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蹴鞠

按照戰國時的說法,蹴鞠是黃帝發明的。在打敗蚩尤後,黃帝將蚩尤的“胃”做成“鞠”,命士卒射之,多中者賞,並“令作蹴鞠之戲,以練武士”。上古的事情難以考證,但至少在戰國時,蹴鞠就非常流行了。蘇秦曾說齊國都城臨淄的百姓以“賭博、蹴鞠”爲樂。

入漢以來,人們對蹴鞠的喜愛依然不變。

上至天子、下至黔首,好之者極多。“裡有俗,黨有場,康莊逐馳,窮巷蹋鞠”,還出現了被稱爲“鞠客”的專業球員,投身貴族門下,爲他們獻技表演。乃至有因爲蹴鞠而喪命的,前漢時,有一個叫項處的人,身體不好,醫生囑咐他不要“爲勞力事”,但他充耳不聞,依然蹴鞠如故,結果因此嘔血而亡,可見蹴鞠的受歡迎程度。

當世蹴鞠分爲三類。

一類是表演性質的“蹴鞠舞”,表演者隨着音樂,以踢“鞠”爲舞,技巧高明的還能同時擊鼓、奏樂。其次稱爲“白打”,一個球門,或兩人對踢、或兩隊比試。這兩類都是以技巧爲主。第三類便是正式的比賽了。

正式的比賽中,有球場、有球門、有規則、有裁判,兩隊上陣,以將球踢入球門多者爲勝。相比前兩類,此類比賽的對抗性非常激烈,不單單激烈,甚至可以說是兇狠,在身體接觸的時候允許使用摔跤的技巧。一場比賽下來,球員們被摔個七葷八素、頭破血流都是常事。

也因此,本朝前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把前漢人所寫的《蹴鞠二十五篇》列入了“軍事伎巧類”。而在事實上,也正如江禽所言,“蹴鞠”的確是軍中用來訓練士卒的一種手段。

通過蹴鞠,一來可以鍛鍊士卒的體魄;二來通過激烈的身體對抗,可以激發出士卒的勇悍、不服輸精神;三來兩方對戰,又能培養士卒的團隊精神;四來因有裁判、有規則,又可以使士卒養成服從命令的習慣。令下則勇往直前,令禁則伏首貼耳。

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蹴鞠並有鼓舞士氣的作用,前漢冠軍侯霍去病出徵塞外,孤軍深入,遠離主力,有糧草斷絕的危險,他便建起球門,“穿域蹋鞠”,帶着士卒們玩兒起了蹴鞠。

……

蹴鞠的球場稱爲“鞠城”。

潁陰中便有一座“鞠城”,荀貞雖不善此技,但他的族人中多有愛好者。閒暇無事時,若有比賽,他有時也會去觀看。一球若進,全場歡呼;一方若負,捶胸頓足。爲爭一球,不惜頭破血流;爲得一勝,輕傷而不退。這種狂熱的氣氛、激烈的對抗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所以,在琢磨該用何種辦法操練里民時,他頭一個想到的就是“蹴鞠”。並且,根據他來亭中後的觀察,繁陽亭的住民對蹴鞠也是很愛好的。他就曾在安定裡的彈室中見過“球門”,也曾在南平裡見過有人在巷中踢球,便連那無賴“武貴”,在他家的院中也見到了一個“鞠”。

里民有基礎,蹴鞠又能當成訓練的手段,兩全其美,何樂不爲呢?如果上來就練隊列、操技擊,里民們就算不反對,但肯定也會興趣缺缺。與其如此,不如投其所好。

陳褒拿出“鞠”後,里民們驚喜騷動的樣子一一落入他的眼中,他心中陡然一鬆,想道:“此事成了!”示意杜買、陳褒命里民安靜,笑道,“不錯,就是‘鞠’。”

有膽大的里民問道:“亭長,你拿個‘鞠’出來作甚?”

“如今農閒,天也不冷不熱,正是蹴鞠的好時節。我拿個‘鞠’出來,當然是爲了蹴鞠了!”

“蹴鞠?不是操練麼?”

荀貞一笑,說道:“蹴鞠就是操練!”

里民們聞言大喜,都是精神一振,議論紛紛,不管是喜歡蹴鞠的抑或對蹴鞠沒啥興趣的,都說道:“早知操練便是蹴鞠,今兒該早來!”

