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

除荀攸等人外,七個秩俸在比六百石以上的荀氏子弟分別是荀閎、荀班、荀敞、荀導、荀魯、荀濮和荀翕,荀閎、荀濮兩人已婚,沒在姚升拿去給吳郡士人看的荀氏子弟名單中,餘下五人在名單中俱是名列前茅的,而全、沈兩家果然便是從這五人中各選了一個。

荀班、荀翕分被全、沈選中,五人中未婚的還有荀敞、荀導和荀魯。

此三人中,荀魯是荀敞的弟弟,年紀最小,所以在擇取與張昭、陳登兩家結親的人選時,荀貞定了荀敞和荀導兩人。張、陳兩家在徐州的名望比全、沈兩家在吳郡的族望還要高,欲與此兩家結親,必須也只能從荀敞三人中選。

荀貞雖非荀氏的族長,可現今荀氏族中數他權位最貴,荀敞等人又實爲他的屬臣,那麼在有關荀敞等人的婚姻事上就不需要徵詢他們的意見,只要和荀彧、荀攸幾人商定,然後一封信去,告之他們此事就可以了。荀敞等這些荀氏子弟離鄉背井,跟從荀貞征戰,從他們到荀貞軍中的那一刻起,就已皆是如荀貞一樣,“化家爲國”了,作爲族首,荀貞的命運與他們息息相關,兩者的整體利益完全一致,所以面對這幾起政治聯姻,他們中也絕不會有人不願。

他們也沒什麼可不願的。

吳郡的全、沈,徐州的張、陳,都是各自本地的望族,荀敞等人離家千餘里,除一些族人外,故舊親朋多不在,勢單力孤,而一旦與此諸姓分別結爲婚姻後,便是各多了一個強大的妻族,對他們自己本身也是很有好處的。至於說萬一娶的妻貌如無鹽怎麼辦?這一點根本不在考慮內。所謂娶妻以賢,納妾以色,多納幾個小妻洗眼便是,此乃自古以來就有之的解決辦法。

具體到這四起婚姻的操辦上,只請華歆、張紘當媒妁是不夠的,整個婚姻的過程繁瑣,特別納徵的話,又該準備些什麼聘禮,這些都需要有人專門主理,而且此人還得是荀氏本族人,現下在徐的諸荀之中,荀悅年紀最長,德望也是最高,由他主理最爲適當。

荀貞就將此任委託給了他。

時人嫁娶尚財貨,豪貴人家娶妻,花費多者達數百萬錢,吳地的風氣乃至比關東更加侈靡,從姚升就可以看出,一天換三套衣服,荀貞的兩府臣屬那麼多,如姚升這般的一個也無,所以,在請來荀悅,把主理的重任委給他後,荀貞交代說道:“兵亂已久,民窮州匱,軍政諸事需錢甚多,理當節約,然吳人好奢,亦不可使彼笑我荀家太儉。”

荀悅不以爲然,但也沒反對荀貞的話,說道:“吾弟放心,我必依禮行之。”

荀貞一聽他這話就知道他不同意奢侈。

荀貞也不願意鋪張,若如那豪貴人家娶妻也似,娶一妻花費數百萬,爲子弟分娶四妻豈不就得花費一兩千萬,甚而兩三千萬?把這些錢用在軍政上,不知可多墾多少良田,又能多養多少精卒!只是雖然不願,爲不被吳人輕視,也不能太過儉約。他略作沉吟,給荀悅定了一個數目,說道:“我讓幼清給兄撥四百萬錢,供娶此四家女,差可足矣。”

幼清,便是荀熙,剛跟着荀悅來到徐州的諸荀之一,因善算術,荀貞用他爲幕府少府掾,管自己的私錢。此前私錢這一塊兒也是由陳羣管的,現下算是給陳羣減少了點不必要的工作量。

荀貞的私錢是有不少的。

早年他擊黃巾、破趙、魏羣寇,繳獲衆多,養兵以外,尚有甚多存留,現今有了幕府,雖然戰場上的繳獲不再歸私,而是轉給了幕府的金曹、倉曹等,但身爲一州之長、一軍之主,卻也不能沒有自用之錢,以供後宅使用、私人賞賜以及與饋贈友人等用,軍用不足時,也可由此中取補,故此,荀貞把軍市這一塊兒的稅錢收入撥由少府存納,日入雖不多,可荀貞日用簡樸,積少成多,一月下來也有不少。

這回給四個族人娶妻是政治聯姻,非爲公務,乃是家事,所以錢不能由兩府的公帑出,得用荀貞的私錢。

一下拿出四百萬,荀貞亦覺肉疼。

倒不是可惜這點錢,他又非愚吝之人,深知錢被人造出來就是讓人用的道理,只是覺得這四百萬錢可以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拿用給族中子弟婚姻迎娶未免有些浪費,但要想進一步穩固在徐州的政治根基,要想來日有機會染指江東時能多點助力,這些花費又是必不可少的,就只當是前期的投資了,希望日後可以得到遠比這點錢要多的回報。

應下了主理四荀婚事的任務之後,荀悅沒有立刻就走,他說道:“昨日我拜謁陶公,見他鬱鬱寡歡,聽他說他已數次請歸鄉里,而皆未被吾弟允,不知是因何故?”

“他的病好了?”

“他有病麼?”

“吾兄當是不知,我初到郯時,他託以患病,不與我見,因是之故,他數次請歸,我都沒允,不爲別的,只是擔憂他如病體未愈,郯縣離丹陽說遠不遠,近亦不近,萬一路上他病情加重,豈不是我之過也?”

