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尋賢不遇(下)

補上五月二十二號的。

——

次日一早,荀貞起來,把程偃等人叫至身邊,交代了兩句,吩咐他們:“待我出城走後,爾等便留在督郵舍裡,日常習射練武,無事不得外出,更不許出去惹是生非。我長則大半月,短則小半月必歸。”他這次微服行縣,只准備帶小任和宣康兩人侍從。小任管錢,兼作護衛;宣康通文墨,路上有什麼見聞可以由他記載下來。

三人換了粗布麻服,各攜刀劍,扮作遠行的客人,荀貞、小任騎馬,宣康乘車,從督郵舍的後門出去,繞過幾條街,混入人流,先去了戲志才家。

荀貞早就想來拜訪戲志才了,只是因種種緣由一直未得成行。雖然如此,他和戲志纔有書信來往,卻是知道戲家在哪兒的。只是不巧,戲志纔沒有在家。

他妻子出來應門答話,問過荀貞姓名後,說道:“拙夫昨夜未歸,應是住了友人家裡。”再問“友人”是誰時,她卻說不上來了。荀貞心中瞭然,知她必是沒說真話。戲志纔好博戲,昨晚很可能是去哪兒賭錢了,只是她不肯在陌生人面前揭自家夫君的短,故而託言“住在友人家”云云。他往院裡看了眼,見院中屋舍破舊,青苔覆牆,隱見屋內陳設亦甚是寒酸簡陋。

他也不揭穿她的假話,只令小任取出些錢,遞過去,笑道:“這些錢,請收下。”

“荀君這是何意?”

“博戲者,勝負皆有。嬴則罷了,若是輸了,備給尊夫還賭債。”

戲妻怎會肯要!

荀貞笑道:“若是別人,這錢我肯定不會留,但我與尊夫相交已久,對他知之甚深。尊夫才高八斗,隨心所欲,放達不羈,非是禮教中人,像他這樣的人,不是世俗禮教所能約束的。這點錢,就請夫人收下罷。”戲志才當然不是“世俗禮教所能約束的”,想當日,荀貞與他第一次見面時,就親耳聽他自己說:賭輸了錢被扣在壚中,還是荀彧去解救了他。

戲妻顯然也是知道自己夫君性子的,聽荀貞這麼說了,也就不再推辭。

荀貞沒時間等戲志纔回來,見戲妻收下了錢,也就辭別離去,臨走前說:“我有要事,需要遠行,等回來了,再來造訪尊夫。”出了里門,到了街上後,宣康說道:“荀君,我見你與郡功曹鍾君及別的士子交往時,都是彬彬君子,對這個戲志才,你卻怎麼不遵禮教,貿然留錢?”

“叔業,你沒讀過《論語》麼?”

“康年十五,束髮受學。最早學的就是《孝經》、《論語》。”

“《論語》鄉黨篇裡第一句話怎麼說的?”

《論語》是每個士子都要學的,宣康十五六時就能把這本書倒背如流,想都不想,即接口背誦道:“‘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何意也?”

“是說夫子在本鄉的地方上溫和恭敬,像是不會說話的樣子,但他在宗廟裡、朝廷上卻很善於言辭,只是說得比較謹慎。”

“下一句呢?”

“‘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又何意也?”

“夫子上朝,在國君還沒來時,同下大夫說話溫和快樂,侃侃而談;和上大夫說話正直公正,直言諍辯。國君來了,則是一副恭敬而不心中安的樣子,但又儀態適中。”

“夫子爲何在鄉、在朝,在不同的場合,在面對不同的人時,他的言談舉止、容貌神態都不一樣呢?”

“這,……。”宣康想了想,記起了當時老師的解釋,答道,“鄉黨者,親近私下人也,有的還是長輩,當溫和恭敬。宗廟、朝堂,國家公事也,當勇敢直言。下大夫、上大夫名望德行不同,也應區分對待。君父爲天,在君主的面前,應該恭敬不失禮。”

“和不同的人相交,本就應該用不同的態度。郡功曹是儒雅君子,我用君子的方法與他相交。戲君放達不羈,我雖是個俗人,但也應該勉強自己用不拘束禮節的態度與他相交。”

宣康恍然大悟,對荀貞非常佩服,說道:“今聞君言,方知夫子本意。”

荀貞一笑,心道:“其實說這麼多,簡單十個字就能概括:‘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說來簡單,做起來難,至少你得了解對方,纔能有的放矢;又其次,在有的放矢時還得誠懇老實,如發自肺腑。只有這樣,才能像光武皇帝那樣使人感嘆“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才能讓對方頓起“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某某也”的知己之感,最終才能“哄”得對方“安得不投死乎”?

