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甲光向日來者誰

對一個執政一方的太守來說,威望是最要緊的。既然荀貞因爲收復諸縣而獲得了很高的威望,從而收攬到了一些郡縣士族、大姓,那麼再想辦法把荀貞的威望給打壓下去不就行了?

這就是趙然想到的辦法。

那麼如何打壓荀貞的威望?荀貞將要行縣,可以趁此機會打壓他的威望。

趙然遣門客趕赴樑期等縣,提前安排佈置。

在他安排佈置的期間,康規等吏整理好了郡裡的田地、民口、儲糧等數據,分別呈給荀貞,荀貞一一看過,做到了心中有數。他上次升朝的時候打算十日後便出發行縣的,因爲江禽進兵甚快,捷報頻傳,以致郡縣大姓聞風而動,絡繹前來拜謁,爲此耽誤了一點時間,王淙早把行縣的各項儀仗、事宜準備妥當,四月下旬這一日,他不再拖延,起駕行縣。

王淙、荀攸、審配等均從行隊中。

頭一個去的是樑期縣。

出鄴縣,北行二十里,渡滏水,再行三四十里即是樑期。

樑期是鄴縣到邯鄲縣的必經之地,兩個多月前,荀貞從邯鄲來鄴縣上任,路經樑期時,樑期縣令不僅沒有出迎,而且連個小吏都沒有派出,不聞不問,宛如不知,對荀貞辱之甚也。

荀貞雖然受辱,可樑期令是朝廷命卿,卻也不能無故治其之罪。

他這次行縣首選樑期,跟從他車駕的郡府吏員們私下議論,猜他必是想報此受辱之仇。

漢之長吏爲官,除了無能之輩,但凡有些志氣的講究的都是寧肯刑罰過重,也不願落一個“軟弱不勝任”之名。這是因爲漢之治吏法,不咎以往,即是說如果一個吏員犯了過錯,被罷黜,或受到處罰,乃至服刑,都不要緊,只要他有可取之處,有才幹,那麼等上一段時間,等朝廷需要人才的時候自然就能得到朝廷的再次啓用,不會因爲他以前的過錯而不再敘用,並且再次啓用他的時候,任給他的吏職通常不會和他被罷黜前所任之職相差太遠,若是因爲剛猛尚威而受到貶斥,總有再被啓用的一天,可如是因爲“軟弱不勝任”而被貶斥,那就永無出頭之日了,何謂“不勝任”?能力不足,擔當不起任用。

郡吏們以己度人,猜荀貞是欲報仇,他們猜得不錯,荀貞確是想報仇。

只是,卻未等他得以報仇,入到樑期縣境,尚未入縣城,他的車駕就被人攔住了。

他掀開簾子向前看,只見車駕儀仗的最前亂糟糟地聚集了數百人,把道路遮得嚴嚴實實。

郡功曹王淙下車問之,回來稟報:“縣人聞府君行縣,乃來上訟。”

“上訟何事?”

“下吏略微問了一下,上訴之事各有不同。”

荀貞上次過樑期,樑期無人迎,這次他來行縣,樑期令卻不能再不迎了,不過他仍舊沒有親迎,派了縣主簿代替他來迎接荀貞。

這個縣主簿原是在前導引,此時湊到車外,說道:“鄙縣民不知輕重,驚擾明公車駕,固爲罪也,然明公既至,百姓欲求見上訴,如置之不理,車駕自去,恐亦有傷明公愛民之令名。下吏愚見,明公不如暫留此地,接見過這些訴訟的人以後再入縣不遲。”

審配、荀攸登上荀貞的車。

審配附耳低聲說道:“明公尚未入城,而百姓遮道,此事殊可疑。”

荀貞亦覺得可疑,心道:“料是樑期令搞的鬼!”

——他猜對了一半,是樑期令搞的鬼不錯,指使者卻是趙然。

不過,不管是誰的指使,他鎮定自若,瞧了縣主簿一眼,說道:“君言甚是。”

縣主簿聞他答應駐車,眼中喜色一晃而過,急不可耐地說道:“那下吏去叫他們過來?”

“不急,你先傳我敕令。”

縣主簿愕然,問道:“何敕?”

“樑期自有長吏,太守不可越權,凡欲言盜賊訴訟事者,詣縣寺,民告吏者,留。”

依照漢制,太守行縣,主要是檢查諸縣的各項政事,而不是代替諸縣處理訴訟。荀貞的這條敕令合情合理,這個縣主簿滿心不甘,卻也只能奉命和王淙一起去前邊敕告攔路的百姓。

荀貞旁顧荀攸、審配,不屑地笑道:“樑期令技至於此!”

