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

周良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對此,荀貞並不知情。

在見過周良、李倉的次日,盧廣帶着抽選出來的二百敢戰郡卒離縣,前去襄國縣。

在他臨走前,荀貞給襄國令姚升寫了一封書信,請他協助盧廣攻佔黃榆嶺。

陳午是黃榆嶺人,他本人肩負有編制新屯、教練義從之責,雖不能與盧廣同去黃榆嶺,卻也從跟隨他的那些本鄉的少年、輕俠裡選了兩三個熟悉黃榆嶺山形的,令之爲盧廣的嚮導。

有姚升的協助,又有陳午鄉人的幫助,以二百郡卒擊數十個黃榆嶺中的山賊,盧廣此行只要沒有意外,必是能大獲全勝了。

盧廣之先行搶佔黃榆嶺,算是揭開了荀貞此次大舉進擊黃髯的序幕。

送走了他後,荀貞先通過戲志才掌控住了邯鄲縣內的治安,之後,就把心思全放在了編制新屯和操練義從上。

新屯編制得很快。程嘉、陳午雖然都沒有帶過兵,但荀貞麾下的許仲、江禽等人卻是“久經沙場”了。早在西鄉時,荀貞就陰以兵法部勒他們,他們對軍中之事皆很熟悉,有他們的指點協助,再加上程嘉、陳午亦俱是幹才,只用了一天多,兩個新屯便宣告編制完成。

當然,這個“編制完成”只是形式上的編制完成。

程嘉帶回來的那近百“山賊”也好,姚升送給荀貞的那百餘襄國縣的吏卒、壯士也好,均沒有行伍經驗,大多不通戰陣之術,多數不知軍中法紀,要想形成戰鬥力卻還得需要一定時間。

對一支“新軍”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教他們戰陣,而是首先要讓他們知道軍法。只有知道了軍法,並畏服軍法,纔會有紀律性、組織性;只有有了紀律性、組織性,才能學習戰陣。

雖然說在現階段,荀貞並不需要這兩個新屯立刻形成戰鬥力,主要是用他們來教本部義從如何進行山地戰,但“軍法”卻也是有必要讓他們知道的。

程嘉、陳午皆不熟軍法,荀貞把夏侯蘭派到了他兩人的屯中,由夏侯蘭負責此事。

如此這般,白天時,這兩個新屯的兵卒教荀貞本部的義從們山行、山斗;晚上時,夏侯蘭則再把他們集中起來,教他們軍法。

夏侯蘭是趙雲推薦的,趙雲說夏侯蘭曉習軍法,嫺熟律文,這句薦語半點不假。在與夏侯蘭接觸的這段日子裡,荀貞每每問起軍法之事,他對答如流、情理兼顧。荀貞深感撿了個人才。

荀貞軍中的軍法之事本是由李博、宣康等負責的。李博、宣康等人學的不是軍法,是民法,在民法這一塊兒上,夏侯蘭不如李、宣諸人,而在軍法這一塊兒上,李、宣諸人不如夏侯蘭。

“曉習軍法”四字說來似輕易簡單,然在古代這種文盲佔了絕大多數,專業類的知識往往被少數人掌握在手中,只向門徒弟子傳授,以至號爲“家學”的整體背景下,一個諳熟軍法的人是不可多得的。尤其相比宣康、李博他們學的民法,軍法的專業性更強,學習的人更少。

所以,荀貞對夏侯蘭是十分欣賞,也很倚重。

——軍法對一支部隊來講有多重要,這就不必多言了,所謂軍法者,“立武以威衆,誅惡以禁邪”,一支軍法不嚴的部隊是絕能成爲一支善戰的常勝軍的,只有使兵卒“畏我”,也即畏懼軍法勝過畏懼敵人,部隊才能令行禁止,百戰不殆。

——是以,一軍之軍法官或許沒有先鋒戰將的悍勇,也許名聲不顯,但卻實爲一軍之約束準繩,細論其重要性,一個優秀的軍法官乃至遠勝過一個勇悍的將校。

——漢承秦制,軍中專門設置有“軍正”一職。軍正即軍法官,“主軍法者也”。軍正在軍中的地位較爲特殊,位雖在主將之下,然卻不歸主將指揮,執法“謹按軍法”,只以軍法爲根據,有一定的司法獨立權,二千石以下的將校如有違法者,可直接執法,二千石以上的,比如將軍,如果有違法的行爲,軍中則可上報朝廷,請天子裁決。

