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

出潁川郡,向東直行,是陳國,過了陳國,便是沛國。沛國的國都在相縣,從陽翟到相縣道路通暢,而且並不太遠,五百多裡地。

荀貞選了文聘領軍,分給他了兩千兵馬,以督糧爲名,使去沛國,荀攸亦從軍行之。

出了潁川郡界,借道陳國,數日後,荀攸、文聘入了沛國境內,荀攸叫文聘暫停軍在郡界不前,自帶了幾個從騎,先去相縣面謁袁忠。

見到袁忠後,荀攸以言辭動之,果如荀彧所料,沒費什麼勁兒就說服了袁忠,得到了允許。

荀攸乃召文聘入府,與袁忠相見。文聘出自南陽大族,也是士族子弟,和袁忠頗有共同語言,文聘經過這麼些年的打磨,言行又十分沉穩,很快就得了袁忠的好感和信任。

見事情已成,荀攸沒有在沛國多留,只待了兩天,等文聘領兵離開相縣、往去符離後,他也跟着告辭,折返回了潁川。

符離是沛國的一個縣,是荀貞等人議定的此次文聘之駐兵地點。此縣在沛國東境,處在沛國、彭城和下邳三郡的交界地,往北去三四十里便是彭城,往東去百里上下即爲下邳。

有了文聘的兩千兵馬駐紮此地,遠則可以隔着下邳郡呼應屯駐在廣陵郡西的陳褒部,近則可以呼應北邊彭城郡內的彭城相薛禮部,事如有急,因距陽翟只有五六百里,騎兵數日可至,荀貞、孫堅也可以及時支援,想來應足可以震懾陶謙,使其不敢妄動了。

……

徐州東海郡,州治郯縣。

州府。

陶謙沒多久就獲知了“荀貞分兵兩千,以文聘爲將,用督糧爲號,兵入沛國,屯駐符離”的消息,他召集左右親信、得用的府吏,詢問大家的意見。

他先說道:“荀廣陵以督糧爲名,分兵駐入符離,卿等以爲荀廣陵這是何意?”

座上一人,應聲答道:“若是督糧,當至廣陵,今屯沛國,其意必不在糧也。”

陶謙看去,見這人高冠偉服,姿態威嚴,卻正是治中從事王朗。

又一人接着說道:“廣陵道遠,府中亦少糧儲,我聞荀廣陵之糧,實是多得自豫州,自他起兵至今,已數月矣,從未見有廣陵輸糧與之,而今他卻以督糧爲名,兵入符離,以我觀之,其意必在彭城。”

陶謙再看去,說話者是個三十來歲的士子,此人眉眼與陶謙有幾分相像,卻是他的長子陶商。

陶謙目光轉向座上另外幾人,問道:“元達、元龍、子仲,卿等以爲呢?”

“元達”是別駕從事趙昱,“元龍”是州典農校尉陳登,“子仲”則便是東海鉅商糜竺了。

趙昱、陳登、糜竺三人,或名重州中,或族爲冠姓,或家資鉅萬,都是陶謙府中可與王朗併名分座的人物,乃是除了笮融、臧霸等人之外,最得陶謙重用的州吏。

糜竺心道:“我與廣陵多有來往,雖固是因此而更得了方伯重用,可我聞之,卻亦頗爲方伯所忌,今方伯意取彭城,荀侯卻分兵遣駐符離,明顯是在爲彭城撐腰,……當此微妙之時,我卻不可多言,以免自誤。”

去年,因被舊友、廣陵郡的上計吏秦鬆說動,糜竺決定“左右逢源、借力使力、以自擡身價”,遂與廣陵生意來往,賣給荀貞了不少的鐵、糧諸物,解了荀貞的燃眉之急,最後果如秦鬆之言,他果因此而更得到了陶謙的示好和重用,可卻也同時不可避免地得到了陶謙的一些猜忌。