荀攸笑答道:“卻是樑期令不知明公應事變乃至於此!”

樑期令安排人遮道上訴,看似如以荀貞的方法很好解決,可要是換一個不夠鎮定的太守,放眼一看,幾百人攔路,恐怕早就慌了手腳,無所適從,不知該怎麼辦纔好了,斷難如荀貞處理得這麼省事,又或是換一個喜好表現的太守,也必不會如荀貞這樣處置,很可能就會接受百姓的上訴,可一旦接受百姓的上訴,那就掉入樑期令的陷阱裡了,數百人上訴,而且大多是故意來找麻煩的上訴,幾天幾夜估計都處理不完,最終只能以灰溜溜地離開而落場。

審配問道:“明公既依制令他們詣縣寺,緣何又留下民告吏者?”

“這些百姓十之**是樑期令指使的,如其中有告吏者,則這被告之吏必是與樑期令不和的,我因而令民告吏者留下。”

審配恍然,說道:“原來如此。”

荀攸忽發一笑,說道:“可笑樑期令自以爲得計,卻反被明公抓住了馬腳,自作孽不可活也。”

荀攸的這句話說的不是“民告吏”這件事,而是指樑期令指使這麼多縣人來告狀,恰好證明了樑期令治縣的不得力,荀貞可以此爲藉口刺舉彈劾他。

不多時,王淙和縣主簿歸來,攔道的百姓皆已散去,只留下了一人,被他倆帶到車前。

荀貞敕令只許民告吏者留下,這個百姓顯是告吏的了。

荀貞頓起興趣,從車上下來,也不坐,便這麼站着問道:“你要告誰?”

這個百姓拜倒在地,惶恐地說道:“小民要告沙亭亭長。”

荀貞本以爲他要告的會是縣府吏員,卻不意是一個小小的亭長,細細打量他,見這人伏拜在地,頭不敢擡,誠惶誠恐,說話的聲音帶顫,心道:“看他模樣,像是個真告狀的。”和顏悅色地問道,“告他何事?”

“小民同產兄名賢,因傷人被抓,半道上逃走了,縣尉令沙亭亭長緝捕。沙亭亭長未能抓到小民兄,於是把小民的阿母拘押亭中。小民的阿母年邁,爲了能救出小民的阿母,小民買了一隻羊羔和一甕酒給沙亭亭長,可他在接受了之後卻不肯把小民的阿母放出!”

在抓不到疑犯的情況下,地方吏員可以把疑犯的父母拘繫起來,以利用孝心逼迫疑犯自首,這是法律上允許的,但法律上卻不允許吏員收受賄賂。

荀貞問道:“這是受賕罪,你爲何不向縣寺上告。”

“小民去縣寺上告了,縣中不受理。”

“誰人不受理?”

“掾吏魏球。”

荀貞對王淙說道:“奉我檄令,去樑期縣寺,捕拿魏球下獄。”

“以何罪下獄?”

荀貞口占檄令,說道:“樑期魏球,知人犯法而不辦,見知故縱,依法,與罪者同罰。”

王淙就着車轅寫好檄文,待蓋好官印,將檄令收好,轉身欲至車邊登車。

荀貞叫住他:“騎馬去!”令扈從在側的原中卿,“帶二十騎,護功曹入縣。”

原中卿應諾,點了二十騎士,給王淙牽過來一匹馬。

王淙心知荀貞這是欲立威,面色複雜地看了眼那個縣主簿,暗歎一聲,心道:“卻不是明公手狠,而是你家縣令太過分。”

審配、荀攸等能看出數百百姓遮道上訴殊爲可疑,王淙自也能看出。

由原中卿等騎士擁簇着,王淙馳馬奔去縣寺。

縣主簿旁觀了這一幕,駭然變色。

荀貞轉回頭,對這個告狀的百姓說道:“沙亭亭長受賕,雖未枉法放人,然亦已觸漢律,我當按法治之。你的羊羔和酒,我會叫他依市價賠錢給你。你行賄亭長亦有過錯,不過念你是孝母,可以不追究。你要想你的母親能及早回家,就去找你的同產兄,叫他投案自首。你如能找到他,告訴他:人子觸法,累及其母,此大不孝也。”

這個百姓應諾,拜謝離去。

荀貞令縣主簿:“你奉我檄令去沙亭,捕拿亭長下獄,令其作價賠償,還錢給剛纔那個百姓。”

縣主簿諾諾唯聲,接令退下,目睹了荀貞剛纔令持戟騎士護從郡功曹親去捕拿掾吏魏球的場面,他不敢稍作停留,馬上就登車趕赴沙亭。

……

樑期縣寺。

一吏奔入堂上:“縣君,攔路的百姓散去了!”

