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

行軍數日,這日中午,邯鄲在望,國相劉衡、國傅黃宗、郎中令段聰等得了訊息,出城相迎,隨着他們一起出來迎接的還有一人,卻是從洛陽來的。

這人四十多歲,身材不高,膚色黧黑,精幹結實,眼睛閃閃發亮,頷下蓄着一部鬍鬚,按劍從行在黃宗、劉衡之側,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地皮似都被他踏得閃動。

荀貞令部隊停下,下馬快步迎上。

諸人在路中相遇,荀貞注意到這人一直在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好像和自己很熟似的,心中納悶,卻又不好開口詢問,好在與黃宗、劉衡、段聰等見過禮後,劉衡即向他介紹:“中尉,這一位是南陽何公,與君家乃是故交。怎麼,中尉不認得他麼?”

荀貞心道:“‘南陽何公’?‘與我家乃是故交’?”

姓何,又是南陽人,且又與荀氏是故交的只有一人,便是南陽何顒。

多年前,何顒避黨錮之禍,變姓名,亡匿汝南間,嘗特意前去潁川造訪荀氏,見過幼年時的荀彧,一見之下,大爲驚異,稱其爲“王佐才也”。說起來,何顒與荀氏的交情也有十幾二十年了。

荀貞心思敏捷,立刻想到面前此人必是何顒,何顒是與荀爽等荀家長輩爲友的,荀貞做爲晚輩,忙行弟子禮,說道:“常聞族中長輩說及何公事蹟,貞仰慕已久,不意今日得與公相見,幸甚幸甚!”禮畢起身,急令人去軍中叫荀攸來。

荀攸比荀貞還矮了一輩,見着何顒,更是得行弟子禮。

待荀攸見禮過後,何顒把荀攸扶起,笑顧在旁的劉衡、黃宗、段聰等人,說道:“十多年前,我在荀家見到文若,文若天生聰慧,令我大爲驚奇,惜乎當時未能見到貞之!當時如能再見到貞之,我想定會使我更加驚奇的!”

他轉回頭,又笑對荀貞、荀攸說道:“黃傅、劉相聞你凱旋,特地出城相迎,我一個外人就不打擾你們趙郡大吏們的相會了!……,黃傅、劉相,你們聊,你們聊。”

荀貞心道:“我聞何顒昔在太學時,爲友人報仇,有俠風,黨錮禍後,他與袁紹結爲奔走之友,雖遭通緝,而爲了援救天下黨人中之窮困閉厄者,卻常常冒着被捕的危險私入洛陽,與袁紹商議救助之法,可謂是‘爲救同類而不顧己身’,比之他當年爲友復仇,此舉更有俠風,實爲俠之上者。今日一見,我見他言辭爽利,舉止精幹,果然人如其名。”

傳聞中的何顒是個極有俠氣的人。

何顒少年時遊學洛陽,雖是後進,然郭林宗、賈彪等大名士都與他相好,他因而顯名太學。他有個朋友名叫虞偉高,虞偉高有父仇未報而患病將終,何顒去看望他,他哭泣陳訴,說自家父仇未報,家裡又人丁單薄,沒有兄弟,只有他這一個男子,恐怕病終死後,他父親只能含恨九泉了。——依漢之風俗,父母之仇,如家中有男丁的,由男丁報之,無有男丁的,極少數由女兒報之,大多是由從兄弟代爲報之,如再無從兄弟的,有的是由族人報之,有的則是託付友人。何顒感其義,遂在他死後替他報了父仇,用他殺父仇人的頭祭奠他的墓。

