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鮮卑復又寇幽並

這是今天的一更。

——

程嘉喜憂參半的來入堂上。

荀貞剛從坐塌上起身,正準備和荀攸去後宅,見程嘉來到,又見他神情異常,說是發愁吧,嘴角帶點喜色,說是歡喜吧,又憂上眉頭,遂頓住腳步,立在案後,笑問道:“卿嘴角帶喜、眉含深憂,既喜而憂,所爲何事?”

程嘉嘆了口氣,說道:“我本是有件喜事來稟報君侯,但剛在院外卻知道了一件憂事。”說着話,他從袖中取出一方小木盒,奉給荀貞。

盒子不大,雕工很細,外有封泥,不過封泥已被程嘉打開了。

荀貞一看即知,這是朝廷下發給各個郡國的“簡報”。

所謂簡報,就是制書,類似於後來唐時出現的“邸報”,凡朝中有事,朝廷都會向各個郡國下發制書,以使郡國能夠知曉朝事。

適才程嘉來時,在院外正好碰見了來給荀貞奉此“簡報”的郡吏,反正他要來見荀貞,就順手給接了過來,路上打開看了看,卻是看到了一件憂事。

荀貞接住,打開盒子,取出摺疊的帛書,展開觀看。

荀攸問道:“朝中發生了何事?”

荀貞看罷,嘆了口氣,把帛書遞給荀攸,說道:“鮮卑又寇邊境了。”

荀攸把帛書裡的內容看了一遍,亦長嘆了一聲,說道:“光和四年,檀石槐死,吾聞鮮卑內爭,以爲國家的邊禍或許會因此而得到稍微的減輕,卻不意幽並之地仍連年受其侵患!”

程嘉生長北地,冀州北邊就是幽州,對鮮卑的情況較爲了解,他說道:“鮮卑之所以興盛,究其根本,實因國家資助之故。”

荀貞是從後世來的,國家、民族觀念較程嘉、荀攸要強烈得多,對匈奴、烏桓、鮮卑這些“異族”更加敏感,鮮卑的歷史和兩漢的民族政策他曾經專門研究過,他說道:“話不能這麼說,……國家之所以資助鮮卑本是爲了‘以夷制夷’,而今鮮卑勢大實非國家之初衷也。”

前漢之時,鮮卑不顯,本朝以來,鮮卑漸成大患,自中興至今,常聞鮮卑寇境之事,遠的不說,只今天子繼位之後,鮮卑幾乎無年不寇幽、並,邊民飽受其害。

鮮卑之所以越來越強盛,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漢家對鮮卑的資助、扶植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如本朝初年,“鮮卑大人皆來歸附,並詣遼東受賞賜,青徐二州給錢歲二億七千萬爲常”,一年給這些歸附的鮮卑部落首領二億七千萬錢,扶植的力度很大,但這個扶植卻不是爲了給自己培養一個強敵,而是爲了“以夷制夷”。

有漢一世,在北邊先後有過三個強大的遊牧民族,最先是匈奴,隨之是烏桓,現在是鮮卑。從前漢中開始,漢室就開始採取“以夷制夷”的辦法來對付它們,尤其中興以來,“以夷制夷”更是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先是扶植烏桓,分化、消滅匈奴,隨着烏桓的強大起來,又扶植鮮卑,分化、消滅烏桓,這個政策可以說是較爲成功的,至少成功地遏制住了匈奴和烏桓。

隨着烏桓的衰落,鮮卑現在強盛起來,本來是可以繼續“以夷制夷”的,但因爲朝政昏庸、所用非人,郡國內亂、無暇外顧等等緣故,政策實施不利,遂使鮮卑越來越強大,漸難制之。

特別是在檀石槐把諸多分散的鮮卑部落組織到一起,形成了一個軍事聯盟集團之後,鮮卑的崛起之實更是難以抑制了,今天子繼位後,幽、並、涼諸州的邊郡每年都被鮮卑入寇,殺掠不可勝數,十幾年前的熹平六年,朝廷決定反擊,遣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各統騎兵萬餘,分三路出塞,進擊鮮卑,但被檀石槐所敗,戰士死者十七八,夏育等人只各帶了數十騎逃回。此戰之後,鮮卑遂成邊境巨患。

鮮卑越來越強盛,而漢家卻內亂不斷,此消彼長之下,幽、並諸州的日子現在是越來越不好過了。

荀貞、荀攸、程嘉雖然皆爲此感嘆,爲帝國的邊境而憂心,但一來鮮卑入寇已是常態,特別是在冬天,塞外天寒地凍,缺衣少食,近些年來,幾乎是每年冬季都會聽到鮮卑入寇的消息,荀貞等人早已是見慣不怪,二來,魏郡地處內地,離幽、並諸州的邊郡很遠,他們就算爲邊地擔憂也無能爲力,所以他們只是感慨了幾句,也就罷了。

荀攸把“簡報”裝回盒中,還給荀貞。

朝廷的簡報分兩類,一類是需要向縣、鄉,以至亭傳達的,一類是不需要向下傳達的。

這一份簡報顯是屬於不必下傳的,只需歸檔即可。荀貞把堂外的典韋召進來,將這份簡報遞給他,命他派人送去給主記室收藏保管。

待典韋應諾出去後,荀貞坐回席上,問程嘉道:“卿適才言有一件好事要稟報與我,不知是何事也?”

程嘉也落座,轉憂爲喜,答道:“我昨天去了樑期,今天剛剛回來。”

“去見魏光了麼?”

