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

孫堅掃清了樑縣到太谷、伊闕一線內的董兵,給自己和荀貞營造出了一個較爲安全的後方,然後遣一偏師,佯取伊闕,待吸引住了胡軫的注意力後,遂縱兵大進,直取太谷。⊙頂⊙點⊙小⊙說,

太谷守將也上了孫堅的當,明明看着孫堅的一路攻勢,是往伊闕去的,卻渾未料到孫堅矛頭一轉,卻竟是直撲太谷而來了,這時再去求援,已是來不及。

先到關下的黃蓋、孫賁沒有在關前紮營,而是把軍營屯在了關西,扼住了太谷到廣成、伊闕的要隘,隨之,孫堅統主力來到,駐兵關前。

黃蓋、孫堅這兩部兵馬一配合,對太谷關就形成了一個半包圍的關門打狗之態勢。

有黃蓋、孫賁在關西扼守要隘,伊闕、廣成的董兵難以來援,而沒有了伊闕、廣成的援兵,太谷所能指望的也就只剩轘轅、虎牢、洛陽這邊的援兵了。

轘轅關的董兵肯定是不敢動的。

因爲轘轅挨着潁川,離陽翟只百里之遠,關中的董兵如敢分援太谷,那麼留在潁川的孫堅、荀貞部兵馬就極有可能會趁機攻襲轘轅,而轘轅如果一破,首先一個,洛陽的東大門即開,那麼就算守住了太谷也無用了,其次一個,事實上,轘轅如破,那麼荀、孫之兵必定會抄太谷的後路,與荀貞、孫堅兩面夾擊,也就是說,太谷也絕對是保不住的。

因而,轘轅關的援兵實際上也是不能指望的。

這就只剩下了董卓從洛陽調兵來援,或者徐榮、呂布從虎牢來援。

虎牢來太谷遠,一百多裡地,中間還有山河爲阻,路途不暢,只從這點來看,應該是董卓從洛陽調兵來援更爲便利,可事實上卻非如此。爲何?原因很簡單:黃河北邊有袁紹虎視眈眈,不錯,這次袁紹還是隻派了五千人臨河,看起來不像是要與董卓大戰的,可如果董卓把洛陽的兵馬調去南線,來阻荀貞、孫堅,那麼誰又能確定袁紹不會看出便宜來佔?故此,洛陽的援兵也是不能指望的。

這就只剩下了虎牢的援兵。

可如前所述,虎牢路遠,其間又有山、有水,道不好走,萬一他們稍一延遲?太谷守將自問之:太谷恐就將難保。

當此危難之時,這太谷守將卻也是個勇猛的人。

他登關遠望,見關外西邊、正面,旌旗遍野,步騎如雲,聞左右來報:“孫堅兵馬號稱十萬,半圍我關;荀貞部在後,亦號稱十萬,至多三四日內,即可來到。”

這守將觀望良久,對左右說道:“潁川雖富,然而地狹,豈能養二十萬之卒?以我度之,孫、荀部至多四五萬人罷了,又要留些守境,能帶來攻我關的恐怕最多三四萬人,而至於孫堅部,最多隻有兩萬來人,‘十萬’云云,不過是唬人!”

荀貞、孫堅吞併了孔伷的一部人馬,此事早已傳開,太谷關的董軍也知此事,對荀貞、孫堅的部曲人馬總數,他們是早有預料的,孫堅的號稱“十萬”最多也就是嚇唬嚇唬董營中的底層兵士,卻是唬不住上邊的將校的。

因是,聞了這個守將此話,他左右皆以爲然。

這守將遙指關外,又說道:“守城必守野,守關亦然!孫兵連勝,士氣正高,而我援兵路遠,數日內恐將難到,當此之時,我等決不可坐守關中。”

對現在的太谷關董軍來說,他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可以選擇閉關固守,等待援兵,一個是可以選擇出關迎之,與孫堅逆戰。

這兩個選擇各有好處,也各有壞處。

首先說第一個選擇,如選擇閉關自守,這看起來當然是最穩妥的,可問題卻是:孫堅部連戰連勝,而董軍卻是連敗,連敗不提,還被孫堅部天降神兵一樣地突然出現在了太谷關前,還截掉了太谷到伊闕、廣成的道路,可以想見,本來就士氣低落的董軍守兵目睹此狀,肯定就會是軍心更亂,這個時候,萬一有個什麼突發情況,關中的守軍極有可能就會譁變大亂,那關卡自然便守不住了。

