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

第二更。

——

來向荀貞表達對劉備的感激之情、並在縣中頌揚劉備仁厚美德的是個外地的士子。

這個士子有個朋友在本郡,前些時病故了,他得訊後便即驅車離家,趕來本郡赴其喪,不意道有積雪,坐車沒打住滑,衝到了路下,撞到了樹上,車因之毀壞,不能前行。

劉備、魏暢正好路經此地,看到了這一幕,劉備乃停車遣人問之,獲知他是遠路迢迢特來奔赴友喪的,不禁讚歎說道:“大雪封路、野多盜賊,君不顧道遠路險,冒雪馳騁三百里奔赴友喪,此義也,不適合在路上久停,君車受毀,可乘我車。”遂將自乘之車給他乘坐。

這個士子推辭不得,就問待赴過友喪後怎麼把車還給劉備。劉備說讓他還給邯鄲縣的中尉府即可。於是,這個士子在赴過友喪後就來到了邯鄲。

他給荀貞說此事時,戲志才、荀攸、邯鄲榮、宣康、李博等俱在場,待他把車留下,辭別之後,宣康嘖嘖稱讚,說道:“功曹把車讓給此人乘坐,自卻迎沐寒雪乘馬行縣,真仁義之人也!”

荀貞笑着連連點頭,說道:“是啊,是啊。”

坐在堂中尚覺冰冷,更別說騎馬行於鄉野雪中了,劉備爲了博取名聲還真能下苦本。

荀貞儼然從他身上看到了當年在西鄉時的自己。

劉備不但能下苦本,而且也有心機。要知道,依照漢家制度,官吏和平民所乘之車是不同的,首先,車蓋的大小、顏色不同,二百石以下官吏所乘之車是白蓋,平民所乘之車或無蓋或是青蓋,其次,二百石以下官吏所乘之車的車蓋的蓋槓上有衣飾,平民所乘之車沒有,再次,吏員所乘之車的蓋槓是赤色的,平民是青色的,再再次,吏員所乘之車的駕轅之馬比平民乘車的轅馬多,二百石以下可以二馬駕轅,平民除了士子外只能一馬駕轅,此外,商人不能乘坐馬車,只能乘牛車,當然,此項規定早已形同虛設,有錢有勢、乘坐馬車的商人多了去了。

這個被劉備借車的是個士子,可以乘二馬駕轅之車,這個不用多提,但是車蓋、蓋槓的顏色和蓋槓上有無衣飾這幾條卻能使人明顯地分辨出劉備借給他的車與他的身份不相配。

既然不相配,他那個故去的友人的親友、鄉黨就肯定會問他這車是從哪裡來的,此其一;其二,他一路行來,要過很多鄉亭,鄉亭負責治安的亭長也很可能會問他這車是從哪兒來的;其三,劉備、魏暢離邯鄲、去行縣的那天,荀貞親帶人相送,聲勢不小,縣人多知,大多認得劉備的乘車,忽見一個陌生的外地士子乘着他的車回來,少不了也會問上一二。

有此三條,劉備做的這件好事用不了幾天就能傳遍郡中了。

荀攸笑對荀貞道:“貞之,功曹做的這件事倒是與吾縣劉公子相昔年所做之事如出一轍也。”

宣康、李博、戲志纔等人聞言,俱皆恍然,宣康說道:“我說這事兒怎麼覺得好像似曾耳聞呢!要非荀君提及,我險些沒想起來昔年劉子相也做過此種仁義事。”

劉子相,即是劉翊,潁陰的漢家宗室劉氏族人,輕財重義,名聞州郡,曾任過潁川郡功曹,荀貞、荀攸均與他相識。

早年間的一個冬天,劉翊在汝南的路上碰到一個陳國士子遠赴師喪,遇寒冰車毀,頓滯道路,問得他是要做什麼去的,劉翊遂對他說道:“君慎終赴義,行宜速達。”即下車,把車借給了他,自策馬而去。這與劉備借車給那個士子的行跡一模一樣,不同的是,那個陳國的士子問劉翊的姓名,但劉翊沒有告訴他,做好事不留名,最終是那個陳國的士子猜出或許是劉翊,後來去到潁陰,還車給他,然而劉翊卻閉門辭行,不與相見。