這件事當年是風傳一時。袁紹就是因爲聽說了此事而仰慕他的俠名,從而在他遭到黨錮禍後,私下與他來往,兩人遂結爲奔走之友。

所謂奔走之友,指的是彼此盡力相互幫助的摯友,當一方遇到麻煩時,另一方爲之奔走相助。換而言之,放到當時黨錮的這個大環境中,也可以說是政治目標相同的人結交成的朋友。

袁紹家是當代權宦,勢傾天下,何顒與袁紹結交爲友後,再加上袁紹其它的幾個奔走之友,如許攸、張邈、伍瓊等,諸人齊心協力,援救黨人,黨人因他們之力而得到全免的甚多。

如果說當年何顒爲友復仇只是“小俠”,那麼在他與袁紹結爲奔走之友後,“救援同類不惜身”的舉動就是“大俠”了。

也正因爲何顒救援黨人的功績,在黨錮解後,他於數月前被司空府闢爲掾吏。

太尉、司徒、司空,是本朝的三公。本朝之政權雖事歸尚書檯,通常情況下,三公多無實權,然三公之地位仍極尊貴,上自天子、下至朝臣,會見三公,均加禮敬。

三公均可開府、自行闢除吏員。三公闢除的吏員被稱爲“公府闢除”,意即三公府闢除。三公府又簡稱爲“三府”,有時會出現四府爭闢、五府爭闢一人的情況,如韓韶之子韓融,“聲名甚盛,五府並闢”,又如荀爽,今年初黨禁初解時也是“五府並闢”,這所謂的“四府”、“五府”,是在三公府外又加上了大將軍府、太傅府。廣義而言,這五府皆可稱爲公府。

被公府闢除的吏員,“位卑職重”,因爲三公有“舉吏”之權,所以他們獲得升遷的速度往往很快,“或期月而長州郡,或數年而至公卿”。如李膺,當年即是先被闢爲司徒屬吏,後舉高第,再遷青州刺史。

本朝之三公雖然尊貴,但換的很快,依據儒家天人感應之說,每遇到災變就要策免三公,換人擔任。今年以來,朝廷單隻司空一職已經換了三個人了,最先是袁逢,後來換成張濟,四月時又換成了張溫。

何顒是在袁逢爲司空時被闢爲司空府吏的。——袁逢在司空任上時,不止闢除了何顒爲府吏,而且召闢了荀爽,不過荀爽沒有接受闢除,袁逢又舉荀爽“有道”,荀爽仍然“不應”。

袁逢是袁紹的生父,袁逢闢何顒爲屬吏,這其中自少不了袁紹的建議。

不過,何顒既有高名,又有幹才,被闢爲司空府吏卻也是名副實歸,他在被闢爲司空府吏後,“每三府會議,莫不推顒爲長”,可見其名望與能力。

這樣一個享有高名、負有幹才、公務繁忙的人卻忽然從洛陽道路迢遠地來到趙郡邯鄲,卻是爲何?荀貞一邊與黃宗、劉衡、段聰等敘話,一邊心中猜忖。

他想道:“何顒忽從洛陽來,是因公事而來?還是因私事而來?若因公事,他是司空府吏,他手頭上應該也沒有什麼與趙郡有關的公事,……,看來他只能是爲私事而來的。”

要是爲私事而來?

荀貞心頭一跳,想到了一種可能:“莫非他是代表袁紹前來,專門與我相見的?”

——

1,今年以來,朝廷單隻司空一職已經換了三個人了。

查《後漢公卿表》,中平元年這一年,有史記載的司空是兩個人,一個張濟,一個張溫。

《荀爽傳》裡說到“黨禁解,五府並闢,司空袁逢舉有道,不應”,查中平二年、三年,皆未見有袁逢爲司空之記載,所以把袁逢當司空的年份放到了中平元年。

81 不足憂懼劉玄德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67 鳳集西鄉(上)30 臨大事從容不迫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47 辨旗察鼓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58 關張各有惆悵情89 智勇兼備褚飛燕2 光和六年(下)12 道是襄陽德珪來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59 奮武意收黃巾用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10 督郵在此(下)15 原盼勸賊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3 殺人11 雪夜攻莊6 聞寇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5 再勝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3 道左遇貴54 滅族(下)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66 負此俸食慚愧極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47 武貴立功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28 原師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66 延攬勇士(下)59 慨嘆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8 君子報仇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1 上任89 智勇兼備褚飛燕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24 張讓賓客50 祭祀族宴18 未到輕身入京時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59 吾候諸君久矣57 程仲德畫策狠辣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3 豫兗羣豪三人最5 江禽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52 最後的麻痹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 光和六年(下)2 安南借重荀與張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69 英雄志氣袁本初40 鐵營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14 賊困屋中71 擒得鄭相逃呂尉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7 生死之恩何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