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每思內戰常齧指

“於今伯珪與車騎爭兵在冀,車騎雖退至魏、趙,精兵猶數萬,糧谷豐實,成敗未可知,往日同學於盧公門下,備與伯珪交厚,每樗蒲時,伯珪勝則趁勇,連負便棄籌,非恆毅士也,倘使遇大挫,備料冀州仍將爲車騎所有,車騎縱失冀,伯珪勢將更盛。備竊以爲明將軍不應值此際但坐觀而已,宜先取泰山,繼以規圖青、兗,乃可抗衡幽、冀。備敢請爲先鋒。”

這是劉備又一次寫給荀貞的請戰書。

“樗蒲”是時下流行於貴族、士人間的一種遊戲,劉備和公孫瓚同學時,兩人交好,時常一起,通過公孫瓚在玩樗蒲時的一些表現,劉備判斷出他並非是一個“折而不撓”的人,因此,劉備認爲冀州仍將還是會被袁紹佔有的,而不管袁紹、公孫瓚孰勝孰敗,兩人既已兵戈相見,那麼就一定會拼個你死我活,也就是說,幽州、冀州早晚都會連爲一體,如此,爲了對抗幽、冀的強橫,他又進一步地提出建議:荀貞應該抓住良機,及時進兵泰山郡,然後攻略青兗。

荀貞看完劉備的這封請戰書,頭一個念頭是:誰把我的戰略計劃泄露出來去了?

穩固和增強在揚州的政治影響,集中軍事上的力量向西、北方向進取,先謀泰山,再圖青兗,這是荀貞剛定下不久的戰略規劃,知道的只有荀攸等寥寥數人,劉備身在合鄉,遠離中樞,對此卻是不知情的。荀貞再一想,荀攸等人俱皆忠誠可靠,悉爲良臣,都知“幾事不密則害成”的道理,誰也不會將此事泄出,更不會巴巴地告訴劉備。荀貞因不覺掩信喟嘆,心道:“英雄所見略同!”不用說,這定是劉備自己琢磨出來的了。

公孫瓚沒有用田豫的獻策,但最終還是去了一封書給孫堅,提出願表吳景爲河內太守,以換取孫堅的出兵相助。

同時,趙岐在未能勸動公孫瓚罷兵的情況下,傳書兗州,召劉岱、張邈、曹操等給袁紹助陣,又給幽州牧劉虞去書,望他能配合袁紹,由後夾擊公孫瓚。相比馬日磾的奉“朝命”拜袁術爲左將軍,趙岐的這幾個舉動卻實是與李傕等的盤算背道相馳,李傕、郭汜等忌憚袁紹,因才思與袁術結盟,而趙岐卻這般的大力相助袁紹,究其本意,正是與李傕等做對,是希望關東諸將能夠再一次地結起盟來,共同西向,以掃平涼州“賊兵”,迎天子還於舊都。

劉岱前已接到袁紹請他遣兵馳援的文書,但以擊兗北黃巾爲藉口,他沒有立即出兵,現又接到趙岐的傳書,經過一番考量,他認爲:幽、冀相爭,正如兩虎相鬥,鬥則兩傷,對他有利,他正可藉此機會把袁紹在兗州的勢力清掃一空,並且他雖是與公孫瓚斷了交,可老實說,對袁紹能否獲勝他仍是信心不足,所以卻還是不願出兵相助,依舊用兗北黃巾未定爲由推脫。

他不肯出兵,曹操不能不出兵了。

曹操、鮑信本來商量,也是想趁着幽、冀之爭的機會爲自己多謀點利益,故而當劉岱討兗北黃巾不利時,鮑信就上書,建言劉岱可撤兵回山陽,改由曹操留守兗北,可劉岱卻不同意。劉岱不同意,曹、鮑兩人希望由此將兗北納入掌中的謀劃就不能實現。

既然是這樣,東郡作爲曹操目前唯一的地盤,袁紹作爲曹操目前最大的靠山,這兩者就仍如以前一樣對曹操是至關重要的了,曹操就必須回援袁紹,否則,袁紹一旦落敗,兗北不能得,東郡如再丟,他就沒有落足之地了。

故而,在接到趙岐的傳書之後,曹操很快就與劉岱分軍,帶着本部以及鮑信部的千餘兵馬,加上山陽太守袁遺等的數千部曲,合兵折回東郡,就在劉備的這又一封請戰文書送到荀貞的案上前,他已經與駐守平原、清河的田楷交鋒數戰,盡獲全勝。

曹操的分兵,帶走了兗州諸郡的不少郡兵,直接導致了兗州各郡目前都較爲空虛,劉岱雖難克兗北黃巾,卻遲遲不肯撤退,又使得兗州州兵的主力俱被牽制在兗北的戰場,老實說,對荀貞而言之,此時確是個進兵兗州、奪取泰山的難得好機會。