較之劉翊的不告姓名,劉備卻近乎是“大張旗鼓”了。

邯鄲榮不知劉翊的故事,聽荀攸給他說了一遍,撫案嘆道:“前有劉公子相,今有劉君功曹,可知天下義士所行之事,大多相類。”這卻是在誇讚劉備和劉翊這兩個漢家宗室均是義士了。

邯鄲榮和劉備此前在該怎麼處置那數千作亂的流民上起過一點爭執,對劉備請求荀貞免去流民中被脅從者之罪過的“寬仁”,邯鄲榮很不以爲然,但對劉備借車的這樁義舉卻不能不感嘆服氣。

“玄德當然是義士。他借車給了別人,自卻只能乘馬,天寒雪重,我豈能讓賢功曹迎風衝雪?來人,取府中車駕,用楊家的那匹胭脂紅馬駕轅,速速出縣,追上玄德,給他坐乘。”荀貞令道。

堂外的典韋等人接令,即遣人取車出府,給劉備送去。

戲志才笑道:“中尉前些日不是還感嘆楊家不會用馬,用千里良駒駕車,實爲暴殄天物,今日卻怎麼又親下命令,令用之駕車?”

“如此千里良駒,用來給楊家駕車當然可惜,可用來給我的賢功曹駕車卻是適得其用。”

邯鄲榮說道:“君輕千里之馬,重仁義之士,此舉猶勝功曹借車。”

WWW ▪тTk an ▪℃ O

你劉備借車給別人,以此博名,沒關係,我荀貞用千里馬給你拉車,看看誰得到的美名更大。

荀貞臉上帶笑,似對劉備的這樁義舉極爲滿意,而心中則在想道:“玄德啊玄德,還真是給你個機會,你就能燦爛啊!”卻也不可避免地浮起了對劉備的惺惺相惜之感,這件事要換了他去辦,他也會像劉備這樣幹,又由此事想起了當年在繁陽亭雪下道上路遇樂進之事,想道,“玄德運氣不錯,剛剛離縣就碰上了這個車子被毀掉的士子,遂以之借取名聲,不過比起我當年在繁陽亭的好運,他卻是遠不能及之也。我遇到的是樂進,他遇到的只是個尋常士子。”

“比起我當年在繁陽亭的好運,他卻是遠不能及之也”云云,雖說事實如此,然對荀貞而言,這卻也只是他在放開心扉、決意不再“蠅營狗苟”後對劉備此件義舉的一句故作調笑之言罷了。不過,當兩天後給劉備送車的吏員回來,又帶回了一件有關劉備的消息後,饒是他放開了心扉,聞之卻也不由地對劉備頓生出“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之嘆。

卻是劉備行縣到了易陽,查出一個吏員貪濁,將欲治罪,又查出這個吏員貪濁並非是爲了自身的貪慾,而是爲了能給他母親供奉好的衣食,劉備因之和魏暢商議,認爲:“貪贓雖罪,緣爲孝故,罪雖不可宥,其情卻可恕”,因而改變了先前治此吏之罪的決定,不僅沒有治他的罪,還盡取隨行攜帶的錢財,付與此吏。

劉備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道:“君孝母,此私情也,我今奉檄行縣,此公事也,本不該因君之私情而壞郡中兩府之公義,可如今黃巾新破,郡多奸猾,爲敦厚風俗,這次就饒恕了你,如再有下次,必不能免。君日後如有所需,可赴中尉府見我,我雖無豐財,亦必傾力助之。”

這番話說得有情有理,恕免這個吏員的罪不是因爲這個吏員孝順母親,畢竟孝順雖是美德,可只是私人的感情,不能因此壞掉公事,之所以饒恕這個吏員的貪贓之罪是因爲現而今黃巾剛被平定,地方多有盜賊,道德淪喪,爲了敦厚風俗,使百姓重新知道禮義榮恥,所以才因爲他的孝順而恕免了他的罪過,但如果再有下一次,那就一定要罰之不饒了。

這個吏員感動地涕淚橫流,當天就辭了吏職,奉着老母回家去了。

荀貞捫心自問,這件事要換了是他,他會怎麼做?