“原來如此!昨日我見他精神雖不濟,然身體似無病恙,想來應是好了。”

“既是好了,他想歸鄉,就請他回吧。”

“好,好,我現在就去轉告他。”

陶謙治徐州時雖然親小人、遠君子,但他早年也是頗得人譽的,先後跟從皇甫嵩、張溫討伐北宮伯玉、韓遂、邊章,以剛壯知名,再加上荀悅是厚道君子,不會像一些人那樣世態炎涼,既入郯縣,便不可能對“故徐州刺史”視若無存,所以昨日他去拜謁了陶謙,聽陶謙說數次請歸而荀貞不允,憐他年老勢衰,因便於今日問荀貞不放他回鄉的緣故,實是在爲陶謙說情。

荀貞送走了荀悅,回到堂上坐下,心道:“公孫瓚這一覬覦冀州,短則年內,長則兩三年,周昂是都不能南下與文臺爭豫了,這麼個情況下,確也沒必要再留陶恭祖在郯了,他既想回鄉,便讓他回吧。好歹他曾是徐州刺史,我表他安東將軍,他又沒應,現下他要歸鄉,我不能沒點表示。”想到這裡,他吩咐堂外的小吏,說道,“叫州府多備些財貨,送與陶公。再給州府的吏員們說:陶公將要歸鄉,有想送陶公者,州府給休假一日。”

堂外小吏應諾,自去傳令。

荀貞所以留陶謙不讓他歸鄉者,卻非是因給荀悅道的那個理由,而實是因此前聞周昂被袁紹表爲豫州刺史,擔憂如果周昂爭豫,丹陽太守周昕或會提兵北上相助,所以纔沒有放陶謙走。

陶謙是丹陽人,如放他歸家,那邊周昕起兵,他或有可能會參與進去,他畢竟是朝廷正任的徐州刺史,在徐州這麼幾年,儘管不爲多數的士族擁戴,可受過他恩的故吏也還是有的,說不定一聽說他在周昕軍中,其中就會有起來響應的,未免會是個麻煩。

因而,荀貞才留他在郯至今。

現下公孫瓚將要與袁紹爭奪冀州,周昂短中期內是都沒可能南攻豫州了,如此一來,也就無需再擔憂周昕北上,那麼,陶謙想走,就可以放他回去了。

荀悅去到陶謙住所,進見告之,把荀貞同意他返鄉的事說了一遍。

陶謙握住荀悅的話,感激地說道:“君厚道長者,若非君肯爲我進言,我這個敗軍之將,怕是連家都回不了啊!”千恩萬謝。

送走了荀悅,陶謙的兩個兒子陶商、陶應從堂後轉出。

陶商說道:“阿翁,咱們這就回鄉?”

“是啊,好不容易得了荀貞之的應允,還不趕緊就走?省得他反悔。”

“父親,昨日昌豨、尹禮他們又遣了人來,問候父親起居。”

“我不是說過了麼?再有昌豨他們的使來,我不見,也不許你們見!”

“父親,商知父怒泰山兵首尾兩端,當時坐視不戰,但現在昌豨他們已經後悔了,我聽他們那使者話風,似有求肯父親答允……。”

陶謙打斷了陶商的話,問道:“讓我答允什麼?”

“……,他們請再奉父親爲主。”

“你要想當這個‘主’,你當去!不要扯上我。”

“父親,荀賊入郯以來,不但逼壓泰山諸營,而且威凌彭城,前些時逼迫彭城送了二十萬石糧到州府,薛禮雖不敢言,必然含恨;現荀賊倒行逆施,欲行榷鹽,任糜逆爲什麼司鹽都尉,遣之去沿海收購鹽坊,鹽坊可是鹽豪們的立家之本啊,這幫鹽豪一個個藏匿王命,奴客衆多,手裡有錢,又有甲械,有的還和海賊有勾結,怎肯輕易交出?我看他們早晚是要起來鬧的。

“除了薛禮、鹽豪,邯鄲榮在東海治民苛酷,殺孝子、欺強宗,我聽人說,東海各縣的豪強都是怨聲載道,稍微有點火星就能把他們全點起來!昌豨他們的那使者說得有道理:只要鹽豪一起來鬧,彭城與泰山諸營同時起兵,再加上東海、下邳的豪強蜂擁響應,父親掌徐州數年,州吏、郡縣吏受父親恩惠者甚多,到得那時,想來他們定也會臨陣倒戈,獻城相迎!

“父親,不是沒有殺掉荀賊,奪回徐州的可能啊!”

陶謙問陶應:“你怎麼想?”

陶應答道:“應意與商同。”

“你們給我納一房小妻吧。”

陶商、陶應愕然。

陶商問道:“父親緣何忽想納小妻?”

“我不想我陶家絕了後!”說完這句話,陶謙拂袖而去。

陶商、陶應面面相覷。

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33 督郵一怒(下)26 祖宗德澤在遺黎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49 選編死士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26 招人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9 誅滅沈家(下)29 樂進歸來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9 結交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26 威震郡北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91 兵臨西華(上)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34 一怒之威39 開練11 陳琳表令諸荀怒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10 洛陽圖窮將匕見99 月黑雁飛弓馬逐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71 初見一龍(上)44 而今本爲多事秋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4 守城初戰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6 爲君請功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61 仲業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5 命令60 荀君爲政(下)95 冀州北望氣如何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40 荀攸之志2 佳婦何人陳家女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2 安南借重荀與張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32 督郵一怒(中)47 辨旗察鼓35 鄉吏殘民1 張長詈罵府門外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7 清洗潁陰(上)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 虎士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39 點將封侯趁少年61 仲業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75 許縣陳氏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69 尋得事由插爪牙76 演武薦賢(上)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23 大獲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