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

薛禮說道:“荀公愛民,讓人敬佩,只是鄙郡兵少民寡,恐難與荀公共舉此事。”

聽得他這麼說,劉備、郭嘉對視了一眼,兩人與關羽起身,行禮告辭。

這出乎了薛禮的意料,沒想到劉備、郭嘉這麼幹脆?

薛禮下意識地看向倉由。

倉由也很驚訝,見劉備三人已經行過了禮,看着是真要轉身就走,急忙倉促離席,說道:“君等遠道而來,道路寒苦,當在鄙郡休息兩日方是,何必着急就走?”

劉備神態忠厚,言辭客氣地說道:“我等不是回廣陵。”

“那是?”

“我家府君還給了我等另一項任務,需我等儘快完成。”

“是何任務?”

“我等臨行前,我家府君交代:彭城薛公惜民重義,或不會願興兵戈,如果被薛公拒,可入沛郡,向孫將軍借兵。”

倉由怔了一怔,說道:“向孫將軍借兵?”

“正是。”

劉備頓了一頓,衝着堂上呆坐的薛禮又行了個禮,笑道:“待到那時,少不了還要再請薛公幫忙。”

“請我幫忙?”

“夾而擊之,兵法之道。來日取下邳,我家府君由南而發,孫將軍則必會由北而下,由北而下,自就少不了要嚮明公借道。”

薛禮心中咯噔一跳,頭個想到的便是“假道滅虢”的故事,心道:“借道?借道!”臉上不能再保持端嚴的神色,眼中透出了駭然和驚懼,眼見劉備、郭嘉都是嘴角帶笑的模樣,心中又不由想道,“莫非剛纔他倆請我出兵相助荀貞,只是在爲孫堅找假道我彭城的藉口?”

他追悔不已,後悔不迭,只悔剛纔沒用答應劉備、郭嘉的請求,可自矜身份,不願因此露怯,卻又不好立刻改口,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倉由。

倉由也是心中驚駭,孫堅兵精將勇,如由他率兵入境,這彭城的主人不必多說,肯定是要換一個人來當了。

他忙堆出笑容,擋住劉備等人的路,不讓他們走,說道:“君等稍駐,且莫急走。荀公興兵,上順朝廷,下應百姓,此大義之舉也,正如玄德兄適才所言,我家府君也是一個愛民重義的人,對此事,斷然不會袖手旁觀,只是,至於該到底如何襄助荀公,我等不妨再細細商議。”

劉備、郭嘉再次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笑意。

“要求薛禮列兵郡界,以牽制陶謙部分兵力”之事,也就是他們此次出使的目的,已經成了。

確如劉備、郭嘉所料,在接下來的會談中,薛禮痛痛快快地答應了荀貞的要求。

郭嘉趁機又提出了兩個附加的要求,一個是買糧,一個是買鐵,上頭有“孫堅借道”壓着,薛禮這回沒有再有半點推脫,一點折扣沒有打的,完全答應了郭嘉的所請,不但答應所請,還因荀貞興兵是“順天應民”之舉,而主動提出願意給荀貞一個低價。

當晚,劉備、郭嘉、關羽等在彭城郡府住了一夜。

次日,諸人辭行,薛禮親將之送出府門,倉由則把他們送出了縣門。

離開了彭城縣,郭嘉勒馬暫停,回顧縣城,對劉備說道:“薛彭城眼高手低、膽薄志遠,今迫於威懾,雖答應了君侯的要求,可這個‘答應’,實在是不很可靠啊。”

“他既已應下,豈還有反悔之理?”

“我是擔憂陶恭祖啊。”

“奉孝的意思是?”

“不錯,我正是憂陶恭祖會遣人來拉攏薛彭城。”

陶謙和薛禮雖然不對付,但就目下的形勢而言之,陶謙和薛禮之間的矛盾已不是他們彼此間的“主要矛盾”,他們兩人各自現在所要面對的“主要矛盾”,都已經變換成了荀貞。

荀貞如得下邳、徐州,陶謙將無立身之地。

而就不要說得徐州,荀貞只要得到下邳,他的兵馬就隨時可扣彭城之門,對薛禮來說,這便是陶謙之外,又多了一個威脅。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陶謙是極有可能遣使來見薛禮,與薛禮定盟的,而從薛禮一貫來的表現看,他還真是十有八/九就會答應陶謙的盟約。

一旦薛禮答應下陶謙,希望他牽制陶謙部分兵力的這個目標,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達成了。

劉備說道:“此事確有可能,那以奉孝高見,該如何應對纔好?”

