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

荀貞前時去信曹操,給他指點形勢,勸其撤回東郡。

信中雖然舉出了曹操現今存在的幾個劣勢。

如曹操是在沒有朝廷令旨的情況下,通過一些兗地士人的運作和支持,乃才當上的兗州刺史,既已名不正言不順,又是剛走馬上任未久,兗州的人心尚未盡附,是其一。

曹操先是敗於任城,鮑信繼而又兵敗身死於壽張,幾次大敗,兗州的士氣已然落到谷底,是其二。

袁遺、吳資,尤其張邈,在這個時候,且是各懷心思,皆不能依仗,是其三。

看起來說的頭頭是道,好像勝券的確已在了荀貞的握中。

但其實,荀貞那時並未沒有與曹操決戰的心思,其信中所言,僅是恐嚇罷了。

因爲徐州兵來日鏖戰的緣故,荀貞認爲樂進、趙雲、許顯、陳褒、劉備等等各部,已是將士疲憊,卻是早就打了見好就收,準備撤兵的主意。

全是戲志才一力建言,給荀貞深入地分析敵我情勢,向荀貞提出:

我軍雖疲,但兗州兵也已很疲,並且兗州兵尚有一個屢敗之後,軍心不穩的最大問題,對比之下,反是徐州兵仍佔上風。故此,他積極建議荀貞,不但不應撤兵,當此之際,還應該繼續進兵,抓住有利的戰機,以求進一步地把山陽、濟陰也順勢打下。

荀貞經過認真的考慮,以爲戲志才言之有理,遂從善如流,改了撤兵的念頭,轉以親率合鄉的兵馬,進攻山陽。

一如戲志才所料,高平、湖陸兩城的守卒,果是軍心動搖,士氣浮動,上至將吏,下到兵士,俱無有堅決守城的鬥志,稍一攻戰,此兩城便就先後投降。

又用戲志才之計,遣任犢帶領勇士百人,扮作逃難的百姓,混入到了方與城中,一戰而復奪下方與。

仗打到現在,對打下山陽、濟陰兩郡的前景,不止荀貞,便是任犢這樣的中低級軍吏,也都是充滿了信心。

將士用命,徐州兵的士氣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方與郡府的堂中。

徐州郡府的治中從事張昭此時卻面現憂色。

山陽、濟陰都是大郡,郡中名士輩出,爲了搞好戰後的撫慰、招攬工作,最大程度地消弭本地士人對荀貞的牴觸,在合鄉出兵之前,荀貞臨時把張昭召到了軍中。

張昭是荀貞帳下最有聲望的士人之一,有他從在身邊,將會大有助於荀貞的“統戰”工作。

張昭說道:“山陽的郡治昌邑離乘氏只有百里,其間無險可據。昌邑如被我軍所得,勢將會對乘氏造成巨大的威脅。曹東郡肯定不會坐視昌邑失守,我料他必會遣兵援助昌邑。

“曹東郡儘管數敗,然近月來,他頗聚山陽、濟陰、陳留、東郡各郡之兵,又廣募各郡百姓,估計目前屯駐在乘氏的兗州兵民,大概不下兩三萬人。他若是大舉支援昌邑,……明公,這會是一場大戰啊!我軍的兵力不如曹東郡,戰事如果僵持,勝負則將難料!”

荀貞以爲然,說道:“張公所言甚是。”問荀攸、戲志纔等,說道,“卿等有何良策?”

戲志才笑道:“張公無須憂慮。倘使袁伯業沒有棄郡而逃,山陽軍民萬衆一心,固守昌邑的話,此戰確是勝負難料。但是而今,袁伯業帶着半數的郡兵逃去了乘氏,山陽眼下無主,昌邑缺兵少將,我料昌邑縣城今時,必定人心惶恐,我軍攻之,卻是不難。”

張昭問道:“若是曹東郡遣兵往援,如何是好?”

戲志才從坐榻上下來,問荀貞借了佩劍,行至堂中的地圖前,以劍鞘指昌邑城的位置,說道:“昌邑離乘氏雖近,但中有泗水相隔。昌邑在泗水南岸。曹東郡如援昌邑,只有兩條路可走。”

他把劍鞘移動到昌邑西北方向的乘氏,向下畫回到昌邑縣,說道,“由乘氏出兵,渡濟水,入昌邑縣城,這是一條路。”

把劍鞘朝昌邑的西南方向移動,停在了濟陰郡的郡治定陶,說道,“定陶距昌邑也不遠,亦百里之遙。曹東郡的另一條路,就是從定陶出兵,援助昌邑。從定陶出兵到昌邑,雖然也需要渡過濟水,但濟水就在定陶城南,相比走乘氏,得在昌邑城外渡河,卻是安全了許多。”

張昭聚精會神地看着地圖,聽戲志才說到此處,插口問道:“君的意思是說,曹東郡不會從乘氏出兵援助昌邑,而定是會從定陶出兵,援助昌邑麼?”

戲志才微微搖首,說道:“兵家之道,虛虛實實。曹東郡到底會從哪裡出兵,援助昌邑,我不好判斷。”

“那君是何意也?”

“我的意思是,雖不好判斷曹東郡會從何處出兵,但他出兵的道路總共就只有這麼兩條。那麼,只要我軍分別把此兩條道路堵上,不就可以斷了昌邑的外援麼?袁伯業已逃,守卒沮喪,而外無援兵,昌邑,一鼓即可下矣!”

