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仲業

從官寺出來的時候,荀貞並不後悔,倒是代縣君送他的文直有點爲他遺憾,說道:“縣君要拔擢你爲門下主記,荀君卻怎麼拒絕了?我知君有大志,繁陽雖好,只有十里之地,哪裡能比得上輔佐縣君,主宰百里之縣呢?……,荀君,要不你回去再考慮考慮。”

“文君的好意我心領了,但還是那句話:去繁陽是我主動要求的,從就職到現在還不到兩月,桑苗、備寇諸事都只是剛開了個頭,尚沒有收尾,因爲清貴的主記之職就將此職捨棄,匆匆離任,既非‘義’,也有損聖人的教導:‘有始者必有終’。……,且待貞將繁陽治理穩當,再說此事不遲。”

文直肅然起敬,說道:“君不以繁陽爲輕,不以主記爲重,言出必行,有始有卒,真古之特立獨行者、今之豪傑之士也。”

“文君謬讚,愧不敢當。”

文直將荀貞送到官寺門口,兩人作揖相別。

……

因爲荀貞很少休沐回家,故此剛纔在與朱敞辭別時,朱敞特地準了他一天假,交代他回家看看。荀貞不是個矯情的人,雖然拒絕了接受拔擢,但對朱敞的這個好意並沒有拒絕。離開官寺的大門,上了大道,正準備往高陽裡去,迎面來了三四個人。

這三四人皆短衣佩刀,牽馬步行,後邊三人的年齡都在二十出頭,最先一個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路上人來人往,他們幾人,包括那少年在內都身高體壯,又牽着馬,甚是顯眼。

荀貞本待讓到一邊,等他們先過,誰知這幾人卻直奔他而來,隨即聽到身後有人驚喜說道:“二郎,你來了?”荀貞回頭看去,見說話之人卻是文直。

那三四人來到近前,文直見荀貞還沒走,便拉着那少年過來,給他介紹:“荀君,這是我從兄之子,姓文名聘。……,二郎,這位是荀家俊傑,八龍之侄、公達之叔。”

“文聘?”荀貞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文直,又轉眼看那少年,見他濃眉大眼,雖還未及弱冠,但嘴脣上已毛茸茸地長了不少鬍鬚,並不顯得稚嫩,反倒有一股粗豪之氣。他拍了下額頭,心道:“文直、文直,南陽宛人。……,哎喲,聽到他這個姓時,我就該想到文聘!”

他前世時看過三國的書,當然知道“文聘”這個人,雖不知是不是南陽宛人,但卻知其曾在荊州劉表手下爲將。而南陽郡,可不就是屬於荊州麼?

“也不知這人是否就是那個文聘?”他雖存疑,但卻隱約覺得,十之**就是“那個文聘”了!又想道,“若就是那個文聘,觀其年齡,現在竟然還沒弱冠?”

自穿越以來,他已見過不少“名人”了,只荀氏的荀彧、荀攸兩個就是“重量級”的,此時突然路遇文聘,倒也不是十分驚奇。那少年人文聘聽了文直的介紹,將繮繩丟給伴當,撩起衣袍,便在路邊衝荀貞行跪拜之禮,口中說道:“南陽文聘,拜見荀君。”

荀氏名重天下,便不說荀淑、八龍一脈與荀衢祖、父一脈的聲望,只說他們曾任過的官職,黨錮之前,荀淑與八龍大多都當過縣令,荀衢的祖、父、叔更是多任二千石的高官,雖說文氏在南陽也算大族,但不管是名望還是仕宦,拍着馬也趕不上荀家。

所以,文聘一聽當面是荀家子弟,儘管不知“公達”是誰,也是毫不猶豫地立刻跪拜。他是文直的從侄,當然不好與荀貞同輩論交,因行子侄之禮,跪拜相見。

荀貞定了定心神,微笑着將之扶起,笑道:“無需多禮。你我年歲不大,平輩論交即可。”

文直不樂意了,笑道:“那怎麼行!你我同縣爲吏,份屬同僚。你與他同輩論交,我怎麼辦?我也與他同輩論交麼?”

