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

聞得有數百少年在營外求見,荀貞問道:“哪裡來的少年?”

“有言是從廣陵來的,帶頭的自稱是奉有姚升書信;有言是從東郡來的。”

“噢?不是從一處來的?”

“從廣陵來的多些,約五百衆,從東郡來的少些,約二三十衆。”

原來,這兩撥人分是從北、東而來,卻在同一時間到了荀貞的營外。

荀貞心道:“廣陵來的既自稱拿有叔潛書信,那應是叔潛遣來的,東郡來的卻不知是何人?”吩咐說道,“叫他們領頭的進來。”

他在帳中等了會兒,三四個人從外邊進來,伏拜在地,參差不齊地自報己名,說道:“拜見將軍。”

這幾個人是差不多同時開口說話的,他們自報的己名混在一起,荀貞沒聽太清楚,叫他們起身,端詳打量,問道:“汝等何人是從廣陵來的?”

四人中一人出列答道:“在下是從廣陵來的。”說着話,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膝行至案前,呈給荀貞,說道,“此是吾兄姚升奉給君侯的書信。”

荀貞接過信,一邊打開,一邊又打量這人,見他年有二十三四,氣宇軒昂,笑問道:“叔潛是你阿兄?”

“是我從兄。”

“噢。”荀貞打開姚升的信,見姚升信中寫道:聞將軍討董連勝,廣陵上下歡騰,爲助將軍聲威,升特使家中募召吳郡壯士,得勇敢五百,以從弟姚攽領之,投效軍前。在信中,姚升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姚攽,說他雖然年輕,不好經術,但頗有勇武,可堪使用。

姚升的這封信寫於他見到曹操後寫的那封信之前。

他在聽到荀貞雖在樑縣一帶取勝,可兵馬卻亦稍有折損的消息後,即叫家中在吳郡募召勇士,得了五百人,叫姚攽統之,來潁川補充荀貞的損失。

要說起來,姚升其實是大可以在廣陵募兵,叫人帶來潁川給荀貞的,而他卻叫家裡在家鄉吳郡募兵,並誰也不使,單叫他的從弟姚攽親帶之來投荀貞,卻是另有一層深意的。

荀貞看出了他這層深意,心道:“叔潛先叫他族中散家財,募召壯勇,又使其從弟統之前來投我,這卻是傾家以託的意思了啊。”

荀貞看完信,擡眼見那個叫姚攽的年輕人還伏拜在案前,便把信收起,放在案上,自從案後繞出,親手把他扶起,拍了拍他的胳臂,笑道:“汝兄誇汝,說汝勇武超羣,足堪大用,……我看汝兄說得不錯,確是相貌非常,體態熊虎,非是常人可比。”

伏拜在帳中的另外三人中,其中一個卻哼了聲鼻子。

荀貞瞧去,見哼鼻子的那人比姚攽還年輕,雖已加冠,然鬍鬚稚嫩,看起來至多也不過就是二十出頭,或是剛加冠未久也不一定。姚攽是姚升的從弟,荀貞誇獎姚攽,這個年輕人表示不屑,荀貞不能給姚攽難堪,便就怫然不樂,說道:“此誰人也?無禮帳前。”

帳門口的典韋大步進來,抓起這人的脖子,就要把他拖出去,卻不意剛使出力氣,便忽覺手上一鬆,竟是被這個年輕人給掙脫了出去。典韋頓怒,提拳就要打。荀貞止住了他,心道:“阿韋適才雖未使全力,然此子卻能掙脫開去,亦非常人。”於是就又問道,“汝何人也?”

這個年輕人掙脫了典韋的手,也沒起身,依舊伏在地上,此時擡頭大聲說道:“在下東郡潘璋,久慕將軍威名,聞將軍起兵討董,便爲將軍募了數十郡中猛士,特來相投。”

潘璋?這名字耳熟。荀貞略一思量,便就記起,孫吳軍中有一猛將,便是叫得此名。那人好像也是東郡人。莫非這個潘璋就是那個潘璋?

荀貞示意典韋先退出去,冷着臉說道:“你既言稱是久慕我的威名,那怎還敢在我面前無禮?”