張昭尋思多時,說道:“乘氏到昌邑的這條道路,想來君是欲請許將軍隔絕了?”

許顯部現處的位置,在鉅野、金鄉間。

鉅野、金鄉,正在乘氏與昌邑之北。

戲志才笑道:“這得請主公決策。”

荀貞微微一笑,說道:“便勞煩君卿一趟吧。”

君卿,許顯的字。

張昭問道:“定陶到昌邑的這條道路,又該如何斷絕?”

戲志纔拿劍鞘點到了昌邑縣西南的一個位置,說道:“只要我軍能夠搶先佔據此地,定陶的援兵就寸步難前了!”

張昭看去,見戲志才點的地方,是座舊日的小城,名叫樑丘。

這座城正處在定陶到昌邑的必經路上。

張昭點頭說道:“若能把此地佔下,倒是確能阻止定陶的援兵。”不問戲志才了,問荀貞,說道,“此地,不知主公意遣何將往佔?”

荀貞已有人選,說道:“曹東郡的援兵隨時可能會出發,樑丘城距離方與,百里遠也,不宜用步卒往奪,當需騎兵。玉郎可也。”

……

乘氏縣外的營中。

曹操與程立、陳宮、滿寵等等屬吏計議。

高平、湖陸、方與相繼失陷的軍報絡繹傳來。

曹操雖知因了袁遺的逃跑,山陽郡此時必定人心散亂,卻也實在沒有想到,徐州兵的進展速度居然會這麼快,短短的三兩日功夫,就接連打下了高平等三座城池。

自方與往西,過了東緡,就是昌邑了。

陳宮語氣堅定地說道:“明公,昌邑不可不援!而且時不我待。敢請明公,即刻遣將出營,火速援救昌邑!不然,恐將晚矣。”

程立是不贊成在山陽、濟陰與徐州兵死戰的,在他看來,目前最好的對策,應是暫避徐州兵的鋒銳,撤入東郡,依仗黃河自御,候徐州軍兵鈍了以後,再尋機與之作戰。

但那天經過與曹操的談話,他而下也知,曹操所憂者,是擔心如果不顧陳宮等兗士“保家衛國”的要求,於現下即撤入東郡,只怕便會就此失去大部分的兗州士心。

平心而論,曹操的這個政治考慮,是非常正確的。

所以,程立雖是反對陳宮的建議,從曹操的顧慮角度出發,卻能不再提出異議。

不但不提出異議,他還盡心盡力地爲曹操出謀劃策。

他說道:“我軍馳援昌邑的道路共有兩條,一條是從乘氏出兵,一條是從定陶出兵。如從乘氏出兵,需在昌邑城北渡過濟水。現今許顯部就在昌邑的北邊,他絕對是會來阻擊我軍渡河的。走定陶出兵的話,沿濟水南岸而行,可無慮許顯部。兩條道路,立以爲,走定陶爲上。”

曹操沉吟多時,乃有不同的意見。

他說道:“若走定陶至昌邑,固是可以無慮許顯部,然昌邑城西南有樑丘城,萬一被徐州兵搶先佔據,將會阻我援軍前行。”

程立說道:“可如果走乘氏,奈何許顯部?”

曹操說道:“我意兵分兩路,一路走定陶,大張旗鼓;一路走乘氏,倍道兼行。”

程立明白了曹操的意思,說道:“此虛實之道也!”

“正是!以公之智謀高遠,既然提議走定陶援昌邑,那麼我料荀鎮東十之**也會這樣認爲,判斷我軍的援兵會走這條道路。如此,我乾脆就用定陶的援兵,來吸引荀鎮東的視線,促他集重兵於樑丘城,同時,令許顯掉以輕心;而援昌邑者,實乘氏之援兵也。”

程立讚道:“明公深諳兵法,立所不如也!”

援助的戰策定下,曹操便就傳檄命令駐在定陶的濟陰太守吳資,遣兵少許,聲勢大張地往援昌邑,以劉若率部從乘氏潛行。

軍令傳下,史渙當日即引戰士五千出營。

……

方與城。

爲了爭取攻打昌邑的時間,荀貞沒有在城中久留,等士卒稍作休整,就出城帶領各營,趕往昌邑。

這時如從空中向下俯瞰。

可見昌邑東邊百餘里外的方與城外,一支徐州兵馬疾往昌邑趕去;昌邑西北邊的乘氏,則相繼有兩支兵馬出發,一支偃旗息鼓,悄悄地往六七十里外的濟水渡口而行;又有一騎絕塵,從乘氏向南,奔赴定陶縣城。

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50 孰謂盜跖不知義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84 捕拿張直(下)2 獲名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6 聞寇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2 琴心劍膽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73 鎮東檄調三將援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89 從徵汝南(中)17 虎狼之威(下)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 風物迥異江南地3 道左遇貴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2 枉費心機空費時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74 歸來有美迎於城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92 虛席問賊進退意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61 仲業35 褒貶由人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6 東漢諸侯王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44 許仲程偃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41 一諾從來許殺身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6 初夜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214 一時羣賢鳳凰聚36 我所邀者仁民名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27 敬老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17 偏將軍用計賺蓋8 遍觀諸郡(下)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89 從徵汝南(中)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23 市中美人10 督郵在此(下)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74 花開是爲迎卿來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5 且以盜賊付太守54 滅族(下)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70 劉玄德率部西攻7 每思內戰常齧指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34 大勝(上)39 開練76 貴顯何氏兩將軍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