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兵臨西華(下)

第三更,爲日頭一片白同學成爲本書第一個捧場狀元而加更。再求紅票、月票。

——

荀貞依戲志才之計,一戰而斬黃劭,大破出城的黃巾軍。

召陵城中只剩下了千人守軍,他們在城頭看到了荀貞計破黃劭部兩千人的過程。最初,他們還想出城增援黃劭,但在遠望到一個持雙鐵戟的漢軍甲士陣斬了黃劭,並一拳將黃劭胯下那匹因爲失控而而亂跑的坐騎擊倒後,大爲震恐,斷了出城的念頭。

他們不敢出城,荀貞主動攻城。

在擊潰了出城的黃巾兵後,荀貞一邊令辛璦率騎兵繼續追殺,一邊收攏各曲步卒,整部進至城下,令擡出雲梯,命兵卒鼓勇附城。

昨夜,荀貞麾下這一千兩百人行了三十餘里,於後半夜抵達了召陵城外,雖然休息了兩個時辰,可是又經過剛纔一番激戰,要非荀貞平時訓練嚴格,練兵不輟,這一千二百人又是從三千人中精選留下、主動從荀貞出征、鬥志昂揚的銳士,怕早就堅持不住了,但是現在,卻還有餘力攻城。這種悍勇善戰的程度令城中的黃巾守卒爲之駭恐。他們何嘗見過這樣精銳的部隊?簡直如狼似虎。

典韋初戰就陣斬了黃巾守將黃劭,劉鄧暗自咬牙,要與他爭個高下,身披雙層重甲,帶着陷陣曲的兵卒首先附城。

戲志才、荀攸等把戰鼓拉到城外,荀貞親自擊鼓助陣。鼓聲高昂,激盪雲霄。迎着城頭守卒的箭矢,劉鄧身先士卒,攀援雲梯,銜刀而上,有兩層重甲之護,守卒的箭矢對他毫無影響。守軍本就驚恐,無心守城,竟被他輕鬆登上了城頭。

躍上城頭,他叱吒呼喝,左旋右斬,以刀擊敵,所向披靡,護住搭放雲梯的垛口,接應陷陣曲的兵卒們上城。

他沒有戀戰,接應了數十人上城後,留下了一半守護雲梯,帶着餘下二十多人向城下殺去。城中只剩下了千人守卒,城牆有四面,被荀貞攻打的這面城牆因是正面荀貞之故,守卒雖然較多,也只有四五百人,如何能擋得住劉鄧這幫熊羆?陷陣曲的兵卒皆穿精甲,皆用利刃,二十餘人擺出一個三角形的進攻陣勢,在劉鄧的率領下,殺到了城下,打開了城門。

江禽、陳褒、荀成各率本曲,一擁而入,城中守卒或跪地投降,或棄城而逃。

昨晚抵達城外,今天不到午時就取下了召陵。此時,皇甫嵩的主力剛入汝南境。

……

皇甫嵩接到荀貞的捷報,拄劍驚歎,對身邊諸將說道:“何其速也!何其速也!”

他卻不知,荀貞帳下如今人才濟濟,文有戲志才、荀攸等,武有典韋、劉鄧、許仲等,無一不是人中之傑,用這一批謀臣勇將,帶着精心練出來、經歷過潁川多次血戰的精卒,對陣三千黃巾,攻打一個小小的召陵,還不是手到擒來。

……

荀貞部在召陵休整了一天,掩埋死者,治療傷者,收監俘虜,清查繳獲,安撫縣民。

晚上,皇甫嵩的軍令送來,只有四個字:“攻打徵羌。”隨着這個軍令來的還有兩千軍馬。

皇甫嵩派荀貞來召陵,實際上並沒有指望荀貞只憑一千餘人就能打下召陵,他本來之計劃是打算等進入汝南,兵分三路,一部兩千人來幫荀貞攻召陵,一部三千人去擊徵羌,他則帶主力去西華城外屯駐,只是沒想到荀貞一戰即下召陵,計劃不得不隨之改變。他決定不再另外派人去圍擊徵羌,而是乾脆給荀貞增兵兩千,依舊由荀貞去攻打此城。他自己則帶主力去西華。

荀貞接到軍令,當晚又讓兵卒們休息了一夜。次日一早,他從皇甫嵩給他增派來的兩千人馬中抽調出了五百人,令他們:“留守召陵,照顧傷者,看管俘虜”,帶着餘下兵馬,合計兩千六百餘人,兵發徵羌。

……

徵羌在召陵東邊,相距三十餘里,本是個鄉,喚作當鄉。本朝初年,來歙徵羌有功,後被刺身死,光武皇帝贈其徵羌侯印綬,並在此地築城,改名爲徵羌侯國。孫堅說荀貞有範滂遺風,範滂就是徵羌縣人。