這套本領,荀貞其實還未練成,尚在“摸索學習”之中。他在西鄉一兩年,交際面積擴大,輕俠、士子、鄉民、豪強、上官、下屬,各色人等都接觸了不少,今又被任爲督郵,以後接觸到的人肯定會更多,只要肯學、肯揣摩,慢慢地練習,總有大功告成、學會學成的那一天。

……

潁川郡之所得名是來自潁水。

潁水是豫州最長的幾條河之一,源自潁川郡最西北的輪氏縣,先向東流經陽城,再折向東南過陽翟、潁陽、臨潁諸縣,入汝南郡,再入揚州刺史部,匯入淮河,貫穿了潁川、汝南兩郡。

荀貞此次微服行縣,就打算先沿着這條河溯流而上,行過陽城、輪氏兩縣後,再順着郡界轉下、往回走,行郟縣、父城、昆陽、舞陽諸縣,再北上,行襄城、潁陽縣,最後返回陽翟。

陽翟在潁水南岸。出了城外,三人沿河而上。

清河如練,碧波盪漾,堤岸年久失修,時見坍塌。兩邊的河堤與河牀間各有一兩丈的距離,其間灌木叢生,野花雜草,蜂蝶成羣。暖風一吹,花香、水意紛沓而來。

驅馬緩行在岸邊的樹蔭下,荀貞嘆道:“這河堤已有十來年沒修了吧?我記得上次整修河堤還是建寧年間的事兒,當時皇帝剛登基不久,轉眼至今已十來年了。還好這些年來,咱們郡的雨水都不大,這潁水也不是很寬,才總算沒有出現過水害啊!”

宣康從沒遠遊過,這自跟了荀貞,又是第一次去陽翟,又是第一次準備環遊郡北諸縣,很興奮。不過,他對潁水和河堤沒什麼興趣,他的心思已經飛到了他們將要抵達的第一個目的地——陽城。他問道:“荀君,陽城離陽翟多遠啊?”

“也不是很遠,七八十里。”

“我讀史時,見說陳勝是陽城人,就是這個陽城麼?”

他問這個問題時,滿臉的好奇。荀貞笑了笑,不再說河堤之事,說道:“前秦時,地名‘陽城’者甚多。咱們潁川有個陽城,汝南郡也有個陽城。南陽郡之堵陽在前秦亦名陽城。陳勝應是南陽陽城、即今南陽堵陽人,而非咱們潁川陽城人。”

“噢?爲何?荀君爲何如此肯定?”

“陳勝是楚人。咱們潁川郡的這個陽城本週之潁邑,戰國初,屬鄭,謂之陽城。後,由鄭入韓,再由韓入秦,從未屬過楚。陳勝怎麼可能會是咱們潁川陽城人呢?”

宣康眼珠轉了轉,問道:“爲何不能是汝南陽城呢?”

“汝南陽城在戰國時雖應爲楚地,但在當時此地不是縣,很可能只是一個鄉或亭。”

“荀君怎知?”

荀貞耐心地解釋道:“前漢初年封諸王侯國,當時受封在陽城的陽城侯國轄下只有千餘戶。豈有一縣只有千戶民的?設而想之,此地在戰國時定非爲縣,凡史載‘某人,某地人也’之所謂‘某地’,通例皆爲縣名,不指鄉、亭名。是以,陳勝也不可能是汝南陽城人。……,而南陽陽城在戰國時既屬楚國,爲楚地,又且是一個縣,陳勝的家只能是在這個陽城。”

宣康打破沙鍋問到底:“汝南陽城可能是鄉、亭,那荀君又怎知這南陽陽城不是鄉、亭?”

“你知道曹相國麼?”

“曹參?”

“對。秦末,曹相國曾和秦將戰於陽城郭東,陷陣,取宛,盡定南陽郡。既然是‘戰於陽城郭東’,有城郭的豈會是鄉、亭?”

