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

平心而論,陶謙待臧霸確實不薄。

不以他亡命之身爲罪,反舉他爲騎都尉,而且如程嘉觀察到的:還很大方地給他軍糧、給他軍械、給他軍馬,默認他在開陽、乃至在琅琊的勢力存在。

換了荀貞在陶謙的位置,大概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

那麼在這個情況下,要想把臧霸拉攏過來,或者至少讓他“不唯陶謙之命是從”,該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臧霸意識到他的“重要”,讓他明白亂世將至,以他的能力、以他的資本,他能夠也應該更進一步,他的前途絕不應是僅限於區區“騎都尉”一職,限於區區數縣之地。

同時通過暗示讓他知道:荀貞雖然不是州刺史,只是廣陵太守,可是荀貞出身好、名聲大、背景深厚,卻是比陶謙更有能力向朝廷舉薦他,幫助他“振翅高鳴、乘雲快意”。

這樣一來,他雖然不會因此而便就乾脆地轉投到荀貞麾下,——陶謙待他很好,他又是個“尚氣”的輕俠之士,即便是爲了他自家的名聲着想,他也不可能會因爲程嘉的幾句話就改換門庭,可只要能夠讓他由此而產生“擁兵自重、待價而沽”的想法就足夠了,他只要有了這個想法,那麼萬一將來陶謙和荀貞發生爭鬥,他就極有可能會因此而坐觀猶豫,遲疑不動。

只要能讓他“坐觀猶豫,遲疑不動”,陶謙的這次出使就大功告成了。

而要想達成這個目的,最關鍵的就是要讓臧霸產生“擁兵自重,待價而沽”的想法,而要想讓臧霸產生這個想法,最關鍵的則就是臧霸本人要有“英雄之志”,臧霸本人要是沒有“英雄之志”,他如果是個“守忠效死”之人,再以名利、權勢誘他,那也是沒有用的。

不過幸好的是,恰如程嘉所料,臧霸確是有點“英雄之志”的。

以臧霸的出身,如是在太平年月,當他成年後,也就是加冠後,頂多是如他父親一樣,憑藉家勢、族名和個人的聲望被縣中闢爲吏員,等過了三十歲,有可能會成爲縣寺的一個“曹掾”,如果運氣好,也有可能會被郡府徵辟,但是頂天了,他最多也就是能做到“郡府曹掾”的位置,很難再上一步,可眼下亂世將至,他卻以三十之齡便擁兵一方,成爲比二千石的騎都尉,那麼做爲一個“亡命藏伏十餘年、暗通泰山、琅琊豪傑、正值壯歲的輕俠之徒”,相比治世,他當然是更喜歡現在,也當然是更希望能果如他之所料和程嘉之所言,亂世會真的到來,而有了手上的這萬餘兵馬,他自也當然是更渴望能夠在這即將到來的的大變潮流中再進一步。

只要他有這點“英雄之志”,事情就好辦了。

程嘉做得很成功,臧霸知道荀貞和陶謙不和,也知道荀貞出身好、來頭大、靠山硬,所以在聽懂了程嘉的暗示後,他雖然沒有明言,卻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很熱情地命軍中備宴,召來麾下諸將,晚上給程嘉接風洗塵,以示歡迎,——從他的行動可以看出,他已經心動了。

賓主和睦,歡洽一席。

程嘉此次的目的達成,沒有在臧霸軍中多留,次日一早辭別臧霸。

他沒有直接回廣陵,而是先去了開陽縣城。

琅琊郡現下的國相陰德是南陽陰家的人,荀氏和陰氏是姻親,荀貞昔年在潁川時的長吏陰修和陰德更是再從兄弟,有了這兩層關係,程嘉既然來了琅琊,到了開陽,於情於理都該代表荀貞順道去謁見一下陰德,這也是程嘉來前荀貞交代過的。

