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孰謂盜跖不知義

保底一更。

月票的加更在今晚或明天。

——

求見之人入到堂上。

現在雖已入冬,然剛十月,正才初冬天氣,近些天又陽光明媚,天氣不錯,不算很冷,而這個求見荀貞之人卻臉被凍得通紅,並且臉上、衣上盡是塵土,可見定是迎風馳馬地趕了很長一段路,而且路上沒有停歇過。

荀貞、程嘉往他臉上看了看。

程嘉笑道:“老遷,你不在內黃待着,跑回來作甚?君侯召見你了?”

來的人卻是守內黃丞蔡遷。

蔡遷入到堂上,二話不說,撲通拜倒地上,連連叩首,說道:“小人死罪,小人死罪!”

荀貞、程嘉對視一眼,兩人均猜出了他的來意。

荀貞問道:“卿犯下了何過,口稱死罪?”

蔡遷伏在地上不敢擡頭,惶恐地答道:“前些天,小人有次出縣巡行鄉、亭,以備盜賊,路至某亭,在亭舍裡遇到了一個投宿的人,聽其口音像是小人的同鄉,小人離家日久,每常思鄉,聞其鄉音,倍感親切,因主動與之結識,與這個人結識之後,他經常登門造訪小人,託以鄉人之辭,接連送給小人了很多禮物,小人不知有詐,亦未推辭,接受了他的禮物,並送給他了一些禮物做爲回禮,還宴請了他兩次,卻不料此人竟然是趙然的門客,昨天下午他對小人說:趙然想招攬小人爲用。小人聞之,當時大驚,追悔莫及,恨中了趙然的圈套!”

蔡遷入堂前手裡提了個匣子,在堂門**給了典韋,這時他扭身回頭,請典韋把匣子拿過來,放到地上,親手將之打開,露出裡邊的一物。荀貞、程嘉傾身看去,見匣內放的是個人頭。

蔡遷把盛着人頭的匣子高高捧起,接着跪在地上說道:“小人已將此人手刃之,取其首級在此,奉與明公。小人自知犯下了死罪,願領責罰。”

荀貞起身,繞過案几,下到堂上,把他扶起,說道:“趙然遣門客示好於卿,想來應是因重卿之才能,卿不願爲他所用也就罷了,何必再殺了他的門客呢?”

蔡遷倒是個老實人,實話實說,說道:“小人深恐明公會疑小人,故殺此人以表小人之心意。”

荀貞笑了起來,說道:“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蔡遷復又拜倒地上,叩首說道:“小人雖愚鈍,亦知趙然自恃家威,久對明公不恭,存懷有不軌之圖,小人兩次得蒙明公不殺,又被明公擢居顯位,明公對小人的這份厚恩小人沒齒難報,今生今世斷不敢再有背主負恩之舉!小人對明公的忠誠之心,天日可表,天日可表!”

蔡遷這幾句是真話。荀貞先後兩次饒他不殺,第一次倒也罷了,當時他兵敗被擒,荀貞沒有殺他,他當時雖然很感激荀貞,但也只是感激而已,只是覺得荀貞很大度,是個可以追隨的明主,如此罷了,第二次就不同了,第二次是他主動請纓回山裡去爲荀貞招徠舊部,結果卻被舊部裹挾着背叛了荀貞,這是“降而復叛”,背叛不久又被荀貞抓住,他當時以爲自己這次死定了,卻沒想到荀貞居然又沒殺他,又饒了他一命,不但沒殺,而且到魏郡後還重用他,讓他一個“降賊”出任大縣的守丞,這份厚恩實在讓他感激涕零、無以爲報,所以別說來收買他的人是趙然的門客了,便是收買他的人是天子所派,他也是絕不會再負荀貞了。

他不是不知趙家勢大,但他認爲他欠了荀貞兩條命、一份厚恩,就算到最終他會因爲此次的不肯背叛荀貞而把命送掉,他也只是還荀貞了一條命,還欠一條命、一份厚恩沒還,“降而復叛”一次就夠讓人羞愧的了,又怎能再有二次?所以他打定了主意,寧死也不能再負荀貞。

荀貞再度把他扶起,說道:“我既兩次不殺卿、擢用卿,便是信任卿,我從未疑過卿之忠義節操。”看向地上匣中的人頭,——匣中的人頭神色驚恐、死不瞑目,顯是到死都沒想到蔡遷會敢殺了他。荀貞看了兩眼,吩咐典韋將之拿出去。

蔡遷、李驤同爲降將,如論受荀貞重用、信任的程度,蔡遷遠不及李驤,而在面對關鍵之抉擇時刻,蔡遷卻遠勝過李驤。

荀貞按劍仰頭,立在堂上長嘆了一聲。

蔡遷以爲荀貞是在怪他,惶恐地又要拜倒地上。

荀貞搖了搖頭,說道:“我知卿是忠厚人,離家久了,思鄉情切,聽到鄉音,和‘家鄉人’結識一下、來往來往,收些禮物、送些禮物、請兩頓飯,這都不是錯。”說着,又長嘆一聲。

蔡遷止住了下拜之勢,小心翼翼地問道:“小人斗膽敢問明公,緣何連番嘆氣?”

荀貞又搖了搖頭,按劍行到堂門,望向堂外。

蔡遷莫名其妙,不知荀貞這是爲何傷感。

程嘉離開席位,來到他的近前,說道:“老遷,明公說得對,你是忠厚之人,……可有的人卻是背主忘義之徒啊!”

