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府主簿拒降守名

羊秘領數十步騎護從,出營西行,迎羊琮兵。

次日下午,遠見道上塵土飛揚,遙望之,見是一支部隊正在行軍,待稍近,看到這支部隊前邊有泰山應劭的旗幟高揚,知是羊琮督援軍至,羊秘遂駐馬道旁,遣吏過去通報。

不多時,這個軍吏折返回來,面稟羊秘:“‘雖爲兄弟,今各有主,沙場臨敵,不宜相見’。此羊主簿之原話也。”卻是羊秘不肯與羊琮見面。

羊琮自告奮勇而來,怎肯一面不見就回?料羊秘不會傷害他,便領着步騎從者排列在路中,一副羊秘不見他就不給羊秘讓路的架勢。羊秘在軍中聞得前頭來報,說是羊琮把路給擋上了,到底是從兄弟,殺不能殺,不好用強,無可奈何,只得驅馬出來,與羊琮在道上相見。

羊琮下馬行禮,說道:“琮見過吾兄。”

羊秘騎在馬上,也不下來,皺着眉頭說道:“叔圭,我不是叫你那從吏給你說了麼?你我雖爲兄弟,而今各爲其主,正疆場交鋒,怎好私下見面?你怎麼不聽,反更把我的路給攔住了?”

羊琮說道:“正因與吾兄是兄弟,所以琮才斗膽攔道。琮有一言,欲稟與賢兄。”

“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應府君待我恩重,我豈能叛之?你不需多言了。”

“賢兄之忠義,琮向來都知。只是,琮亦有聞,‘識時務者爲俊傑,通機變者爲英豪’。今鎮東將軍乃心王室,有意調停袁本初與公孫伯珪之內鬥,使與徐州共舉兵叩關,以誅滅李傕諸賊,迎天子還洛陽,是故請借泰山之道,以抵平原、甘陵,而應太守世受國恩,不思爲報,竟甘爲本初爪牙,阻鎮東西向,鎮東因不得不興義師來伐,此大義在我徐州也,泰山實理屈。賢兄固是忠義於應太守,可置漢室如何?琮深憂天下識者會說賢兄是在‘助桀爲虐’啊!”

羊秘耐着性子聽他說完,笑了起來,說道:“叔圭!你我兄弟,你就不要拿這些大話欺我了。鎮東緣何興兵來犯,其欲何在,正如卿言,‘天下識者’,無不清楚!又哪裡真是爲了漢室?”

被羊秘“一語道破”荀貞的真意,羊琮亦不尷尬。

他趨前數步,到羊秘馬下,拽着羊秘的繮繩,放低聲音,仰面對他說道:“賢兄!鎮東到底何欲,非你我可以知道。但是有一點,琮卻是知,賢兄應也是知的!”

“卿所言者,爲何?”

“以泰山一郡之地,能敵徐州一州之力麼?以應太守之能,可敵鎮東之英武神明麼?”

羊秘化用羊琮適才的一句話,奉回說道:“此非你我爲臣屬者可以議論的。”

“賢兄!泰山必不得保,應府君博學儒雅,然非亂世明君,吾兄何必屈才事之?以吾兄之高才,憑吾家之族望,吾兄如願附從鎮東,何志不能遂?”

羊秘見羊琮流露真情,他便也實言相對,從馬上下來,撫摸羊琮的胳膊,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叔圭,至卿與吾父輩,吾族已經八世二千石,所以得立世間者,正是因爲你我的父輩、祖輩代代清高守正,於今應府君有厚恩於我,我怎能在他有難的時候棄之而去?我一旦棄去,則天下人恐就會非議我羊氏無後,如此,則吾羊氏八代之令譽恐就會受污矣!我豈不知泰山必將難存?唯一日爲郡朝臣,我便得盡一日之臣道。”

羊琮勸羊秘投降,是爲了羊氏,羊秘不肯投降,同樣也是爲了羊氏。

羊琮聽了羊秘的這番肺腑之言,恍然大悟,明白了羊秘爲何執意不降的原因,他下拜行禮,佩服地說道:“賢兄遠見,琮所不如。”站起身,正了一下冠,振了振沾染到衣服上的灰塵,肅容對羊秘說道,“既如此,琮便不阻賢兄援蓋,自回營中給荀將軍覆命了。”

“你將要怎麼對荀將軍說?”