“這一點,你我能看出來,君侯又豈會看不出?君侯所以仍舊還是遣我等來見薛禮,所爲者,不過‘上下兩求’罷了。”

“‘上下兩求’?”

“如薛禮果肯誠心相助,列兵郡界,自是最好不過,此爲‘上求’;薛禮如不肯相助,改與陶謙爲盟,而有你我來這一趟,嚇他一嚇,料他定然也不敢直接出兵相助陶謙,此爲‘下求’。”

“若非奉孝說明,我是怎麼也領會不了君侯的這兩重目的。能人高士,果非愚者可及。”

郭嘉一笑,說道:“校尉寬厚誠義,能得人死力,人傑是也,何需過謙至斯!”

劉備、郭嘉、關羽等順利完成使命,自歸東陽。

回到東陽,兩人上書荀貞,把見薛禮的詳細經過,以及薛禮願低價賣糧、賣鐵,並及在下邳沿途的所見都一一寫得清楚,隨之,遣人快馬送去郡府,面呈給了荀貞。

這時,已是初平二年,過了正旦數日了。

……

這個新年的正旦,陶謙過得很不痛快。

大早上的,他獨坐在書房中,說是看書,其實完全看不進去。

不痛快的原因有好幾個。

總的來說,可分爲兩塊,一塊兒是私事,一塊兒是公事。

私事這方面主要是兩件事。

一個是他的兩個兒子還是那麼不靠譜,不能委以重任。眼看着每過一年,陶謙就老一歲,歲月相催,而徐州這麼大的一塊基業,卻竟似是後繼無人。

一個是他後宅兩個得寵的妾侍爭風吃醋,不管陶謙見到兩人中的誰,這人都必會說另一個的壞話,讓陶謙想在溫柔鄉里避開一點現實的無奈也是不能。

公事這方面主要也是兩件事。

一個是正旦這天,來謁見他,或給他送禮恭賀新年的人比往年少了一些。

一個是他召臧霸來見,臧霸來雖是來了,可一見面就是要兵要糧。

私事也好,公事也罷,陶謙其實自己也知,之所以他會覺得公私不順,事事不諧,不管看見什麼都覺得不痛快,歸根結底,根子還是在荀貞身上。

這世上若無荀貞,或者如果荀貞不在徐州,那今年的正旦,本該是這幾年來陶謙過得最痛快的一個正旦了。

董卓亂政,天子遷去了長安,關東無主,諸侯興起,沒有了朝廷的綱紀詔令,放眼看周邊無不是兵強者爲雄,當此這般數百年難逢的良機,他坐擁一州之地,這是何等的好運道?本該此時此際,正是英雄丈夫大展手腳、以立事業的絕佳良機!若無荀貞,至遲到今年春夏,他自覺就可把彭城、廣陵徹底納入手中,然後再以五郡爲資,北上南下,西出中原,即便成不了千秋偉業,追隨春秋時齊桓公的事蹟,做一個“九匡諸侯”的霸主卻不是沒有可能。

只奈何,世上有一個荀貞,這個荀貞還偏偏就在徐州!

想起前兩天廣陵的細作來報:近日廣陵兵調動頻繁,糧秣徵運,荀貞似有興兵之意,陶謙更是覺得心頭髮堵,丟下手上的書,看向室外,見院中樹木凋零,枯枝萎幹,越發不痛快起來。

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36 什伍58 二月習射(下)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47 將軍何嘗真無情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6 五日九戰(上)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74 歸來有美迎於城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30 朱陽第三7 獨行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3 先表北海刺青州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10 計吏郭圖(下)41 夕陽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54 焉知生死麴義勇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31 程普諫止回師救33 破敵(下)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28 詐降58 孫堅59 慨嘆2 獲名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 風物迥異江南地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 獲名77 演武薦賢(下)42 可願南下?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9 高子繡髡髮代首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8 誅滅沈家(上)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25 我公恩信結人深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9 書箋反覆修棧道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44 而今本爲多事秋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28 君子報仇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42 可願南下?1 光和六年(上)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20 屯田從來積糧策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17 第一天(中)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8 朱門酒肉路邊骨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48 雷霆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65 歸來解甲抵足眠34 一怒之威45 得士親附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8 守職歲滿乃爲真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63 滍水星河影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