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

那被割鼻削耳的董騎逃回到了董營,在轅門那裡討了身衣服穿上,狼狽不堪地跑去帥帳。

沿途的董營兵士見之,有上去詢問的,得知他這副慘狀是因荀貞而來,後又從轅門士卒那裡傳出了他還被荀貞扒去了衣甲,想那董軍兵士從董卓南征北戰,雖有過敗績,可勝仗更多,即便偶有失利,也從沒受過這等的羞辱,常勝軍中自多血性男兒,頓時無不羞惱,營中譁然。

一些別部司馬、曲軍候以及屯長之屬得訊,紛紛趕到帥帳,來見何機。

到了帳中,正見到這董騎伏拜地上,在向何機敘說自家受辱的過程。

直到此時,這董騎的傷處還沒有被包紮,一身都是血,真是見者叫慘,聞者痛嘆,再聽他說那被割鼻、削耳、剝衣甲的過程,聽到那會兒荀貞左右諸將竟都是在哈哈大笑,來到帳中的諸個軍官更是按捺不住,一個個地大罵起來,有那性躁的,拔出劍來,便向何機請戰。

這董騎說道:“荀侯叫我傳話給校尉。”

何機也很惱怒,漲紅着臉,壓住氣,問道:“荀侯叫你傳什麼話給我?”

“荀侯說,荀侯說……。”

“直言道來!”

“荀侯說:校尉在他眼中不過是一鼠子耳,昔他與董國相共討黃巾時,校尉、校尉……。”

“我怎樣?”

“荀侯說那時校尉算個什麼東西?而今卻也竟敢阻他進路。校尉如識相,便趁早投降,他或可免校尉一死,如不肯降……。”

“不降又怎樣?”

“如不肯降,恐就會如前些日校尉遣出的那千許我部騎兵一樣,被他帳下的虎士取了首級,換成軍功。”

何機勃然大怒,猛地一拍身前案几,怒道:“我敬他昔年威名,今雖兩邊爲敵,卻亦從未失禮,言必稱他爲‘荀侯’,不料他竟這般辱我!來人啊……。”

帳中諸軍官齊齊伏身在地,大聲說道:“請校尉下令,我等這就點兵出營,殺他個人仰馬翻!”

“……去給我問問,我派去伊闕關報訊請援的使騎回來了沒有?”

諸軍官面面相覷:“校尉?”

何機轉怒爲笑,哈哈大笑,說道:“荀侯多智,他這是激將之法,諸君難道沒有看出來麼?我如受他所激,則必會墮入其計。初我以爲荀侯今次來攻,部多新卒,戰力必弱,故早些時才遣了千騎去探他的虛實,卻沒想到,他雖新卒多過老卒,卻竟依然小勝一場,真是不愧‘英武善戰’之名,他既取勝,軍中的士氣此時定高,據報,他今又是隻帶了數千人馬來挑戰我部,可以想見,這數千人馬肯定都是他部中的精銳,我等如冒然出營與戰,勝算實在不大。諸君不要急躁,汝等皆知:我上午聞得荀侯將至,就已遣了使騎急去伊闕關求援,掐算路程,最遲今晚那去報訊請援的使騎就能抵達關下,胡將軍點兵命將,明日可出關中,至多後天早上援兵就能到達。且等援兵來到,援兵在北猛擊之,我部出營衝其陣,兩面夾擊,勝何難也?”

“可荀侯辱我等過甚!”

“且待來日取勝,此小小之辱還愁不能還報麼?”

“校尉!”

“爲將者當智,因怒興兵是兵家大忌。君等可知爲何汝等只能是司馬、軍候、屯長,而我卻能被相國命爲校尉,並又被胡將軍親點,來至此處守營麼?”

“那自是因校尉勇武敢戰,非我等可比。”

“非也,非也,不但是因我敢戰勇武,更是因我有智略啊。”

“可是校尉……。”

“君等各歸本部去罷。荀侯善戰,需得防他夜襲,傳我軍令,叫今晚守營的各部都我打起精神來,餘下各部也皆枕戈以眠,時刻備荀侯來襲。”

諸個軍官無奈,只得辭退出帳。

等他們都出了帳外,何機瞧了眼仍伏拜地上的那個董騎,說道:“你也去罷。”

話說了半晌,不見動靜,那董騎依舊拜在地上。

兩個親兵過去看時,卻是因失血過多,這董騎昏厥過去了。

何機叫把他擡出去,命找人給他包紮,等帳中沒了外人,他站起身,猛然一腳踢翻了席前的案几,拔出劍來,往案几上連斫了好幾劍,剛纔臉上的笑意早就不翼而飛,換來的是又再次漲紅了臉,低聲惡狠狠地罵道:“辱我太甚!辱我太甚!不報此辱,誓不爲人。”

帳中沒了外人,不代表沒了人,除了何機,還有一人,乃是他素來信用的軍司馬。

司馬有很多類,品秩有高有低,有百石的佐軍司馬,有獨領一部、秩爲比千石的別部司馬,又有也是秩比千石,但地位卻更高一點的軍司馬。軍司馬是校尉的副手,部中如不設校尉,或校尉不在時,軍司馬就是一部之長,所以軍司馬這個職位,只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比如可自行舉薦之時,通常都是校尉最親信的人,劉備部中的軍司馬是關羽,何機部中的軍司馬也是如關羽一般的角色,在何機的心中也是如關羽在劉備心中一般的地位。

這個軍司馬深得何機信賴,也非常瞭解何機。

見何機發怒,他上前勸道:“校尉適才所言甚是,只要等援軍到,便可一鼓而勝,今日之辱不難報也,實不必大發雷霆。”