其實說來,荀貞如想和陶謙相抗,要是在太平時,他最好的選擇不是拉攏臧霸,而是和陰德結盟,只可惜現下非是太平之時,陰德名爲琅琊國相,手上卻沒有什麼兵馬,就像下邳的實力派不是國相而是笮融一樣,琅琊也一樣,郡中的實力派並非陰德,而是臧霸,所以荀貞只能“輕陰德而重臧霸”。

下邳的國相病重不能起,國中的權力被笮融拿去倒也罷了,陰德的身體卻是好好的,他四十來歲,正“壯志滿懷”,極思“施展抱負,以圖盛名”之時,出身又高,陰麗華的族中後人,但自去年十月的黃巾亂後,一直到現在,卻竟然被一個“縣獄掾之子、亡命之身”的臧霸給壓到了頭上,可以想見,他肯定是非常憋屈怨憤的,以至對支持臧霸的陶謙也是深懷不滿。

Www⊙ тт kǎn⊙ Сo 對此,荀貞是有預料的,不過如今亂世將至,陰德手上沒兵,便是荀貞對此有預料,知道他對臧霸、陶謙會有憤恨,可出於現實利益的考慮,也仍然只能“輕視”他,反去“重視”被他怨憤的臧霸。

好在陰德和程嘉是初見,與荀貞也只是有兩層親近的關係在,兩人從來沒有見過,故此在接見程嘉時,倒是沒有提出“欲借荀貞之力、逐走臧霸”的要求,只是話裡話外透出了對程嘉此行目的的疑惑。

程嘉這次見臧霸並沒有隱匿行蹤,而是光明正大去見的,這也算是“挑撥陶謙和臧霸,使陶謙因而生疑”的一種手段,所有對他見臧霸一事,陰德是聽說了的,既然聽說了,難免就會懷疑,無緣無故的,荀貞派人見臧霸是爲何事?而且見臧霸還在見“琅琊國相,與荀貞有兩層親近關係的”陰德之前,這就更會令人生疑了。

程嘉當然不會實話實話,隨便找了個藉口糊弄過去。

陰德不是個城府深沉的人,話題說到臧霸,他不覺就說了一句:“我兩年前到琅琊就任,問郡中大姓、豪傑,從郡吏口中聽聞了藏宣高之名,那個時候,他還只是個亡命待罪之人。因其‘孝烈’,我倒是沒有因此而就小視他,也沒有派人去抓捕他,只沒想到,去年黃巾一起,他竟是藉此翻身,憑藉召聚來的數千輕俠、山賊,搖身一變,而今也是個比二千石的騎都尉了。”嘆了口氣,“高門衣冠墜地,亡命待罪顯貴,綱紀不存,法不整肅,這世道要亂了啊!”

雖沒有明着說,話裡那股冷嘲熱諷、滿腹怨氣的味道,程嘉卻也是能聽得出來的。

程嘉笑道:“藏宣高雄烈武勇,雖本待罪亡命之身,卻亦可謂一時之傑也。今青、兗黃巾在外,方伯重用他,也算知人善用。”

陰德不以爲然,撇了撇嘴,說道:“與君雖是初見,然適才聞君言論,君非庸人,實高明之士。方伯爲何重用藏宣高?難道君就看不出來?真的是因爲‘知人善用’麼?”

“噢?願聞明府高見。”

“陶恭祖年少失怙,所以能扶搖直上者,賴其婦翁之力也,他的婦翁早已過世,他而今固盛名在外,然根基卻淺,偏又生性高矜,自去年十月到任徐州,爲圖聲名,數以威權迫人,別駕從事趙昱至孝有高名,耕讀居家,本不欲出仕,數辭徵辟,而卻竟被他以刑罰爲脅,不得已乃仕州中;彭城張昭,剛直厚德,博才廣藝,州之望也,去年陶恭祖舉他茂材,他不應,陶恭祖以爲受到輕視,而竟就將他投入獄中,幸得趙昱傾身營救,方纔得免。觀其州中行爲,倒行逆施,既不得州中士人爲用,他當然也就只有靠藏宣高這等外州亡命爲其羽翼了。”

這話說得深了,程嘉沒有再接話茬,而是改換話題,問起了一事。

他裝作突然想起的樣子,笑道:“哎呀,忽然想起一事,卻是在我來貴郡前,荀君特別叮囑過的。”

“何事也?”