只是,機會難得,藉口卻不好找。

泰山郡與徐州無冤無仇,兩邊從無摩擦,泰山太守應劭又是今之高士,逐賊安民,政聲頗佳,博覽多聞,當代名儒,並與荀貞是州里人,應、荀兩家的長輩有過交往,沒有一個好的藉口,無緣無故地發兵去攻,遠的不說,只青兗諸郡國,必將就會引得他們同仇敵愾,甚而言之,還會給揚州刺史陳溫一個把柄,弄不好他就會以此爲號召,團結揚州諸郡共排斥徐州勢力。

荀貞展開劉備的來信,又看了一遍。

看着,他心道:“玄德與公孫伯珪同學,倒是可以遣他以援同學之名,借道泰山西進,應仲遠如拒,便取之,如不拒,便假道滅虢。”想着,又搖了搖頭,心道,“世人皆知玄德爲我部屬,遣他取泰山實與我自取無異,且貽人口實,顯得我不光明磊落。此下策也。”

把劉備的信放在一邊,荀貞思忖多時,瞥見了案上的另一封信,是孫堅寫來的。

公孫瓚以表吳景爲交換,望能得孫堅發兵相助,孫堅拿不定主意,遂來信詢問荀貞。荀貞打算與荀攸、戲志纔等商議一下後再給他回覆。這會兒看見孫堅的來信,荀貞忽然心中一動。

“哈哈,吾有計矣!”荀貞撫案而笑,令堂外吏,“請志才、公達來。”

不多時,戲志才、荀攸來到。

荀貞叫他兩人落座,笑道:“李傕、郭汜諸賊兵亂長安,挾持天子,而關東諸將猶內戰不休,使奸賊得利,令忠臣齧指!每念及此,吾常恨不能安席。我意與文臺共推舉故右車騎將軍朱公爲盟主,勸和幽、冀,以併力西進,討定諸賊,迎天子還舊都。卿二人以爲何如?”

戲志才、荀攸對顧一眼,都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了笑容,兩人離席下拜,道:“將軍此上策也!”

說是“上策”,而不誇荀貞對朝廷的“忠心”,卻乃是因爲荀、戲聽絃歌知雅意,一下就領會到了荀貞所謂“與文臺共推舉故右車騎將軍朱公爲盟主,勸和幽、冀”云云的真實用意。

朱儁現駐兵在中牟,離豫州不遠,荀貞、孫堅,尤其孫堅與朱儁的關係很深,他兩人的家鄉一個吳郡富春、一個會稽上虞,相距不到兩百里,當年征討黃巾,正是因了朱儁的表舉,孫堅才得由下邳丞轉任佐軍司馬,後以軍功遷別部司馬,可以說,孫堅的發跡便是從朱儁征戰始,而荀貞也曾聽命於朱儁帳下,兩人都是朱儁的“故吏”,共推舉朱儁爲盟主,合情合理。

推舉朱儁爲盟主,荀貞當然不是真的爲了迎天子還舊都,只是欲以此爲由頭,給自己一個插手幽、冀的機會,換言之,也就是染指青、兗的藉口。

趙岐不能勸和袁紹、公孫瓚,荀貞就能麼?孫堅、朱儁就能麼?肯定也不能。既然不能,爲了討定涼州羣賊、迎天子還舊都的大局起見,荀貞、孫堅也就只能“無可奈何”地以軍事介入幽、冀的相爭,強迫袁紹、公孫瓚休戰了,也即就只能兵入青兗、或者再加上一個河內了。

除此之外,舉朱儁爲盟主還有另一個好處。

朱儁、皇甫嵩都是名臣宿將,有擊滅黃巾的大功,威望很高,舉他爲盟主,在政治上足以抗衡袁紹,也即可以自立爲一黨了。只是可惜皇甫嵩遠在長安,要不然,舉皇甫嵩爲盟主的話,效果會更好,當然,以皇甫嵩的明哲保身,就算真舉了他爲盟主,他也不一定會同意。

荀貞三人對視而笑。

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92 兵臨西華(中)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5 言而有信荀貞之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65 安之若素使人奇99 月黑雁飛弓馬逐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30 歸家諸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41 虛虛實實78 唯先順勢能造勢45 正旦前日74 花開是爲迎卿來8 清洗潁陰(下)58 孫堅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70 孫曹通脫荀慎行39 點將封侯趁少年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8 守職歲滿乃爲真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25 備寇63 叕兒乃有大志乎50 勵士出征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5 陽城治吏(下)17 偏將軍用計賺蓋20 名士40 荀攸之志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上架感言35 集合6 東漢諸侯王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51 故事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7 推功相讓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89 智勇兼備褚飛燕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69 尋得事由插爪牙70 今才知君是誰人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31 破敵(上)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 飛書問君何所欲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23 豫兗羣豪三人最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4 唯恨之流年悄逝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9 結交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84 威震陽翟(中)8 朱門酒肉路邊骨63 田邊斷案(下)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38 初步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25 郡府迴文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7 第一天(中)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22 文高初見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34 飛蠅逐路廁之臭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36 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