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

見前頭戰事順利,董軍的敗兵一觸即潰,荀貞獲勝在即,從在荀貞身邊的徐榮出列說道:“董兵雖敗,而董卓左右皆精銳也,當此窮途,勢必死戰,眼前這支董兵卻潰亂得如此輕易,事有可疑。,”

荀貞說道:“噢?將軍有何高見?”

“董卓狡詐,或不會在此股敗兵中。”

“不在此股敗兵中,能在何處?”

“洛陽周邊道路通達,或許他會從別地逃往澠池、新安。”

“如此,將軍有何對策?”

“榮願提本部兵馬,急往澠池、新安,搜截董卓。”

荀貞看着前頭的戰事,也覺得這支敗兵潰亂得太快了一點,說不定董卓還真的是沒在其中,遂應了徐榮之請,說道:“如獲曹操,我必上奏朝中,爲將軍請五千戶侯!”

徐榮接令,轉回本部,帶着三千兵卒急往澠池、新安方向而去,——降了荀貞後,他收攏本部,得了兩千來人,荀貞兌現了承諾,又給他補了一千兵士,是以他現下共有部曲三千。

有了之前騙殺太谷守將的事,這回徐榮請令去追董卓,荀貞左右諸人中卻是無人表示懷疑了。

澠池、新安在洛陽的西邊、西北,是從洛陽去長安的道經之所,董卓在此兩地皆駐有兵馬,徐榮自請帶兵前去澠池、新安間阻截董卓,如是董卓真的沒有在前面的這支敗軍裡、真的先逃掉了,那麼自是最好不過,而如是董卓在前邊的這支敗軍中,也無妨,反正滅了董卓後,荀貞、孫堅早晚都是要向西去長安的,這澠池、新安乃是必至之地。

孫堅帶部由後頭追上,與荀貞合力,前後夾擊,把這支董軍的敗兵或斬、或俘,很快就消滅一空。諸將陸續前來稟報戰果,各有斬獲,而終無一人得董卓。

荀貞心道:“徐榮說的不差,董卓果是狡詐,看來他是先逃掉了!”

不但沒有董卓,如牛輔、楊定、呂布等等這些董軍上排得上字號的衆人也沒有一個被發現,這些人應或是在別的戰場上,又或是跟從在董卓身邊,和董卓一起先逃走了。

等消滅掉這支敗兵,時已入暮,遠近別處那些戰場上的喊殺聲有的變小了,有的依然很大。荀貞令人開路,趕到前頭見着孫堅,對孫堅說道:“雖未獲董卓,而董卓本軍已敗,文臺,你我可分兵遣將,一路往澠池、新安方向,追索董卓,一路則去馳助那邊的戰場。”

孫堅以爲然,兩人遂各點騎兵,命急往澠池、新安方向去,沿途搜索,以求能得董卓下落,然後,兩人各帶部曲,分頭去援助那些還在交戰的戰場。

直廝殺了一夜,到得次日清晨,各處戰場皆平。

董卓儘管分兵各地,留在洛陽的兵馬並不是很多了,然亦有兩三萬之衆,帶兵之將又多是如牛輔、李傕、郭汜這樣的悍將,故而荀貞、孫堅此役雖是大勝,可也沒能把董軍盡數殲滅,計算戰果,兩軍合在一起,大約斬獲得董兵一萬餘人,被逃出去的董兵也在此數。

老實說,荀貞、孫堅這次急擊洛陽,原本都是打了苦戰的準備的,兩人卻都沒有料到,勝利來得這麼快,而且還這麼容易。

迎着升起的紅日,荀貞、孫堅復又會師一處,兩人相見,看着彼此征塵滿面,相顧而笑。

不過,這場戰役雖是打贏了,整個的討董之戰還沒有結束。

荀貞說道:“董卓或已遠遁,暫時難以擒獲他。文臺,你我的部曲連着急行軍了一天一夜,未及休憩,又和董兵激戰了一天一夜,將士已疲,應該休整一下了。你我不妨便令三軍尋地駐紮,你我且先入洛陽,如何?”

孫堅點了點頭,說道:“我聞董卓在洛時,發掘諸帝陵墓,燒燬皇城宮殿,種種悖行,難以盡述,昨日、昨夜一戰,更又是加重了對諸帝陵墓的破壞,你我可趁此三軍休整的機會,先入城中,埽除宗廟,平塞諸陵,然後待探得董卓去向,再西擊函谷,謀取長安,迎天子駕返。”

函谷關,也是洛陽周邊的八關之一,如想取長安,這個關卡是必須要先攻取下來的。如是董卓死在了此戰中,荀貞、孫堅固是可以鼓起剩勇,接着便再去進攻函谷,可現下董卓下落不明,而荀貞、孫堅的部隊鏖戰至今,已俱疲憊,卻顯然是不能繼續作戰,需得休整一下了。

荀貞說道:“卿言甚是。你我這就入城去罷!”

