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

許仲爲母復仇之事是來自史書記載的一個故事:東漢時安丘男子毋丘長“與(母親)俱行市,道遇醉客辱其母”,毋丘長遂殺之爲母報仇,然後逃往膠東。不過後繼的故事和書中不同:安丘縣吏追蹤到膠東抓住了毋丘長,時爲膠東侯相的吳祐對他說:“你的母親見辱,這是人情所恥,但是真正的孝子忿必慮難,動不累親。你現在背親逞怒,白日殺人,赦若非義,刑若不忍,將如之何?”毋丘長以械自系,說:“國家制法,囚身犯之。明府雖加哀矜,恩所施。”祐問長:“有妻、子乎?”對曰:“有妻未有子也。”即移安丘逮長妻,妻到,解到桎梏,使同宿獄中,妻遂懷孕。至冬盡行刑,長泣謂母曰:“負母應死,當何以報吳君乎?”乃齧指而吞之,含血言曰:“妻若生子,名之‘吳生’,言我臨死吞指爲誓,屬兒以報吳君。”因投繯而死。這個故事在

光武帝到和帝九年,大約七十年間,對復仇的控制是鬆弛的。桓譚曾上書朝廷,力主嚴懲復仇者,但受到了光武帝的冷落,可能是光武帝受公羊學所倡導的復仇思想之影響。章帝建初五年制訂了《輕侮法》,明確規定從寬處置爲父母報仇之人。這條法律一直延續了十七年,到永元九年。

和帝永元九年到東漢末,處於對復仇的嚴格控制期,廢除了《輕侮法》,爲父母報仇也要受到嚴懲了。放走復仇之人的官吏也要受到懲罰,如前邊提到的張歆就棄官亡命了。在這個時期,雖對復仇的行爲嚴格控制,但權勢之家在殺人後卻可避免法律的制裁,如夏侯、如陽球。

對兩漢的復仇之風,荀悅曾經做過一番論述:“或問復仇古義也。曰:‘仇,復仇可乎’?曰:‘不可’。曰:‘然則如之何’?曰:‘有縱有禁,有生有殺,斷之以法,是謂義法並立’。”荀悅認爲既要靠法律來約束,也要通過避仇來防止復仇行爲的滋長。

漢以後,有關復仇的法與倫理的關係仍有學者如韓愈進行探討,但他們都受到荀悅的啓發。

以上內容多引自《漢代社會風尚研究》。

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73 鎮東檄調三將援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91 兵臨西華(上)50 孰謂盜跖不知義43 李通難擇良木棲29 志高行健皓月明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97 孫文臺單騎陷陣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45 得士親附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1 虎士2 禮錢需得四百萬15 問世間誰主沉浮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7 獨行24 太守驪馬從白駒19 惡奴56 買馬(下)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61 太守行春(上)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50 孰謂盜跖不知義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1 陳琳表令諸荀怒65 延攬勇士(上)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41 虛虛實實59 軺車從事雷霆來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39 可笑雛鳳誘老薑55 買馬(上)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47 武貴立功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97 出身未捷身先死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28 辰彼碩女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21 今有潁陰乳虎(中)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46 盜馬33 鸞鳳擇良木而棲42 三見遲婢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26 決勝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61 太守行春(上)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8 遍觀諸郡(下)15 陽城治吏(下)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25 我公恩信結人深15 出城激戰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47 辨旗察鼓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8 第一天(下)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47 將軍何嘗真無情64 裨將軍新旅建組24 鐵官見聞32 許顯奉令提兵援71 初見一龍(上)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38 縱橫意氣袁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