劉備盡取錢財,給這個吏員,讓他奉養老母,荀貞也會這麼做,但荀貞不會把錢財給這個吏員,而是會直接送到他的家中,至於這個吏員,荀貞絕不會饒恕他的罪過,該怎麼治罪就怎麼治罪。與劉備相比,劉備更多的是用儒家之術來定案斷罪,荀貞則更多地是依循法家之道。

劉備借車給士子,荀貞送千里馬給他駕轅,那麼劉備饒免這個貪贓的吏員,荀貞又該如何拆招應對,以不使劉備專得美名於前?

他細細思忖,手書檄文一道,召來岑竦,把這件事告訴與他,問他道:“你可認得此吏?”

岑竦是易陽縣人,認識這個吏員,答道:“認得。”

“‘知恥近乎勇’。此吏慟哭辭職,是已知恥矣。孝而知恥,可以用之清厲風俗。你拿着我寫的這道檄文馬上出城,待追上玄德後,把我的意思告訴他,他如贊同,你就親持此檄去易陽縣尉府,叫易陽縣尉闢除此吏,重再用之,……闢除此吏的時候,你要跟着去。”

岑竦在易陽是以孝聞名的,他和這個吏員必有共同語言,由他去辦這件事最是合適不過。

岑竦應諾,持檄而去。

五天後,岑竦歸來,卻是將此事辦成了,面稟荀貞,說道:“功曹深服中尉‘再闢用此吏,以之清厲風俗”之言,竦與易陽縣尉府的吏員去到此吏家中,對他宣讀了中尉的檄文後,他感激淚流,伏地遙向中尉府再拜,對我等說必盡忠竭力、清厲縣中風俗,以不負中尉之用。”

劉備行縣數日,固因借車、恕貪吏之罪而贏得了名聲,可荀貞見招拆招,卻也收穫了賢義的美名,使他在郡中的名望更進了一步。

接連兩次藉由劉備之舉再獲美名,荀貞很有點將遇良才、棋逢對手的感覺,從最初的“故作調笑之言”到生出劉備“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之嘆,再到現在,他的想法又是爲之一變,倒是有些“樂在其中”,很期待劉備會做出什麼事兒來了。

只是,從了此事之後,連着許多天都不曾再有劉備的消息。

直到月底,劉備、魏暢行縣歸來,才又聽聞了一事。

這事是從魏暢嘴裡聽到的。

魏暢總是懷疑荀貞會侵奪劉衡的相權,對荀貞的看法不好,因此之故,在和劉備離開邯鄲時,本着“各忠其主”之意,沒怎麼和劉備說話,縱是恪於禮節、或因公事不得不與劉備接觸時表現得亦很冷淡,可月底歸到郡中,荀貞卻驚奇地發現他竟是與劉備同乘一車。

“出則同輿”這種事,不是關係非常親近的人是不會做的。

這才總共一起行縣了不到一個月,他倆的關係就變得這麼近了?

荀貞慨嘆心道:“劉備果能得人也。”

轉念想來,魏暢會有此改變卻也不奇。只看劉備做的那兩件事:借車給傾蓋相識的士子,因其孝行、爲厲風俗而恕免貪贓吏員的罪行,並傾盡身上的錢財與之,前者是義,後者是仁,皆是士人追求的美德。設身處地,如把荀貞放到魏暢的位置上,在親眼目睹了劉備的舉止行爲之後,荀貞恐怕也會和魏暢一樣,不由自主地改變對劉備的觀感,對他產生好感。

從車上下來,魏暢看到了出縣相迎的荀貞,上次離縣時他刻意與荀貞保持距離,這次卻與劉備同行,快步來到荀貞面前,長揖行禮,說道:“勞中尉出迎,暢誠惶誠恐。”

從行荀貞出縣的戲志才、荀攸、邯鄲榮等俱覺奇怪,邯鄲榮忍不住開口說道:“前番君與劉功曹離縣時,中尉亦親相送,彼時君高坐車中,如同未見,今時卻緣何當面謝之?”

