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凌霄鴻鵠潁陰侯

趙忠受門客的提醒,提高了對荀貞的重視,這對荀貞是有利的,但也是有不利的。

先說不利的一面,樹大招風,名聲一上去,而如果又沒有過硬的後臺,那麼很可能就會遭受到閹宦的沉重打擊,以殺雞給猴看,以儆效尤。如袁紹這樣後臺過硬的,張讓、趙忠等可能沒辦法,至少在撕破臉之前,沒辦法收拾袁紹,因爲閹宦之勢雖強,可不到生死存亡之際,卻也是不願得罪袁氏的,畢竟袁氏的勢力也很強,門生故舊遍佈天下。可如荀貞這樣的,名聲漸大,而後臺又不如袁紹硬,這個時候就很可能會遇到危險了,這要是換了別人,大概會難逃此劫,但對荀貞來說,卻是不然,他熟知歷史的走向,在做出誅趙的決定時就已經想好了退路,所以趙忠就算想殺他,怕是也難殺成。

換個角度看,再來看對荀貞有利的一面,荀貞如今已經引起了趙忠的重視,對他在黨人、名士、士族子弟中的名聲而言卻是一個提高,凡是被敵人重視的,那麼在本陣營中必然就是出衆的,敵人越重視,那麼此人在本陣營中的地位顯然就會越高。現在荀貞已經得到了趙忠的重視,那麼等到他誅殺趙氏之後,可以想見,他必會成爲天下矚目的衆人之一。

到的那時,就算他仍然達不到袁紹的高度,可至少在袁紹這個政治小集團裡地位會更加重要,並且在天下士人中的名望也會直線上升。有了這個基礎,無論是將來誅宦,還是將來討董,他都能得到一個不錯的位置。比如誅宦的時候,有了他在袁紹政治小集團裡地位的上升,那麼他就很可能會參與到決策層中,這等大事,一旦參與到決策層中,那身價就截然不同了,再比如說將來討董,他肯定也能因此而成爲諸路諸侯中地位較重要的一支,地位上去了,有話語權了,他手底下又有數千精銳敢戰的步騎義從,這就是“名實兼具”,那麼就極有可能會得到一塊兒不錯的地盤,這都是很有利的,對他日後參與逐鹿天下是有大利的。

總而言之,誅趙的危險很大,可這卻是一本萬利的事,借鄴縣趙家的腦袋,換來日後之步步向上。

對趙忠決意收拾荀貞之事,荀貞遠在魏郡,尚不知道,近在洛陽的袁紹、何顒等卻聞到了風聲。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是作爲彼此對頭的雙方,對對方的行蹤、動靜自然更是格外關注,所以袁紹、何顒很快就知道了趙忠想要收拾荀貞。

何顒已經爲此事見過袁紹了,這時又來見袁紹,一見面,他就說:“我聞趙忠欲誣荀貞之,本初,你我必須救他!”

袁紹答道:“我已回信給他了,叫他放心,此事我當然會幫他。”

何顒見袁紹並沒有改變原先的打算,很滿意,又進一步地說道:“君與貞之同州,汝、潁接壤,乃是州里人,昔日郎陵公在世時,荀氏與君族長輩多有來往,君族與荀氏又可謂世交,今貞之爲魏太守,又全是賴君之力,現今趙忠欲誣貞之,君如不救,天下失望,君如救之,則天下必益重君!”

袁紹以爲然。

荀貞和袁紹是州里人,兩族之前也有過交往,袁紹如不救荀貞,天下肯定會失望,這是從袁紹本身的名望來說,而從袁紹日後誅宦的助力來說,荀貞手底下有精兵義從,他本人又知兵善戰,也是一大助力,所有不論從哪個方面說,救荀貞都是必須的。

但是隻憑袁紹一人,可能還抗衡不了趙忠,不過也不要緊,荀貞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早前給王允、孔融、荀爽等也有信去。