“‘雖爲兄弟,今各有主,此吾兄之原話也’。我將以此話回稟荀將軍。”

羊秘欣慰地點了點頭。

羊琮告辭,回到坐騎邊兒上,翻身上馬,帶着護從返回蓋縣城外的營中,到得營中,果以“今各有主”云云回覆荀成。荀成聞之,頗爲嘆息,對郭嘉、高堂隆等說道:“伯深,忠義士也!”

羊琮又將羊秘最多一天後就能到達蓋縣境的情況稟報給了荀成。

荀成召陳午、孫觀、吳敦三人來會,給陳午下達軍令:“羊伯深領泰山援兵將至,陳校尉可引本部兵,潛行出營,設阻道上,使不能近蓋縣城。”

陳午接令。

荀成問孫觀、吳敦:“城中可有回書?”

孫觀、吳敦依計行事,於前天晚上暗射箭書給城內,詐言臧霸、昌豨反叛,現正轉攻東海郡,而下的荀成營裡軍心大亂,已經接到了荀貞的檄令,命他們三日內拔營還琅琊,他兩人擔憂回到琅琊後,荀成會把他二人給殺了,所以請降應劭,願爲韋溫內應,共擊荀成。

前晚射的箭書,昨天一天,今天一天,若是今天還收不到城內的回書,那麼此計就算失敗了。

孫觀搖了搖頭,說道:“還沒有。”

荀成沉吟了下,又令人召請王融來。

不多時,王融來到。

王融正當壯年,今年三十七歲,平時的言行舉止,行事作爲,有他的從兄王匡之風,仗義疏財,結納豪傑,亦一尚氣任俠之士。

荀成對他的態度很親和,親自出迎,不叫他行禮,攜手入帳中,並席而坐,笑談片刻,荀成說及正事,說道:“記得曾聞君言,君與韋校尉舊識?”

“融年少時,便與韋校尉相識了。”

“可有把握勸降於他?”

王融面現難色,說道:“實無把握。不瞞將軍,融如有勸降他的把握,又何需等將軍親問?早就主動爲將軍分憂了。韋溫此人,生性頗拗,是個不知變通的,早年他仕縣爲吏,縣中長吏爲仇家所誣,他被嚴刑拷打,卻始終不肯說出半個對長吏不利的字,長吏因此得被釋無罪,而他也由是揚名。以此推斷,便是融親入城招降,他料也定不會從。”

荀成讚道:“又一忠義士!”

既然王融不能招降,也就罷了。卻在這天晚上,荀成幾乎已經放棄計取蓋縣了,只是出於做戲做全套的緣故,仍是令部曲整軍,裝出次日便要拔營撤軍的樣子,二更時分,孫觀、吳敦急匆匆趕來上報:“城中有回書來了!”獻上韋溫的回書,荀成覽罷大喜。

韋溫終是相信了孫觀、吳敦所言,在回書中,與孫觀、吳敦約定:等荀成撤兵的時候,他會帶兵出城追擊,要求孫觀、吳敦在那個時候叛亂響應。

荀成笑對郭嘉說道::“韋溫小狡,此必是於城中高處見我軍真的在收整輜重,有撤退之意,這才相信了孫、吳二君的話。”

郭嘉笑道:“縱是小狡,已入將軍彀中矣。”

第二天,爲使韋溫更加相信,不致臨時變卦,荀成令部曲把營壘燒掉,以示不再有圍城之意,然後才統帶孫觀、吳敦部次第返行。行軍十餘里,斥候來報,韋溫果然領兵追擊。荀成立即命各部停駐,轉向列陣以迎擊。韋溫軍到,遙見荀成部陣列嚴整,他頓時生疑,卻爲時已晚。