“璋豈敢在將軍面前無禮。將軍說的是璋方纔發出的那聲鼻哼麼?那聲鼻哼實非是璋無禮而發,而是璋因見將軍贊此人勇武,而璋自覺比他更爲勇武,故此沒忍住,有了那聲鼻哼。”

姚攽是個好俠尚氣的人,潘璋剛纔那聲冷哼時,姚攽就已大怒,此時聞得他又直言說比自己更勇武,更是大怒,臉漲得通紅,要非是荀貞在這裡,他怕不立刻就抽刀來與潘璋死鬥了。

便是荀貞在此,姚攽也是氣忿難平,上前對荀貞說道:“這豎子既自誇比我勇武,便請將軍賜刀,由我與他比試一陣。”

潘璋意態不屑,說道:“何用刀也?我空手讓你。”

荀貞說道:“你自言勇武,可我看你年紀輕輕,我且問你,你今年多大了?”

“英雄豈在年高!”

荀貞轉怒爲喜,哈哈大笑,上前把他扶起,說道:“好一個‘英雄豈在年高’,好,好啊,汝此六字,深得我心。”

他把姚攽叫過來,令他兩人握手,笑對他兩人說道:“汝二人一家吳郡,一家東郡,今能在我帳中相見,亦是有緣,既然汝二人都是來投我討董的,董卓未死,兩虎豈可相鬥?我做個東道主,從今以後,我願汝二人相交相好,如真想掙個高下,那便軍功上見,如何?”

姚攽、潘璋都是年輕人,又都是剛勇尚氣的,一見面就鬧個不對付,好在荀貞久與輕俠之輩打交道,卻是輕而易舉就化解了他兩人的矛盾。兩人齊聲應諾。

荀貞便就任姚攽爲別部司馬,統那五百吳郡勇士,又以潘璋爲帳前吏,留在中軍使用。

這潘璋是東郡人,大老遠地來投荀貞,而不去投臨着東郡、在東郡西邊河內的袁紹,也不去投亦臨着東郡,在東郡南邊酸棗的諸侯,卻是有兩個緣故。

一個是他家境貧寒,非士族出身,又方過弱冠之年,無顯赫之名,自知便是去投袁紹等人,也難獲其用,可荀貞不然,荀貞帳下的不少將校都是寒門出身,在用人上,荀貞並不拘泥於門第之觀,潘璋對此是早就打聽清楚得了。

再一個緣故,那就得說到中平元年時了,那一年,荀貞從皇甫嵩討黃巾,至東郡,兵威壯盛,潘璋時於城外曾親眼見之,那會兒他還年少,可就已做出了將來要投荀貞、建功立業的決定。

這第二個緣故,荀貞初是不知的,後來聽潘璋說起,這才知曉。

得知了還有這段“故事”後,荀貞饒是城府深沉,當時也不禁有了點“沒想到我是潘璋年少時英雄偶像”而來的自得。因了此層緣故,荀貞對潘璋自也更加地另眼相看。

卻說回帳中,入到帳內的共有四人,荀貞又問餘下兩人的名字。

這兩人都是跟着姚攽進來的,是姚攽帶的那五百吳郡勇士中的佼佼者,姚攽代他們回答荀貞的問題,給荀貞介紹他們的名字、籍貫,年紀大點的那個倒也罷了,說到那個年約二十**的人時,荀貞卻是又聽到了一個熟悉的人名,此人卻是吳郡餘杭人,名叫凌操。

凌操這個名字,荀貞有印象,但記不太清此人的事蹟,只記得好像有一說,說他是被甘寧射殺的,他有個兒子名叫淩統,因而與甘寧結仇,卻也不知此事到底是真是假。

這些念頭荀貞心中一閃而過,他臉上並沒有流露出什麼異樣的表情,只是對姚攽說道:“吾觀此二人皆勇士也,欲留爲我帳前用,卿意如何?”

姚攽哪裡有什麼不同意的?他帶來的人被荀貞一眼看中,留在帳前使用,這是他的榮幸。他自無反對。荀貞因以凌操及另一人俱爲帳前吏,留在中軍使用。

荀貞晚上是要宴請那五千州兵中的將校的,姚攽、凌操、潘璋剛好來到,因叫他們也一併參與,權當是給他們接風洗塵。

是夜,荀貞破例飲酒,滿席俱歡。

次日,姚攽、潘璋帶來的那些勇士被荀貞編入軍中,和甘寧、文直帶的部曲一樣,都暫時先留在中軍,交由中軍校尉趙雲負責指點、督視他們操練。

那五千州兵是故豫州牧黃琬留下來的,雖未經歷過什麼大仗,然在黃琬任上時卻亦操練不懈,並有過些平討州中賊寇的作戰經驗,荀貞在熟悉了他們的操練程度和目前的戰鬥力強弱後,讓他們休整了兩日,然後命之也加入到了整個部隊的操練安排中,開始正常訓練。