些許的猜忌是可以接受的,可如果猜忌轉變成忌厭,那就得不償失了,故而,爲了避免發生這樣的事,他於是決定一言不發。

糜竺不說話,趙昱也不吭聲。

趙昱素以“高潔清廉”自許,自視爲本州清士,早前是被陶謙逼着出仕,這才當了州別駕從事的,老實說,起初的時候還好,他雖是被逼出仕的,可陶謙重其名德,爲能借得己用,禮遇他甚重,可隨着接觸的時間越長,他越是反感陶謙的強勢和野心,私下裡他曾對密友說:“陶徐州族聲不顯,成名于軍伍間,性傲而剛,欲遠而強,實非良主”,已是數有掛印辭遁之意,只是迫於陶謙的強硬,害怕會被陶謙抓回,受刑獄之罰,因而纔在州府待到今日。

他既然是越來越反感陶謙,並且他本來就是不贊同陶謙進攻彭城的,——彭城又沒什麼錯,又不是造反起亂了,你陶謙無緣無故地去打它算怎麼回事?別說你不是徐州牧,只是個徐州刺史,你便是徐州牧,也不能無緣無故地去進攻治內一郡啊!這太不像話了。視朝廷爲何物?視綱紀爲何物?這豈不是把自己看成了土皇帝,把徐州看成了是他陶家的天下?形同反逆。並且,再則還有一樣,你陶謙是揚州丹陽人,可那彭城的百姓卻是徐州人,雖不是趙昱的同郡鄉人,可卻是同州,共在一州,彭城的士人,趙昱也是認識、相熟不少的,兵亂一起,定有亡者,你一個揚州人,爲了私利,去打徐州人,因畏陶謙的威勢,趙昱沒強烈反對已是心中有愧,這麼個情況下,又可能還支持陶謙,積極地爲他出謀劃策?因是之故,他也不出聲。

不過,趙昱和糜竺雖都是不出聲,本質上卻是有區別的。

糜竺是爲了自家在州府內的地位着想,趙昱則是因爲根本就反對陶謙攻取彭城,也正是因了這個緣故,對荀貞分兵遣駐符離這件事,趙昱心中其實是“很歡迎”的。他當然知道荀貞分兵駐入符離,說到底,不是爲了徐州人,不是爲了彭城人,而也是和陶謙一樣,是爲了私利,所謂脣亡齒寒,彭城一下,下一個肯定便是廣陵,所以荀貞出兵符離,可不管荀貞是爲了何種緣故,至少看起來他似乎可以遏制住陶謙的野心,這就是好事,對徐州人來說,就可以避免無謂的戰火。

陶謙目見趙昱、糜竺兩人皆默然不語,心中不悅,只是他頗有城府,臉上沒有顯露出來。

事實上,陶謙此次欲趁機取彭城,之所以沒有馬上展開進攻,而只是先擺開一個態勢,其中固然是有忌憚荀貞,擔憂荀貞會回師馳援之故,另外卻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正是:在他的府內、帳下,如丹陽人笮融、兗州人臧霸等固然是不反對、或而支持他的,可如趙昱這樣的徐州當地士人,卻有不少都對此明確地表示了反對,甚而是非常強烈的反對,內部的意見不一,陶謙因而也不好輕舉妄動,畢竟他是在徐州爲刺史,不能無視徐州本地士人的意見和輿論。

糜竺、趙昱不說話,陳登開口了。

72 初見一龍(下)16 原盼8 士族19 惡奴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50 孰謂盜跖不知義60 文直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32 君爲虎士9 袁公路縱虎謀北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65 奉孝高臥懷棲逸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5 尋賢不遇(上)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97 出身未捷身先死74 歸來有美迎於城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36 會師(上)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6 爲君請功5 江禽6 本初何如伯珪強93 兵臨西華(下)23 豫兗羣豪三人最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8 第一天(下)41 一諾從來許殺身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53 送糧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6 原盼1 光和六年(上)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0 辛璦(中)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48 許君卿計敗張遼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20 辛璦(中)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3 荀君有召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 風物迥異江南地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4 風雪夜刺(上)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44 練軍方略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57 市恩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