“是。”

說起來,荀成手下這些人,現如今最忙的是程嘉。程嘉雖無吏職在身,但荀貞把很多“私事”都交給他去辦,比如前幾天向郡裡宣揚“落雪是因爲李鵠被擒”等等,又比如拉攏收買魏光。

程嘉吃相貌的虧,多少年不得施展抱負,好容易碰上一個不“以貌取人”的荀貞,也算是憋足了勁,賣命得給荀貞幹活。大雪方停不久,有道是:“下雪不冷消雪冷”,雪後的天氣比下雪時更冷,風颳到臉上跟小刀子割似的,如此酷寒的天氣,他又不辭寒苦地跑了一趟樑期。

荀貞問道:“既雲喜事,那麼可是魏光願投我門下了?”

程嘉笑道:“君侯所猜,雖不中,亦不遠矣!”

“此話怎講?”

“魏光倒是還沒有正式表示願意投從君侯,不過通過與他的交談,我發現他已意動!”

“怎麼個意動?”

“在我和他談話的過程中,他先後問我了三個問題。”

“噢?”

“頭一問是:‘聞趙家少君踏暮離城,出居鄴北莊園,此事可真’?”

“第二問呢?”

“次一問是:‘聞雖天寒,府君勤政不倦,理料郡事一如往昔,此事可有’?”

“第三問呢?”

“最末一問是:‘竊聞君侯之舊主今乃朝中貴人,君侯且與汝南袁本初結好’?”

“你怎麼回答的?”

“頭一問我笑而不語,次一問我頷首稱是,最末一問,我告訴他:不僅君侯的故主陰公現在朝中爲貴人、君侯與袁本初結好,而且君侯與大鴻臚曹嵩之子曹孟德亦結好也。”

聽完程嘉的話,荀貞與程嘉相對一笑。

荀攸對魏光不太熟悉,聽程嘉詳細地給他講了一遍魏光的背景,拍手笑道:“趙然遁逃出城之日,怕是萬萬沒有想到:因他暮遁之故,而竟使魏光傾心於君侯了。”

魏光的這三問單個看好像沒什麼意思,連在一起看就很有意思了。第一問,確定了趙然“出城而逃”,第二問,確定了荀貞“若無其事”,第三問,則確定了荀貞的“後臺”。三問連在一處,很明顯,他的確是“意動”了。

荀貞笑道:“昔馬援奉隗囂書至洛陽,陛見光武,光武笑曰:‘卿遨遊二帝間,今見卿,使人大慚’,馬援答曰:‘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魏光乃有伏波將軍之風乎?”

伏波將軍馬援是本朝的名臣、名將,國家棟梁,魏光只是個輕俠出身的“草莽人物”,雖不知他日後發展會如何,但只就眼下來看,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與馬援相比的,荀貞引用馬援的這句話來說他,一是因知道魏光“意動”而開心,二來卻也是笑談罷了。

程嘉這些月與魏光接觸很多,聽了荀貞的這句話,他難得一本正經地說道:“君侯,魏光雖出身微寒,然以嘉所見,非尋常遊俠、寒士可比,君侯切請勿輕視之。”

程嘉很少這麼嚴肅,更從未當面批評過荀貞,這是頭一回。

荀貞收起笑容,正襟危坐地給程嘉道了個歉,說道:“是我輕佻了。”頓了頓,心道,“甚少聞君昌贊人,而他今贊魏光,這麼說來,魏光還真有過人之處?”

荀貞和魏光沒見過,雖聽程嘉說了些魏光的過往故事,但也只是覺得魏光大概是個“存有志向”的“好名”之人,存有志向和好名沒什麼稀奇的,“眼高手低”的人多了,有志向、好名,同時又有能力的人就不多見了,聽程嘉這意思,魏光是其中之一?

荀貞因說道:“能得卿之贊,魏光必有其長,不知他可與我帳下誰人相比?”

“魏光年少好俠,慷慨輕生,其雄壯之氣足可與劉鄧相頡頏;後折節讀書,隨從士大夫,風雨不避,又與陳午相彷彿;其爲人也,頗有恢廓氣度,雖不及君卿,而遠勝伯禽、子繡諸人。”

“如卿所說,此魏郡一豪傑也。卿可持我手書再去樑期,邀他來鄴,我欲一見之。”

在這之前,荀貞雖重視魏光,但也只不過是把他當做了一個誅滅趙家的有力武器罷了,並沒有重視他本人,今聞程嘉所說,改變了態度,準備親寫信一封,叫程嘉帶去給魏光,邀他來鄴縣相見。

程嘉應諾。

——

1,簡報。

邸報是由唐時各藩鎮在京都的辦事人員私自發回地方的,而兩漢之世,各郡國在京都雖也設置有“邸”,但這些邸只是用來“待朝宿”的,兩漢律法嚴禁郡國之邸向本郡國傳送政治情報,如違者,將會受到嚴厲地政治處罰,“簡報”是由漢家朝廷直接發給地方郡國的。

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97 出身未捷身先死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74 花開是爲迎卿來37 無禮賠罪83 威震陽翟(上)73 大丈夫寧鳴而死29 志高行健皓月明74 歸來有美迎於城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46 室暖臨懷春情在81 擒賊先擒王(中)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78 唯先順勢能造勢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11 雪夜攻莊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2 今有潁陰乳虎(下)72 凌霄鴻鵠潁陰侯60 荀君爲政(下)9 結交25 備寇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5 原盼勸賊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77 曹隱袁進皆貴宦79 毋要臨渴而掘井67 本以霸王道雜之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42 鮑信燭下勸離洛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47 辨旗察鼓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65 短歌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67 鳳集西鄉(上)16 子長忿仇求爲應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9 二荀優劣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5 冀董幽田兩名俊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81 捕拿張直(上)11 前倨後恭因何故62 太守行春(下)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85 威震陽翟(下)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33 督郵一怒(下)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26 招人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 豫州乳虎第一威69 樂文謙領兵北上64 欲得鐵馬先得人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8 推衣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54 滅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