荀貞打量文聘,向文直稱讚說道:“君家侄年未弱冠,已如此威武雄壯,又舉動有節制,可謂文武雙全,再過十年,國家將又添一良臣啊!”既隱約猜出此人就是“那個文聘”,他當然不會吝嗇讚譽之詞,問文聘,“可有字?”

通常來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不過也有例外,所以荀貞有此一問。文聘答道:“今次離家時,家祖爲聘取了一字,爲仲業。”

文聘文仲業,必是“那個文聘”無疑了。

“‘聘’者,訪也;‘業’者,篇卷也。乃祖對你深寄厚望!”荀貞誇了兩句,文聘聞言甚喜。荀貞略頓了一頓,問道,“仲業是從南陽來的麼?”

“是。”

“長途數百里來我潁陰,必是有事來找你的叔叔了?”

文直代爲答道:“也沒甚麼事兒。上個月我從兄寫了封信來,說二郎今已十六,仰慕潁川羣賢,有意來依我遊學。”

“噢!原來是這樣。”

荀貞腦筋急轉,暗暗想道,“原來是來潁川遊學,難怪他祖父提前給他取了字,他的名與字加在一起是‘訪問篇卷’,可不正是求學之意麼?……,只是怪哉,以前看三國書時,卻怎麼不記得有此一節?說文聘少年時曾遊學潁川?”

他瞧了文直與文聘一眼,見他倆也正看着自家,心中一動,接着又想道:“文氏雖可稱南陽大族,但並無名士、大儒,至多一地土豪罷了,而這文聘的體貌雖然雄壯,但我在潁陰從沒聽說過他的名字,應該是沒有過什麼出色的事蹟,不像夏侯惇,年十四爲師殺人,遠近皆聞,服其孝勇膽氣。……,或許就是因爲這兩個原因,所以文聘遊學潁川時,沒有能得到潁川名士們的青眼,故而默然無聞、史籍不載?”越想越覺得是這回事兒。

在他的印象中,文聘的名聲沒有關羽、張飛、張頜、張遼等等名將們大,可應該也算一員良將,而且好像當過太守,文治武功應該都不錯。

他想道:“方纔慨嘆人生如朝露日晞,轉眼就碰見文聘,這是天意麼?”他一向都是當機立斷的人,當即作出決定,心道:“‘天賜不取,反受其咎’。沒想到我這一次來縣廷,居然能撿到這麼一個‘大漏’!”因笑道,“仲業年未弱冠便辭父母,遠千里,求學外州。馬伏波曾言‘丈夫爲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仲業可謂是‘少年堅壯’了!你既有王世公的志向,我雖不才,也願鼎力相助。……,這樣吧,你遠來初到,且先隨你叔叔把住處安置好,若是有意,等過幾天,我給你引見我族中長輩,如何?”

文直拉着文聘長揖到地,說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

荀貞走得遠了,回頭看時,文直與文聘還站在原地未動。見他回首,兩人又都長揖。目送着他遠去,文聘問道:“阿叔,這位荀君也在縣中爲吏麼?”

“不錯。”

“我見他赤幘佩刀,沒有綬印,腰間插了一塊木板,倒像是亭長的裝束?”文聘年紀不大,心思縝密,早在看荀貞的第一眼時就覺得奇怪,只是他少年老成,沒有當即就問。這會兒等荀貞走遠了,纔將疑惑道出。

文直與荀貞接觸得不多,今天是頭次見面,但聽朱敞提過幾次,這幾天又在縣中多聞他在繁陽亭的所作所爲,所以自認爲對荀貞還是有些瞭解的,說道:“荀君出身高陽裡荀氏,以荀氏的聲望,不肯來縣中爲吏,主動請求任一亭長,奇人奇志。二郎,你萬不可因此小覷!”