王允、孔融、荀爽等接到信之後,王允、孔融皆是大奇,他們認識荀貞,但當時雖然看出了荀貞似非常人,有英傑之氣,可卻完全沒有想到荀貞竟然敢和趙氏作對,這是很了不得的。孔融、王允皆痛恨閹宦,並且他二人的性格又都是嫉惡如仇,今既然荀貞得罪了趙忠,那麼他們當然是要鼎力相助的。

王允乃是天下名士,孔融雖然年齡比王允小,可也早已名重天下,而且他兩人又都是名族出身,王氏乃是州郡冠族,孔氏乃是孔子之後,有他兩人親自出面爲荀貞鼓吹,一時間,荀貞之名響遍豫州諸地。

豫州臨京都,輿論這一造上來,京都也就聞之了,很多朝廷中荀貞本不相識的正直吏員自然也就會出手相助。荀爽也很爲荀貞鼓吹。而且荀貞是陳寔的孫女婿,陳寔去世的時候,大將軍何進親遣人弔喪,天下赴吊者三萬餘人,由此可見陳寔之名,聞得荀貞乃是陳寔之孫女婿,不但是豫州等地了,京都周邊諸州都有不少人出面稱讚荀貞,輿論甚大。

卻說大將軍府裡有一人,名叫鄭泰。

此人乃是河南郡開封人,字公業,少有才略,多謀計,知天下將亂,和荀貞當年在繁陽亭時乾的事差不多,也是陰交結豪傑,家有田四百頃,而食常不足,名聞山東,舉孝廉,三府闢,公車徵,皆不就,大將軍何進輔政,徵用名士,以此人爲尚書侍郎。

鄭泰這個人,荀貞不認識,但早些時,故太尉張延下葬,鄭泰特地請了幾天假,也趕去河內奔吊了,認識了荀攸,因也知了荀貞之名,他聞得趙忠欲治罪荀貞,便去見何進。

何進雖是出身屠戶,因外戚而才得居大將軍之高位,但眼下來說,他卻是以前輩竇武爲楷模,頗想在大將軍的任上做些事來,誅誅宦的。

他的誅宦與袁紹有不同之處,也有相同之處。

袁紹志欲誅宦,既是爲了自身的利益,也是爲了士族的利益,因爲袁紹是士族的一員,袁氏是士族中有數的大族之一,所以袁紹自身的利益其實是和士族的整體利益息息相關的,而何進誅宦,雖說也是爲了自身的利益,——比如現在來說,洛陽的駐軍很多在宦官的控制下,何進雖爲大將軍卻也指揮不動,這肯定就損害到何進的利益了,甚至威脅到他的人身安全了,不但兵權如是,在政事上更是如此,漢之大將軍不但有兵權,亦可議政,所以爲了自身的利益、權力,何進得誅宦,可他誅宦也僅僅只是爲了自身的利益和權力,和士族沒有什麼關係。

何進是什麼的出身?屠戶的出身,和士族根本就不搭邊,並且他是外戚,外戚和士族雖不像士族與閹宦那樣水火不容、你死我活,卻也不是一團和氣,有漢以來,尤其是中興之後,朝中的權力鬥爭從來都是三個主角:外戚、宦官、士族。

宦官勢大的時候,外戚與士族可能會結盟,士族勢大的時候,外戚與宦官則可能會結盟。

現在是宦官勢大之時,所以何進與袁紹一直往來密切,算是盟友的關係。

故此,何進的誅宦和袁紹的出發點有相同,有不同,更多的可以說是不同,因爲袁紹代表的是士族這整個一階層的利益,而何進不是,不過無論如何,現在他是堅定的站在袁紹這邊的,其實他也很爲難。

因爲他家出身不高,他的妹妹之所以入宮後能得寵,很多是倚仗了宦官的幫忙,也就是說,他家其實與宦官的關係更親密,所以他的母親、他的妹妹,——也即現在的何皇后,還有他的弟弟何苗,對他和袁紹等走得近,有誅宦之意都是很不滿的。

