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

暑宵夜盡對殘燭,菸蒂堆積老影孤。寫罷含羞問看客,換得袖裡月籌無?

到二百票兩更啊。

——

兩兩漢承襲前代之政,並加以完善,對流民有一整套的賑濟、治理辦法。

首先,廩衣食,貸種糧,置醫藥,減免賦稅勞役。

對從別郡來的流民,當地郡縣要“賜寒者衣”,“開府藏相振救”。流民如果落根別郡或者還歸本郡,當地均要“假公田,貸種、食,且勿算事”。“假公田”是把官有的土地租給流民;“算事”,即算賦,人頭稅。這幾項措施如追本溯源,大多是繼承自西周的救災制度。

西周時就有專門負責減災、賑濟工作的官吏,並已形成了系統的救災辦法,稱爲“荒政十二”,所謂荒政,就是在災荒後進行抗災救荒活動的政治措施,其中有散利、薄徵、馳力幾項。散利便是對災民放貸食糧種子,薄徵、馳力就是減免災民的租賦徭役,這幾條被兩漢沿用。

其次,獲流。

即凡有流民在境的郡縣可以採取措施,鼓勵流民佔報“名數”,以轉變爲編戶齊民。

再次,災後勸賑。

發動地方士紳、豪強“輸粟入官”,鼓勵有錢有糧的大戶參與抗災救災,對出錢、糧助政府賑濟流民者給以公開的表彰或者授予較高的爵位。

此外,還有移民、移粟等等措施。不過,如移民、移粟者,都是由中央政府統一安排,地方郡縣無能爲也。郡縣所能做的主要是前三條。

荀貞望着堂外落雪,心中思忖,想道:“數千作亂的流民,如不殺之,爲免彼等再生亂事,只能安置之,可郡府缺糧,兩日才能一施粥,‘貸種、食’是不用想了,趙郡多山地,官田少,就算這些流民願佔報‘名數’,改爲本郡的編戶齊民,也無‘公田’可‘假’給他們,‘假公田’也不必想了。”

“假公田”,“貸種、食”均不可行,要想安置這些流民,似乎只有“勸賑”一途。

可是,他剛從各縣大戶手裡借過糧,再向他們借?估計沒人肯出。

思來想去,這數千流民,……不,是全郡數萬流民的確無法安置。

堂上邯鄲榮與劉備仍在爭執不休,一個力主殺,一個力主不殺,誰也說服不了誰。

邯鄲榮看在劉備是荀貞“賢弟”的份兒上,忍住怒氣,對荀貞說道:“蓋聞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唐虞猶不能以化天下。中尉,吾郡如今流民數萬,不殺此數千作亂者,便不說此數千流民極有可能會再次生亂,只說萬一餘下的羣起效尤,該如何是好?不殺,無以震懾餘者。”

“玄德,公宰所言有理,你力主不殺,那麼你可有安置這些流民的辦法?”

“中尉欲擊王當,可以軍法部勒這些流民,待來年擊王當時以他們爲前驅,讓他們戴罪立功。”

邯鄲榮反駁說道:“此數千流民又非俱皆青壯,其間定雜以不少婦孺老弱,如何用之擊賊?而且,就算他們全是青壯,數千人一月的口糧是多少?而今中尉營中已養了步卒五千、騎士四百,每日耗費甚大,前些時從諸縣大姓那裡借來的糧食尚不足此五千餘步騎久用,又如何去養這些流民?退一步說,就算養得起這數千流民,敢問功曹,又養得起全郡數萬流民麼?”

“這……。”

堂外兩人進來,卻是荀攸、戲志才聞訊來到。

他兩人來得正好,荀貞把邯鄲榮、劉備爭論的事簡單說了一下,問他兩人的意見:“志才、公達,你二人以爲該如何處置這數千作亂之流民?殺之,還是安置之?”

戲志纔不假思索地說道:“郡府如有能力安置流民還會等到今日麼?郡中既缺糧谷,又山多地少,實是無力安置流民。”卻是贊成邯鄲榮的意見。

“公達,你以爲呢?”

“功曹仁者之心,固可一讚,然以攸之見,就眼下看來,卻是主簿之議可行。”

“玄德,你說呢?”

邯鄲榮的反駁有理有據,說到底,趙郡缺糧少地,縱有安置流民之念,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劉備無可奈何,說道:“悉從中尉命令。”

荀貞做出了決定,起身面向諸人,下達命令:“君卿、伯禽、阿鄧、叔至,你四人各帶兵馬,分去四面追擊散逃之亂民,殺之不宥,把他們劫掠到的糧谷、財貨悉數收繳上來,交付郡府。”

許仲、江禽、劉鄧、陳到四人接令,轉身大步出堂,去縣外營中帶兵追擊。

劉備出身底層,知民間疾苦,對流民保有同情,面現不忍,可他也知這是不得已之舉,亦只能作罷,雖然這件事不能按照他的想法去辦,但兄弟情深,爲了關羽、張飛能多立軍功,早任吏職,他伏地請求:“雲長、益德自從備來到邯鄲,日受中尉厚養,至今卻無立一功,昨夜雲長還對備說‘深感有愧’……。”