徵羌城中有黃巾守卒兩千,主將名叫劉向,較之黃劭,劉向勇武不足,然頗有智謀。

召陵城半天就被荀貞攻陷的消息傳來,劉向大驚失色。他原本還想:要是漢軍攻打召陵,他就帶兵援救之,卻沒料到,前腳才接到荀貞兵臨召陵的軍報,後腳就又接到了召陵城陷的軍報。他召集諸將,將此事告與他們知曉,諸將亦是驚駭。

有人說道:“荀貞善戰驍勇,只用千餘人就大破黃劭的三千人馬,半天內攻下了召陵城,如今皇甫嵩又給他增兵兩千,我城內卻只有守卒兩千,斷非他的敵手。將軍,快點遣人去西華求救吧!”

劉向愁眉不展,說道:“我豈會不知我等非荀賊敵手?只是又據軍報,賊將皇甫嵩帶兩萬餘人正向西華進發。西華現下自保不暇,如何會來援救我等?”

諸將皆道:“這該如何是好?”

劉向苦思無計,說道:“眼下之計,只有緊閉城門,固城自守。”

黃巾諸將多不知兵法,劉向在汝南黃巾軍中以智謀聞名,諸將接受了他的辦法,各去營中召集人馬登城,嚴加守備。

……

荀貞率部進至徵羌城外,安營紮寨,召集諸人,商議攻城事宜。

荀攸說道:“我部前日入汝南,昨日取召陵,陣斬黃劭,大破數千賊兵,徵羌城中的賊兵必爲之膽寒,斷不敢出城與我野戰,而據報,徵羌城內的賊兵雖比召陵少,猶有兩千,他們如閉門謹守,我部攻之不易。”

荀貞說道:“公達所言甚是。”見荀攸面露微笑,料他已有定計,遂問道,“公達,你必已有對策,敢問是何妙計?”

荀攸笑道:“不過‘驕兵暗攻’四字。”

荀貞問道:“是何意思?”

“我軍克復召陵,挾大勝之威而來。強敵臨境,徵羌城內的賊兵必鼓足了勁,想與我一決死戰。當此之時,如果攻城,徒有傷亡,不見得能把城攻下,得不償失。與其如此,我以爲我軍不如故作驕兵之狀,以泄賊兵之氣。”

“以泄賊兵之氣?”

“《易》雲:‘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賊本欲與我決死戰,而我軍臨城下後卻驕橫放縱,無攻城之舉,久之,賊兵之氣必泄。待其氣泄,我部選勇攻之,或能一舉破城!此即‘驕兵、暗攻’也。”

荀貞讚道:“好計!”問戲志才,“志才以爲如何?”

戲志才笑道:“曹劌大破齊師,既克,莊公問其故,曹劌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公達此計,正與曹劌此論暗合。依此行之,至多四五日,必能攻下徵羌。”

諸人沒有異議,荀貞即按此計行事。

築成營後,他選了五百精銳,由劉鄧帶着馳行到城下耀武揚威,招降城內。

劉鄧駐馬城下,向城內高聲叫道:“我家司馬與爾等賊兵大小十餘戰,先破潁川賊,繼又滅召陵賊,戰勝攻取,無不如志,波才、何曼、黃劭授首,今臨爾等城下,爾等兵微將寡,城小難守,還不速降,更待何時?”

劉向令守卒射箭。

Wωω_Tтkā n_℃O

劉鄧策馬後退,遙指城頭,大罵道:“好賊子!等我家司馬攻下城後,乃公將爾等碎屍萬段!”帶部返回營中。

他這般驕橫的姿態,令守軍諸將無不大怒。

有人罵道:“此賊子是誰?這般驕橫,小覷吾等,可恨可恨!”請命出城,卻被劉向阻止。劉向深思熟慮地說道:“荀賊詭計多端,這或是他的激將之法,我等不可上當。我部人馬本就不多,不可再分兵出城,守好城池就是。”

……

劉向以爲這是荀貞的激將法,但隨後兩天發生的事情卻叫他迷惑不解。

連着兩天,他在城頭上遠觀荀貞營,只見荀貞閉營門不出,從兵卒中選出了百十人,分爲數隊,在營中蹴鞠遊戲。白天蹴鞠作樂,晚上升起燈火,大宴諸將。他們雖看不到荀貞與諸將夜飲作樂的場景,但隔着幾裡地,在寂靜的夜中,他們於城頭卻都能聽到荀貞營中發出的喝酒歡笑之聲。

劉向不由狐疑,心道:“我原以爲那日荀賊招降是他的激將之計,然以這兩日看來,他卻是真的如此驕橫?屯兵我城外兩天,一次也不攻我,反日夜蹴鞠飲酒作樂,簡直視我城中如無物也。”