再說第二個選擇,如出關逆戰,這看起來是冒險的,可好處卻在:如果能勝一仗,不需大勝,只要小勝,或退一步言之,即使連小勝都沒有,可只要能擋住孫堅部的進攻,那對穩定軍心來說,卻就是成功了,不用在再擔憂士氣低落、可能生變等等這些問題了。

所以說這個董軍守將是個有膽氣的,他選擇了第二個選擇。

他左右諸人聞之,有的不同意,但更多的是贊同。

於是,在孫堅部抵達關下的頭一日,太谷關門大開,這個守將親帶兩千甲士,出關逆戰。

……

孫堅進至太谷關下時,荀貞部方過樑縣。

太谷守將出關逆迎,與孫堅鏖戰關外的戰果,荀貞在次日早上才接到。

戲志纔看完軍報,讚歎說道:“孫侯真如出柙之虎,勢不可擋!只惜乎未能趁勝取關。”

太谷守將雖勇,可他的對手卻是連戰連勝、士氣如虹的孫堅,那一場關外之戰,不用說,當然是太谷兵敗。當太谷守將趁孫堅安營紮寨之機,率兵衝出,欲亂其軍時,孫堅甚至都沒有上陣,他一面繼續指揮若定地安排各部安營,一面只遣了程普、徐緄率三千兵士迎之,即將太谷兵擊潰。

太谷的守將倒也是早有了如果兵敗的安排,兵敗後,他果斷地壯士斷腕,捨棄了數百在前阻擋程普、徐緄衝勢的精卒,自帶餘下部衆逃入關中,隨後便關上了關門,從而使得程普、徐緄未能擴大戰果,趁勢衝入關內。

荀攸也看了一遍軍報,說道:“孫侯固如虎也,只是殺伐未免稍重。”

被太谷守將捨棄在外的那數百董兵精卒,除戰死掉的外,被程普、徐緄俘虜了約三百多人,孫堅一令之下,命將之係數梟首,在關下豎起了數十個高竿,把砍下的這些人頭,連帶之前戰死的那些董軍精卒的首級,都掛在了竿上,幾百個人頭掛在幾十個竿子上,只想想那場景,就很有威懾力。

對孫堅的“殺伐稍重”,戲志才卻是毫不介意,他說道:“今取太谷,貴在兵速,萬一稍微拖延,待得虎牢援兵至,呂布、徐榮皆悍將也,關定難奪,孫侯殺伐稍重,想來也是迫不得已。”

只能以此凌冽的殺氣,大約才只能最大程度地打擊關中守軍,從而使攻卡的難度降低,最終纔有趕在虎牢援軍到來前、奪下太谷的可能性。

樂進帶着本部的潁川兵跟從在荀貞的中軍。

他這時請戰說道:“正如戲校尉所言:而今兵貴神速。孫將軍既已至太谷,我軍不可延晚,進願先提本部兵,前與君卿合,急赴太谷,與孫侯聯兵攻關,爲君侯開道!”

荀貞當即應許,即給軍令,命樂進帶本部兵馬先行,與前部校尉許仲合兵,先赴太谷。

軍令方下,道前有一騎疾馳而來,觀其來的方向,是從太谷來的。

荀貞、樂進等人遂等這一騎來到。

這一騎奔至近前,馬上騎士滾落下馬,拜倒地上,奉一軍報在手,報道:“孫侯急報:程普營遇呂布騎,激戰,我軍稍挫。”

荀貞、樂進、戲志才、荀攸諸人聞之,彼此面顧,皆現駭然之色。

樂進失聲說道:“呂布已至?”

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27 敬老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27 如夢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46 恩威並施31 唐兒21 上任西鄉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8 遍觀諸郡(下)34 招攬樂進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18 西鄉薔夫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70 劉玄德率部西攻59 奮武意收黃巾用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41 效果6 東漢諸侯王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80 擒賊先擒王(上)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57 尺素飛傳相思意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64 欲得鐵馬先得人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28 原師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40 兵非無情不可掌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40 隱秘非只君可尋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60 文直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3 黃巾圍城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32 許顯奉令提兵援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25 鄉有野賢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8 第一天(下)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9 二荀優劣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8 遍觀諸郡(下)62 賜字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6 聞寇10 防寇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 置彀在此請君入36 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