荀貞、孫堅兩人令三軍駐紮休整,各帶了千許護衛,馳入洛陽城中。

到了城中,入目只見遍地都是斷垣殘瓦,放眼望去,偌大一個神京洛陽,而今竟是看不到半點人煙,野兔、狐狸奔跳在處處殘破的屋舍間,風一吹來,使人覺淒涼無限。

再往前行,到了皇城,南北兩宮的宮門殘破不全,進入宮中,也和宮外城裡一樣,只見殘垣斷壁,不見一個人影。損破的宮牆、殿舍中,時可見到倒斃地上的宮女、宮臣,死狀都甚悽慘,有的已經腐爛得不成人形,不時有野狗之類在這些死屍邊上衝着荀貞、孫堅等汪汪吠叫。

孫堅、荀貞不忍多看,命左右留下來一些兵卒,收拾宮中的這番慘狀,兩人帶着部曲從宮中折了出來,又往宗廟前去。

宗廟、社稷都在城南的正陽門外,荀貞、孫堅是從城西入的城,皇城南北宮在洛陽城的北邊,此時他倆從宮中出來,行不多遠,即到橫貫洛陽東西的銅駝街上。

這條街以銅駝爲名,是因爲在街的兩邊各有一個高九尺的銅駝,而如今,這兩座銅駝都不知去向,不必問也知,顯然是被董卓的部曲搬走,或是熔冶爲了兵器,或是被熔鑄成了錢幣。

過了銅駝街再往前,路東相繼是百郡邸、三公府等官寺,往昔之日,這些官寺門前車如流水馬如龍,而現下卻是隻有殘磚斷瓦,哪裡還有半點人氣?

荀貞不覺嘆道:“之前我來洛陽,想當日洛陽是何等盛況,戶民百萬,商賈雲集,剛纔咱們經過的那條銅駝街上人潮擁擠,揮袖成雲,揮汗成雨,並常有少年在此街上集會,喧鬧非常,……這路東的百郡邸中,集滿了天下的諸郡使吏,各地口音皆有,諸色人等並在,又及這三公府內,衣冠雲集,貴胄赫赫,可現在?觀之於今,這洛陽城竟是如成鬼蜮!”

兩人從城西進城起,到入南北宮中,再到一直出了城北的正陽門,這一路行來,連一個活人都沒有見到過,所能見的,只有掩伏在斷專殘瓦間、或乾脆被拋在路上的無數死屍。

出了正陽門,再行一段距離,離宗廟、社稷已是不遠。

遠看去,只見原先威嚴屹立的宗廟、社稷,卻竟是和城中的屋舍、南北宮裡的宮殿一樣,也變成了殘垣斷壁。

孫堅終於難以剋制情感,啼泣淚下,拔劍在手,立誓說道:“不滅董卓三族,堅不爲人臣!”

洛陽城中如此,是不能住了,荀貞、孫堅因便駐於城外,兩人一面等着董卓的下落,一面點派兵卒埽除宗廟,平塞諸陵,收拾董卓留下的那一番城中、宮中的殘局。

……

河內,袁紹營中。

探馬來報:荀侯、孫侯攻破太谷後,於前日急擊洛陽,與董卓激戰一日夜,大獲全勝。

袁紹聞報,面色頓變。

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54 焉知生死麴義勇8 清洗潁陰(下)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28 君子報仇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29 許季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48 惟是小人最難養73 鎮東檄調三將援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65 安之若素使人奇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2 琴心劍膽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48 許君卿計敗張遼49 輜重已備25 郡府迴文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16 爲君請功50 孰謂盜跖不知義4 留錢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98 荀貞之虎膽包天2 獲名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9 惡奴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63 田邊斷案(下)15 原盼勸賊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9 惡奴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92 兵臨西華(中)77 演武薦賢(下)4 冀州牧迎節以徵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51 故事2 獲名5 尋賢不遇(上)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25 備寇60 荀君爲政(下)59 軺車從事雷霆來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3 荀成善納奉孝策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91 兵臨西華(上)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47 辨旗察鼓12 敬事27 舉薦戲忠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5 言而有信荀貞之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50 排場32 國家棟梁傅南容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67 鳳集西鄉(上)49 輜重已備74 奮武遣以一軍阻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