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

任用文直等六人爲部郡國從事,以文直總攬,徐宣等人各監一郡;又填補州府吏員中的缺額,除少數職位外,餘所缺者皆以合適的人選充任。這是荀貞入州府後辦的第二件和第三件事。

文直等人有的尚在廣陵,陳應則在淮浦。

等他們奉檄皆至,荀貞給他們統一送行,與文直一起親把他們送到城門外,對他們說道:“範孟博爲清詔使,案察冀州,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今諸君巡州部,望以此自勵。”

範孟博即範滂,黨人的“八顧”之一,奉命案察冀州,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贓污的,皆望風皆印綬去。戲志才用朱穆的故事來比擬荀貞當下,荀貞則用範滂的事蹟來勉勵徐宣等人。

徐宣等人皆道:“諾!”

送走了徐宣等人,荀貞自與文直等迴轉州府。

回到州府,荀貞又勉勵文直了幾句,叫他且歸己曹,熟悉一下將要負責的工作。

把州府的事情處理得暫時告一段落,荀貞又把主要的精力投入了軍務之中。

首先,軍資這一塊兒。

陶謙這幾年在徐州搜刮頗狠,諸如糧、布之物,皆不缺,足可供應萬人三年之需。

兵器、甲衣、軍械諸物亦不少,堆滿了州府的武庫,粗略計算,用之裝備個萬餘人不在話下,只是荀貞現在不但沒有擴軍的打算,而且在接收了大量的下邳、徐州和丹陽兵俘虜後,他反有裁軍之念,所以這些兵甲、軍械一時間卻是用不上的,只是令武庫令妥善保管,常常檢驗。

其次,便是俘虜這一塊兒。

下邳兵、徐州兵、丹陽兵等等各類降卒加在一起,總計三萬多人。經過下邳、東海的歷戰,除去戰死和重傷導致殘疾的,荀貞的本部部曲現還有近兩萬之衆。也就是說,加上降卒,現有五萬多兵士需荀貞去養,這個數額太大了,荀貞需要進行精簡,留其勇者,汰其老弱。

荀貞令許仲、荀成總負其責,經過這麼些天的緊張甄選,精簡的工作已經到了尾聲。按照荀貞的意圖,降卒最多隻留用一半,即一萬五千人左右,餘下的悉數交給江禽,轉爲屯田部隊。

在許仲和荀成選、汰降卒的期間,此戰中諸將所立下的功勞被統計了出來。

經過和戲志才、荀攸、荀彧等人的多次商議,荀貞確定下來了封賞的名單和封賞的內容。

等到許仲、荀成把降卒精簡完畢,荀貞召集各營別部司馬以上的將校軍吏,齊聚於鎮東將軍府內,——此府卻是由戲志才、荀攸在郯縣城中選取的一座現成宅院,稍作改動佈置,便將之投入使用。荀貞已有州府居住,卻又爲何要再設一個鎮東將軍府?這可不是因爲荀貞找個由頭,給自己“置辦宅院”,而是因爲他需要有一個地方用來給鎮東將軍的幕府吏員辦公。

荀成、許仲、徐榮以下,別部司馬以上的諸校尉、軍吏畢至,皆披甲,按照軍階高低,分成了十幾排,乃至把寬敞的將軍府正堂都快佔滿了。

人雖多,儘管皆虎狼士,在戰場上無不陷陣衝鋒,使敵膽寒,可此時此刻,卻鴉雀無聲。

若是閉上眼,甚至感覺不到堂上有人。

負責維持紀律的明威校尉夏侯蘭立在諸將校軍吏之側,卻是毫無用武之地。

能讓這麼多橫行軍陣的猛將們如此老實的,當然只有一人,那便是荀貞了。

荀貞高坐堂上,環顧諸將、校尉和別部司馬們,說道:“下邳、東海歷戰,君等多有功,功則當酬。令:渡淮水、取下邳、拔襄賁,護軍功也;下曲陽、克厚丘、以攻郯縣,撫軍功也。吾已上表朝中,舉二將軍爲偏將軍。曲陽、厚丘之得,徐將軍功高,宜爲裨將軍。”

偏將軍、裨將軍是最低一級的將軍名號,比中郎將高。

說完對許仲、荀成、徐榮的封賞,荀貞接着說道:“志才機深智遠,公達謀略周備,無二君之運籌,或難決勝於千里。今表志才監軍中郎將,公達參軍中郎將。”

戲志才本是監軍校尉,荀攸本是參軍校尉,現兩人的軍職名號雖未變,但都升了一級。

荀貞繼續說道:“臧君北拒黃巾,南迎義兵,安民盡忠,應加褒獎;中軍陷下相,取下邳,武勇有謀;雍奴以別部渡淮,又攻曹豹,奮強突固;騎軍馳騁千里,克強逐北,無堅不摧。今表藏君護軍中郎將,中軍撫軍中郎將,雍奴蕩寇中郎將,騎軍鷹揚中郎將。”