“是,是。”文聘口中答應,臉上不以爲然。

“我知你自小便有大志。汝南陳仲舉年十五言‘大丈夫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你常以此自比。但須知,一室不掃,如何掃天下?這天下缺的不是豪言之輩,而是肯踏實做事的人!……,你可知道,今日荀君來縣廷是爲何麼?”

“爲何?”

“他任亭長不到兩個月,美名傳到縣中,縣君因欲拔擢他爲門下主記。”

“不到兩月,擢爲主記?”

荀貞儘管出身荀氏,族中的聲望會給他的仕途一個很大的幫助,但是若無卓越的政績,縣令也絕不會在他任亭長還不到兩個月的時候,就想要將之拔擢爲主記。文聘頓時來了好奇,問道:“他在亭中都做了什麼?”

“你先別管他都做了什麼,你可知他是怎麼回答縣君的麼?”

“怎麼回答的?”

“‘亭長,我所願也,今因美職棄之,有始無終,非義也’。”

“……,他拒絕了?”

“正是。”

文聘擡眼往遠處看,荀貞的身影已消失在了人流中。

“荀君年方弱冠,比你只大幾歲。在我看來,你的志向雖大,但虛無縹緲,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陳仲舉的,而荀君的志向看似雖小,深不可測。”

文直博覽羣書、眼光獨到,文聘一向很服氣他,改變了不以爲然的態度,虛心地問道:“因爲他辭主記不就,所以深不可測麼?”

文直搖了搖頭,說道:“若他只是自請爲亭長,我也許會認爲他是一個沒有志向的庸人;若他只是辭謝拔擢,我也許會認爲他是一個志向高潔的士人。但如今卻是,他自請爲亭長後,只用了不到兩個月,就使得黔首稱頌、輕俠俯首,德化遠至外亭,引鄉中豪強折腰,分明是個真有才幹的人。有如此的才幹,他卻請任亭長、不爲縣吏,今天更又辭謝縣君的拔擢,他的志向,我實在是看不透,只能勉強說他是一個不顧人之是非,堅守自道的豪傑之士!”

文聘仰着頭想了半晌,說道:“的確讓人看不透。”

“我隨朱君來潁陰已有數年。荀、劉家中的賢人、俊才,我大多見過。有的人志向高潔、不應朝廷徵辟,有的人志向遠大、欲爲國家棟梁,有的人才思敏捷、下筆萬言,有的人負氣倜儻,有縱橫才,此輩諸子固然皆賢人俊士,但他們的志向,我一眼就能看出,唯獨荀君,看不透,……,看不透。”文直連連搖頭,似是感慨,又似是迷惑。

聽完了文直對荀貞的評價,文聘再又忍不住擡望眼,往遠處看,只見行人來往,牛車吱呀,哪裡還有荀貞的身影?

15 原盼勸賊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95 會師城下(中)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9 計吏郭圖(上)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4 風雪夜刺(上)1 虎士37 無禮賠罪51 無中生有兵家計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27 蘇合湯餅孰爲香25 郡府迴文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76 演武薦賢(上)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9 盤點籌劃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54 焉知生死麴義勇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23 文聘(中)6 尋賢不遇(下)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30 臨大事從容不迫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46 呂布撤圍南渡汝4 留錢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25 再勝39 班底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53 送糧48 惟是小人最難養23 市中美人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3 陽翟侯扣使不遣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34 飛蠅逐路廁之臭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 雙喜臨門(上)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8 遍觀諸郡(下)53 滅族(上)57 尺素飛傳相思意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2 琴心劍膽38 初步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上架感言36 第三兄弟16 原盼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5 陽城治吏(下)72 初見一龍(下)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59 吾候諸君久矣35 集合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26 威震郡北39 班底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8 初步6 東漢諸侯王42 馮鞏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65 歸來解甲抵足眠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52 市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