荀貞聞絃歌而知雅意,不等劉備說完,說道:“怎麼?雲長、益德想要一展身手麼?”即召關羽、張飛入來,提筆寫了兩道軍令,從案後走出,親手交給他倆,說道:“便委屈雲長爲君卿副手,請益德爲叔至副手,從之追擊亂民。”

關羽、張飛接令,出堂去追許仲、陳到四人。

想起這數千流民講因爲他的一道軍令而喪命,荀貞心裡沉甸甸的,不是滋味,嘆了口氣,說道:“殺此數千人,希望可以活彼數萬人。”

荀攸說道:“中尉是想?”

“不錯。我打算把收繳來的谷糧悉數分給諸縣,用以賑濟各縣之流民,我這就去相府,與相君商議此事。”

楊家的藏糧雖豐,可莫說是養數萬流民,連養那數千流民也遠遠不夠,要知現在纔是十二月,離明年夏收還有半年,這麼長時間,這麼多人,楊家的這點糧食根本不足用。荀貞亦知此非治本之策,可如今之計,也唯有拖得一天是一天,養得一天是一天了。

他只希望通過前以數千作亂流民的死爲震懾,後用楊家的糧食來加強賑濟,“霸道”與“王道”相雜施爲,能夠讓餘下的這數萬流民不要生事作亂。

堂外府吏傳報,盧廣來到。

荀攸、戲志才聰明敏捷,兩人均猜出了盧廣來意。

戲志才說道:“中尉剛說要去相府,相君就遣子公來請中尉了。”

盧廣進到堂上,道出來意,果然不錯,確是奉劉衡之令來請荀貞去相府議流民生亂之事的。

流民作亂、攻滅楊家是十萬火急的大事,劉衡身爲趙相,早有人報與他知了。

荀貞留下戲志才坐鎮府中,命荀攸去給尚留在中尉府未走的辛璦、何儀、李驤等人傳令,令之立刻趕回縣外營中坐鎮,又令荀攸在傳過令後不得停留、立即去城上親自督使守卒提高戒備,以防流民再有亂舉。佈置完這些事,他帶着邯鄲榮、劉備兩人隨着盧廣前去相府。

相府裡,劉衡搓着手在堂上亂轉,見荀貞來到,如見了救星也似,迎上來,說道:“流民生亂,昨夜洗劫了楊家,楊家滿門被滅,中尉可聞知了麼?”

“我已遣人帶兵馬出營追擊亂民了。”

“除了作亂的數千亂民,縣外還有數千流民聚集,須得防他們攻我縣城啊!”

“我亦已下令,命公達親去指揮守城。”

追亂民的、守城的,荀貞都佈置妥當了,劉衡鬆了口氣,這纔想起來請荀貞、邯鄲榮、劉備入座,他也歸入案後坐下,恨恨地拍了下案几,說道:“想不到這般流民竟然如此膽大妄爲、無法無天!中尉,對這些亂民切切不可手軟,當要將之盡誅纔是。”

“相君,殺此數千亂民可也,但郡中尚有數萬流民,卻須得善加賑濟啊!”

劉衡苦笑說道:“郡府實是無糧。鄰近諸郡也缺糧,我前前後後給魏、鉅鹿、常山等郡都寫了求購借谷糧的行文,可無一郡有餘糧給吾郡也。鉅鹿郡反又寫了求糧的行文給我。”

“此次黃巾之亂,冀州境內鉅鹿受害最大,缺糧怕也是最爲嚴重的。”

“可不是麼?鉅鹿郡境內現如今是盜賊叢生,縣鄉日夜不安,爲了防賊,不到天黑,郡內諸縣的城門就得早早關上。魏、中山等郡的情形亦不樂觀,也是羣盜出沒無常,野外道上死屍露於野,無人收殮,鄉亭空蕩,行人絕跡,如同鬼蜮。州中諸郡,只有常山與我郡較好,常山是因有州牧親統兵馬在,我郡則是因有中尉在也。如若中尉,只怕我郡也要苦受賊患了也。”

劉衡是一國的國相,有他的消息渠道,對州內諸郡的情況比荀貞更爲了解。

冀州是太平道的起源地,信徒衆多,經此黃巾一亂,死者也是衆多,而漏未死、復聚成盜的也是衆多。雖有皇甫嵩坐鎮州治高邑,並分遣步騎屯駐渤海等郡,可這隻能鎮住整體的局勢,使州內不致再起大亂,對遍佈郡縣的盜賊卻是無力剿滅,只能守住縣城,坐視縣外賊亂。

劉備纔到邯鄲不久,他在來邯鄲的路上,見識到了沿途冀州各郡縣的羣盜之烈,也是有關羽、張飛的護衛,他方能一路有驚無險到得邯鄲,對劉衡之所言他深有體會,嘆道:“冀州大亂才定,賊患又起,……,怎能會沒有流民呢?”