“爲何散了?”

“太守令郡功曹和周主簿敕告百姓,命百姓除告吏的外,餘皆來縣寺上訴。”

樑期令大失所望。

原本想着荀貞年輕早貴,必是個沉不住氣、好表現的,荀貞到郡以來先誅軍候、屯長,又逐郡府吏,這兩件事似也證明了他確是個沉不住氣的人,卻未料到此計竟沒能得以奏效。

他心道:“使百姓遮道上訴,這是趙少君的吩咐,如今我沒能把它辦好,也不知會不會引來少君之怒?罷了,且等太守來到縣寺後再做別的打算吧,希望能將功補過。”

正盤算着,又一吏飛奔來報:“郡功曹馳馬入寺曹,奉太守檄,下魏掾入獄了!”

樑期縣姓魏的掾吏只有一個,即是魏球。

樑期令吃驚起身,問道:“太守緣何拿魏球下獄?”

“沙亭亭長受賕,魏球見知故縱。”

樑期令一聽即知,卻原來是他搬起石頭砸住了自己的腳,因爲百姓上訴而導致魏球下獄。

他又驚又怒,連忙出堂,趕去曹院。

剛入院門,迎面就看見魏球被幾個甲士按倒在地,王淙正在其面前宣佈完他的罪行。看到樑期令,王淙不急不慢地繼續往檄令讀完,捧給他看,說道:“此府君檄,縣君請看。”

樑期令怒道:“樑期自有長吏,縣吏觸法,當由本縣處治,本縣尚未治,太守怎能干預?”

王淙現爲郡功曹,功曹乃是長吏的親近門下吏,不管他對荀貞有何看法,在外吏面前他得維護荀貞的利益,要不然會被人視爲不忠的,面對樑期令的怒火,他淡然答道:“‘樑期自有長吏’這句話,府君在敕告攔路百姓,令百姓散去時也說過。”

樑期令頓時啞然。

王淙不再理他,叫原中卿等抓着魏球,親送他下獄。

樑期令呆立在院曹裡,在聞訊出來的諸曹曹掾、史諸吏的眼光中,只覺無地自容。

樑期是他的地盤,而就在他的地盤裡,荀貞的功曹當衆把他的一個掾吏抓捕下獄,而且還是下到了樑期縣的獄裡,這是在**裸地打他的臉。

他咬牙切齒,心道:“我爲吏三十年,轉任數郡,歷經十餘二千石,未嘗見如此跋扈太守!此仇,我必報之!”他如果知道邯鄲右尉周倉的結局可能就不會這麼想了,可惜他不知道。

回到堂上落座不久,縣門吏來報:“太守將至縣。”

樑期令強忍屈辱,帶着縣吏出迎,迎了荀貞入縣寺,分主次落座,他開口想說魏球之事,卻不等他說出,審配先開了口:“太守要錄囚。請縣君把一年內的案宗取來,呈給太守察看。”

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24 鐵官見聞61 太守行春(上)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50 祭祀族宴62 田使君退還平原46 呂布撤圍南渡汝39 開練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10 邊文禮攘臂不齒1 風物迥異江南地47 將軍何嘗真無情72 初見一龍(下)53 不顧母弟朱靈忠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28 辰彼碩女14 唯恨之流年悄逝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26 招人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5 孟德智略真天授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28 幾事不密則成害7 每思內戰常齧指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2 郡兵曹椽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36 會師(上)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27 敬老77 曹隱袁進皆貴宦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4 守城初戰41 虛虛實實31 程普諫止回師救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8 程嘉獻策難吳輯50 孰謂盜跖不知義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84 捕拿張直(下)56 允誠書從濟北來92 兵臨西華(中)4 初雪38 範繩3 道左遇貴16 原盼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3 殺人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22 鵠備分得勝負機12 仲仁迫凌去檄書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6 虎狼之威(上)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9 督郵在此(上)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98 荀貞之虎膽包天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1 前倨後恭因何故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45 天寒遙寄冬衣去12 一檄引得泰山驚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3 甲光向日來者誰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4 性格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6 亂將至中流擊水37 起行28 孫文臺發豫州兵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4 臧霸風從元直言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38 縱橫意氣袁本初44 而今本爲多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