“彼時不知中尉賢明,故有失禮,今時乃知也,豈能再失禮?”

“緣何彼時不知,今時乃知?”

“吾聞朝有仁義之臣,則上必有賢明之君。貴府功曹劉君,仁義之士也,暢由此知中尉是賢明之君。”

荀貞親把他攙起,哈哈笑道:“玄德固仁義之士,我卻不敢自稱賢明也。”瞧見跟在劉備身後的簡雍手上拿了幾個風車,又見關羽、張飛從劉備所乘之車的車室內取出了兩個竹馬,此皆孩童遊戲之物,微爲之奇,指着問道,“玄德,你是從哪兒買的?怎麼帶了這些物事回來。”

簡雍高冠帶劍,一副士子的打扮,手裡卻拿着幾個花花綠綠的風車,關羽、張飛雄壯魁梧,昂藏丈夫,而卻一手提矛,另一手各拿着一個十來歲孩童乘玩的竹馬,落入諸人眼中,不免讓人覺得好笑。

宣康噗嗤一聲,笑出聲來。

關羽不滿地橫了他一眼,張飛難爲情地紅了臉皮,回手把竹馬藏在身後。簡雍卻是無所謂,他生性曠達不羈,非但沒有在意宣康的失笑,還笑嘻嘻地把風車舉起,迎着風晃了兩晃。

劉備正要回答荀貞所問,魏暢搶先替他說了出來:“此數物是襄國縣的孩童所贈。”

“襄國縣的孩童所贈?”

“暢與劉君行縣,至襄國,路遇饑民,劉君憐之,把自帶的乾糧分給了他們,事情傳出,縣人傳頌。當我等稽檢過此縣的賑糧情況,離縣繼之北去中丘時,縣裡的孩童把我等送到縣界,問我等何時歸來,說待我等歸來時再來相迎,而當我等歸來時,卻比劉君與孩童約定的日子早了一日,劉君不願失信,因此我等在襄國縣的界外夜宿了一夜,次日方纔入縣界。孩童們果來相迎,聞得劉君爲不失信而在界外野宿了一夜,諸孩童感其誠信,遂以此數物相贈。”

連對孩童都不肯失信?

爲了不失信給孩童,寧願冰天凍地的在野外露宿了一夜?

戲志才、荀攸、邯鄲榮、宣康等俱皆驚異,齊齊看向劉備。

劉備從容不迫,笑道:“備年少時也好玩竹馬、風車,得孩童們此數物之贈,不覺憶起少時的簡單歡樂,只恨人生無返程,只能前行,無法重回昔日了!”

借車、因孝寬恕貪吏之罪,荀貞都有辦法對付,可不失信於孩童?荀貞卻真不知該怎麼才能勝過劉備了。

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4 牆下相托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9 督郵在此(上)61 仲業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38 初步44 以退爲進郎陵說20 名士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42 三見遲婢42 三見遲婢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18 未到輕身入京時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13 志纔出山35 潛光爲養羽翼成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2 郡兵曹椽59 荀君爲政(上)4 留錢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雷電災害啊,晚點更24 杜買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72 初見一龍(下)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7 無賴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 飛書問君何所欲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2 禮錢需得四百萬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 尋賢不遇(上)36 什伍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92 虛席問賊進退意71 擒得鄭相逃呂尉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3 殺人48 雷霆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2 安南借重荀與張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44 許仲程偃39 可笑雛鳳誘老薑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92 兵臨西華(中)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65 邀得念舊仁厚名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58 二月習射(下)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8 未到輕身入京時13 典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