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

卻是:今時當麥熟之際,青州官兵爲爭糧,與境內的黃巾屢屢交鋒,幾無一勝,青州黃巾挾連勝之威,兼因兗州兵受挫於遂鄉,致使兗北黃巾亦聲勢大盛,此兩州之黃巾遂漸有合兵的趨勢,濟南、樂安、齊等郡國的黃巾或向西南入濟北,或南侵泰山,東萊、北海的黃巾則在橫掃郡內之餘,開始有進犯琅琊的跡象,駐兵於琅琊北部的尹禮、潘璋並及黃遷等部已經接連將之擊退好幾次了,——潘璋本是駐兵東安,前不久因北海、東萊黃巾北犯之故,荀成把他調去了東武,與駐兵在諸縣的尹禮組成防線,由改駐在莒的黃遷提供後援,共同抵禦外患。

荀貞當下收到的這一封有關黃巾的軍報,便是潘璋又一次擊退來犯之敵的露布傳捷。

既是因早前陶謙逐走徐州黃巾之功,也是因荀貞主徐後,分遣精銳入屯各郡,積極進剿各地賊寇之力,徐州內部的環境,整體來說比較安穩,可州界,尤其是北部和西北部的州界一帶卻是很不太平,北邊有青州黃巾,西北邊有魯國和兗北黃巾,劉備纔有擊敗魯國黃巾的軍報傳來,緊接着,這就又來了潘璋又一次擊退北海、東萊黃巾的檄書。

荀貞令荀成取來琅琊國的軍用地圖,展開細看。

地圖上,山川河流俱顯,用不同的顏色分別標註了潘璋、尹禮、黃遷等將各自的駐區,並及目前探知的北海、東萊等郡內,黃巾勢力所佔據之範圍區域亦有標註,一眼看去,東萊、北海兩郡內的縣邑、地區幾乎盡被黃巾佔有,只有寥寥數縣尚處在官兵的據守之下。

荀貞又令喚來太史慈。

等太史慈來到,荀貞指着地圖,問他道:“子義,卿前從東萊來徐,單人獨行,是怎麼從這些黃巾中穿過的?”

太史慈看了看地圖,見圖中所標註之北海、東萊各股黃巾的勢力範圍區域毫無錯處,連各股黃巾的渠帥名字都一點兒沒有錯,甚至有一些是連他都不知道的,心中驚訝徐州對北海、東萊眼下形勢的熟悉程度,口中答道:“慈能射,賊雖衆,常不能近身,無能爲也。”頓了頓,又道,“賊多烏合,少義烈之士,慈於道上,前後遇賊約有十七八次,大多以矢斃其首領,然後餘即潰散,偶有不畏死而竟至前者,慈或以刀,或以手戟格殺之。”

太史慈文武雙全,猿臂善射,又善使刀、手戟,遠則射之,近則格殺,沿途所遇十七八股黃巾,無一人爲其敵手,是以履險如夷,雖徒步單行,一路無驚無險,順順當當地到了徐州。

荀貞嘆道:“單步過豺狼,卿真虓虎也!”問道,“卿言能射,可一觀否?”

太史慈自無拒絕之理,諸人遂出堂外,到曠地之上,荀貞叫人樹下標靶,太史慈於百步外引弓射矢,十發十中,不止射中,並且他用的是強弓,力大雄渾,箭矢俱深透入靶中。荀貞問隨從觀看的荀成、辛璦、典韋等將校:“卿等能爲不?”諸人皆搖頭,都做不到這樣。

荀貞注意到太史慈用的抉拾、步叉都很簡樸,聯想到他沒有騎馬,而是步行至徐,知此必是因他家境並非很富之故,已經送給他一匹坐騎了,既知其善射,現下可再送給他一套射箭的裝備,於是令道:“取我常用的抉拾、步叉來。”

很快,侍從們取來了荀貞日常所用的抉拾、步叉。

荀貞親自拿住,送給太史慈,笑道:“寶劍贈烈士。吾平素自詡能射,較之與卿,何止天壤之別!此數物在我手中實是無用,特贈與卿,務以使明珠不致蒙塵!”

“抉拾”是兩件東西,抉者,即扳指,保護手指在拉動弓弦時不受到損傷,拾者,是臂衣,套於左臂上用以在開弓時護臂。“步叉”則是箭囊的時稱,以箭插於其中,故得此名。

太史慈推辭說道:“慈來徐後,未報將軍贍顧家母之恩,無功至今,已受將軍賜馬,何敢再受寶物。”

荀貞笑道:“卿從東萊來,熟知東萊、北海黃巾虛實。近月以來,此二郡黃巾多擾琅琊邊境,我欲屈卿暫爲州武猛從事,給卿兵馬三百,協元龍助守州界,何如?”

太史慈慨然應道:“將軍有令,慈自遵從。”

荀貞大喜,顧對荀成、陳登等人說道:“有子義相助卿等,琅琊安矣!”

