鄙縣需當嚴守自御,以免遭侵。”

安城北與平輿接壤,兩座縣城相距只有百餘里,呂布已渡澺水,再渡過汝水,行不用太遠,就可達安城城下,所以孫策、黃蓋等傳檄安城縣,令他們嚴守自備。

荀愔點了點頭,又問道:“貴縣可有遣斥候打探?”

“遣了。”

“呂奉先部渡澺之後,是往貴縣來的,還是往陽安方向去的?”

安城在平輿的南邊,陽安在平輿的西南邊。陽安也在汝水南邊,亦與平輿接壤。

“目前尚不能探明。”

“橋蕤、張遼二部可有從呂奉先同撤?”

“沒有。”

荀愔心中想道:“呂奉先獨撤,而橋、張兩部未動?他這是爲了防止伯符與我軍追擊,還是別有意圖?”他對軍事不精通,不能由此猜出呂布的目的,卻隱約覺得有些蹊蹺。

那位姓周的主簿一直拱手彎腰,頭都不敢擡,從上午起,天就陰了下來,風甚寒冷,吹得他袍服捲動,鼻涕橫流。

荀愔看了他眼,沒別的什麼要問的了,便說道:“孫都尉既有傳檄,君與貴縣的縣君便按檄遵辦就是。呂奉先雖小狡且悍,有孫都尉與吾軍在,料他也不敢逞兇貴境,君不必多憂。”

周主簿諾諾。

荀愔問道:“貴縣的縣君呢?”

“鄙縣縣君已於去年告病還鄉,現下縣中的政務皆由在下暫理。”

卻竟是安城縣內已一年多沒有長吏了。

荀愔倒也能理解,李通盤踞在此,相繼與周直、陳郃等攻殺不已,上頭的汝南郡府不能制之,這個縣長吏必是當得不僅無味,而且處處憋屈,確是不如索性掛印自辭。

荀愔此次出使,爲保路上安全,隨行帶了七八個騎士,二三十甲士,此時,這些騎士、甲士環衛周邊,有餓得不行,受着凍出來挖野菜的百姓路過,看見這一幕,除少數膽大的,大多不敢近前,遠遠地避開繞走。荀愔觀望之,不覺嘆了口氣,對周主簿說道:“吾沿途所見,鄉里半空,早就入冬了,天氣越來越冷,百姓卻多衣不蔽體,竟有數日無食者!君今既主縣中政事,當勤職愛民,多方設法,以解民之困苦,否則,一場雪後,怕會餓殍、倒屍不少。”

周主簿心道:“縣中的那點糧,要麼被州府徵去了,要麼被李通搶去了,要麼在豪強大族手裡,借不出來,你們徐州派兵來助孫侯,軍士們的日常食用又是由鄰近的吾等數縣所出,雖知百姓困弊,縣中早被榨得乾淨,我又有什麼辦法?”此人長相雖是醜陋,倒是有愛民之心,雖然如此,縣中實際情況如是,他也是無可奈何,心中這麼想,他口上唯唯答道:“是,是。”

荀愔叫他回縣,上回車中,由從騎、甲士們護衛着,繼續北上。

渡過了汝水,行三十餘里,開始下起了雨夾雪,天愈冷冽,再渡過澺水,荀愔又聽到了一條消息:呂布已南下汝水,他沒有去安城,也沒有去陽安,從陽安、北宜春間穿過,直向郎陵去。

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45 正旦前日17 虛席相問上策何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66 延攬勇士(下)16 亂將至中流擊水46 室暖臨懷春情在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31 唐兒18 未到輕身入京時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37 無禮賠罪46 恩威並施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 上任16 爲君請功56 熔鑄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75 曹純少貴氣吞虎29 盤點籌劃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2 獲名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19 辛璦(上)42 三見遲婢56 買馬(下)3 先表北海刺青州1 雙喜臨門(上)30 將戰3 習射45 天寒遙寄冬衣去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21 賞錢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46 恩威並施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8 第一天(下)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11 朋黨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33 再見遲婢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14 守城初戰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97 出身未捷身先死84 威震陽翟(中)85 威震陽翟(下)57 二月習射(上)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59 奮武意收黃巾用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44 許仲程偃30 朱陽第三7 遍觀諸郡(上)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11 雪夜攻莊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19 圍不赦以威生仁50 祭祀族宴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25 我公恩信結人深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