蔡遷不笨,頓時明白,心道:“我雖得明公恩用,然非是明公最親近之人,趙然既然都能想到收買我,那他肯定也會想到去收買別的人,……看明公這副感傷的樣子,再聽程嘉‘有的人卻是背主忘義之徒’這句話,定是有別的人被趙然收買到、背叛了明公,……卻會是誰呢?”

他想問,又不知該問不該問,欲言又止。

程嘉不等他做出到底是問還是不問的決定,主動告之,說道:“趙然不但欲收買你,而且還欲收買別人,李伯欽……。”

“李驤他?”

“李伯欽負了君侯啊!”

蔡遷勃然大怒,轉身面對荀貞的後背,說道:“明公待李驤情深意重,不瞞明公,小人平時常深羨之,羨李驤能得明公如此之厚恩信愛,而他卻居然背叛明公,負恩忘義,此天地難容!遷雖小人,亦不屑與此等無恩無義之輩共事明公!”他憤然說道,“小人請爲明公誅殺此賊!”

因爲和李驤、何儀這些人同爲“黃巾降賊”,蔡遷平時對李驤、何儀比較關注,荀貞對李驤、何儀的信用他一一看在眼裡,特別是荀貞對李驤的信愛重用,又是放心地讓他掌兵,又是拔擢升遷他,不可謂不厚,可荀貞這麼厚待李驤,李驤卻居然反叛了荀貞,他怒不可遏。

自第二次被荀貞饒了不殺之後,蔡遷在荀貞帳下一向是很低調的,從沒提過什麼要求,也從沒主動發表過什麼意見,通常是荀貞讓他幹什麼他就去幹什麼,荀貞麾下的諸將如西鄉舊人等等,有的看不起他,挖苦嘲笑他,他也不往心裡去,不生氣,聽過就算,這是他頭次在荀貞身邊表現出憤怒之情,也是頭次主動請求去做一件事。

荀貞甚感欣慰,心道:“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不臨抉擇之時,難見人之本性。”轉回身,步至蔡遷近前,伸手撩起他的美須,笑對他說道,“卿之忠義,不負卿之美須。”

蔡遷又要下拜。

荀貞拉住他,拍了拍他的胳臂,慢慢地收起笑容,慢慢說道:“卿之忠義我已知矣,然伯欽之事無須卿。卿在府裡住上一天,明天回內黃去吧。”

對荀貞的命令,蔡遷從來是無條件服從,雖然怒火難抑,然聽了荀貞此話,卻亦不再多說了,恭謹應諾,倒退出堂。

荀貞叫住他,殷殷關懷地說道:“趙家所養之劍客、死士衆多,卿今殺了趙然的門客,當防他會報復,日常起居、出入要多加戒備。”

蔡遷感動應諾。

等蔡遷出去,程嘉瞧着他的背影出了院門,漸漸遠去不見,說道:“李驤昔在明公帳下慷慨好言,而蔡遷則素來寡言木訥、少人注意,我常以爲‘遷不如驤’,而今方知,‘驤不如遷’!與蔡遷的忠義相比,李驤不值一提,兩人何異天壤之別!”

荀貞心道:“趙然收買李驤、杜買、蔡遷諸人,是壞事,也是好事。要非趙然此舉,我不會知李驤會背叛我,也不會知蔡遷會寧死亦不負我。”

程嘉感嘆了幾句,待荀貞落座,自己也坐入席上,把話題說回了正事,問道:“君侯召我來,不知是爲何事?可是爲魏光之事?”

“魏光怎麼樣了?”

“我打算明天去市上看一看,買些禮物,後天再去一趟樑期。”

“錢可還夠?”

“明公十天前剛又給我了二十萬錢,足夠用了。”

收買人是需要錢的,荀貞在錢上從不吝嗇,往往是不用程嘉來要,他主動派人送去。

荀貞點了點頭,稍作沉吟,整理了下思路,說道:“吾今召卿來,倒不是爲魏光之事。”

“噢?那是爲了何事?”

“繁譚被趙然收買到了。”

“啊?明公怎麼知道的?”

“我當面親口問出來的。”

“繁譚現在何處?”

荀貞指了指地面,程嘉領悟了他的意思,說道:“正該如此!”

“趙然收買繁譚、李驤、蔡遷諸人,他在暗,咱們在明,防是防不住的,因而我忖思多時,思得一計,似可變被動爲主動。召卿來,就是想和卿商議商議此計。”

“是何計也?”

荀貞細細道來,程嘉拍手稱讚。

兩人在堂上議了半天,將此計定下。

……

等到次日,猶不見李驤親自來、或派人來求見荀貞,荀成趕來請示。

荀貞默然了好一會兒,說道:“事既至此,也沒有什麼可多說的了,此事就由你去辦吧。”

荀成接令。

荀貞又道:“辦此事之前,你先去見見君昌。”

“見程嘉?”

“對。”

“爲何?”

“你自去見就是。”

荀成應諾。

等荀成離去,荀貞行至堂門,負手遠望藍天,良久,喃喃地說了一句話:“伯欽,我不負汝。”

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7 清洗潁陰(上)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5 江禽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46 室暖臨懷春情在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6 原盼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84 威震陽翟(中)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59 吾候諸君久矣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5 江禽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18 西鄉薔夫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71 初見一龍(上)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65 安之若素使人奇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2 禮錢需得四百萬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9 袁公路縱虎謀北3 光和七年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3 志纔出山94 願以區區當芹獻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5 冀董幽田兩名俊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0 洛陽圖窮將匕見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3 志纔出山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94 願以區區當芹獻63 同道62 賜字63 不朽曰三次爲功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7 遍觀諸郡(上)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45 得士親附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53 滅族(上)21 黃帝邢德有之乎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29 伯符進獻渡河略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50 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