劉衡看了他眼,點頭稱是,說道:“說起流民作亂,我郡不是第一個,鉅鹿、中山等郡近期均有流民生亂。”

大約是因爲荀貞應變及時,對流民作亂之事處置妥當,劉衡不復憂邯鄲安危,起了閒聊的興致,對荀貞說道:“中尉可有聽說?新任的中丘令蔡遵前幾天就是被亂民給害了。”

“新任的中丘令?蔡遵?”

“渤海王晉不是病故道中了麼?朝廷因又任渤海蔡遵繼爲中丘令,……,中尉知道此人麼?”

“不知。”

“此人亦冀州名士,強健勇敢,有好俠之名,惜乎在上任的路上,道經鉅鹿,正趕上流民生亂,死在了亂中。”

荀貞頗是無言。

這才半年多,接連死了三個中丘令了。頭一個死在黃巾亂中,後兩個死在上任的途中。死在亂中的那個倒也罷了,死在上任途中的這兩個實令人詫異,前一個有明惠之文名,未至趙境,病故途中,後一個有好俠之武名,方至鉅鹿,爲亂民所害,卻都是連中丘的縣城都沒有看到。

“那鉅鹿現下?”荀貞這陣子注意力都在操練新卒上,對州內各郡的事兒不太關注。

劉衡答道:“鉅鹿太守借得州牧精兵,誅殺了三千餘亂民,已將亂事平定。”

荀貞頷首,心道:“各郡盜賊蜂起,流民如潮,皇甫將軍尚在,已是接連生亂,等到皇甫將軍調離後,黑山軍又怎會不起?……,我得加快操練新卒,使之儘快形成戰力,及早擊破王當。”楊家已滅,擺在前邊的麻煩就只有王當了。

他沒有心情扯閒話,把話題拉回正事,說道:“楊家儲糧甚豐,此番被亂民盡數掠走,相君,待把這些糧食收繳上來後,我意將之分給諸縣,以賑各縣之流民。相君以爲可否?”

“楊家滿門被滅,這些糧食已是無主之物,這麼安排甚好。”

劉衡不是個貪吏,換個貪濁的國相,這麼多的糧食入手,怎肯賑以流民?

不過他不是貪吏,卻不能保證底下經手辦事的沒有貪吏,歷次賑糧,均有大量的貪濁吏員上下其手、中飽私囊,或剋扣賑糧,或以糠充糧入粥,又或玩忽職守、怠慢職務,如本朝安帝元初四年,京師及鄰近郡國暴雨連日,雨水成災,朝廷賑濟災民,結果“郡縣雖有糜粥,糠粃相半,長史怠慢,莫有躬親”,爲防止此類現象出現,得遣派郡吏去各縣監督稽檢。

此前,劉衡已經遣了一批相府的吏員去各縣巡查,受流民作亂之事的影響,荀貞覺得需要加強下力度,說道:“諸縣恐會有貪贓不法之舉,還請相君再選用明察剛強之吏,去諸縣督檢。”

劉衡又看了眼劉備,笑眯眯地對荀貞說道:“中尉府中自有明察剛強之吏,又何需我再擇選?”

“相君的意思是?”

“劉功曹即絕佳之人選也。”

劉備在就任的次日來拜謁過劉衡,不知是因爲兩人同姓之故,抑或是因爲劉備天生有人緣之故,劉衡對他觀感甚佳,這卻是在主動給劉備機會,讓他表現才能了。

荀貞沒有想到劉衡會說出這麼句話,怔了一怔,說道:“賑糧救民,民事也,監督稽檢,吏事也,此均非我中尉府之權,似不宜遣用玄德。”

“這有何難!我下一道檄文,以我府功曹爲主,以中尉功曹爲佐就是。”

荀貞雖然不太願意放劉備出去,可是劉衡的話都說出來了,顧見劉備又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卻也不好再出言拒絕,藏住心思,笑問劉備:“玄德願擔此任否?”

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8 清洗潁陰(下)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7 虎狼之威(下)11 寇至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23 市中美人15 原盼勸賊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53 只知太守不知君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6 聞寇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22 今有潁陰乳虎(下)5 言而有信荀貞之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35 大勝(下)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63 同道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23 文聘(中)32 許顯奉令提兵援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64 戲忠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8 誅滅沈家(上)12 道是襄陽德珪來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7 生死之恩何以報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5 大計22 今有潁陰乳虎(下)74 如何練兵93 兵臨西華(下)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37 無禮賠罪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4 性格2 賭錢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84 誅趙家者在今日57 市恩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54 詐死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5 江禽9 道人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26 威震郡北19 二荀優劣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35 潛光爲養羽翼成70 孫曹通脫荀慎行7 生死之恩何以報7 置彀在此請君入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49 選編死士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47 將軍何嘗真無情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