“這個道理我豈會不知?可今我先是一敗於潁川,損了千騎精銳,二又被辱於營外,失了董相國、胡將軍的威風,事如傳出,叫胡將軍、董相國怎麼看我?你又不是不知,不知有多少人都在盯着我這校尉之職呢!就算等到胡將軍的援兵來至,就算勝了一場,也說不定會有人揪着我這一敗、一辱大做文章,待到那時,我這校尉之職不僅怕會難保,而且沒準兒還會受到軍法之懲啊。

“……,況且再則說了,荀貞之既能殲我千騎精銳,就說明其部的戰力絕非我早前以爲的那麼弱小,而他帳下的姜顯(許仲)、劉鄧、辛璦諸將,我昔在討黃巾時曾見過,都十分勇猛,不在我下,我聞他帳中又有戲忠、荀攸諸輩,悉爲智士,那孫文臺也是猛將一員,不可小覷,他既部卒的戰力不弱,帳下又猛士、智士濟濟,便是等得胡將軍的援兵到了,實話說:我等能不能取勝也還在兩可之間。萬一再不能取勝,加上我這一敗、一辱,我這人頭都該不保了!”

何機能被胡軫委以把守伊闕諸關前線的重任,確實如他自誇:並非僅因他勇猛,也是因他有些智略。

他的這番分析頗有道理。

軍司馬以爲然,說道:“那依校尉之意,現下該怎麼做?”

“我如有計,也不致如此惱怒了。”

“校尉其實也不必太過擔憂,荀侯固然善戰,帳下固多猛士、智士,可他先是在潁川勝了一場,今又在我營外小勝一場,接連取勝,想來亦難免驕傲,——從他割鼻、削耳、扒衣甲之舉,又從他叫那騎卒帶給校尉的話中也可聽出,他現在定已是甚爲驕傲了。驕兵必敗。”

何機提着劍在帳中立了片刻,還劍入鞘,說道:“卿言不錯。荀貞之自討黃巾以來,幾無戰不勝,他看不起我,今又接連小勝我兩場,心意驕傲也實屬正常。哼!好,我就看他怎麼因驕而敗。”說完,叫了幾個帳外的親兵進來,命道,“去荀侯陣外探看,如有異動,隨時來報。”

這會兒已經入夜,何機與那軍司馬隨便吃了點飯食,他到底是連敗兩場,忌憚荀貞,睡不得覺,因與軍司馬一道,領了親兵巡視營中。

四五千人只看數字似乎不太多,可“人上一千,徹地連天”,四五千人只拉開隊伍就很壯大了,更何況是還包含了道路、校練場等等的營壘?佔地更廣。

等何機和那軍司馬巡視了一圈回到帳中,已是兩更前後了。

去荀貞陣外探看的那幾個親兵回來了兩個,向他稟報:“校尉,我等在荀侯陣外探看,見到荀侯、孫侯等各陣兵卒就地紮營。”

“就地紮營?”

“正是。”

何機心道:“荀貞之知兵法、善能戰,豈會不知這駐營之地應是精挑細選,萬萬不可馬虎,卻怎麼竟就在他早前布的陣上就地紮營?”問道,“他的營壘扎建得如何?”

“甚是簡陋。”

“如何個簡陋?”

“既無高牆,也無溝塹,只草草地在周邊按插了些粗木爲柵,放了幾百步卒在營前左右警戒。”

軍司馬聞之,大喜說道:“不意荀侯竟驕傲至是!校尉,這是天賜良機,我部可夜襲之也。”

何機遲疑了會兒,說道:“荀侯多智,他下午才羞辱過我,晚上又紮營如此簡陋,這說不定是他的誘我之計,……不可,不可,不可夜襲。”

“校尉,這麼好的機會……。”

“且再等等,反正最多後天胡將軍的援兵應該就能到了。”

“可胡將軍不遣援兵呢?”

是有這種可能,不過何機認爲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他說道:“我營如失,則荀侯就可直抵伊闕關下,想來胡將軍應是不會不來援我的。”

軍司馬勸之無用,也只得罷了。

何機還是不困,因聽了荀貞紮營簡陋,他索性又帶着軍司馬去了轅門,登高遠眺,只見十來裡外,隱有些許不多的火光,星月之下,大多的地方漆黑一團,——時近三更,想來荀貞、孫堅等部的軍士都已睡了,所以看不到太過光亮。

他遠望對面遠處,心道:“若對面之敵非是荀貞之親帶,今夜月明,倒是個極好的奔襲機會。”

何機部皆爲老卒,不少人有過夜戰的經歷,今晚月光明亮,更是錦上添花。

“只可惜對面是荀貞之親在,我卻是大意不得。”

他望了好一會兒,才下了望樓,回去帳中,剛走到半路,忽聽得身後遠處隱約傳來一陣喧鬧。

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16 原盼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67 本以霸王道雜之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38 範繩44 以退爲進郎陵說17 推功相讓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54 滅族(下)34 一怒之威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 道人21 徐羊各獻破敵策54 詐死43 縣尉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14 唯恨之流年悄逝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44 練軍方略71 擒得鄭相逃呂尉4 牆下相托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55 孟德引兵還東郡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92 虛席問賊進退意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13 黃巾圍城63 田邊斷案(上)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0 洛陽圖窮將匕見73 忠孝勇武1 張長詈罵府門外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 謀北要在泰山郡24 太守驪馬從白駒2 雙喜臨門(下)14 性格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30 朱陽第三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23 市中美人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8 程嘉獻策難吳輯12 道是襄陽德珪來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 飛書問君何所欲7 生死之恩何以報66 子義樹戟喝虎狼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53 送糧39 班底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28 孫文臺發豫州兵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28 孫文臺發豫州兵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5 尋賢不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