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那湖水中的水賊,雖被闕宣稱之爲“豪傑”,許仲似也對之默認,便是關羽,在口頭上亦以“豪傑”相呼,可衆人皆心知肚明,彼等之輩又哪裡稱得上“豪傑”二字了?分明就是一羣賊寇。故而,爲大局起見,關羽嘴上雖是稱他們爲豪傑,心中對他們的行事卻是不以爲然的。

只是,心中雖對之不以爲然,話到嘴邊,卻還是以“豪傑”、“壯士”相稱。

關羽見闕宣的那個門客帶着這三人來到近前,遂乃說道:“君等必就是闕司馬所說的湖中壯士了?”

那三人雖是水上行兇討生,手底下已不知各有人命,此時面對關羽,態度倒很恭謹,盡皆行禮,其中一個年歲較長的人回答說道:“關司馬在上,小人等確便是在水面上討些生計,‘壯士’二字萬不敢當。”

這人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的。

卻也難怪,淮水北岸、下邳境內的這片湖羣浩渺雄闊,超過百萬畝計,期間的水賊盜寇何止數千之多,如今世道雖然紛亂,可這些水賊盜寇隱伏各個湖中,以劫掠爲生,逍遙自在,而笮融又一意崇佛,毫無討伐他們之意,較之尋常百姓,這些人的日子過得實在不錯,也正因此,這次荀貞擊下邳,願意冒着戰敗覆滅的危險,出來相助荀貞、攻取徐縣的只有他們這七八百人而已,要非他們是有些自知、有些遠見,料來斷然是不會這麼做的。

聽得此人稱自己爲“關司馬”,關羽心知這定是闕宣的那個門客已把自己的身份告之了這幫水賊。一來關羽本是驕傲之人,二來也是見此人回答尚算恭謹,於是關羽便沒有起立威之意,只是點了點頭,說道:“聞爾等願助我軍攻徐,此事可真?”

“建威將軍神威,小人等豈敢有虛言妄語!”

“好,既然如此,此次攻徐縣,二等可奮力勇戰,但凡有功,吾必不沒之。”

“諾!”

見此人雖口中應諾,而狀若吞吐,似是還有話想說,關羽便說道:“爾有何話想說,儘管說來,不必吞吐!”

“是。司馬公在上,建威將軍固威名滿天下,廣陵軍亦以勇武爲四海聞,可是……。”

“可是如何?”

“小人聽說陶曼說司馬公此次渡淮北來,只帶了二百餘軍士。司馬公可能有所不知,徐縣雖非徐州的一等大縣,卻也是城高壁堅,而今的縣中守將亦是笮融麾下的有名上將,素以勇猛知名郡中,只以司馬公所帶的二百餘軍士,小人恐……,恐不好打下徐縣城。”

陶曼,便正是闕宣那個門客的名字。

關羽撫須睥睨,顧視拜倒在地的這三個水賊頭領,說道:“小小一個徐縣守將,也敢稱勇猛知名?爾等無需憂慮,且只管隨我擊之,取城如反掌間!”

這三個水賊頭領俱不敢再多說,唯唯諾諾,口中應是。

依照定好的計劃,關羽渡淮之後,首先是和水賊匯合,然後是去闕宣在徐縣縣外的莊中,再與闕宣佈置在莊中的人手匯合,幾路人馬合成,再底下就是攻打徐縣城了。

關羽望了望天色,離天亮已快不遠,他沉吟稍頃,問陶曼道:“我聽闕司馬說他的莊塢便在這片湖面的對岸,離湖不遠,可是麼?”

陶曼答道:“正是。”

“由此渡湖,再到闕司馬的莊塢,具體需要多長時間?”

陶曼默算了片刻,答道:“此處湖面不寬,只有十餘里長短,渡過湖後,再去我家主人的莊塢,算上上船、下船、隱藏船隻的時間,頂多一個多時辰。”

下邳境內、淮水北岸的這片整個的湖羣,最寬處從北到南近百里,從東到西的總長度亦有百里之長,“十餘里”的長度確然不寬。

闕宣也給關羽說過,說渡湖、然後再到他的莊塢,快一點的話,只需一個來時辰。

關羽儘管是個驕傲的人,可驕傲不代表輕忽,況且他跟從荀貞征戰多年,亦受到荀貞遇戰謹慎的影響,故而有再次向陶曼確證渡湖及至闕宣莊塢需要多長時間的這一舉動,

這時聽陶曼所言與闕宣所言不差,關羽乃於心中想道:“眼下天尚未亮,渡過湖後,最多也就是天矇矇亮,正可藉機先入闕宣的莊中隱蔽。聞闕宣說,從他的莊塢往北沿道行約十餘里,就是徐縣城,到闕宣莊中後,稍作休整,待闕宣莊中的人進入徐縣後我即可奪城了。”