喜歡蹴鞠的埋怨遲到的那些人:“都怪你們!看看現在都什麼時辰了!馬上就快晌午了!再分隊、再立場地,能踢多大會兒?”

不喜歡蹴鞠的也埋怨那些遲到的人:“就不能早點來?你們要能早點來,就能早點兒看上比賽了。……,上次看蹴鞠還是寒食的時候,一晃眼,小半年過去了。”

里民們都迫不及待地央求荀貞:“亭長,既然蹴鞠就是操練,那便快點開始!”

又有人說道:“蹴鞠要有鞠城,這丘陵之間,地方雖不大,但上場的人少點也足夠用了。只是,鞠門呢?”

荀貞命令黃忠掀開了車上的席子,露出下邊的物事,是六塊木板。每塊木板的下邊都有一個半月形的缺口,這缺口便是球門。六塊木板,六個球門。

荀貞請江禽、高甲、高丙等人幫忙,在丘陵間選了塊平地,把球門放在兩端,一邊三個。放好後,又發動里民將地上的小石頭、土塊之類揀乾淨。平地上有窪陷的地方,從別處取土,將之填平。人多好辦事,沒用多長時間,地面就變得平整、乾淨起來。

荀貞在平地的四周劃了直線,形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框架內就是賽場,也即“鞠城”。他又在中間劃了一道直線,把整個“鞠城”平分爲兩半,參加比賽的隊伍各佔一方。

按照規則,“鞠城”的樣式是“圓鞠方牆,仿像陰陽”,就是說:模仿天圓地方,比擬陰陽,所以“鞠”是圓形的,而“鞠城”是方形的。

又按照規矩,球門和上場的球員是“法月相衡,二六相當”。“法月相衡”說的是球門,即:效法一年十二個月,立十二個球門,一邊六個。“二六相當”說的是球員,即:二六對陣,十二人也。每隊十二個人,兩隊二十四人,剛好和二十四節氣一致。

此外,設立的有裁判和副手,按照比賽的規則嚴格執法,不因爲親疏遠近而徇私舞弊,即所謂“建長立平,其例有常。不以親疏,不有阿私”。

場地劃好,球門擺好。

杜買、陳褒招呼諸“什”的什長重新把里民們集合起來。

荀貞登上一個小土山,面對他們大聲說道:“咱們場地小,所以立不了十二個球門,只能立六個。球門少了,上場的人也要減少,每隊六個人。你們說行麼?”

不管是喜歡蹴鞠的、還是隻喜歡看熱鬧的,都起鬨答道:“行!行!”

雖說“蹴鞠”很簡單,上場就能踢,但畢竟還是需要組織的。比如人手、比如場地、比如裁判,就按荀貞這種打了折扣、縮了水的場地、人手來說,也需要六個球門、十二個隊員,兩個裁判。尋常的百姓若是沒人挑頭,蹴一場鞠也是難之又難。就像方纔那人說的:上次看蹴鞠,還是在幾個月前寒食時看的。——寒食蹴鞠,是個不成文的風俗。

所以,大家的興致都很高,球門少幾個就少幾個,隊員少幾個也沒問題,只要能踢,有熱鬧看就行。

“場地有了、球門有了,隊員還沒有。……,咱們既然名爲操練,那麼在挑選隊員組隊上就不要按‘本里’組隊,而是按咱們編好的前隊、後隊組隊。你們說行麼?”

“行,怎麼都行!”

“想上場的現在就去找你們本隊的隊率。人選定下、隊伍組成後,比賽便就開始!”

里民們起鬨的時候很積極,輪到報名上場的時候卻都害臊起來。

有的說:“阿甲,你總自吹多會蹴鞠,趕緊報名去!”有的說:“阿乙,你昨天在巷子裡亂踢鞠,亭長今兒開了鞠城,你怎還不快去找隊率報名?”

一百多人,有熟的、有不熟的,又當着亭長荀貞的面,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肯第一個出來報名。等了好一會兒,只有蘇正、蘇則和史巨先出來報名。

荀貞心知,大蘇、小蘇兄弟必是看在許仲的面子上,所以給他捧個場,而史巨先想必是給他面子。他笑着對他們點了點頭,以示謝意。

又等了一會兒,里民們只互相推攘,卻再沒出來報名的了。江禽、高甲、高丙等人站在荀貞的後邊,嗤笑出聲。江禽自告奮勇地問道:“荀君,我等可以報名麼?”他們既不屬前隊,也不屬後隊。

荀貞問道:“你們夠人手自家組成一隊麼?”