城中的黃巾守軍本是如臨大敵,誰知荀貞抵達城外後連着兩三天沒有攻城,只是日日作樂,守卒們不由鬆懈了下來。

劉向雖覺得不對,也多次叮囑約束諸將務必要謹守城頭,可守卒也是人,弦緊繃了兩三天,難免精神倦怠,他們又缺乏足夠的訓練,軍紀不強,城防不可避免地漸漸放鬆。

這天晚上,劉向才從城頭上巡查下來,回到城中住處,尚未解甲就寢,忽聞得城頭殺聲大作。

他猛然驚起,失聲叫道:“哎呀不好!荀賊攻城了?”慌忙抓起佩劍,衝出門外,帶着親兵們往城頭奔去,纔出住處不遠,就見前邊火光大作,一股股的潰卒從城牆方向逃遁過來。

他劈手抓住一個潰卒,喝問道:“城頭爲何起亂?”

這個潰卒滿臉驚惶,想逃,又不敢掙脫劉向的手,倉急地叫道:“將軍,荀賊攻城了!”

劉向又氣又惱,罵道:“既然荀賊攻城,爾等爲何不守在城頭?反而逃跑?”

這個潰卒叫道:“前幾天來咱城外勸降的那個賊將太過勇猛,他先登城頭,一雙鐵戟連殺一二十人,還有另一個賊將,也是用的雙鐵戟,一樣勇不可當!”他說的劉鄧和典韋,他兩人都好使雙鐵戟。

劉向大怒,抽出佩劍,一劍將這個潰卒刺死,罵道:“你懼賊兵精勇,卻不懼我寶劍鋒利麼?”帶着親兵往城牆方向衝去,企圖組織守卒進行守衛,越往前去,碰上的潰卒越多,離城牆還有五六十步時聽得轟然一聲響,擡眼望去,見是兩個各持雙鐵戟的漢軍甲士帶着一羣漢卒合力殺散了守門的黃巾卒,打開了城門,早在城外等候的兩百漢軍騎兵在一員秀美騎將的帶領下衝入城中。

劉向絕望地看着漢軍騎士突入城內,知這徵羌城守不住了,由親兵們護衛着,掉頭向城北逃去。

率漢軍騎兵入城的秀美騎將正是辛璦。辛璦入城後,一眼就看到了劉向。沒辦法,劉向又是精甲寶劍,又是被親兵簇擁,而且先前潰卒是從城頭向城內逃,他卻是從城內往城牆去,一望即知定是城中守將。

辛璦策騎緊追,殺入劉向的親兵羣中,舞動長矛,在馬上左突右刺,連殺數人,攆上劉向,從後急刺,把他給刺死了。

前時攻召陵,志才獻計,誘敵出城,劉鄧陣斬黃劭;今夜破徵羌,公達妙策,驕兵暗攻,辛璦又陣斬劉向。

……

許仲、江禽、陳褒、荀成諸曲及皇甫嵩派來的人馬入城,廝殺了一夜,黃巾守軍或死或降或逃,徵羌城易手。

次日一早,荀貞傳捷報給皇甫嵩,剛好朱儁的捷報也送到,皇甫嵩把這兩份捷報放到一處來看:荀貞的這份說他奪下了徵羌,朱儁的這份說孫堅自入汝南,所向無敵,連破黃巾,先後斬殺黃巾小帥、渠帥數人,斬獲數千,已進至吳房,不日就可抵達平輿。

皇甫嵩把這兩份捷報出示給諸將觀看,感嘆說道:“荀、孫兩司馬,虎豹難爭鋒。”迴文朱儁,說他已帶兵到了西華城外,只等朱儁到來,就可發起總攻,又迴文荀貞,令他帶部來西華城下會合。

荀貞接到皇甫嵩的迴文,收拾過徵羌城裡的黃巾財貨,全軍出城,前去西華。

13 倏忽如白駒過隙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69 尋得事由插爪牙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42 君臣自古固多疑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63 叕兒乃有大志乎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13 典韋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43 爲今之計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92 兵臨西華(中)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73 忠孝勇武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64 欲得鐵馬先得人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1 風物迥異江南地51 動手前夜27 舉薦戲忠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10 防寇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3 光和七年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6 虎狼之威(上)44 許仲程偃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72 初見一龍(下)18 府主簿拒降守名39 開練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 原盼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56 熔鑄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20 屯田從來積糧策70 劉玄德率部西攻59 奮武意收黃巾用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67 鳳集西鄉(上)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36 第三兄弟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30 奉先馳雄擊汝南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36 什伍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91 兵臨西華(上)75 曹純少貴氣吞虎44 高家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9 二荀優劣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8 推衣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10 查封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33 程偃57 程仲德畫策狠辣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9 計吏郭圖(上)24 鐵官見聞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