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黃巾圍城

在被任爲兵曹椽後,荀貞一邊調遣人手出城,砍伐近城的林木,鑿開結冰的護城河,做守城的準備;一邊下到軍營,用了幾天時間熟悉郡兵的情況。兵法雲:“知己知彼”,就要迎來大戰了,兵可以不知將,將不能不知兵。

本郡共有郡兵三千餘,因地處平原內地,不臨北疆,也不臨海,郡中亦無大河,故而沒有騎兵,也沒有樓船兵,全部是“材官”,也即步兵。

通常來說,“材官”分爲三類。一類是“甲士”,即重裝步兵,士卒多健壯勇猛,盔甲齊全,裝備重型銳利兵器如戟、戈、矛等。一類是輕裝步兵,不着鎧甲,使用矛、劍、盾等輕型短柄的武器。一類是“蹶張士”,即弓弩兵,使用弓、弩。

潁川郡三千餘郡兵裡最多的是輕裝步兵,佔了一大半,一千七八百人。弓弩兵次之,約七八百人。甲士最少,只有四五百人。

甲士和輕裝步兵被混編在一起,兩千多人編成了一個“部”。依照慣例,弓弩兵獨立編制,編成了兩個“曲”。

荀貞親自下到各部、曲,一個隊、一個隊的走過去,仔細覈實兵員人數,並仔細檢查士卒裝備,同時仔細詢問平日的訓練情況。

經過覈實,人數倒是不錯,各部、曲郡兵加在一塊兒,共計三千一百餘人,只是這三千一百餘人並不是每一個都能上陣殺敵。荀貞在各曲、各隊都發現了不少白髮老卒,一問年齡,老的六十多歲,小一點的也五十多了,鎧甲都穿不上、武器都拿不動了,還怎麼上陣殺敵?

有漢一代,特別本朝以來,“募兵”分爲兩類,一類是臨時招募,戰後解散;一類是長期在役的職業軍人。樂府詩唱道:“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說的就是後一種募兵,潁川郡兵裡那些五六十的老兵也正是屬於後者。

不過兩者又有不同之處。樂府詩裡唱的是一個隨軍出征、身不由己、想回家而不能回的老卒故事,潁川郡的這些老兵卻是因爲家窮,爲混口飯吃而留在軍中的。“募兵”要給錢的,叫“僱值”,生民不易,與其飢一頓、飽一頓,不如待在軍裡,還能有個溫飽。

各曲都有這樣的老卒,統計上來,一百多人。當此關頭,不合適將之辭退,萬一惹得其中有人生冤,反而不美。荀貞索性把他們編成了一個屯,負責後勤補給。

潁川鄰近京城,交通便利,經濟好,人口多,是個富郡,郡兵們的裝備不錯,訓練情況就不容樂觀了。

自從光武皇帝罷免了郡國“都試”後,內地的郡國兵大多訓練鬆弛。所謂“都試”,就是一年一度的軍事演習。這在平時自然有利於朝廷控制地方,但一逢亂事,未免就顯出弊端。經過了解,荀貞發現,本郡郡兵的訓練強度、密度甚至還不如繁陽亭受訓的百餘里民。那百餘里民三日一操,這些郡兵十天半月才訓練一次。

……

安頓好老卒,調查完情況,荀貞把屯長以上的軍官叫到一塊兒,開了一個小會。

開會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和軍官們熟悉熟悉,一個是大戰將至,守城攻敵的主力是郡兵,不能瞞着他們。

軍官裡知道太平道將要造反舉事的只是少數,大部分僅僅聽到了點風聲,具體情況不清楚,聽荀貞說完,一聽情況這麼嚴峻,滿堂五六十人小半驚駭失色。

荀貞暗暗發愁,將乃一軍之膽,如今連這些軍官們都“聞亂色變”,還能指望底下的士卒勇悍敢戰麼?

不過,轉念一想,想及此前“雪夜攻莊”時,波才、波連手下賓客、道衆們混亂不堪的表現,他想道:“郡兵雖然操練少,又沒經歷過甚麼戰事,然而到底是‘郡兵’,不論是軍事素養,還是鎧甲兵器,較之太平道的信徒,好歹強上許多。只要我調度得當,想個辦法把他們的士氣調動起來,或不足以主動出城破敵,但若只守城,應還是可以的。”

會後,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荀攸、戲志才。

在他下到軍營的這幾天裡,荀攸、戲志才一直隨從在他的左右,也看出了郡兵的不足之處,對此深以爲然。

荀攸想得更遠一點,說道:“今之堪憂處,不止郡兵,還有百姓。前夜,鍾功曹和杜曹椽領帶吏卒清洗、捕殺城中的妖賊黨羽,已使得城中人心惶惶。自中興以來,吾郡已承平百數十年,百姓久不知兵事,大亂若來,驟逢兵禍,必恐怖失措,驚懼駭怕,不知何去何從,人心更加不定。軍無鬥志,民心又亂,陽翟危矣。”

“公達言之甚是,可有妙策應對?”

“亂若不起則就罷了,倘若果真亂起,可請太守出面,告訴城中百姓,就說:奉命守城,洛陽援軍不久就會來到。”

可以想象一下,城池被圍,放眼城外都是敵人,與外界音訊斷絕,也不知外邊的情況怎樣,坐困孤城,誰不會忐忑害怕?但如果在這個時候,主官告訴你:不必擔憂,我這是奉命守城,用不了多久,京師的援軍就會到來。“外有必救之師”,民心自也就穩當了。

荀貞大喜,說道:“公達妙計。”當即帶着荀攸、戲志才趕去太守府獻計。

到了郡府,進入前院,還沒登入正堂,就聽見堂內有人怒聲喝道:“府君乃剖符之臣,天子以一郡託之,百萬郡民望之,今賊亂未起,便聞風而遁,豈有此理?且,洛陽距我郡不到二百里,近在肘腋間,吾郡若失,洛陽危哉!爲君、爲國、爲民,便是妖賊百萬圍城,也不能走!何況今日妖賊尚未起事?費丞,你攛掇府君棄城走,可是想陷府君於不忠不義,令府君受天下人的不齒唾罵麼?”