荀成提前佈置了孫觀部埋伏在後,這時一併俱起。韋溫軍前有荀成、吳敦迎擊,後有孫觀部掩殺,前後受敵,被兩面夾擊,戰未及半個時辰,即大敗而潰。韋溫被擒,殘部奔北。荀成沒有追殲奔逃的蓋縣殘兵,疾揮兵猛進,復至蓋縣城下。此時的蓋縣城中已經沒有多少守卒,主將韋溫又不在,城中大亂,有兵吏反叛,縛了蓋縣的長吏、縣丞,大開城門,請求投降。

荀成沒有入城,而是遣了孫觀領本部入城受降,王融也跟着孫觀入了城中,協助安撫軍民。

這邊蓋縣方克,那邊陳午傳來軍報:已與羊秘所督之泰山援兵遇上,兩下展開交戰。

荀成笑對羊琮說道:“叔圭,還好汝兄所將之泰山援兵晚來一步,否則,這蓋縣城到底能不能被我軍輕鬆克取,尚未能言也。”喚帳下吏,“帶韋校尉來!”

韋溫被捆得結結實實,由十餘甲士帶來。

擊破韋溫部之後,荀成忙着克取蓋縣,一直沒空見韋溫,此時見到,拿眼看去,見韋溫方面長髯,體量雄壯,一見之下,便即心喜,令人給他解綁,笑道:“久聞校尉大名,今日一見,名下無虛士!”又說道,“聽說校尉與子長是舊友,子長剛去了城裡,等他出來,校尉可與子長敘敘舊誼。”態度很殷勤和藹,卻是因聞王融所說,敬重韋溫忠義,起了招納之意。

韋溫還沒有來得及答話,一人從荀成身後轉出,說道:“嘉有一議,奉與將軍!”

說話之人,正是郭嘉。

荀成納悶心道:“奉孝緣何此時開口,打斷我與韋溫的說話?”

他招降韋溫之意,諸人皆能看出,郭嘉此時出來獻策議,確是有些不合時宜,但在聽了郭嘉所獻之策議爲何之後,荀成即瞭解了他爲何會打斷自己與韋溫的說話。

荀成問道:“中郎有何高議?”

郭嘉說道:“凡克敵之術,威勢爲重。蓋縣小城,猶自守數日,待擊奉高,敢請試問將軍,多久可以下之?”

荀成說道:“這……,不好說。”

郭嘉說道:“嘉所獻之議,明將軍如採納之,奉高或會不戰而下。”

荀成大喜,問道:“是何議也?”

“明將軍可盡斬韋溫、守軍中秩在比千石以上者,及蓋縣的長吏、縣丞諸輩,傳檄泰山諸縣,明告喻之‘圍而後降者不赦’,以震怖其心,則敵城雖堅,不難取也!”

韋溫聞言色變,怒道:“溫爲主將,斬我一人可也!軍中諸吏何其無辜!”

郭嘉瞥了他一眼,沒有搭理他,轉回視線,看着荀成,靜靜等待他的回答。

74 歸來有美迎於城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54 焉知生死麴義勇74 奮武遣以一軍阻26 鄉中四姓65 延攬勇士(上)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51 謀算將戰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22 今有潁陰乳虎(下)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5 再勝22 今有潁陰乳虎(下)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8 西鄉薔夫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72 寧舍濟北取任城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24 河南諸侯荀曹雄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30 將戰45 虎膽奸雄60 鎮東結與糜家婚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98 幸有螟蛉機變才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20 拜徐州用計離亂93 夜夜磨我削葵刀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2 獲名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3 光和七年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44 高家38 範繩39 點將封侯趁少年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52 市義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75 欺上弄假國之賊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59 荀君爲政(上)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54 詐死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5 命令66 延攬勇士(下)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31 名重徐州陳元龍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34 飛蠅逐路廁之臭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9 誅滅沈家(下)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28 孫文臺發豫州兵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57 尺素飛傳相思意1 雙喜臨門(上)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53 只知太守不知君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2 光和六年(下)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8 誅滅沈家(上)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8 府主簿拒降守名3 習射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44 練軍方略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4 賊困屋中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