——從軍正的權力也可看出軍法對一支部隊的重要性。

夏侯蘭不負荀貞厚望,在很短的時間裡就“三令五申”,使新屯的兵卒大致知曉了軍中之法。

軍中之法的條款是很多的,兩漢專有《軍法》一篇,篇內詳細規定了種種之法,上至約束將校,下至約束兵卒。新屯的兵卒雖然大致瞭解了這些條款,襄國縣的吏卒、壯士還好一點,那些“山賊”散漫慣了,一時間卻是難以做到,時有違法之舉。現下正用人之際,非立威之時,夏侯蘭徵得了荀貞的同意,對這些新卒小的觸法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暫且不加理會。

教練義從山行、山斗之術分爲兩步:第一步先由新屯的兵卒教“理論”,“理論”教過,第二步再把義從們分批拉到縣外近處的山中“實踐”。爲了逼真一點,荀貞還令許仲、江禽等把參與實踐的部曲分成黑紅兩隊,一隊守山,一隊攻山,輪換練習。

時當十月初,天越來越冷,義從、郡兵均換上了厚衣。

緊張地教練工作進行了半個月,到得十月中,下起了雨,風雨連日。

天本就冷,風雨更增寒意。

……

這一日,荀貞與戲志才、荀攸、邯鄲榮、宣康、李博、程嘉、岑竦、陳午等登高遠眺,陰沉沉的風雨下,遠山蒼茫。

戲志才眺望良久,對荀貞說道:“風雨襲人,山中冷寒缺衣食。中尉,等這雨停了後,山中的寇賊也許就要出來侵擾諸縣了。”

荀貞以爲然。

“經由這些日的教練,我部義從均已知曉山斗之術,雖稱不上諳熟,卻也足可一戰了。與其待賊來犯,不如先擊黃髯。”

荀攸同意他的意見,說道:“志才所言甚是。”頓了下,又補充說道,“盧廣帶二百郡卒扼守黃榆嶺,亦不宜讓他長期的孤懸在外。”

荀貞把手伸出樓檐外,接從天而落的雨絲,雨下甚密,片刻就把他的手、衣袖大溼了。他蹙眉說道:“奈何雨後山滑?”

他的義從們是初學山斗之術,本就不甚精通,下了雨後,山路必然泥滑,卻是更加大了難度。

程嘉笑道:“我有一計,可克山滑。”

“噢?是何計也?”

“昔年我遊學於外,去過荊州,見當地的百姓在雨後常穿一種黑漆履,履底和履面均塗有厚厚的一層黑漆,履底並且佈滿小凸起。此物極是防滑。中尉可傳文相君,請他令人趕造數千雙,分給義從、兵卒,足能攀山越嶺,如夷平地也。”

豫州、冀州是北方,荊州就算是南方了。南方多雨,因也對應的就有黑漆履這種雨鞋。

荀貞大喜,說道:“好!有了此鞋,我則無憂矣。”

當下做出決定,一面傳文給劉衡,請他組織人手,製作雨鞋,一面傳令下去,命許仲、江禽等備戰,只待鞋造好、雨停,便即出擊黃髯。

先前荀貞請劉衡準備後勤所需的糧秣、軍械等物以及徵召民夫,劉衡已經辦妥了,幾千雙雨鞋更不在話下。他把任務分配下去,按照程嘉畫出的鞋樣,先造了幾雙出來,荀貞親自穿上試了試,果然很防滑,決定採用。於是,全縣連日趕造,兩天不到就做好了兩千雙。

荀貞部下的義從共有兩千餘人,他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馬都帶去打黃髯,兩千雙雨鞋已然足夠。

十月二十二日,雨停了。

當晚,荀貞出城,宿住營內,召集諸將,佈置出兵之事。

他留下了戲志才、許仲統八百人鎮守邯鄲,自帶餘下的主力,並及邯鄲榮、荀攸、典韋、劉鄧、江禽、陳到、何儀、李驤、辛璦、程嘉、陳午、岑竦等出擊。

……

次日一早,國相劉衡、國傅黃宗、郎中令段聰、僕何法等郡中大吏齊來相送。

將要從荀貞出擊的近兩千虎賁集合在營中空地上,隊列齊整,陣容鮮亮,旌旗招展,槍戈如林。劉衡、黃宗諸人登上營中將臺,看着這士氣高昂的部隊,劉衡由衷讚道:“真虎士也。”對荀貞說道,“中尉麾下有此強兵,此擊黃髯,必能獲功成,我就在邯鄲靜候中尉的佳音了。”