江禽、高甲、高丙諸人相對而笑,高甲說道:“荀君,別說六個人,十二個人俺也能給你找來!”點着人頭數,“一、二、三、……,俺們現在就有八個人,人人都會!”

“好!你們也組成一隊!”

荀貞轉而大聲對里民們說道:“江君諸位願自組一隊與爾等比試。現已有大蘇君三人報名,你們再出來三個人,湊成一隊便可以開始了!……,只蹴鞠,沒彩頭,未免少點味道。安定、北平二里爲此次操練捐獻了幾十石米糧。這點米糧會全部用在獎勵操練認真上,獲勝的一隊,每人五斗米糧!”旋即低聲對江禽、高甲、高丙等人說道,“五斗米糧非爲諸君所設,而是爲鼓舞里民士氣。”

有了“五斗米糧”的刺激,里民們積極起來。一個搶一個地上前報名。

荀貞說只再有三個人就夠了,看着剛纔一個不肯、這會兒蜂擁而上的里民,杜買很爲難,與陳褒商議:“怎麼辦?要不問下荀君?”陳褒答道:“些許小事,何必勞煩荀君?只管登記就是,又不是隻賽這一場。”

片刻間,前隊、後隊各有十幾個人報名,因爲都聽見荀貞說了名額還差三個,互不謙讓,都說自己踢得好。

杜買又爲難起來,不知該選定誰人。

蘇匯、蘇則上前說道:“杜君,上場踢球,不是踢得好就行了。一隊間需有彼此配合,不熟悉的上場再多也贏不了。……,以我等之見,不如盡用我們裡的人,彼此熟悉,互相瞭解,總要強過臨時湊成的隊伍。”

杜買以爲有理,問陳褒:“阿褒,你覺得呢?”

蘇匯、蘇則是北平裡的,昨天被編入了後隊,歸陳褒管轄。陳褒說道:“正該如此。”他見聚在自己身邊的十幾個前隊報名者聞言不樂,因笑道:“舍中聚糧數十石,都是爲操練準備的。今日之賽,勝者一人五斗,所費不過三石。你們急什麼?留着精力等下次比賽不是更好?”

“下次比賽?”

“還有比賽麼?”

陳褒答道:“荀君拿‘鞠’、制‘門’,當然不會只舉行一場賽事。”

“下次比賽還有賞賜麼?”

“只要米糧不盡,必定賞賜不絕。”

衆人聽了,這才改顏歡笑,說道:“既如此,悉從君便!都聽阿褒你的安排!”

陳褒幾句話,輕巧巧化解了麻煩,消去了餘人的不滿。杜買遂得以按照蘇正、蘇則的意見,盡從北平裡中選人,由蘇正親自挑選,選了四人,組隊上場。

而另一邊,江禽、高甲、高丙等人早組成了隊伍,將兵器、坐騎交給不上場的人看管,紮緊了衣服,盡數短打裝扮,活動開了身體,在場中等候多時了。

——

1,蹴鞠:“法月相衡,二六相當”。一說“法月”是形容球門的形狀,“二六”是雙方各有六名隊員。又有說每個球門前都有一人守衛。

45 正旦前日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26 招人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31 程普諫止回師救8 遍觀諸郡(下)32 荀衢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2 今有潁陰乳虎(下)2 獲名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49 登門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3 光和七年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35 大勝(下)9 袁公路縱虎謀北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6 聞寇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3 習射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89 智勇兼備褚飛燕53 滅族(上)20 牽掛者何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11 寇至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47 將軍何嘗真無情13 倏忽如白駒過隙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6 貞之得隴苦不足28 孫文臺發豫州兵11 督郵屬吏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22 鵠備分得勝負機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26 鄉中四姓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2 一檄引得泰山驚42 可願南下?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15 命令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 上任31 程普諫止回師救66 子義樹戟喝虎狼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24 張讓賓客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6 何爲乳虎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 上任19 圍不赦以威生仁15 命令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40 鐵營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22 旋舞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1 風物迥異江南地77 曹隱袁進皆貴宦7 每思內戰常齧指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46 可憐的胡/平49 登門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34 大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