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文聘(上)

扯住荀貞的是鍾繇。

鍾繇說道:“兵曹椽今日臨城激戰,一天未得休息。傍晚你給我諸人盛肉羹時,我見你兩手微抖,分明已經力竭。今晚夜襲,誰都能去,唯卿不可去也!”

戲志才、荀攸亦道:“貞之,你現居兵曹椽之位,府君不在,你就是主將,一身擔負滿城安危。昨日賊兵初來,爲鼓舞士氣,你率衆出擊倒也罷了,今夜萬不能再輕身涉險。”

荀貞心道:“你們以爲我想去麼?”

兵者,凶事也。戰陣之間,立屍之地。勇猛無敵如西楚霸王尚且死在萬軍之中,何況只有“常人之勇”的荀貞?一個弄不好,就是有命出城,沒命歸來。他又不是傻子,怎麼會不怕死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種事兒可不是誰都能做得出來的!問題是:他不去,還有誰能去?

鍾繇麼?戲志才、荀攸麼?又或者杜佑、辛評、辛毗麼?

他們還不如荀貞!最多會些擊劍而已,讓他們上戰場不等同讓他們去送死麼?

他們去不成,讓郡兵裡的將校去麼?

荀貞對這些將校們還不太熟悉,不知道他們的能力。不知其能,怎敢派他們出城?萬一大敗,甚至全軍覆滅,守卒的士氣必跌入谷底。這城,也就不必再守了。

他說道:“守城一天,累是累了點,休息這麼久,也恢復過來了。你們的意思,我都懂,然正因府君不在,我是主將,今晚夜襲,才正該由我帶衆出擊。我不帶頭去,誰帶頭去?”

他言下之意:今晚夜襲很危險,他身爲主將,應該身先士卒。

鍾繇等人執意不願。

鍾繇抓着他的衣甲不鬆手,說道:“我乃郡功曹是也,雖不及卿勇武,然亦曾習擊劍,並非儒懦文生。今夜出擊,卿留,我去。”

“這怎麼行!”

“城中可以沒有我,不可無卿啊!”

荀貞真是沒料到,鍾繇竟然這樣高看他,連“城中可以沒我,不可無你”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他環顧諸人,見諸人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對鍾繇的這句話似乎都表示贊同。

荀攸、戲志才、辛評、辛毗等人,無一不是英才,卻居然認可鍾繇的這句話?

荀貞又驚又喜,這才恍然發覺,在衆人的心目中,他的地位竟如此之高了?

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荀貞對自己評估過低、“妄自菲薄”,也不怪他,畢竟鍾繇、荀攸等人皆是名傳後世的大才。在他的潛意識裡,他就覺得自己比不上他們。

事實上,他也比不上他們。可是在鍾繇、荀攸等人看來,也許他沒什麼過人的智謀,也沒什麼超人的學識,可卻十分的“果勇”,十分的“沉穩”。對這兩點,鍾繇等人皆自甘不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當去掉歷史這層神秘的面紗後,鍾繇、荀攸、戲志才、辛評、辛毗等人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喜有怒,他們也會佩服一個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短處。這個世界上並無十全十美的人,再傑出、再出衆的人才,他們也是有自己的不足之處的。

荀貞,雖只有“中人之才”、“常人之勇”,雖然在智謀、學識上遠不如鍾繇、荀攸、戲志纔等人,可他也是有自己的長處的。他的長處就是:他知道歷史的走向。

就比如眼前發生的這一切,比如黃巾起義。

鍾繇、荀攸等人不知歷史的走向,不知未來會變成什麼樣,所以在面對數萬黃巾士卒時,心裡難免會沒底,會忐忑不安。

對荀貞來說,未來卻是一清二楚的,他知道黃巾起義雖然聲勢浩大,可連一年都沒堅持下去,他知道在不久後,朝廷就會派遣皇甫嵩率軍馳援潁川,他知道最多再過幾個月,城下這數萬黃巾軍就會在長社灰飛湮滅。

只這一點不同,在鍾繇等人的眼中,他就顯得十分“沉着冷靜”,非常與衆不同。

就好比一句話:“手裡有糧,心裡不慌”。放在這裡,“糧”就是“歷史走向”,荀貞知道,所以他雖有壓力,但不慌亂;鍾繇等人不知道,所以重壓之下,忐忑不安。

當然,荀貞也不是除了“知道歷史的走向”外就一無是處,至少,他的“果勇”就是他本身的優點。儘管他從穿越以來,做的所有事兒都是爲了“保全性命於亂世”,可到了該拼命的時候,他也能衝上去。反正進退都是死,與其退而死,何不進而求一線生機?