段聰也是讚不絕口。——段聰這個人到底還算老實,雖然先後得了楊家家長和周良的讒言,但至少在眼下,對荀貞卻還沒有起什麼惡念。

他也預祝荀貞旗開得勝。

黃宗是汝南人,與荀貞同州,又感謝荀貞跟着皇甫嵩平定了汝南之黃巾,自荀貞到趙國以來,與荀貞一直都很友善,自也是不吝送上預祝之辭。

日上三竿,邯鄲榮上臺稟報:“開拔的時辰已到。”

荀貞衝劉衡、黃宗、段聰、何法諸人行個軍禮,說道:“黃髯、王當乃我趙國心腹之患,此二賊不除,則趙國終無寧日!貞此次出擊黃髯,不勝,不歸邯鄲!”

劉衡諸人壯其言,皆還禮,說道:“如此,我等便翹足以待中尉捷報。”

荀貞一聲令下,諸部依次出場離營。

雨後的天氣很好,豔陽高照,暖洋洋的,空氣清新。

地上雖有泥濘,卻無阻行軍之腳步。

近兩千義從步騎氣昂昂出了兵營,轉上官道。

沿途觀者如堵。

荀貞的軍紀極嚴,他部下的義從們平時甚少出營,邯鄲的百姓上次見他們這樣大規模的行軍還是在荀貞擊滅左須後,今次見他們又出營遠行,聰明的已猜出這必是荀貞又要大舉擊賊了。百姓們當然希望荀貞能把郡內的賊患消滅,不少人夾道高呼,也是預祝荀貞旗開得勝。

得了百姓們的歡呼、擁護,荀貞麾下的義從們士氣越發高漲。

午時出了邯鄲縣境,略作休整,復又出發,連渡河水,次日下午,抵達了襄國縣境。

姚升早得了訊息,帶着襄國縣的士紳在縣界上相迎,隨着他來的還有數百襄國縣的民夫,擔糧引漿,帶的均是犒軍之物。

荀貞令三軍暫止,下了馬,攜荀攸、邯鄲榮至近前,與姚升等相見。

姚升領頭拜倒,諸多的襄國縣士紳隨之下拜。

姚升說道:“黃髯者,巨賊也,鄙縣久患之,民常受其害。今中尉親率熊羆之士前來平賊,此我縣民之幸也!”

荀貞把他扶起,又把諸士紳扶起,回顧停駐道上的近兩千步騎,又西顧遠處的羣山,再又顧盼邯鄲榮、程嘉、陳午、岑竦等幾個趙國本地人,笑與姚升和諸襄國縣的士紳們說道:“貞忝爲國中尉,平賊安民,此我職之所在。今擊黃髯,我當與趙郡士大夫共建軍功!”

……

襄國縣離邯鄲不遠,卻也不近,部隊行軍至此,需要修整一下。

這天晚上,便用姚升送來的酒肉、米食,荀貞犒賞三軍,傳令各部曲之軍官厲兵秣馬。當夜早睡,安歇一晚,次晨三更即起,蓐食,未及五更,全軍已向西邊的山中行去。

姚升與襄國縣的士紳們相送荀貞十里。

看着這支威武之師在還沒有矇矇亮的夜下往遠山而去,姚升感嘆地說道:“昨日至縣,今天不到五更便就拔營出擊,兵法所云之‘其疾如風,侵略如火’者,我今見之也!”

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36 天下之中洛之陽81 不足憂懼劉玄德9 太守長史兩不負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32 荀衢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6 原盼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92 兵臨西華(中)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7 生死之恩何以報11 孟德窮窘設摸金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38 縱橫意氣袁本初84 捕拿張直(下)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51 無中生有兵家計17 虎狼之威(下)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24 杜買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5 江禽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7 生死之恩何以報54 滅族(下)26 鄉中四姓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85 威震陽翟(下)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6 原盼24 張讓賓客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6 虎狼之威(上)64 戲忠39 點將封侯趁少年3 誰人不知荀貞之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 飛書問君何所欲28 幾事不密則成害3 道左遇貴6 尋賢不遇(下)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32 破敵(中)46 可憐的胡/平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45 得士親附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8 誅滅沈家(上)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84 捕拿張直(下)11 寇至上架感言93 夜夜磨我削葵刀97 孫文臺單騎陷陣9 道人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46 恩威並施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55 買馬(上)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7 虎狼之威(下)9 高子繡髡髮代首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38 初步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78 唯先順勢能造勢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53 送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