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

攔下荀貞及其部曲的是何進派來的朝臣。

這朝臣倒是荀貞的熟人,卻是鍾繇。

荀貞聞之,乃出至軍前,與之相見。

鍾繇自前幾年被徵入朝中後,先入尚書檯爲尚書郎,任滿優異,外遷陽陵令,在職未久,以疾去,病好之後被三府徵辟,之後重新在朝中爲吏,被任爲廷尉正。

中平元年一別,荀貞與鍾繇至今已五年未見。

昔日於潁川分別時,鍾繇三十四歲,荀貞年方二十餘,而今於司隸道上重逢,鍾繇已年近四旬,而荀貞也已而立了。

歲月荏苒,時光如白駒過隙,怎不令人感慨。

“元常兄,你怎麼來了?”荀貞驚喜不已。

荀貞以爲鍾繇是奉何進、袁紹之令,特地來給他帶路,迎接他入京師的,然而鍾繇的回答卻出乎了他的意料。

鍾繇滿面風塵,一看就是連日趕路之故,他顧不上與荀貞寒暄,拿出何進的檄令,遞給荀貞,說道:“貞之,大將軍令你屯營轘轅關。”

“屯營轘轅關?”

“正是!”

“這、這……,這是爲何?”荀貞展開何進的檄令,一目十行,很快看完,確如鍾繇所言,何進命他止步轘轅關內,屯軍待召,無令不得出關入司隸地界。

荀貞疑惑重重,心道:“何進緣何突下此令,不許我出郡入關、進入河南尹地界?莫非?……莫非是京都生變?”瞧了對面的鐘繇一眼,又心道,“元常從京都來,必知京都形勢,我可先詢問一二,然後再做決定。”想至此時,傳下軍令,暫令三軍停止行軍,就地駐紮。

然後,他把何進的這道檄令轉給荀攸、程嘉等人看,招呼鍾繇入軍中敘話。

軍中簡陋,此時又非夜宿之時,沒有什麼可坐的地方,荀貞令典韋、趙雲帶着親衛在道邊的野地上清理出一片空地,扯來幾個席子,便就鋪在土上,與鍾繇席地而坐。

雖是與鍾繇多年未見,但如今京都政亂,荀貞、鍾繇二人卻是皆無敘舊的心思。

一坐下來,鍾繇就拍着大腿連連嘆氣。

“元常,京都可是發生了什麼變故?大將軍爲何令我不許出轘轅關?”

“大將軍不止傳了這樣的命令給你,還給了董將軍、橋東郡、丁都尉。”

“董將軍現在何處?”

“大將軍命諫議大夫種邵去給董將軍宣旨傳令,種公和我一起出的京,出京時,聞董侯剛至澠池。”

董卓是從河東郡帶兵而來的,河東郡在洛陽城的西北邊。

從河東郡來洛陽有兩條路,一條經東垣,沿黃河北岸,可直接進入河南尹地界,抵達洛陽,另一條經安邑南下,渡過黃河,入弘農郡界內,隨後轉往東行,經澠池、新安、函谷關,進入河南尹地界,到達洛陽。這兩條路,前一條因爲需要經過王屋山,所以不太好走,不如後一條便捷,董卓走得便是後一條路。

鍾繇出京時,董卓“剛至澠池”,也就是說,他剛出了河東郡,才過黃河,方入弘農郡內不久。澠池離洛陽比緱氏離洛陽爲遠,緱氏離洛陽不足百里,而澠池離洛陽足還有二百里之遠。

聽到這裡,荀貞略微放下了點心,乃有餘暇從容問道:“大將軍既召我等入京,緣何又分遣使者,令董將軍駐軍弘農,令我不許出轘轅關?”

鍾繇嘆氣不已,說道:“大將軍還遣了別的朝臣,分去阻止橋東郡、丁都尉入京,令橋東郡駐軍成皋,令丁都尉駐軍孟津。”說到丁原,鍾繇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大將軍雖令丁都尉不許再率軍前行,然卻令他火燒孟津,孟津火燒之時,於夜中其光洛陽可見。”

孟津在洛陽的北邊,位處河內郡與河南尹的交界處,離洛陽很近,不到五十里。丁原在孟津燒火,火勢只要足夠大,夜晚的時候,洛陽的確是可以看到的。

荀貞問道:“緣何令丁都尉火燒孟津?”

“還不是爲了脅太后同意除宦!”

何進派去各個州郡招兵的心腹親信們,如鮑鴻、王匡、張遼、張揚等,他們剛出京不久,有的尚未到達招兵的地點,離回來還遠,所以現在抵達洛陽周邊的都是本有兵馬的“猛將”、“豪傑”們,計有四人:一個董卓,一個丁原,一個東郡太守橋瑁,一個荀貞。

荀貞出了潁陰後,一心想早點趕到洛陽,心裡邊想的只有董卓,壓根就沒有注意丁原和橋瑁,這時聞得鍾繇說,才知道丁原部已經到了孟津,而橋瑁居然已經率軍進至了成皋。

成皋屬河南尹,在洛陽的東北邊,也在緱氏的東北邊,離洛陽二百里,離緱氏一百五六十里,——之所以吃驚橋瑁居然已經到達了此處,卻是因爲橋瑁乃是從東郡率軍而來的,從東郡的郡治到成皋有好幾百裡地,遠比從潁陰到緱氏爲遠,荀貞一路率軍西北上,路上行軍的速度已經很快了,從出潁陰到抵達緱氏他只用了三天,而料來行軍速度絕不比上他的橋瑁卻竟然早已出了東郡,抵達了成皋,這隻能說明:橋瑁應是比荀貞更早接到了何進、袁紹的召令。

