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

袁紹笑道:“貞之,孟德所託我之事,幸不辱命。”

“噢?”

“已爲卿求得外郡太守。”

不愧是汝南袁氏,只短短几天就爲荀貞求得了一郡太守之職,荀貞心中大喜,爲了不讓袁紹小瞧自家,他按住歡喜之情,臉上依舊是平靜的模樣,問道:“不知是何郡?”

“廣陵。”

聞得“廣陵”二字,荀貞怔了一下。

曹操當初說是想爲荀貞求得一近京的大郡,如以“遠、中、近”而言之,這廣陵卻非但不近京畿,而且連“中”也說不上,反而是離洛陽甚遠,比潁川離京城還遠。

廣陵郡是徐州的轄郡。

出了洛陽向東,過司隸校尉部是豫州地界,入了豫州,先過潁川、再過汝南和沛國,一路向東,乃入徐州。入了徐州之後,第一個郡國是下邳,而廣陵就在下邳之東。

從廣陵再往東,已經沒有陸地,是海了。

也就是說,廣陵郡可以說是已經離開了中原腹地,是帝國東部臨海的一個郡國。

袁紹看出了荀貞的愕然,解釋說道:“本欲爲卿求河內或陳留,奈何董卓作梗,讒言阻撓,無奈只得退而求之,乃爲卿謀得廣陵。”

卻原來是這個緣故!

荀貞頓時明白了。

想想也是,荀貞是名族子弟,有善戰的威名,手底下又有數千精銳義從,既然他不肯投靠、依附董卓,那麼董卓不殺他已是迫不得已,自更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他待在京都附近的。

日後袁紹出逃京都,董卓雖然聽從了別人的勸諫,沒有再追殺他,並且給了他一個太守之位以示寬柔,可給的卻也只是一個渤海太守。渤海雖非徐州之地,卻與廣陵相似,皆是遠離京城、中原、腹地的臨海之郡。

今日董卓對付荀貞的手段,卻是與日後他對付袁紹的手段一樣。

只不過,袁紹所謂之“奈何董卓作梗、讒言阻撓”云云,卻未必是真。

試想一下,董卓才入京城,立足未穩,雖然控制了天子和宮城,但盟友並不多,也完全沒能得到天子的信賴,他又從何去進“讒言”?想來所謂“讒言”,如換成“威脅”倒應還差不多。

荀貞心道:“自我起家出仕,數年輾轉,浴血疆場,苦心造詣,而今雖說總算是有了些名望,卻到底在朝中無有根基,不得不依靠袁本初、何伯求與孟德等等諸輩,廣陵雖遠,卻亦無可奈何。”

他雖然不滿意廣陵郡這個地方,但事實就是這樣,他也改變不了,只能接受。話說回來,能得廣陵也算不錯了,至少能以“太守”的身份離開京城了。說實話,他對此雖不滿意,對袁紹、曹操的爲他奔走卻也是很感謝的。

他本就跪坐在席上的,此時俯身下拜,說道:“能得廣陵,貞意已足。君之情誼,貞必銘記不忘。”

袁紹掀須大笑,連聲說道:“快快起身,快快起身!你我意氣相交,以肝膽相照,何用這些繁縟虛禮?”說着話,離席起身,至荀貞席前,親自把他扶起。

荀貞瞧袁紹這套做派,覺得有些眼熟,轉念一想,這等“禮賢下士”的風範可不就是他之前經常做的麼?也難怪袁紹能得何顒、張邈等的結交,也難怪袁紹在海內有那麼大的赫赫高名,他以累世公族的家世,還能這麼開襟下士,又怎能不令士人傾心?又怎能不名望遠過袁術?

荀貞起身,袁紹歸座。

荀貞轉目看了兩眼袁紹,欲言又止。

袁紹笑道:“卿有何話要說?”

“請君屏退左右。”

袁紹示意左右的婢女、奴僕退下。

待室中沒有了外人,只剩下了荀貞、袁紹二人後,荀貞開口說道:“數日前,我與鮑校尉同至君府,嘗勸君起兵擊董,不知君意現在如何?”

“唉,卿等當時所說是有道理,我之所以沒有答應,不是懼董卓兵馬,而是不想洛陽京都毀於兵火啊!洛陽生民百萬,一旦興兵,受苦的不還是百姓麼?”

袁紹這話,荀貞一個字都不信。

南北宮袁紹都殺進去了,他會在乎洛陽會不會毀於兵火?比起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他會更在乎洛陽的生民百姓?

荀貞心道:“此前勸他擊董時他閃爍其詞,今我再問之,他又以洛陽城與洛陽生民爲藉口,看來指望靠他來消禍患於萌芽已是不可能了!罷了罷了,今既已得廣陵太守,我當儘早離京。”

一邊想,荀貞一邊正色說道:“君念洛陽生民,不忍神都毀於一旦,可謂‘仁’也。董卓邀我相見一事,君也知曉,我與董卓在顯陽苑中見面的經過我也對君言過,董卓其人狼子野心,提精兵進京、懷不測之志,君雖仁義,然奈何董卓虎狼?唯望君勿掉以輕心,切切不可大意!”

袁紹頷首,應道:“不必卿言,吾亦自知。”

“我今既因君而得廣陵,漢家故事:‘二千石不可擅留京師’,待陛見過天子之後,我就準備離京上任。廣陵雖遠,然如京都有事,只需君一信之召,貞必星夜趕來。”

“好!”

由袁紹安排,過了兩天,第三天的上午,荀貞入宮覲見天子。

袁紹當日殺入南北宮,受毀最重的是南宮,因而天子現在北宮,入到北宮宮城,沿途所見,宮殿樓閣、高臺銅獸,固一派天家威儀,然之前袁紹等攻打北宮時留下的損壞卻還沒有來得及修補、重建,因而在這天家威儀中不可避免地透露出一絲絲衰敗、損毀的氣息。

便好比漢家四百年的天下,輝煌早漸漸遠去,而今風雨已來,搖搖欲墜了。

荀貞今日入宮雖非上朝之日,但因爲京都接連生變,宮中的朝臣卻還是不少。

因爲宮中的太監幾乎被殺了個乾淨,所以在前引路的是黑衣長鬚、高冠帶劍的三署郎官,荀貞這是頭次入宮,儘管非常好奇,但恪於臣子之禮,卻也不好公然地左顧右盼,因此對宮中的景象也只是大概地掃一眼罷了,行了多時,入到一處偏殿。

等候了會兒,聽得郎官唱禮,卻是今天子駕至。

荀貞拿眼看去,見一個十數歲的少年衣着天子服飾,在七八個朝臣的侍從下橐橐入來。

因爲君臣之禮,他不好多看,只瞥了一眼,便忙伏地下拜。

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7 虛席相問上策何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7 置彀在此請君入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23 劫人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83 威震陽翟(上)59 奮武意收黃巾用6 何爲乳虎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45 天寒遙寄冬衣去41 謀重有利爲臣職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58 關張各有惆悵情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42 馮鞏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29 伯符進獻渡河略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29 鍾繇48 正旦之日62 太守行春(下)3 習射16 原盼20 辛璦(中)95 冀州北望氣如何4 冀州牧迎節以徵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76 貴顯何氏兩將軍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92 虛席問賊進退意30 朱陽第三19 惡奴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11 孟德窮窘設摸金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75 欺上弄假國之賊67 二月風雷重又動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80 擒賊先擒王(上)29 盤點籌劃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59 軺車從事雷霆來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25 備寇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63 叕兒乃有大志乎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25 鄉有野賢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39 點將封侯趁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