臧霸被表爲中郎將是諸人早有預料的,“護軍中郎將”,此前是許仲的軍職名號,荀貞現在給了他,顯是一種對他的籠絡。趙雲被表爲撫軍中郎將,接任的是荀成此前的軍職名號,可見荀貞對他的信愛。至於劉備,本身有功勞,關羽渡淮克徐,這一份功勞又算在他身上了一部分,故而亦得一中郎將職。辛璦於此戰中雖然沒有太高的戰功,但不是他的過錯,此番數戰,多是攻城,本就非騎兵之所長,他作爲騎兵的最高長官,在步軍多人升遷中郎將的情況下,若還僅僅只是個校尉,肯定不合適,所以荀貞也拔擢他作了一箇中郎將。

拔擢了臧霸等四人爲中郎將,荀貞又任命了兩個中郎將:“軍法既明,臨陣乃勇,自掌軍法,纖毫無錯,是以上下同心,攻無不克,此明威之功也;糧者,軍民之膽,無豐產屯田之力,便無三軍陷陣之功。此二君當以表彰,各爲中郎將。”

明威校尉夏侯蘭,豐產便是豐產校尉江禽,兩人分別因爲執掌軍法嚴明和屯田之功,也各得了一箇中郎將職。

荀貞是主將,不必親自把對諸將校的封賞內容全部頒發,說一下拔擢爲中郎將以上諸人的封賞內容就足夠了,餘下的封賞內容則由宣康宣讀。

除此三將軍、七中郎將,荀貞又擢任了十一個校尉,分爲十個武職校尉和一個文職校尉。

獲遷武職校尉的十人是:張飛,得任厲鋒校尉;關羽,得任橫野校尉;潘璋,得任先登校尉;文聘,得任折衝校尉;闕宣,得任昭德校尉;此外,是孫觀、昌豨、吳敦、尹禮、孫康五人。

獲任文職校尉的是荀諶,得任輔正校尉。

又改了六個校尉的名號,分別是:把劉鄧“討賊校尉”的名號換遷成了“冠軍校尉”,把陳褒“建威校尉”的名號換遷成了“中軍校尉”,把陳午“平虜校尉”的名號換遷成了“左軍校尉”;把江鵠“建功校尉”的名號換遷成了“前軍校尉”;把高素“潁川右軍校尉”的名號換遷成了“後軍校尉”;以及把臧洪“左軍校尉”的名號改換成了“忠正校尉”。

此六個改名號的校尉,除了臧洪是從武職轉爲文職,餘下的劉鄧五人卻是荀貞給自己部隊裡邊的校尉號定下了一個尊卑次序,即此次改動的:以冠軍爲最上,以中軍、右左前後次之,再次的便是“雜號校尉”了。

校尉之下,荀貞又擢任了四個都尉。

分別是以甘寧爲彭城都尉,以黃遷爲琅琊北部都尉,以何儀爲下邳都尉,以凌操爲東海都尉。

甘寧等四人在戰前都是別部司馬,於此次戰中各有功,遂得升遷都尉職。徐州五個郡國,荀貞只任了四個都尉,單單沒有任命廣陵都尉,他的意思很明顯,除下邳、東海乃是新得,需設都尉以負責郡中治安外,他就是要藉機把彭城、琅琊兩個郡國的治安權也收回到州府手上。

都尉以下,是假校尉、軍司馬的拔擢任用,分有蘇則、高甲、高丙等被擢爲了假尉,陳即、姚頒、蘇正、史巨先等被擢爲了軍司馬。

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68 鳳集西鄉(下)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5 尋賢不遇(上)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8 西鄉薔夫20 拜徐州用計離亂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6 生子當如孫伯符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4 將近臨湘桃花盛7 置彀在此請君入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13 倏忽如白駒過隙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91 忽然聞得故人到16 五日九戰(上)12 馳援36 天下之中洛之陽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82 擒賊先擒王(下)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6 東漢諸侯王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46 恩威並施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7 計劃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5 冀董幽田兩名俊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21 上任西鄉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21 徐羊各獻破敵策62 其猶穿窬之盜也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13 黃巾圍城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56 行若純儒實懷詭2 賭錢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5 大計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4 太守驪馬從白駒6 本初何如伯珪強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60 荀君爲政(下)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10 邊文禮攘臂不齒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9 督郵在此(上)49 聖如仲尼也好名17 虛席相問上策何47 武貴立功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31 名重徐州陳元龍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8 士族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