荀貞在堂門口擡眼看去,說話的是鍾繇。

鍾繇跪坐榻上,挺身向前,一手按在案上,一手握成拳頭,放在胸前,怒視對面。看他的樣子,像是一言不合就要上前開打似的。

坐在他對面的是郡丞費暢。

費暢大約自知理虧,眼神閃爍,滿臉通紅,不敢迎對鍾繇的怒火,卻也不肯閉嘴,嘟嘟囔囔地說道:“荀貞沒能拿下波才,叫他跑了,搜索至今還不見他的影蹤,也不知他藏去了哪裡。功曹椽常在郡府,不知鄉下事,鄉間的愚夫愚婦信奉妖道的極多,萬一他起事,從者必衆,只憑我郡兵三千,如何抵擋?”說着話,他偷覷文太守的表情。

文太守年紀本就大了,這幾天又睡不好覺,往日在堂上,他從來都是挺胸擡頭,儘管乾瘦短小,卻也顯得十分奮發,今日卻萎靡不振,臉色發黑,滿眼血絲。他咳嗽了聲,看了眼鍾繇,又看了眼費暢,正想說話,聽到堂門口一人厲聲叫道:“亂事將起,不思保全郡國,反欲棄城逃。在下請明府斬郡丞!”

諸人齊往堂門看,乃是郭圖。

這幾天,郡中的大吏們各有司職。

荀貞熟悉郡兵情況,整頓備戰。鍾繇招募武勇,充實城防。杜佑親督各縣搜捕波才。郭圖與倉曹、戶曹清點郡府存糧,他剛算清好存糧數目,回來稟報,恰碰上鍾繇怒斥費暢,聽到了費暢勸文太守逃跑的話,登時勃然大怒,厲聲說罷,越過早來片刻的荀貞三人,在門檻外去掉鞋子,大步入內。

荀貞與荀攸、戲志纔對望一眼,跟在他後邊相繼入堂。

費暢和郭圖的關係還算不錯,沒料到他翻臉不認人,出口就是“請明府斬郡丞”,又羞又怒,說道:“波才一起,從者必衆,現我城中只有郡兵三千,京師也不知會不會馳援吾郡,陽翟恐終不能全。我勸府君棄城,也是爲了府君着想啊!”

郭圖大聲說道:“陽翟溝深壘高,城牆堅固,郡兵雖只有三千,但城中大戶衆多,合其賓客、徒附、奴婢,可得數千人,除此之外,城中百姓數萬,去其老弱婦女,能協防殺賊的青壯亦有萬人。外有堅城高牆,內有兩萬能戰的軍民。兵食有餘。攻者自勞,守者自逸。何憂之有?”

郭圖是陽翟人,宗族、家人全在陽翟,一旦棄城,大亂一起,死無遺類。所以,他堅決反對費暢,死也不肯棄城。

文太守雖然剛愎自用,雖然在知道太平道將要造反後驚惶憂懼,但畢竟和費暢不同,怎麼說也是個士子,文氏在南陽也算個名門,不管是爲了家族的清譽,還是爲了個人的美名,都不可能未戰先逃。

他乾啞着嗓子說道:“公則說得對。我城中郡兵雖不多,但這兩天,張、黃、淳于、辛、趙諸氏的家長,還有公則家的家長,我都見過了,他們願意組織族人、賓客、徒附、奴婢協助守城。功曹椽這兩日在城中招募壯勇,也招來了不少勇士。莫說妖賊還沒起亂,就是起了,依現下的兵力、人手也能守住城池,費丞多慮了。”

他頓了下,問郭圖:“公則,你說‘兵食有餘’,城中現有存糧多少?”

“足夠萬人吃用半年。”

這是個好消息。文太守緊蹙的眉頭略微鬆開了點,叫郭圖、荀貞等人入座,問荀貞:“郡兵如何?”

荀貞簡略地彙報了一遍,最後說道:“波才至今不見蹤跡,大亂或許就在不久後。大亂一起,城中怕會洶洶。爲安民心,公達有一計獻給明府。”

“噢?何計?”

荀貞示意荀攸說。荀攸說道:“請明府到時候宣告城中,就說明府是奉命守城的,並說洛陽援軍不日即至。”

“好,好。正該如此。”

在文太守看來,荀攸的這條計策固是好計,但遠非當務之急,畢竟亂事還沒起。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只過了一夜,荀攸的這條計策就用上了。

雪夜攻莊後第三天,波才圍城。

放眼城下,無邊無際,都是額抹黃巾的太平道信徒。

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94 會師城下(上)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2 賭錢14 守城初戰7 清洗潁陰(上)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97 趙子龍進克歷城66 負此俸食慚愧極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61 太守行春(上)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4 陽城治吏(上)38 列得嚴陣詈以挑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82 擒賊先擒王(下)26 貞之得隴苦不足45 得士親附30 朱陽第三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93 兵臨西華(下)73 忠孝勇武35 大勝(下)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44 許仲程偃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7 偏將軍用計賺蓋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94 會師城下(上)15 原盼勸賊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70 今才知君是誰人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44 高家23 劫人53 只知太守不知君37 起行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8 朱門酒肉路邊骨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15 出城激戰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3 荀君有召9 督郵在此(上)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95 會師城下(中)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4 牆下相托51 無中生有兵家計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47 辨旗察鼓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32 破敵(中)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8 捕人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32 荀衢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