荀貞撿了一截枯枝,在地上畫了一個簡單的形勢圖:洛陽居中,西邊二百里是董卓,北邊五十里是丁原,東北邊二百里是橋瑁,東南邊不到百里是他自己。

四路兵馬中,離洛陽最近的是丁原,最遠的是董卓、橋瑁,如果把他自己的駐軍地點退到轘轅關內的話,那麼他離洛陽的距離其實與董卓、橋瑁相差得並不是很大。

——靜下心來想一想,從這四路兵馬離洛陽的距離遠近中似就能看出何進最信任的是誰,不信任或者不太信任的又是誰了。

荀貞低頭看形勢圖。

荀攸、程嘉等已經看完了何進的檄令。

荀攸問道:“鍾君,將軍剛纔問你,大將軍之所以令我等駐軍轘轅關內,可是京都出現了變故麼?緣何既召我等率軍入京,此時京都尚遠,又令我等停軍不前?”

鍾繇久在京都,他本是士人,與袁紹、曹操、何顒等常有來往,走得很近,因此對何進、袁紹謀誅諸宦之事,他非常清楚。

他說道:“公達,你前些時亦在京城,多與本初、大將軍見,你我也曾深談,你又豈會不知欲盡誅諸宦者,實爲袁本初也,大將軍本來對此就很遲疑,左右搖擺,既欲得名,又恐損權,故今雖有了召四方豪傑入京之舉,而究大將軍本意,對誅宦一事,他實際上仍是沒有下定決心的。前幾天,車騎復阻大將軍誅宦,又言之曰:‘我家當初從南陽來,因爲出身貧賤,是依靠了省內而才得以致富貴的,於私情來說,不宜除宦。於公事而言之,國家大事,又談何容易?覆水不收,事情一旦做出,將來即使後悔也是沒有用的。宜深思之,不如與省內和解’。”

所謂“省內”,即“禁中”,又叫“省中”,是皇宮裡皇帝休息居住的地方。

本朝的中央官吏分外朝官和宮省官,外朝官即辦公地點在宮外的官吏,宮省官即辦公地點在宮省內的官吏。宮省官又分爲宮內官、省內官,比如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這類職在宿衛侍從的官吏便是宮內官,而如中常侍這一類的宦官則就是省內官。故此,常以省內借指宦官。

如果說何進算半個“理想主義者”,他有點理想,有點追求,想以除宦來得到天下士人、吏民的讚許,想以除宦來名垂後世,那麼何苗就是個“現實主義者”。在何苗看來,什麼天下人的讚許、什麼名垂後世都是不切實際的,都是空中樓閣,你何進還是老老實實地認清形勢,想清楚,不管是從私誼出發,還是爲了你手裡的國家權柄,你都不要再去想除宦這個事兒了。

何進有“理想”不假,可除了理想,他也知道現實。

所以,在被何苗這麼一勸後,他又遲疑不決了。

前時令四方豪傑、猛將入京的檄文已先後發出,何進自己也知,橋瑁、荀貞、董卓、丁原等一旦統兵入京,那麼京都的形勢他可能就掌控不易了,誅不誅宦也許就不是他說了算了,因而,他便又令種邵、鍾繇等分別帶詔書前去各地,暫時阻止橋瑁、荀貞、董卓、丁原等入京。

荀貞聞之,轉顧荀攸、程嘉等人。

荀攸還好點,他“外怯內勇”,爲人謹慎,很少在外人面前發表不適宜讓外人聞之的言論,程嘉卻就不然了。

程嘉瞪大了眼睛,手握成拳,用力地擊打在席子上,大聲說道:“糊塗!”

鍾繇沒見過程嘉,剛纔初見時,只覺得此人身短貌醜,只是一因當時沒心情,二來也是恪於禮貌,故此纔沒有多打量程嘉,這會兒見他突然發怒,瞠目掀須,身雖短小、相貌雖醜,卻自有一股慷烈豪氣出來,不覺心中頗爲之驚奇,遂問道:“‘糊塗’二字,足下何意?”

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24 太守驪馬從白駒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28 原師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6 爲君請功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48 雷霆93 兵臨西華(下)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34 孟塗敢棄夜襲利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13 志纔出山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49 選編死士45 渡汝過澺沿途聞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49 選編死士31 除惡務盡90 從徵汝南(下)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 張長詈罵府門外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1 寇至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13 荀君有召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74 歸來有美迎於城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9 袁公路縱虎謀北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59 荀君爲政(上)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8 朱門酒肉路邊骨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8 西鄉薔夫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95 會師城下(中)6 本初何如伯珪強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32 督郵一怒(中)23 豫兗羣豪三人最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6 生子當如孫伯符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0 曹孟德四策禦敵39 可笑雛鳳誘老薑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54 滅族(下)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6 尋賢不遇(下)72 寧舍濟北取任城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