又過了兩日,接到了姚升的第二封信。

這封信就是在姚升在送曹操後寫給荀貞的。

荀貞看畢,知道曹操募來了六千揚州兵,也很是爲曹操高興,不過卻就在沒多久後便又得知了曹操兵叛之事,以及曹操舍酸棗,往河內投袁紹之事。

荀貞不由爲之感慨,替曹操嗟嘆:“數月之中,第三次險些身死,孟德起兵,大不易也。”

曹操召來的兵馬既大多叛去,那短時間內,想來他是無法再復振擊董了。

荀貞尋思想道:“孟德不能與我共進,只我與文臺,雖得了萬人州兵爲補充,可只靠我兩人這一路,眼下間卻也是難以再出郡進擊啊。”

他召來戲志才、荀攸、荀彧諸人,徵詢他們的意見。

諸人皆以爲:孔伷東歸,潁川只餘下了荀貞、孫堅部兵馬,那麼如果現下再出郡進擊的話,就不但要考慮進兵作戰的事,還要考慮留守潁川的事,在兵力上原本就已吃力,而曹操現在暫時又指望不上了,這二次擊董,恐怕只能往後放放,看看形勢再說了。

好在從孔伷那裡弄來了不少糧秣,加上潁川本有的庫存,短期內倒是不必爲軍糧擔憂。

荀彧總結說道:“孔豫州東歸,曹將軍兵勢暫未能復振,今之形勢已不同此前,眼下之計,無它良策,唯靜待而已。阿兄可在這段時間裡先把州兵徹底地融入本部中,再多加操練,訓練新卒,以增戰力,然後等到時局有變,再議出兵。”

荀攸以爲然,針對“時局有變”只說,他又補充了一句,說道:“董兵多涼州人,今駐洛陽已久,天子如未西遷,其或尚可多留,而今天子被迫車駕西去,洛陽又已被董卓燒了個乾淨,料再用不了多久,那董兵便會起思歸之念,待到那時,時局縱然無變,我軍亦可再擊了。”

天子如未西遷,洛陽如未被燒,則洛陽爲天下之都,繁華之地,董卓的部曲可能會樂不思歸,可現下天子去了長安,洛陽又被董卓燒了個乾淨,而洛陽的百姓也都被迫徙往長安去了,可以說,洛陽現已是成了一片廢墟,守着這麼塊廢墟也就算了,還要時刻面對北、東、南幾面的數十萬關東聯軍,董卓的部曲早晚會沒了士氣,會想歸家,等到那個時候,誠如荀攸所說:就是時局無變,曹操仍沒能復振兵勢,袁紹、袁術、酸棗聯軍依然還指望不上,也都不打緊了,便是荀貞和孫堅一路出擊,只要指揮得當,軍略明確,也是有取勝的可能性的。

荀貞同意他們的分析和判斷,說道:“卿等所言不錯,我等便靜觀候待,或等時局生變,或待董軍思歸。”

這日之後,荀貞、孫堅等日日操練部曲不息,並時刻觀望洛陽形勢。

三月中旬,聞得天子已於本月初五那日到了長安。

得了這個消息,荀貞正在與戲志才、荀彧、荀攸等討論董卓會不會丟下洛陽,西去長安的時候,帳外入來一人。荀貞看去,卻是自己的家丞常林。

常林入到帳中,神色沉重,面帶憂思,拜倒地上,說道:“求君侯救助。”

!!

2 雙喜臨門(下)46 可憐的胡/平65 短歌34 飛蠅逐路廁之臭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7 虛席相問上策何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41 謀重有利爲臣職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9 督郵在此(上)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2 賭錢62 太守行春(下)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98 戲忠建言攻山陽45 欺人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36 會師(上)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7 虛席相問上策何2 光和六年(下)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69 躋身才俊(上)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9 道人54 膽大妄爲豫州兒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4 臧霸風從元直言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8 誅滅沈家(上)97 趙子龍進克歷城36 天下之中洛之陽37 無禮賠罪20 辛璦(中)65 安之若素使人奇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2 道是襄陽德珪來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61 仲業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3 文聘(中)13 荀君有召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2 今有潁陰乳虎(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 朱門酒肉路邊骨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7 偏將軍用計賺蓋55 毀容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32 荀衢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98 荀貞之虎膽包天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12 道是襄陽德珪來22 鵠備分得勝負機6 尋賢不遇(下)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44 練軍方略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4 守城初戰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40 荀攸之志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