下邳境內、淮水北岸的這片湖羣絕大多數的湖面區域都是在徐縣的東邊,同時,也有一部分從東邊的主湖區向西邊延伸過來,復又向北延展,卻正好是把徐縣包在了其中。

關羽等人現下所在的位置便是處於湖區向西延伸的地方。

所以,也就是說,渡過他們面前的這片湖後,先是可到闕宣的莊塢,繼而便是徐縣城。

至於會不會在去闕宣莊塢的路上碰見行人,這並不是個問題。

徐州遭過大規模的黃巾,至今元氣未復,笮融又崇佛,搞得民不聊生,不少人離家背井,逃離去了外地,下邳如今的人口驟減,現下又是寒冬,非農忙之時,想來天方亮時應是少有行人,正好可以隱蔽行跡,——如真是在去闕宣莊塢的路上碰上了行人也不打緊,抓了就是。

想及此處,關羽因便說道:“既是闕司馬的莊塢離對岸不遠,吾等現便渡湖吧。”

那三個水賊頭領和陶曼在前頭引路,關羽帶着軍士隨在其後,二百餘人到了湖邊,近處看去,纔看到在湖邊的蘆葦叢遮掩處外,已經停靠了十幾只船艇。

這些船艇正是水賊們爲關羽所帶的軍士渡湖而準備下的。

關羽即帶人登船,泛舟行水。

此時夜色已薄,視野可以稍遠,遠望之,湖面開闊,四下都是一眼望不到盡頭,回頭看時,岸邊蘆葦搖曳,向前觀之,滿天的星月之光倒映在湖面之上,影跡點點,木漿划動,帶起水聲悅耳,雖然此行是去奔襲攻城,儘管所從皆是虎狼甲士,眼前之景,卻令關羽心曠神怡。

關羽立於船頭,迎風按劍,喟然嘆道:“此真好水也!”

他久居北地,見者多山,今入此湖,也是難免生興。

只是此回攻徐縣,不但是孤軍輕進、深入敵腹,而且更是以少擊堅,激戰在即,他竟還能如此愜意享受,自如至斯,卻頓讓同船的陶曼和那三個水賊頭領不由爲之心折。

適才與關羽對話的那個水賊頭領心道:“方纔他說取徐縣如反掌,我雖不敢反駁,卻也不敢全然信之,現觀他眼下的這番姿態,確非常人能爲。……只是,攻徐實不易,以他這點兵馬,縱再加上我等部衆,再加上闕宣的人手,到底能否攻下?”他卻還是對能否攻下徐縣有疑慮。

51 謀算將戰77 布植黨羽養虎豹53 不顧母弟朱靈忠22 今有潁陰乳虎(下)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6 何爲乳虎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0 今才知君是誰人68 三軍悄然各入屯62 太守行春(下)69 英雄志氣袁本初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41 虛虛實實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21 徐羊各獻破敵策71 初見一龍(上)21 徐羊各獻破敵策34 馮家3 陽翟侯扣使不遣1 虎士95 會師城下(中)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22 旋舞8 程嘉獻策難吳輯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21 賞錢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61 曹刺史安定濟北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37 起行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58 孫堅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70 劉玄德率部西攻16 五日九戰(上)66 延攬勇士(下)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31 督郵一怒(上)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41 謀重有利爲臣職25 孟德智略真天授上架感言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47 辨旗察鼓96 會師城下(下)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33 破敵(下)30 臨大事從容不迫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31 程普諫止回師救42 鮑信燭下勸離洛20 牽掛者何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5 我公恩信結人深3 先表北海刺青州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23 豫兗羣豪三人最47 將軍何嘗真無情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44 練軍方略1 飛書問君何所欲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3 陽翟侯扣使不遣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84 威震陽翟(中)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 大計35 褒貶由人67 鮮卑復又寇幽並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25 備寇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42 鮑信燭下勸離洛62 賜字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