……

荀貞定下心神,笑道:“功曹椽職在簡核吏員。率衆突擊、白刃夜襲,非卿職也,此吾之任也。元常,我知你好意,你不必多說了。”對諸人說道,“我有昨日破賊經驗,今夜出擊,輕車熟路。諸君不必爲我擔心,且在城頭觀戰,看我如何殺賊就是!”

儘管得了鍾繇等人的看重,他也不能讓鍾繇肩負起夜襲的重任。

鍾繇或許如他自己所說,會點擊劍,可殺敵破陣絕非會點擊劍就行的。

城下響起了一片嘈亂的鼓聲,鼓聲裡混着上百人高低不平的嘲笑、謾罵。

時已夜半,城上原本很靜,鼓聲、嘈雜聲瞬時劃破了沉寂。

昏昏欲睡的守卒被嚇了一跳,忙亂地跳躍起身,抓起兵器,往城外看去。

荀貞等人也停下話頭,朝城下觀看,是那百餘騎馬帶鼓的黃巾士卒到了護城河外。

夜色下,他們一面沿着護城河來回馳騁,一面擊鼓叫罵。

荀貞沒有怎麼去看這股黃巾士卒,而是把目光在護城河上略停了一停。

他記得河中本有血污,但被濃濃的夜掩住了,此時只見河水如帶,倒映星月清輝,蜿蜒繞城,波光粼粼。縱是將要出城夜襲,即將再度與黃巾士卒白刃拼殺,然而這靜謐清涼的河水卻依然令他心中一動,恍惚裡,不由想起了荀彧送他的那樹寒梅。

幾年過去了,那寒梅長高了一截,現被他移種在潁陰的家裡,在來陽翟前,樹上剛又綻放了幾朵梅瓣。雪下梅開,冰霜傲骨。似有一縷清香,從數十里外的潁陰飄搖隨夜風而來,繚繞鼻端。

兩日一夜的廝殺,這一刻,他難得的寧靜。

“貞之?”

“啊?”

荀攸注意到了他的異常,輕輕碰了他一下。他從恍惚中醒來,散漫的視線重新集中。城外,護城河外,官道上、原野上、丘陵間,一望無際,盡是露天而眠的黃巾士卒。

“你怎麼了?”

“我在想:也不知家中現在怎樣?家長、仲兄、文若、仲仁他們也不知是否還好?也不知潁陰遭了‘賊兵’沒有?”

“反正等下就要出城夜襲,要不選幾個勇士,看有沒有機會衝出賊圍,回潁陰看看?”

“也好!”

荀貞從遠處收回視線。這一次,他的目光沒有再在護城河上停留,向荀攸、戲志才、鍾繇等人拱了拱手,按刀轉身,大步往城下走去。

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42 鮑信燭下勸離洛72 初見一龍(下)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80 擒賊先擒王(上)16 虎狼之威(上)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37 會師(下)95 會師城下(中)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90 從徵汝南(下)40 荀攸之志4 初雪3 習射23 豫兗羣豪三人最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65 奉孝高臥懷棲逸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6 原盼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6 聞寇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4 留錢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65 短歌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37 起行3 誰人不知荀貞之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92 兵臨西華(中)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2 琴心劍膽46 恩威並施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17 虛席相問上策何54 膽大妄爲豫州兒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48 惟是小人最難養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55 買馬(上)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7 敬老49 聖如仲尼也好名44 以退爲進郎陵說63 下邳相舊習難除72 初見一龍(下)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55 買馬(上)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28 詐降46 呂布撤圍南渡汝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33 再見遲婢28 原師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13 黃巾圍城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39 可笑雛鳳誘老薑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雷電災害啊,晚點更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23 大獲豐收6 東漢諸侯王14 守城初戰44 高家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