荀貞用人固是唯纔是舉,可當牽涉到軍中時,哪怕是在後世特別有名氣的,只要是初到帳下,通常他都不會驟然任以重職,一則,無有軍功則諸將校、以至部曲兵卒都必然不服,縱給以重任也難以發揮其作用,二來,如一下就給以高位,那麼當其立下大的功勞後,可能就難以再有更高的職位給之,無法酬獎其勳,所以,要麼如周泰、蔣欽,他先用之爲幕府舍人,要麼如眼下之太史慈,用之爲州府從事,此皆品秩不高然卻親貴之職,待他們立些軍功,並等到有合適的機會時,就像周泰、蔣欽,再授給軍中職務,再以後,就讓他們憑功升遷了。

“武猛從事”,觀其名即知是個武職,武官用的官印因爲是軍中所用,軍情如火,急於行令,不可慢緩,故此與文官所用之印有一點不同,文官之印多爲鑄成,武官之印則多鑿成,以錘鑿成文,成之甚速,不加修飾,因又名曰“急就章”。陳登郡中有印工,荀彧當即請他召印工至,把“武猛從事”的官印鑿成,又使人取來綬帶,一併由荀貞親手付給太史慈。

接受了這項任命,太史慈即是荀貞的屬吏了,尊長有賜,太史慈不再推辭,接受了荀貞給他的抉拾、步叉。太史慈所用之弓強,荀貞隨行沒有帶這麼強的弓,半個多月後,荀貞回到郯縣,又令人從州府武庫裡邊選揀出了上佳的強弓三柄,叫人快馬送給太史慈。

這是後話,不需多說,只說撥給太史慈的三百兵士皆爲精銳,都是百戰士,太史慈美鬚髯,雄壯勇武,重然諾,有古義士之風,卻是很快就得到了這三百精卒的擁戴。

海曲、琅琊等縣剛經過平定鹽豪之亂的戰事,因而荀貞從贛榆入琅琊境後,沒有向西先去郡治,而是直接北行,行百餘里先到海曲,又百餘里而至琅琊。

海曲、琅琊皆臨海,一路行來,時或登高遠眺,望海天蒼茫,顧首中州烽煙,羣雄爭鬥,而徐州已定,文武濟濟,雄踞東南,稍待時日,但有機會,就將可南征北取,一統的功業也許可以在自己的手中完成,荀貞思之以後,心情激盪,再觀大海,頗有“東臨碣石”之感,遂於琅琊縣手書八字:“東臨琅琊,以觀滄海”。

出琅琊縣,向西北仍是行百餘里,到東武,荀貞召潘璋來見,問以軍情,又向西南行數十里,至諸縣,召尹禮來見,賞賜其功。北行約百里,至姑幕,此縣離北海的郡治劇縣只有一百二三十里,荀貞在這裡寫了一封書信給孔融,遣勇士令給送去,在信中,荀貞寫道:北海黃巾肆暴,公如有急,使一騎來,徐州傾力以助。

從姑幕南下,渡過沭水,先至東莞,又到莒縣,荀貞親給黃遷、太史慈互相介紹,使他兩人相識,離莒西行,過沂水,行東安、陽都兩縣。陽都是諸葛瑾、諸葛亮兄弟的家鄉,荀貞特地去他們家中看了一看。出陽都縣,西南行數十里至臨沂,這裡和泰山郡接壤,陳到在此駐紮。臨沂南下數十里是琅琊之郡治開陽。於開陽縣外的荀成營中,荀貞住了兩天。接着,西南行至繒國,又折返回來,東行再渡過沂水,到即丘。至此,琅琊郡的諸縣悉數行罷。

荀貞傳檄各郡,嘉獎陳登。此次行州,荀貞不但宣揚了威儀,使各地郡縣士民皆知他已得到了朝廷的詔命,被拜爲徐州牧,鎮東將軍,並且借這次機會,他具體瞭解到了各個郡國守相在理政上分別不同的優劣、能力,邯鄲榮治政嚴詭,樂進清廉敬士,王朗施政以寬,陳登氣盛才高,不僅理政一流,因琅琊戰事多之故,在襄軍上尤爲出衆。

從即丘南下,約百里便是郯縣。

未至郯縣,荀貞接到荀諶送來的郡報,劉曄功成,阜陵相已然掛印自辭,蔣幹亦不負使命,與盛憲達成了盟約。到得郯縣,次日又終於接到曹操給他的回信,曹操於信中說:兗北黃巾分路進擊,鮑信部、泰山兵相繼被擊破,泰山兵退回去了泰山,鮑信領殘部與曹操合兵。

青、兗的形勢發展至今,均不容樂觀,而揚州那裡阜陵到手,局面似稍有利荀諶。

荀貞閉門不出,思考了兩天,這一日,傳荀彧、荀攸、戲志纔等人齊來,召開了一次軍議。

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39 班底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19 辛璦(上)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53 送糧44 以退爲進郎陵說40 鐵營12 一檄引得泰山驚26 鄉中四姓18 誅滅沈家(上)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9 誅滅沈家(下)15 出城激戰31 程普諫止回師救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63 叕兒乃有大志乎95 會師城下(中)14 陽城治吏(上)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14 守城初戰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5 玄德仁義愧獨生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36 會師(上)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34 馮家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5 風雪夜刺(下)15 出城激戰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65 安之若素使人奇65 歸來解甲抵足眠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45 渡汝過澺沿途聞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1 動手前夜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95 會師城下(中)27 蘇合湯餅孰爲香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44 練軍方略15 命令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49 登門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6 初夜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28 幾事不密則成害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21 辛璦(下)33 督郵一怒(下)39 開練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5 出城激戰19 辛璦(上)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92 兵臨西華(中)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4 鐵官見聞46 呂布撤圍南渡汝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30 朱陽第三9 高子繡髡髮代首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60 鎮東結與糜家婚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2 國家棟梁傅南容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