“荀君對我說:貴郡有一望族,姓爲諸葛。明府,此姓可有麼?”

“有,確有此姓,乃陽都士族,前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荀君對你說這個做什麼?”

“荀君叫我如果有時間,可以順路去他族中造訪一番。”

“諸葛氏雖稱得上右姓,在郡中卻也非是一等一的名族,荀君初到徐州不久,卻是從哪裡知道的我郡中有此一姓?”

“這我就不知道了。荀君只是對我說,諸葛家有一神童名叫諸葛亮,叫我如有暇可前去一見,……荀君也許是從郡府掾吏,又或是從廣陵士人那裡聽來的罷。”

“諸葛亮?”陰德聽着耳熟,想了會兒,想起來了,說道,“我兩年前初到任本郡,行春各縣,到陽都縣時,適逢此子的父親病逝,我登門弔唁,見過此子。”回想了一下,又說道,“當時此子不過七八歲,年歲雖小,應答不亂,進退守禮,稱得上‘神童’二字。”

“他父親病逝了?”

“是啊,其父諸葛珪,在泰山郡丞任上病故的。”

若是尋常的士人之家,便是剛好逢上族中有人病故,陰德一郡太守之尊,也不會登門弔唁。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病逝時是泰山郡丞,有了這個身份,陰德才去他家弔唁的。

陰德頓了頓,接着說道:“君如想造訪諸葛家,我可遣人爲君引路,不過君若是想見諸葛亮,今次怕是不行了。”

“爲何?”

“諸葛亮之母也已去世,而諸葛珪只有從弟一人,名叫諸葛玄,現在南陽爲吏。”

不等陰德說完,程嘉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當下之時,因爲生存環境、醫療條件等的關係,人多早故,有時人死之後會留下年幼的孤兒寡女,如荀貞,他就是年少失怙,那麼在父母去世後,如父親有兄弟,沒有成年的孩子便通常由父親的兄弟來照顧,如無兄弟,則由族中代爲撫養。諸葛珪有一個同產弟,他去世後,他孩子的撫養之責當然就是由他的同產弟諸葛玄來擔負起來了,而現在諸葛玄在南陽爲吏,那麼諸葛亮肯定也是在南陽,沒有在琅琊了。

“原來如此!”

荀貞吩咐程嘉在見過陰德後,再順路去造訪一下諸葛氏,見見那個名叫諸葛亮的“神童”,程嘉也不清楚荀貞爲何會知道諸葛亮,更不清楚荀貞爲何叫他專程去見,不過既是荀貞的吩咐,反正他人已到了琅琊郡,陽都離開陽也不遠,就在開陽北邊,兩縣相鄰,本來去見見也是無妨的,只是沒有料到諸葛亮現下卻是不在琅琊,這也就沒有辦法了。

當晚,程嘉在琅琊國相府又吃了一頓酒,次日辭行,原路折返,回廣陵而去。

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33 督郵一怒(下)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6 何爲乳虎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30 將戰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6 本初何如伯珪強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7 布植黨羽養虎豹9 計吏郭圖(上)14 守城初戰25 備寇49 聖如仲尼也好名54 膽大妄爲豫州兒68 三軍悄然各入屯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28 辰彼碩女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45 欺人88 從徵汝南(上)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53 只知太守不知君8 守職歲滿乃爲真58 孫堅91 忽然聞得故人到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73 忠孝勇武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31 破敵(上)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5 原盼勸賊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25 郡府迴文46 盜馬93 兵臨西華(下)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50 勵士出征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56 買馬(下)24 鐵官見聞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21 今有潁陰乳虎(中)53 送糧60 荀君爲政(下)30 朱陽第三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29 志高行健皓月明18 第一天(下)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 飛書問君何所欲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35 潛光爲養羽翼成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49 選編死士44 練軍方略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70 孫曹通脫荀慎行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1 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