宣康心服口服,敬佩地說道:“荀君,你真博學。”

“我算什麼博學!這些,我也都是聽我仲兄講的。”

宣康年輕,喜談兵事,順着荀貞適才說的“曹參盡定南陽郡”,不覺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神往說道:“‘陷陣,取宛,盡定南陽郡’,唉,也不知是怎樣的風采。”

荀貞揚起馬鞭,笑指潁水,說道:“南陽、潁川位處中夏,乃天下之樞,雖險不及關中,守不及江南,戰不如河北,然中天下而立,用之得當,足以經營四方。是故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且就不說南陽,只說這一條潁水,自古就是用兵之地啊!”

宣康轉目河上。

此時,他們離城已遠,河對岸良田沃野,裡聚處處。沿岸有很多婦人臨河漂衣,成羣結隊的孩子玩耍戲水。兩個鄉野少年一個猛子扎到水下,半晌不見動靜,直引得觀者驚呼出聲了,方纔從河中間露出頭來。

宣康略作回憶,想起了曾讀過的一段書:“《傳》上說:襄公十年,晉帥諸侯伐鄭,楚救鄭。晉楚‘夾潁而軍’。鄭人晚上渡過潁水,‘與楚人盟’。荀君,你剛纔說咱們潁川的這個陽城在戰國時曾經屬鄭,那麼,《傳》中所說的這個鄭人宵渡潁水,與楚人盟,應是在陽城附近?”

“不是在陽城,而是就在陽翟北邊,就在河對岸的某地。”

“荀君又是怎知的?”

“《傳》雲:‘諸侯之師還鄭而南,至於陽陵,楚師不退’。諸侯軍繞過鄭國,到達陽陵,楚軍不退。晉人不願撤軍,因繼續前行,終於楚師‘夾潁而軍’。這個‘陽陵’,……。”荀貞轉首回顧,揚鞭動後指,“……,就在陽翟與潁陰間。因,鄭人宵渡潁水之處就在陽翟附近。”

宣康佩服得五體投地,說道:“荀君,讀史時,我最愁的就是不知地理。看着一個個地名,不知道是哪裡。……,荀君,你是怎麼知道書中的那些地方都是在哪兒呢?”

這就是有名師和沒有名師的區別了。荀貞笑道:“我仲兄家中有一地圖,上邊記得有先秦之古地名。讀史若有不解處,一觀地圖便知究竟。”宣康羨慕之極。荀貞說道:“你若想看,等咱們行完縣回來後,我可以去求仲兄,借來給你觀看。”宣康喜道:“那可真是太好了!”

他和宣康談論古事,小任雖不懂,但聽他侃侃而談,見宣康面現欽服之色,也是與有榮焉。

荀貞這次行縣,明面上對陰修、鍾繇、荀彧等說的是“採風問謠”,實際上還有個更重要的目的,即欲藉此機會,遍覽郡北諸縣之山川地理,城池防禦,以及人口多寡、民之貧富,並及各地百姓信奉太平道的情況,以做到心中有數,免得等黃巾起事後,眼前一抹黑,想跑都不知道往哪兒跑。同時,也可以藉此機會將從史書上讀來的那些戰事拿出來,與實地相結合,再與兵法相結合,從中吸取其經驗,分析其得失。

這也是爲什麼他樂於和宣康談論這些東西。

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20 屯田從來積糧策26 威震郡北31 名重徐州陳元龍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2 邯鄲陌上九月秋(二)46 恩威並施24 太守驪馬從白駒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91 兵臨西華(上)69 樂文謙領兵北上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35 鄉吏殘民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8 朱門酒肉路邊骨18 第一天(下)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41 效果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2 光和六年(下)81 捕拿張直(上)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84 誅趙家者在今日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2 仲仁迫凌去檄書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89 從徵汝南(中)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72 寧舍濟北取任城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79 毋要臨渴而掘井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98 戲忠建言攻山陽33 再見遲婢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15 玄德仁義愧獨生99 月黑雁飛弓馬逐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31 唐兒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44 高家63 田邊斷案(下)35 鄉吏殘民27 朱公偉奉天子詔65 延攬勇士(上)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6 五日九戰(上)96 會師城下(下)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10 督郵在此(下)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32 國家棟梁傅南容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5 江禽6 聞寇2 佳婦何人陳家女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33 偏師掠潁橋蕤橫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