一邊是作爲“外人”而卻親密來往的袁紹等人,一邊是作爲“家人”而卻不滿他行爲的母、妹、弟等人,何進現在可以說是左右爲難,但雖然爲難,至少現在他還沒有改變主意。

大將軍是兩漢天子之下的第一人了,本朝以來,通常只授給外戚,既然身爲了大將軍如此之顯赫尊貴的高位,他當然想要掌握住真實的權力,不能忍受宦官分他的權,尤其是連京都的駐軍他很多都控制不住,這是如坐鍼氈,所以說,他現在是堅定地和袁紹爲盟友,從他闢除的人中也能看出,他闢除的人多是昔日之黨人、天下之名士,或在他的大將軍府爲掾吏,或出爲朝中之吏,連袁紹都是經由他府中而出任朝中的。

鄭泰出身士族,顯然也是黨人、名士一流的。

他來見何進。

行禮罷了,他說道:“潁陰荀氏有一子弟,名攸,字公達,其祖荀曇,故廣陵太守,因與故大將軍竇武共謀誅宦,事泄,遂遭禁錮終生,其從父荀昱,昔天下‘八俊’之一,號爲‘天下好交荀伯修’,故沛國相,亦因誅宦事泄而遭難,與李元禮等共身死獄中。”

何進不知他爲何來拜見自己,什麼都不說,先提及“荀攸”之名,他聽過荀攸的名字,在他就任大將軍後,他曾問過屬僚天下各州名族之出衆子弟,有人說過荀攸,當時他還有徵闢之意,此時聽得鄭泰忽提及此人,乃笑問道:“君欲舉薦此子麼?此子之名,我亦聞之,中平元年時,我還想徵辟他入我府中,只是當時聽說他從軍在外,故此罷了。”

鄭泰搖了搖頭,說道:“非也。”

“那君緣何提及此人?”

“荀公達有一再從父,名荀彧,字文若,在他年少的時候,南陽何顒見過他,當面一見,大爲驚異,稱他是王佐才也。”

何進點點頭,說道:“此子之名我亦有聞。”

“荀公達又有一族父,名荀貞,字貞之,不知將軍可曾聞其名?”

“卿說的可是去年被朝廷拜爲潁陰侯的魏郡太守麼?”

“正是。”

“此人之名,我豈會不知!遍數本朝以來,年未及三十而得封侯者,屈指可數。”

“我與潁陰侯不相識,但我與荀公達相識,我聽公達說:‘如攸者,或可如半崖之樹,如潁陰侯者,凌霄之鴻鵠,才勝攸十倍’。”

“噢?如此說來,荀侯乃是難得之才了?”

“正是。今我聞趙常侍欲誣潁陰侯罪,不知將軍可有耳聞?”

“此事我知之。”

“在下知將軍素存高遠之志,自開府京師以來,一直在延攬四海英雄,在下竊以爲,既然如此,那麼當此潁陰侯將受趙常侍誣罪之際,將軍應當救之!如此,將軍救潁陰侯於危難之中,不但可得其感恩,而且將軍的義舉也必會傳誦天下,爲世人重,更有利將軍延攬天下英傑。”

何進聞之,細思了下,應道:“卿言極是!我當助他。”

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69 躋身才俊(上)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 計劃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5 尋賢不遇(上)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52 受表揚威心感動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7 舉薦戲忠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84 威震陽翟(中)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27 舉薦戲忠50 祭祀族宴32 荀衢11 寇至47 辨旗察鼓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49 輜重已備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75 欺上弄假國之賊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44 高家20 牽掛者何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39 開練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69 尋得事由插爪牙30 歸家諸事36 會師(上)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35 集合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37 無禮賠罪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63 下邳相舊習難除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67 鳳集西鄉(上)9 督郵在此(上)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54 滅族(下)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66 延攬勇士(下)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3 習射28 詐降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65 邀得念舊仁厚名23 劫人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5 大計1 光和六年(上)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1 飛書問君何所欲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27 如夢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63 同道7 獨行12 道是襄陽德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